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儿童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培养内在感知力
儿童的情绪表现相当丰富,具体表现模式以欢笑、哭泣、撒娇、取闹和发脾气为主。由于语言沟通不畅,父母很难分清楚孩子的情绪变化与情感需要。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要充分理解各种情绪背后的信号,从而作出恰当的回应。
当情绪来敲门,如果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回馈,就能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内在感知力,让他们与这个世界融洽相处。做到这一点,对于进一步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极其重要。
第1节 0~2岁:针对不同情绪进行自我安慰
0~2岁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情绪,他们会观察外界环境,进行必要的自我安慰,表现出微笑、啼哭。此时,父母要善于对他们进行情绪安抚,免受外界刺激性事物的影响。
1.准确理解婴儿的面部表情
情绪第一现场:
姗姗已经12个月大了。有一天,妈妈发现她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会盯着自己的表情,好像是在寻求指导。事实上,妈妈脸上鼓励的微笑或者是焦虑的皱眉,会传递给孩子不一样的信息。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妈妈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把一个新玩具放在离姗姗不远的地方,然后分别做出3个特定的面部表情:微笑,害怕,无所谓的表情。结果显示,孩子看到妈妈害怕的表情时,会更快地爬向妈妈,并渴望得到更多身体上的抚慰;而当孩子看到妈妈另外两个表情时,则没有激烈的情绪反应。
通过这个观察,妈妈发现姗姗针对不同的面部表情作出了有选择性的、不同的反应。当妈妈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表情时她就会变得大胆;而做出害怕的表情时她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儿童的这种反应明显不是模仿父母,而是根据父母的表情做出的判断。
孩子也会通过表情来表现自己的需求,比如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委屈似的,这很可能是要开哭的先兆,也是对成人有所要求的信号。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了解宝宝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如喂奶、换尿布等。
情绪分析:
婴儿有两种最基本的情绪反应: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出现的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笑;当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哭。婴儿的笑意味着他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周围的环境也是舒适的,他感受到了安全和温暖,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愉快。
“笑”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反应,还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人类是唯一会笑的灵长类动物,笑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方式。笑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刚刚出生,还没有掌握生存技巧的婴儿来说,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生存,这就需要他们在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前,与父母建立起一种交流方式——笑。事实上,婴儿天生会用笑来与看护者“互动”,他们会依靠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即使婴儿长大后,语言能力发展了,笑仍然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这就表明,笑不仅仅是生命早期替代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人们在传递情绪、表达情感时终身受用的有效方式。
在生活中,很多宝宝会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宝宝虽然年龄小,但是需求颇多。可是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表情来表现。父母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宝宝们这些细微表情的含义,了解宝宝的需求,给予细心周到的呵护。当宝宝出现以下表情时,父母就要注意了。
(1)懒洋洋——吃饱了。
父母最怕宝宝饿着,但是喂食过量也并不是好事。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呢?其实很简单。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向一边,而且显出一副四肢松弛的懒洋洋模样,多数表明已经吃饱了。
(2)喊叫——烦恼。
不到1岁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烦恼。这时,父母可以带宝宝去安静的地方散步,或者用食物、玩具让宝宝安静下来。同时,父母也要做个好榜样,无论有多生气,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要不宝宝也会模仿的。
宝宝们虽然因为年龄的原因不会说话,但是他们还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面部表情就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渠道。父母们一定要留心观察,那样才能更好地照料宝宝。
写给父母的话:
人们都知道,面部表情是人类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对父母来说,通过面部表情可以深入了解婴儿内心的真实想法。
2.婴儿渴望得到安慰
情绪第一现场:
晨晨在5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吸吮手指和拳头,并且从中获得乐趣和安慰。妈妈看到孩子吸吮手指,每次都会不停地抱怨,甚至紧握着孩子的手,不让她动。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急得哇哇大哭。
起初妈妈见到晨晨吸吮手指,以为她饿了,于是给孩子喂奶。但是,只有孩子发怒的时候,奶嘴才能够安抚情绪。有时候,晨晨并不喜爱奶嘴,无论妈妈怎么哄,她仍旧大哭不止,只有让她继续吸吮手指,才会停止哭泣。
后来,妈妈不得已去请教这方面的专家,通过专家的讲解,才明白原来吸吮手指是幼儿在紧张、惊吓或是单纯需要放松入睡时进行自我安慰的方式之一。孩子在1岁以内出现大量的吮指行为是正常的,在第二年会稍有减少,而在第三、第四年间会进一步减少。专家建议妈妈给晨晨买一些毛绒玩具,果然有了玩具吸引注意力,晨晨就很少吸吮手指了。
婴儿小的时候内心比较脆弱,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刺激。所以,父母要经常注意孩子小时候表现出来的自我安慰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些行为包括吸吮手指,对某个玩具、衣物或毛毯等形成特殊的依恋等。当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时,父母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自我安慰能够帮助幼儿应对自我的情绪状态,并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分析:
每个婴儿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婴儿调整自己反应的能力。神经的髓鞘化在2岁左右完成,髓鞘是神经外所包裹的脂肪组织,它能够提高神经传导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反应调节能力的提高。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吸吮是一种天生的需求。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还不能控制自己手的动作,等长到2~3个月时,宝宝才开始出现手上的动作,这时手就成了宝宝的一种有趣的玩具。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时,就会通过吸吮手指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由于很多妈妈的喂奶方法不正确,喂奶时距离宝宝不够近,宝宝感受不到爱和温暖,这种情况不能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还有一种情况是采取了人工喂养,奶嘴开口太大,宝宝吸吮速度快。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宝宝的肚子饱了,但在心理上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便会以吸吮手指的方式来代替。
