海派文化新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序

《毛诗序》中最早出现“城市”二字:“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说:“离开了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的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不可想象。”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这城市,象征地看,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

今天,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在中国,城镇化率也已在2020年达到了63.89%,尽管城市起源仍然众说纷纭,尽管中国一些原始城邑遗址仍被含混地称为“文化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深入的城市研究。作为解开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之谜的一个途径,为了让城市更美好,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市文化研究已然成为拥有智慧的人类必须承担的使命。

创建于1979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文学所”)一直以文学研究为己任,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以及所属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文化研究也逐渐成为文学所的重要科研方向,并形成了学者辈出的研究团队。而身处全球超大城市上海的区位优势,也自然而然地使城市文化研究成为历任文学所决策层的心之所属,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005年,文学所确认“城市文化研究”为重点学科,以此为基础,将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城市文化应用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国际文化比较研究互相结合,互通有无,互相促进,使其既具有基础学科的厚实,又具有现实关怀的敏锐,学科建设得以较全面地发展。2006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中,文学所的“城市文化研究”名列其中,并确立了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城市文化现实问题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文化国际比较研究四个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整合研究力量,在文学所中国文学、科技人文、公共文化、城市文化、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民俗和非遗保护开发七个研究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等派生机构的先导下,2020年文学所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城市文化”申报成功,2021年3月,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批准,以文学所作为运行主体,正式成立了院属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旨在将文学所多年来积累的包括城市文学、城市科技人文、城市公共文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城市民俗等学科领域在内的研究力量进一步聚焦整合。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持之以恒,期有所成。

城市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在西方学界已具备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并出现了格奥尔格·齐美尔、瓦尔特·本雅明、刘易斯·芒福德、亨利·列斐伏尔、曼纽尔·卡斯特尔、大卫·哈维、简·雅各布斯、莎伦·佐金等一批学界先驱。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镇化和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的高歌猛进,丰富而生动的中国城市创新实践必然呼唤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理论。借2021年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举办之际推出的《海派文化新论》、“城市软实力研究系列”、“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以及“文学所青年学者研究丛书”,体现了近年来文学所和新成立的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在城市文化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与历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一起成为所院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在此请益行家里手,并接受社会各界检验,恳请不吝指教,批评匡正。

衷心祈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

2021年8月1日于砥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