有些宝宝不喜欢整天睡觉,渴望周围的亲人可以同他一起玩耍。如果父母过分忙碌,以至于忽略了宝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宝宝便会通过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虽然说吃手对宝宝有好处,但是如果宝宝吸吮手指的时间过长,就是一种不良习惯了。因此,父母在平时也要注意预防宝宝过分吸吮手指。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行为忽视。
如果宝宝吸吮不是十分严重,父母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父母自身不但要克服内心的焦虑,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2)满足宝宝充分吸吮的需要。妈妈在喂奶的时候,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要尽可能喂母乳,等宝宝主动吐出乳头时再离开。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比如,在喂奶的时候,可以用手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面颊,叫他的名字等。
(3)多陪陪宝宝。
身为父母不能因为工作忙,就忽略了宝宝。要知道,父母是宝宝的精神寄托,所以平时应该多搂抱、陪伴宝宝,要利用空闲时间多和宝宝说说话、唱儿歌、玩玩具或看图画书等,使他有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慢慢地,宝宝就不会通过吸吮手指来进行自我安慰了。
(4)给宝宝提供合适的玩具。
很多时候,宝宝是因为无聊才用吃手来打发时间的。对此,父母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能够用手拉、扯的玩具,比如手摇铃、悬吊玩具等,宝宝拉、扯玩具会比吸吮手指更有成就感,于是渐渐地,他就会减少把手放到嘴里的动作。
(5)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
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出去活动、郊游,带他多接触一些不同类型的事物,同时多跟宝宝交流互动。这样,不但能让宝宝多接受周围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还能让宝宝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了新的更健康的方式和寄托,这样他就不会有事没事只想着吃手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纠正或帮助宝宝戒除吸吮手指的习惯时,应该循序渐进,找对方法,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宝宝,使宝宝产生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写给父母的话:
“吃手”是宝宝的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是其成长过程的一种心理需求,父母无须加以干涉和阻止,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习惯就会消失的。
3.为何产生强烈的依恋情绪
情绪第一现场:
天天3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去工作了,平时在家里都是奶奶带着她。天天也很懂事,从来都不耍脾气,更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哭着喊着找妈妈。通常,只要奶奶陪着她,和她一起玩游戏,她就很乖巧。家里人都夸天天懂事。但是最近,天天变了,一见到妈妈,就会往妈妈身上爬。只见她双手抱住妈妈的脖子不撒手,小脸往妈妈脸上贴,生怕自己被丢下。天天这样黏人,害得妈妈什么家务都做不了。最让人头痛的是,妈妈不能离开天天的视线。每天早晨妈妈要去上班的时候,奶奶都需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她从妈妈的怀里抱下来。
有一次,天天撕心裂肺地哭得跟小泪人似的,妈妈看着孩子哭得喘不上气来的样子,眼里也噙满了泪水,使劲把女儿搂在怀里,娘俩一起哭了起来。一家人都看不下去了,个个抹眼泪,觉得亏待了这么小的孩子。很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天天的父母都会手足无措。
还有一次,一家人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天天也坐在小车里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晚饭时间到了,家人去饭厅吃饭,忘记了带上她。结果,天天坐在小车里大声尖叫!直到妈妈跑过来,把天天抱到餐桌前坐下,看着大家吃饭,才又破泣为笑。
情绪分析:
天天惧怕分离的这种情况叫作“分离焦虑”。宝宝从1岁左右起,和妈妈分离时,就会出现分离焦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宝宝在逐渐长大,清楚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因为此时的宝宝还停留在“母婴共生”阶段,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分开了就见不到妈妈了,会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会撕心裂肺地哭闹。有了自我意识的宝宝,非常害怕被丢弃,他们需要时刻感觉到父母爱他,跟他在一起。如此一来,他才会感到安全,才会快乐地玩耍。否则就会哭闹,争取父母的爱。
宝宝们出现强烈的依赖情绪很正常。通常,这种情绪会出现在他们1岁之前,但是在1~3岁这段时间达到顶峰。大约8个月大时,宝宝会意识到他和别人是相互独立的。从生长发育上来讲,这是认知过程里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但是,对宝宝自身来说,这种新认识会使他感到焦虑。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妈妈在的时候,宝宝可以让别人抱着,而且还会在别人的怀里玩得很好。但是妈妈不能离开宝宝的视线,否则他们双手连同身体都会指向妈妈的方向。这是因为,宝宝知道妈妈要离开,所以担心被抛弃而大哭大喊。
虽然宝宝的分离焦虑是一种成长现象,但是,情绪波动太大,对宝宝的成长不利,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如果妈妈智慧一点,狠心一点,就能减少或者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帮宝宝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1)做好分离缓冲。
妈妈可以在离开之前,对宝宝说出离开的时间、理由,让宝宝心里有谱,知道妈妈不是真的抛弃他,就不觉得分离时间很长。有些妈妈还会告诉宝宝,妈妈离开后,宝宝会由奶奶照顾,奶奶也很爱他,照顾他的方式也是宝宝喜欢的,宝宝就更容易接受了。如果奶奶配合得很好,宝宝就更加相信妈妈的话了。有了这个过程来缓冲宝宝的情感波动,就减轻了宝宝的心理震荡。
妈妈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千万不要流露出留恋、依依不舍的神态,更不要连连回头看宝宝。否则,宝宝觉察到妈妈的内心需求,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依恋,仿佛受到了“鼓励”一样,更容易闹情绪。
(2)继续巩固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妈妈离开时,有的宝宝只是稍微闹一会儿,妈妈一解释就好了。妈妈走后,他也能很好地玩耍。平时,他也不是经常黏在妈妈身上,能够跟妈妈以外的人玩耍。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不哭着喊着找妈妈。
这样的宝宝,一般都是父母在合适的时期给孩子建立了比较好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0~2岁的宝宝,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宝宝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更好地建立、巩固宝宝的安全感。
写给父母的话:
为了让宝宝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环境,在他出生后,父母要给予完美的照顾,除了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外,还要多和宝宝玩耍、做游戏,多鼓励、夸奖宝宝。这样宝宝就会比较乐观,信任妈妈,信任周围的人,从而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面对分离,对父母的依赖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4.帮助幼儿应对外界恐惧
情绪第一现场:
娇娇已经10个月了,一直由妈妈照顾着。一天,爷爷奶奶来看娇娇。奶奶看到娇娇,伸出双臂把娇娇抱了过去。可是出乎意料,娇娇看了看奶奶,就“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然后,爷爷过来逗娇娇,也想要抱一下,可她仍然大哭不止。于是,妈妈赶快把娇娇抱起来,这时她立马安静了下来。爷爷奶奶笑着说:“我们娇娇长大了,知道认人了!”
有的时候,娇娇还会抱着自己心爱的毛绒玩具不肯撒手,奶奶觉得孩子抱着玩具太累,想帮她拿开,她反而会不高兴。后来,奶奶仔细回想了一下,娇娇开始抱着玩具,好像是从妈妈上班开始的。
前一阵子,妈妈开始上班了,于是让奶奶在家带娇娇。上班之前,妈妈给孩子买了一个毛绒玩具,娇娇和玩具玩了几天,就形影不离了。后来,妈妈才知道,这是因为孩子对外界有恐惧的心理,所以当家长不在身边时需要抱着玩具,从中得到安全感。
为了帮助娇娇克服恐惧,晚上妈妈会在屋里开一盏灯光柔和的台灯,给她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唱一首摇篮曲。在得知娇娇很怕黑之后,妈妈故意经常把灯关上,和娇娇在房间里玩捉迷藏,还让娇娇看外面美丽的夜景、天上的星星。没多久,娇娇就不害怕了。
情绪分析:
有恋物情结的孩子,其共同特点是仿佛生活在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外界的阳光、雨露,甚至快乐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恐惧,只有在和妈妈或者自己的玩具的“二人世界”中才能够获得安全感。
孩子也向往美好的事物,但是他们没有勇气相信这些事物也可以属于自己。所以,父母帮助孩子消除对外界的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宝宝阴暗的小心灵,放入亲情、乐观和阳光。
对0~6个月的宝宝来说,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也包括爸爸、妈妈和陌生人。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熟悉或陌生的概念,也没有恐惧反应。但是,随后就会在一夜之间,对外界产生恐惧。
6~12个月时,宝宝进入联系期,开始和某些印象深刻的人建立起联系。通常,这些人是妈妈和爸爸,或者是在宝宝饿了、困了或害怕的时候可以求助的人。所以,当宝宝意识到妈妈不在房间里时,便会大声喊叫,渴望得到关爱和陪伴。
当宝宝过了12个月之后,这种恐惧感就会随着成长而慢慢消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对外界恐惧的宝宝将学到如何信任他的“联系人”,因为他们总是能回到他的身边。渐渐地,宝宝借助经验形成这样的感觉: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妈妈真的会马上出现,所以也就不那么害怕陌生的事物了。
对外界恐惧是宝宝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意味着宝宝开始区分周围的事物了。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宝宝害怕,就避免让宝宝接触陌生人,或者见到有些人时,只是远远地打个招呼,然后就抱着宝宝赶快走开了。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因为这样对宝宝来说,就会失去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一些有意刺激,宝宝的生活圈子也就变得狭小起来,从而阻碍了其智力与社交能力的发展。
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在先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宝宝,会比生活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的宝宝聪明一些。
当然,有些父母为了锻炼宝宝,会强行把宝宝放到陌生的环境中,结果导致他们的抗拒心理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真正的心理问题。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写给父母的话:
父母对宝宝的恐惧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慌乱,帮助他们温柔地度过这段时期。千万不要因此责怪宝宝,或对他们发脾气,否则宝宝会认为父母生气是因为陌生人,更难对陌生人产生好感。
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抱着宝宝去接触外界的事物。比如,当妈妈带宝宝出门时,可以抱着他们跟阿姨打招呼,并围在一起聊天。这样一来,宝宝就会慢慢熟悉周围的人了,并进一步熟悉外界的环境。
第2节 3~4岁:理解快乐和伤心等简单情绪
情绪就如同人的影子,形影相伴。孩子到了3~4岁的年纪,开始学习不同的情绪表达技巧,并与外界进行情绪交流。为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读懂他们的内心,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1.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
情绪第一现场:
志杰出生于军人世家,虽然是一个女孩,却有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原来,父母希望生一个男孩,继承家族的军人传统。为此,他们在培养志杰的过程中,也是按照男孩的标准来抚养。
除了女儿的名字是按照男孩标准起的,衣服、玩具也都是偏男性化的。志杰3岁以前,父母从来没有明确地提示过她的性别。逛商场的时候,志杰向父母要洋娃娃、毛绒玩具、小女孩穿的连衣裙,这些要求从来没有被满足过。
生活中,志杰的娇气早已经被父母给驯服了。直到3岁那年,孩子进了幼儿园,各种问题才暴露出来。此时,志杰的父母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每次女儿回到家中,总是不说话,有时候脾气非常暴躁,还向父母发火。
迫于无奈,父母到志杰的幼儿园向老师了解情况。原来,志杰上幼儿园之后,看到小女孩大都穿着连衣裙,说话娇声娇气。班里的女孩子经常在一起玩,但是,志杰总是无法融入其中。女孩子嫌她说话粗声粗气,穿着男孩的衣服,私下经常叫她“男子汉”;而男孩子则嫌她是女孩子,不喜欢和她一起玩。
所以,志杰在幼儿园里根本就没有玩伴。每次下课,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玩。为此,志杰在幼儿园和家中总是闷闷不乐,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同伴的认同。
情绪分析:
一般来说,幼儿在2~3岁之间就已经明确自己的性别了。他们会有意识地观察同性,并且想亲近同性。除了生理学决定了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外,性别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家人的教育方式、性别认同。显然,志杰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产生了严重的误差。
父母从心理上不愿承认志杰是女孩,并且按照培养男孩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志杰。因此,志杰有了明确的自我性别定位后,立刻产生了各种烦恼,并且情绪失落、自我封闭。为此,父母必须摆正自己的养育方式,让孩子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按照性别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培养。
让孩子认识到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在教育上应该区别对待。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要求。
在男孩子性格的培养上,应该让男孩子从小就学会勇敢、坚强、自信。男孩子在学校中经常犯错误,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有时候家长也会受到牵连。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施以严重的惩罚,以此期望孩子永不再犯错误。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这件事将会带来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这样到了将来某个关键时刻,他们也能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主动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家里,要突出父亲的榜样作用。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尤其是对同性之间的模仿。这时候,男孩子在心目中会将“父亲”作为模仿的对象。父亲的良好品格,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显然,父母的乐观、刚正不阿、有责任心等品质,都是儿子模仿的对象。
女孩子大多善解人意、温柔美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为此,在培养女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必定会更加操心。由于女孩子爱发脾气,而且比较敏感,所以在女孩子的培养上必须有耐心,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孩子不对劲的地方,并做好及时沟通。
男孩子以父亲为榜样,女孩子经常以母亲为榜样。培养女孩子,要突出母亲的榜样作用。为此,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遇事沉稳有耐心。母女之间可以多多沟通,交流自己的经验。平常可以带着女儿外出游玩,让她开阔视野,培养自由随性的气质。
写给父母的话:
许多父母出于个人意愿,总是按照自己的主张培养孩子,却忽略了他们逐渐觉醒的性别意识。这直接导致孩子对自我性别辨识度不高,给以后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为此,父母必须摆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按照男女性别的不同,给孩子以正确的性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课。
2.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能力
情绪第一现场: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乐乐从小就被送到乡下由姥姥抚养。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加上老人对儿孙的溺爱,让乐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生活中,他不懂得与伙伴分享玩具、零食,遇事不满意就大哭大闹,直到遂了自己的心意。这些小脾气并未被姥姥察觉,在她眼中外孙是最好的。
到了3岁的时候,乐乐被接到城里开始上幼儿园,结果那些不良习惯逐渐显现出来,使乐乐遭遇了各种矛盾。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玩具,乐乐不知道与别人分享,总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待人接物,由此遭到小朋友讨厌,无法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老师经常给乐乐的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糟糕表现,尤其是经常和小朋友吵架。直到这时,父母才开始意识到儿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乐乐仍然处于被放逐的状态。
一个星期天,家里来了朋友。朋友带着一个与乐乐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父母难免将他与乐乐做了一番比较,并真正意识到乐乐的行为方式有多差。在短暂的相处中,乐乐总是任性地独自玩耍,任何玩具都不分享给小伙伴。吃饭的时候,他要求妈妈将自己喜欢的菜品放到眼前,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完全没有任何顾忌。
而朋友的孩子很懂事,总是尽量满足乐乐的心愿,并且还时不时逗乐乐玩。看到乐乐发脾气,这个孩子还安慰乐乐的妈妈。朋友的孩子乖巧懂事,体察人心,待人接物很有礼貌,这让乐乐的父母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情绪分析:
简单来说,情感就是人在需要的事物面前,得到满足或者得不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而情绪是情感的具体体现和直接体验。由此看来,情感和情绪具有紧密的联系。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对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这种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其实就是高情商。
高情商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良好的情感能力也不是速成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感和情绪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而且还有利于儿童的性格培养,促进其智力发展。为此,父母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健康饮食,还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良好情感和情绪,促进身心共同成长。
乐乐的父母显然没有重视乐乐的精神需求,没有培养他的情感能力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结果导致其个人主义倾向日益严重。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能力呢?
首先,保证家庭和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良好的家庭关系,民主的生活氛围,孩子耳濡目染,无形中也会效仿这种氛围。父母为人正直、方正不阿、有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纯良的品性。
由于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在为人处世中也会诚实善良。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能力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正面提升。
其次,为孩子营造独立空间。任何人都需要独立成长的空间,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外界干预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独立空间不仅包括生活中的空间,还包括思想上的空间。
简单来说,生活空间就是给孩子独立活动的场所,让他们独自生活。思想空间主要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样,孩子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就能具备自主决断的能力,从而独当一面。
最后,适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他们会通过各种教具来辅助教学。显然,教师注意营造分享、友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同龄人之间的带头作用,让儿童在教师的教导下分清是非,也能让他们在约束下自由成长。
写给父母的话:
良好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对儿童独处以及与他人融洽相处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从自身情感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高情商的第一步。3岁多的孩子开始学习辨认和推论别人的情绪,这是建立社会结构和自我肯定的关键一步。
3.别对幼儿的心灵施加暴力影响
情绪第一现场:
方方之前是一只快乐的百灵鸟,在幼儿园她和同学快乐地玩耍,谈论着自己的父母,将快乐分享给他人。回到家里,她变成父母的小助手,帮妈妈做家务,帮爸爸递个书报,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是,这种美好的时光随着父母关系的恶化一去不复返了。父母感情上出现了裂缝,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可是整天冷漠相对,时不时吵上一架,这在邻居看来早已经是司空见惯。受此影响,方方也像变了一个人。
后来,方方转到一所寄宿幼儿园,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每次回家,看到家里乱糟糟的,让人心情低落。原来,父母平时不在家里,只有方方回来,他们才临时过来。父母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起来,起初方方还试图劝阻,可是最后他们把气都撒到方方身上。方方不敢劝架了,每次看到父母争吵只好默默地回到卧室,度过一段难挨的时刻。
这种沉默成了方方的常态。在幼儿园中,听到小朋友谈论自己的父母,她不再说话了,总是沉默无言。课下小朋友们出去玩耍,方方仍然坐在教室里,经常发呆走神。小朋友询问方方,她总是委屈地哭泣,什么也不肯说。渐渐地,方方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内向自闭的孩子,那个快乐的百灵鸟一去不复返了。
情绪分析: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让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很多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感情上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对孩子仍然和和气气的,百依百顺。但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有问题的家庭氛围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
心理学家曾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儿童的虐待并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残害,还包括对他们情感上的虐待。显然,这种情感上的虐待对儿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身体上的虐待。具体来说,这种情感上的虐待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垄断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经常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任何的自主权,连自己的情绪可能都无法支配。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长此以往,孩子很难适应社会。
第二种是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总是放任自流,很少表达自己的关爱,甚至对孩子的抱怨也无动于衷。孩子学习成绩上取得进步,父母置若罔闻;行为上懂事有礼貌,父母毫不在意;孩子痛哭流涕,父母敷衍了事。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任何安全感,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对人世间的一切缺乏同情心。
第三种是抹杀型。父母根本看不到孩子的任何成就,总是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父母不会予以帮助,同时也抹杀掉孩子过去的成就。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任何自尊心而言。遇到事情,自卑胆怯是常态。一旦犯错误,他们会极力为自己开脱。
可以说,任何父母都逃不掉上面这些类型,只是多与不多的问题。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虐待。如果父母明确意识到自己行为有问题,那么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多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我是否经常迁怒于孩子?”“我是否经常对孩子进行否定?”“我是否对孩子漠不关心?”经过这样的反省之后,如果确认自己有这样的行为,应该改正这种“暴虐行为”。
写给父母的话:
孩子是爱的结晶,也应该以爱来教育。父母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尊重和理解孩子。孩子是一张白纸,上面书写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父母如果一次次地对孩子心灵施暴,那么白纸上会写满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并且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为此,父母在斥责孩子时,应该保持理性,选择最好的沟通方式,尽量减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4.透过肢体语言读懂孩子的内心
情绪第一现场:
婷婷乐观、自信、懂事,是很多家长眼中的乖乖女。她待人诚恳,乐于助人,能够准确地读懂其他小朋友的心理,并且及时地给予帮助。为此,很多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玩耍。所以,很多家长都知道婷婷,对她投来赞许的眼神,并且时常劝告自己的孩子多和婷婷玩耍,以她为榜样。
每次幼儿园要开家长会,婷婷的妈妈都被众多家长围在其中,向她讨教养育孩子的方法。婷婷的父母也乐于告诉其他家长育儿的诀窍。原来,婷婷的妈妈也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只是善于从婷婷的肢体动作中,分析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帮助。
例如每次班级排名后,一看到婷婷耷拉着脑袋回到家,不用询问成绩,就知道情况不妙。这时候,父母不会立刻询问婷婷,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间接地告诉她,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逛商场的时候,妈妈非常注意婷婷的眼神。给孩子买衣服时,虽然妈妈对某件衣服非常满意,但是看到孩子眼中始终是黯然无神、郁郁寡欢的样子,就知道婷婷并不满意。这时候,妈妈也不会强求孩子,而是带着她继续逛下一家店铺。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民主,对妈妈心存感激。
客人来到家里,婷婷欢天喜地地将心爱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并且一边比划一边告诉对方开心的事。吃饭的时候,她将自己喜欢的菜品分享给小朋友,告诉他们这道菜妙在哪里。客人告辞时,婷婷还将自己的玩具送给小朋友。妈妈知道,婷婷非常喜欢这个小朋友,并且玩得非常快乐。显然,妈妈并没有什么通天本领,她只是善于从女儿的肢体动作中读懂孩子罢了。因此,孩子与妈妈相处很融洽,每天过得很开心。
情绪分析:
故事中的婷婷无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父母认真观察孩子的肢体动作,用心感受孩子的肢体语言,并且及时地给予行为、语言上的指导,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体系。关爱孩子,就从关心他们的肢体语言开始,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与情绪变化。具体来说,读懂孩子的肢体语言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懂孩子的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的眼睛更加纯粹,更加能反映出孩子的单纯想法。如果一个孩子一直盯着一件东西,无疑他对这件东西非常感兴趣,并且希望父母帮忙买下来。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眼神往往神采奕奕;而闷闷不乐的时候,孩子的眼神往往黯淡无光。爱孩子,并不是仅仅表现为语言上的答疑解惑,更加表现在无形中的感同身受。
第二,读懂孩子的表情。
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好恶大多都写在脸上。了解孩子,首先要读懂他们的表情。怏怏不乐往往一脸阴沉,欢喜高兴往往面带微笑。这些最直接的表情往往是内心情绪变化的映射,父母应该从中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并给予合理的建议或指导。
第三,读懂孩子的肢体动作。
孩子蹦蹦跳跳地玩耍,是快乐的表现;大力甩门,是气愤的表现;坐立不安,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令人烦躁。生活中,孩子不经意间表现出这些肢体动作,都大有含义。通过这些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父母可以读懂孩子的情绪。
写给父母的话:
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曾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语言沟通占93%,而语言沟通只占7%。”在非语言沟通中,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形态、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这说明很多话语并不仅仅靠语言传达,因此聪明的家长善于通过肢体动作辨别孩子的情绪变化。从长远来看,读懂孩子的肢体语言,不仅能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3节 5~7岁:关注个人主张和情绪体验
依个体不同,每个人的情绪体验也不尽相同。儿童到了5~7岁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父母应该认真观察,严阵以待,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
1.识别、理解自身的情绪
情绪第一现场:
静静今年5岁了,母亲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特地报了一个幼儿兴趣班。他们期望孩子能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识别,同时理解自己的不同情绪会给他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当然,最重要的是期望女儿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以后能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做准备。
不仅如此,父母在家里或者公共场所也经常结合实景来教静静一些情绪知识。例如,有一天,父母本来打算带着静静出去游玩,但是爸爸突然要开一个会。为此,静静和妈妈只好等着爸爸开完会再出去。
妈妈看着女儿嘟着嘴,一脸哀伤的样子,于是灵机一动,询问道:“静静,你现在是什么感觉?”静静看了妈妈一眼,回答道:“我现在非常烦。”妈妈告诉静静:“你这是非常生气,因为爸爸要开会,没有时间带你玩,为此你特别生气,同时,你也非常焦虑。一方面,爸爸不能马上陪你玩;另一方面,你又急切地盼望爸爸出现。”
稍后,静静看到妈妈一直看表,也灵机一动:“你是不是也非常着急,因为爸爸一直不出现。”妈妈非常惊讶,女儿竟然学习速度如此快,于是问道:“你从那里看出来的呢?”“因为妈妈一直在看表,并且不时地朝外面看。”
看到女儿领悟能力这么快,妈妈非常高兴。
情绪分析:
当儿童长到4~5岁的时候,他们会通过自身感受和别人的表情,对情绪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他们也会体验到很多不同的情绪。从身心愉悦、激动不已到伤心绝望,几乎都会经历。在生活中,他们面对不同的事情,脸部表情非常丰富——大哭、大笑、嘟嘴、抖腿等,表现出沮丧、愤怒、焦虑、羞愧、害怕、骄傲、嫉妒等情绪变化。
虽然儿童有丰富的表情和情绪,但有的时候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内心的感受,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为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情绪并且学会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学习包括怎样辨认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具体来说,辨认情绪就是儿童给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各种情绪命名,或者描述这种特定情绪。例如,“当父母上班时,留你一个人在家,你是不是感觉非常孤单?”“心爱的玩具丢了,你是不是感到非常难过?”“逛商场的时候,你与妈妈走散了,一个人是不是感到非常害怕和焦急?”把这些情绪的分门别类,是儿童正确辨别情绪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次是理解情绪。理解情绪重在谈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带来怎样的体验。这时候,父母需要做孩子情感的倾听者,信任孩子,并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父母的倾听会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孩子明白这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父母也应该做补充,告诉他们这种情绪一般发生在什么情景之下,应该用什么情绪正确地表达出来,这种情绪是否合理,是否健康。
最后是管理情绪。这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么对儿童来说就更加难了。管理情绪是从小就引导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慢慢地积累情绪掌控的经验。遇到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毕竟,这时候儿童对自我情绪的掌控还无法运用自如,往往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写给父母的话:
当今社会人人都想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但这种高情商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从孩子开始有了情绪的体察时,就开始引导孩子认知情绪、辨别情绪,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此应该担当起孩子的情绪教练这一角色。通过实景教学,让孩子一步步学习各种情绪,为以后出色管理自身情绪打下基础。
2.满足孩子“自尊”的心理
情绪第一现场:
贝贝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加上父母的鼓励,往往能迅速掌握新事物,让人刮目相看。上小学之后,贝贝的这种自信使他进步非常快,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一致肯定。
有一天,父母陪伴儿子去跆拳道馆。由于第一次来这里,起初孩子有点儿怯场,总是站在父母旁边,不敢走得太远。随着对环境的逐渐适应,贝贝和其他小伙伴玩到了一起。自由活动结束后,老师开始上课了。有一个环节是锻炼拳力,要求打断几块木板。
为了照顾新同学,贝贝被老师叫到前面来示范。看到厚厚的几层木板,他开始退缩了。贝贝看着妈妈,表现出怯懦的神情。妈妈看在眼里,走到孩子旁边,温柔地鼓励道:“你可以先试试,其他小朋友稍后也要示范呢!”听了妈妈的话,贝贝大胆地走到队伍前面,运足力气试了一次。但是,木板仍然无动于衷,挑战失败了。
老师为了照顾到其他同学,并没有让贝贝试第二次,仅仅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贝贝回到原来的位置,妈妈看到儿子失望的表情,知道孩子受了挫折。下课之后,妈妈把贝贝叫到旁边,手里拿着几层薄薄的薄板。妈妈耐心地说:“贝贝,你现在再回忆一下老师讲解的技巧,再打一次,肯定能成功,不要害怕!”
贝贝没有犹豫,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击打了一次,结果成功了。贝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向围观的小朋友会心地一笑。看着儿子的笑容,妈妈也由衷地笑了。其实,贝贝并不知道,妈妈暗中拿出了一块薄板。
情绪分析:
根据心理学家解释,自尊是对个体价值的体验,也是个体对自我重要性的认知。培养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重要感、力量感和成就感缺一不可。贝贝的妈妈显然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有成就感,进而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妈妈的努力下,贝贝明白了自己有能力取得成功。
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父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培养健康的情绪认知能力。
首先,培养孩子的重要感。
简单来说,重要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重要的一种认知。过去的一胎政策,使得很多孩子形成了“霸王心态”,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这种心态下,孩子明显将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对成长来说过犹不及。长此以往,孩子会凡事都从自己出发,从不在乎他人的感受,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践踏他人的权益。
从当下来说,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两个孩子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感不一样。据社会学领域调查发现,家庭中第二个孩子经常不受待见。由于长子的身份,第一个孩子在家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二孩往往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为此,父母必须照顾到次子的感受,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
其次,培养孩子的力量感。
这种力量感的培养,必须允许孩子有独立的空间,独立地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自古以来的育儿警示。只有独立做事,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孩子跌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从而学习爬起来的动作,掌握平衡能力,形成危机意识。孩子失败了,鼓励他从头再来,从而培养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勇于战胜困难的意识。孩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为此,父母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给孩子,名义上是减少孩子犯错的机会,其实是在关闭孩子释放个人潜能、培养多项能力的大门。
最后,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所谓成就感是在完成一件事后,自己所产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幼童时期,孩子其实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肯定,渴望得到大人的夸奖。为此,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力量从大人那里得到赞赏。但是,许多父母往往害怕孩子受苦受累,阻止他们进一步行动,结果制约了其动手能力,使其失去了行动失败后面对挫折的磨炼机会。
例如,儿童想扫地,父母因为害怕会碰伤孩子而阻止。这时候,他们往往非常生气,丢掉扫把,生气地跑到一边,同时一种无力感也会在头脑之中形成。其实,父母根本没必要担心,只需要给他们配备上一把合适的小工具,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去做就可以了。放手让孩子去做,不仅有助于他们从动手训练中获得成就感,还会因此产生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写给父母的话:
关爱孩子,不是把他们囚禁在笼子里,整日观赏,而是依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满足其自尊心。这种自尊心的培养,不仅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也是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肯定。当孩子开始对负面的东西有所抵制,并因夸奖感到喜悦时,往往就是自尊萌芽的开始。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完善其人格培养与情感塑造,促使其在不断肯定自我中成长进步。
3.应对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
情绪第一现场:
萧萧今年5岁了,可是对任何事情总是缺乏耐心。现在想画画,过一会就去打游戏了,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专注地完成一件事。
为了培养儿子的耐心,父母特地买了很多漫画书。萧萧总是胡乱地翻一遍,然后就把它放一边了;逛商场时,萧萧看上一件玩具,求着妈妈买回家,可是还没玩一天就抛到一边了;看动画片,总是来回换台;睡觉前,让妈妈讲故事,还没听几分钟就开始不耐烦了。
在幼儿园里,萧萧也坐不住,过一会儿就要站起来,摇头晃脑四处张望;手工课上,一会儿想剪一头大象,一会儿又想剪一只小白兔,结果最后什么也没有做好;上课时,一会儿动动铅笔,一会儿拿拿转笔刀,一会儿玩玩橡皮,一刻也闲不下来。
每次开家长会,老师总是单独把萧萧的家长叫到一边,罗列萧萧的种种罪状。父母也无可奈何,老师提的建议他们都照做了,但是成效依然不大。
萧萧的“三分钟热度”成了父母最头疼的问题,他们经常请教心理学家。但是专家却解释道,萧萧的这种表现属于正常情况。可是与其他孩子相比,萧萧明显太过没有耐心了。
情绪分析: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萧萧这种“没长性”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情况。孩子到了5岁的年纪,缺乏做事的耐心,不能长时间地干好一件事,总是率性而为,这反映出他们缺乏自我掌控的能力,思维也极具跳跃性,不能自主地控制个人行为。
对孩子这种缺乏耐性的行为,父母需要尊重事实,但是不能完全忽视,应该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予以适时地引导。任何好习惯都不是一时半刻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耐性同样也需要一点点地训练。
要想培养孩子的耐性,首先必须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缺乏专注力,只有知道问题的症候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物,即使是成年人也很少能够坚持下去,更不要说对于没有持久力的儿童了。为此,父母想让孩子持续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或者培养孩子的兴趣。
其次,家庭环境的影响。
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持久力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家庭环境嘈杂,众多姐妹,或者父母时常争吵,这样的环境无疑对培养孩子的持久力是不利的。此外,家庭环境缺乏活力,家庭环境不和谐,孩子也会察言观色,心里装着很多事,自然无法静下心来专注地做好事情。
最后,辅助教具不适合孩子的心理年龄。
很多家长抱怨,家里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但是孩子根本就不看。很多情况下,家里的辅助材料只是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而且,有的书籍根本就不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读物,孩子对这些书不感兴趣也就很正常了。所以,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培养他们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那么,知道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后,父母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第一,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父母应明白告诉他们做这件事情的目标和要求,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如果孩子没有耐心,做到一半想要放弃,这时候父母应该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或者通过奖励吸引孩子继续做下去。
第二,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治愈孩子任何心理疾病的良药,父母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感受做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成就感,自然容易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引导孩子出色地完成一件事。
第三,按照孩子的要求,买合适的图书。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让他们自己选择。在选择之前可以与孩子制定规则,如果能够看完,实施奖励,如果没有看完整本书,那么下次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样,孩子就会为了自己的权益而有意识地完成任务。
写给父母的话:
孩子的持久性是慢慢培养出来的,需要持之以恒。这期间,当然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陪伴恰恰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长久性会越来越恒定。为此,父母不必焦躁,不用逼迫孩子做事情,否则会适得其反。
4.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情绪第一现场:
西西从小体弱多病,家人为了照顾她的情绪,经常顺着孩子的心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西5岁的时候,但是她的脾气已经变得糟糕透了。
逛街买东西的时候,只要西西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就要买,如果父母不答应,就当众躺在地上打滚,大哭大闹。父母一看到周围人的眼光,赶紧答应了西西的要求。吃饭的时候,西西稍不满意就把筷子扔到一边,大声抱怨饭菜不好吃。只要父母多说两句,她就立刻号啕大哭。
上幼儿园第一天,西西坚决不进幼儿园门。无奈之下,父母只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这一陪就是两个星期。西西玩耍的时候突然想到父母,假如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就会立刻哭闹起来,根本不管他人的劝解。
对此,父母非常无奈,后悔小时候一直对孩子太过骄纵。虽然西西有时候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并向父母保证绝不再犯,但是不久又变回老样子,仍然照做不误。
情绪分析:
显然,西西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等到下一次,她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为什么西西的自制力这么差?到底如何培养自制力呢?
简单来说,“自制力”是一个人能够自如地控制自我情绪和行动的能力。有时候你非常生气,但是理智告诉你,生气是错误的,这时候人们就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有利于激励人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果断采取行动,同时也会对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情绪和行动采取有效抵制。
儿童自制力差是正常现象,由于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动。那么,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有紧密的关系。儿童的大脑中枢神经还没有发展完善,遇到兴奋的事情时缺乏自我控制力,容易产生某些过激行为。
其次,与儿童所处的环境相关。成长环境顺利,一旦遇到逆境,儿童的自制力就会失去掌控。许多父母都会顺着孩子的心愿,不愿意违背他们。结果,以后稍有不顺心,孩子就无法承受,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表现为个性脆弱。
既然自制力这么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1)良好的习惯是培养自制力的第一步。
按时睡觉、起床,定量饮食,不挑食、不偏食,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监督他们施行。长此以往,孩子的约束力就会慢慢增强,知道定时定点应该做什么。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将他们送到寄宿学校,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
一开始,可能孩子并不会评价。这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寓言故事,让他们讲讲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喜欢,然后循循善诱,告诉这样做事的正确与否,由此延伸到孩子身上,并督促其对自己做的事情做出评价。这样,孩子慢慢地会按照他们眼中的是非曲直来行事,约束自己的言行。
(3)发挥父母和同龄儿童的榜样作用。
众所周知,儿童的效仿能力很强。为此,在家中,父母必须约束好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正能量。在学校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乐于帮助同学,做个正直、善良、热心的少年。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利用动画片、图书来影响孩子,告诉他们要向优秀的人学习,赢得同伴的赞赏和喜欢。
写给父母的话:
孩子的自制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坚持训练。遇到复杂的事情,多帮孩子分析后果,告诉他们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有的时候,孩子做出的决定不对,也可以让他们试错,在不断尝试中理解各种可能性,从而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思维、情绪,朝着积极方面发展。
5.多动症缘于情绪固化或混乱
情绪第一现场:
苏珊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家庭生活还不错,她有一个7岁的儿子杰克。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她变得焦虑起来,因为杰克患有轻微的多动症。
原来,苏珊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声斥责,结果杰克遇到困难或委屈时不敢表达出来,总是把真实的想法隐藏在内心深处。
其实,杰克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有较高的期待;然而,苏珊个性耿直,不拘小节。每次给儿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苏珊总是不自觉地跳过某一段文字,结果被杰克觉察到了,并要求重读。这时候,苏珊就会很生气,甚至叫喊起来。
看过心理医生后,苏珊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导致杰克的情绪一片混乱。由于各种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杰克长期被反复叠加的复杂情绪困扰,结果丧失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发展为多动症。
医生建议苏珊,教育孩子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多一些耐心和关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杰克的病情有所减轻,慢慢恢复了活泼的性格,而且母子关系越来越融洽,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和谐。
情绪分析:
容易发怒、性格孤僻、无法静心……这些都是多动症的表现,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往往暴露出了其潜在的情绪问题。如果不能提早发现这种症状,并引导孩子控制情绪,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身心健康。
多动症的专业名称是“注意缺陷障碍”,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最基本的症状。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与特定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家庭环境。
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内部成员不和睦、教养方式不当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情绪的固化或者混乱,使孩子丧失与生俱来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根据多动症的成因来看,家长要结合自身和周边环境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减少他们内心情绪固化或者混乱的现象。
儿童心理研究者认为,孩子更需要被倾听。对家长来说,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们的烦恼,想象和感知他们的心情,是亲子沟通的关键。为此,家长需引导孩子平静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有助于帮助其梳理个人情绪。
在孩子准确表达情绪的基础上,家长要明白他们的需求,并据此采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引导他们成为乐观、积极的人。
孩子有自己的情绪世界,家长不应该用好恶影响孩子,遇到问题时多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孩子。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更容易赢得信任,而不是让人畏惧。
写给父母的话:
多动症不是可怕的疾病,家长要认清导致这种情况的缘由是什么,并加以调整。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训斥,多一些耐心,家长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4节 8~10岁:学会辨别自我与他人情绪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捉摸不定的,瞬息万变。孩子到了8~10岁,开始熟练掌握察言观色的本领,学习与人交流和沟通。此时,父母应注意帮助孩子掌控个人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提高社交能力。
1.孩子多了一些同理心
情绪第一现场:
青青家的老猫前两天病逝了,她非常伤心。
第二天,青青来到学校,同桌的贝贝看到一向开朗好动的青青竟然一直默不作声,急忙询问其中的缘由。听到贝贝关切的问询,青青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她伤心地说:“我的宠物去世了,没有老猫陪在身边玩,感到非常伤心。”
贝贝听完,想起自己之前养的那只小狗去世的情景,也显得非常伤心。为此,她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青青,并且安慰她不要伤心。之后,贝贝还送给青青一只小白兔,跟她分享养兔子的经验和快乐。
相比较而言,同班的佳佳就显得缺乏同情心。妈妈生病在家中休养,可是佳佳一直缠着妈妈,要妈妈陪她出去玩。即使最后终于被妈妈说服在家中玩,也不管生病的妈妈需要休息,仍然大吵大闹,一刻也不停歇。
情绪分析:
同是小朋友,为什么贝贝和佳佳差别这么大呢?原因在于贝贝具有极强的同理心,因此很容易感受到青青伤心时的体验,而且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
同理心有别于同情心,有了同情心不代表着有同理心,反之亦然。具体来说,同情心是情感的共鸣,而同理心涉及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能感受到别人的心情,而且也能融入到他人的角色。同理心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成的。
佳佳缺乏同理心这方面的培养,为此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妈妈着想。一般情况下,孩子没有同理心或者同理心比较薄弱,与下面两个原因有关。
一是爱的方式不对。关爱孩子并不一定是对孩子百依百顺,要啥买啥,也不是整天给孩子灌输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而是有节制地爱,对孩子的缺点及时指出并要求改正,让孩子懂得分享,懂得帮助别人。
二是爱的缺失。儿童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在爱的呵护下孩子才能更容易茁壮成长。为此,父母如果对孩子的任何事情不管不问,冷漠处之,那么孩子对周边事物也会更加冷漠,从而缺乏基本的同理心。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呢?
第一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试想,如果孩子周边都是一些冷漠的人,从来不对别人施加帮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环境很难让孩子具备同理心。多让孩子接触到生活的“亮点”,多参加公益活动,自然有助于培养他们感同身受的能力,并拥有一颗爱心。
第二种方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以说,有童心的儿童更加容易具有同理心。让孩子多接触具有同理心的图书和漫画,和孩子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以及内涵,可以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多帮助他人,有时家长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多关怀他人。这样,孩子耳濡目染之后也会参与其中。
第三种方法:让孩子注意别人的感受。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或者冒犯他人时,父母千万不可包庇孩子的过错,从而错失掉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机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并且帮助他改正。通常,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如果自己也感到痛苦,那么别人也是痛苦的。当孩子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正能量的时候,也要让他知道。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具备体察他人感受的能力。
写给父母的话: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阿瑟·齐亚米考利曾说过:同理心会让人产生想要改变自己与他人生活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是孩子内心正义感促发所产生的行动力,拥有同理心的孩子更有动力向前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的“诚实、谦逊、接纳、包容、感恩、希望与宽恕”代替“说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见利忘义、狭隘自私”,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2.建立友谊有助于培养良好情绪
情绪第一现场:
倩倩和凡凡是一对双胞胎,两人外貌长得非常像,但是性格上却迥然不同。随着两人一块上学之后,这种性格上的差异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
倩倩性格外向活泼,乐于和小朋友玩耍。小伙伴的铅笔丢了,她会主动拿出自己的铅笔借给对方;下课的时候,她总是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跳皮筋、丢手绢,大家都喜欢她参与进来;回到家中,倩倩总是围绕在父母身边,告诉他们今天哪个小朋友送给自己糖果,同时也告诉妈妈她帮助了谁。
相反,凡凡却大不一样。她总是喜欢坐在教室里,独自一人画画、写字;下课后,凡凡一般也不会和小朋友玩,最多的时候就是站在远处观望大家玩耍;回到家中,凡凡一般不会提及小伙伴,只是告诉妈妈今天学了什么。渐渐地,凡凡更加内向了,如果没有人跟她说话,她就保持沉默。
妈妈看到凡凡这个样子,心里非常着急。虽然她也知道,每个人社交意愿不一样,但是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总是令人担忧。有时候,妈妈也会督促倩倩,让她带上凡凡玩耍,但是凡凡很难与小伙伴融为一体。
情绪分析:
在米里亚姆·科恩的著作《我会有朋友吗》中,故事中的主人公吉姆在第一天去学校的路途中,问父亲:他是否会有朋友?这个问题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将要入学的儿童脑海中,这个问题也显示了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和维持友谊。
显然,在社交中凡凡是处于被动的。由于诸种原因,她不愿意参与到社交关系中来。而倩倩在社交中,明显收获非常大。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倩倩学会了分享,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在游戏中,多个小伙伴相互协作,共同游戏,获得了合作的快乐。这些乐于结交的儿童,往往能非常快速地适应新的环境,并且获得同伴的认可。
8岁以后的儿童,倾向于亲近同龄人,并且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分享给他人。他们在与伙伴交往中,会开阔视野,并逐步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例如,客人来家做客,大家一起玩耍。在这些新的情境中,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处理新冲突,以此来巩固友谊。这些同龄人的交往,无形中提高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水准。
那么,如何鼓励儿童参与到同龄人的交往中来呢?
首先,将孩子送到学校或者小朋友多的地方。一些内向的儿童,可能一开始因为胆怯等具体原因不愿意到学校或者娱乐场所。这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流,并且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周边的朋友作为榜样。以此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朋友。
其次,在家中举办聚会。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可以邀他们到家里做客。家长留给孩子一定空间,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分享。当朋友到来的时候,提醒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朋友,并让他们一起玩耍,这时候大人最好不要参与其中。因为在这中间,他们会有自己的交往需求,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给孩子讲关于友谊的故事。可以买一些图书,让孩子自己看书,父母在旁边引导,告诉他们关于朋友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家长也可以将自己与朋友间的有趣经历,讲给孩子听,鼓励他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朋友。
除此之外,在假期的时候,父母也别让孩子陪同自己一味沉浸于大人的世界中,毕竟很多时候,儿童应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而父母参与的圈子不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为此,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少年宫,或其他儿童娱乐场所。在这些地方参观或游戏,孩子会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并且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写给父母的话: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儿童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一独立的空间不妨从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开始。儿童结交朋友,不仅有助于认知层面和社交能力的增强,还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3.开始面对同伴评价带来的挫折感
情绪第一现场:
刚上小学没几天,阳阳一直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妈妈非常奇怪,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说不出来什么原因,还以为阳阳一直是这种性格。
妈妈知道,阳阳一定有什么事情不高兴,所以才这样。毕竟之前的儿子一直是个开朗的小宝贝。幼儿园时,阳阳和很多小朋友都玩得很好,一起做游戏,一起回家,把好吃、好玩的东西分享给小伙伴。
但是,为什么现在他会变得沉默寡言呢?
随后,妈妈开始细心观察儿子的举动。结果发现,儿子最近与好友童童联系很少,放学回家也没有同行。吃晚饭的时候,妈妈细声地问道:“最近你怎么没和童童一起回家呢?”儿子顿时吃了一惊,看到妈妈关切的眼神,终于大哭起来。
原来,上了小学之后,童童与阳阳开始疏远了,经常和比自己大一年级的伙伴玩耍。对此,阳阳感到很伤心,好几次站到童童身边,想和他们一起玩,都被拒绝了。为此,童童非常难过,整天发呆。
情绪分析:
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几乎都遇到过被人疏远的情况。原先的好伙伴突然和别人一起玩耍,不理自己了;被人拒之门外,无法融入特定的圈子;等等。这些情况几乎会发生在每个小朋友身上。世界不再以他们为中心,他们也不是父母眼中的小皇帝了,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挫折,是必经的心路历程。学习成绩不及格,受到老师的批评;生理方面的缺陷,遭到同学的嘲笑;朋友抛弃自己,人缘不好;努力学习,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成绩。这些挫折时常出现在他们身边,并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反应。他们会经常感到压抑、恐惧、灰心丧气;经常失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些受挫的心理反应,如果老师或者父母不认真对待,很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那么,孩子在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时,作为成年人应该如何引导,帮他们走出这一受挫心理呢?
从学校方面来说,老师应该及时地发现儿童间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正确教育。老师说的话在儿童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老师应该结合小故事告诉同学们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任何一个人。这样,孩子自己就会反省,并且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突然从世界的中心,变成遭受评判,他们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家长应该时时留意,鼓励孩子诉说内心的烦恼,双方保持一种互信的朋友关系,耐心帮孩子答疑解惑。
同时,父母也应该引导孩子用正确、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遭遇,妥善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看待问题,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而不应该陷入一个死胡同。朋友离开了,可以去和别的伙伴玩耍,寻找真正的朋友,从而发现更多未知的可能。人生就在于多尝试,而不应该一直不变。这些道理,父母应该以恰当的方式转述给孩子,打开他们的心扉,拥抱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写给父母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感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只有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同时也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做事,而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孩子从挫折情绪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的一天,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思考能力。
4.学会处理与他人的情感状态
情绪第一现场:
小明正在堆积木的时候,突然被身边的小强推了一下。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积木,就这样被撞倒了,小明非常生气,二话不说就把小强推倒了。小强马上哭起来,老师看到后问清楚原因,将小明叫到了一边。
老师看着小明委屈的样子,问道:“如果你很生气,你想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小明赌气地说:“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想画,就想让小强把我的积木重新搭起来。”
听到这里,老师耐心地说:“认真想一下,你想画一个轻飘飘的气球,还是画一个大石头呢?”小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想画一个重重的大石头。”
“你要给它染上什么颜色呢?”老师问道。“我想给它涂上黑色,来表示我的气愤。”小明气愤地说。“那就用力把这块大石头画出来吧,让我看看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大石头。”老师把颜料递给了小明。
这个老师非常聪明,她用绘画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小明和小强的问题,并且鼓励小明用绘画的方法发泄掉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随着小明将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这块大石头上,等到它把石头画完,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下来。
老师帮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通过绘画、色彩转变成为符号、形象,是缓解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分析:
孩子在学校与很多同龄小朋友接触,其间肯定少不了摩擦;而在这些摩擦中,孩子会逐渐掌握如何与小朋友相处的技巧。老师根据对儿童情绪的认识和经验积累,也会适当地帮助小朋友化解冲突,促进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称职的老师通常会用冷静和理性的解释引导孩子的情感,同时在情感方面对儿童正确引导,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管好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引导孩子暂停不良情绪。冲动是魔鬼,当孩子处在非理性的情绪操控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为此,当孩子情绪激烈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暂停这种情绪,让他们从潜意识的“冲动反应”过渡到意识主导的“理性回应”状态。此时,父母可以教导孩子,让他们暂停30秒然后再作出决定。例如,对那些生气时喜欢打人的小孩,应该教会孩子做心理暗示,只要把手抬起来,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停”即可。
第二,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心情平复以后,父母要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发脾气时的感受。这时候,父母最好做孩子的倾听者,不要压制孩子的情绪,要尊重孩子的感受,避免立刻否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诉说完自己的情绪时,父母最好诉说一下孩子的情绪引发的感受,告诉他们当时的想法。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孩子了解个人情绪变化对他人的影响。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识别自己的感受呢?
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结合实际情景,帮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养了多年的宠物去世了,父母可以说:你应该很伤心吧;孩子作业一直做不出来,可以说:作业很困难吧,你是不是很苦恼;当孩子被别人误解,你可以说:你应该很委屈吧。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做到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给孩子讲解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的感受。在公众场所,可以让孩子多留意他人的表情,并且告诉孩子这种表情说明了什么。例如,一个人不停地看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等待别人或者赶时间,内心非常焦灼;腿和手不停地发抖,一般情况下表明紧张、害怕等情绪。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孩子就会看着别人的表情而适时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免火上浇油。
写给父母的话:
很多人都推崇高情商,想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其实,它并不神秘,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然,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为此,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同龄人之间的交际。
5.学会分享情绪,才能亲近孩子
情绪第一现场:
卡尔有一个富有的爸爸,能享受到最好的物质生活,似乎一切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不过,爸爸给卡尔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从不征询孩子的意见和感受,显得有些霸道。
这一天,卡尔上完补习班回到家里,一言不发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妈妈喊他出来吃饭,竟然得不到回应。一连好几天,卡尔都是这个样子,爸爸和妈妈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变得沉默寡言,不禁担忧起来。
过了几天,爸爸接到补习班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已经好久没来上课了。到了晚上,卡尔按时回到家,爸爸走过来严厉地责问为什么不去上补习班。卡尔毫不在乎,只是说自己厌恶学习。随后,爸爸对卡尔大加斥责。
没想到,到了第二天傍晚,卡尔始终没有回家。后来,爸爸到卡尔的房间查看有什么异常,在抽屉里找到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卡尔从来得不到爸爸的问候,只给物质上的满足,内心感觉很压抑,学习压力无人倾诉。
至此,爸爸幡然悔悟,对自己过去的做法非常懊恼。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卡尔被找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爸爸和妈妈非常注重与卡尔进行情感交流,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说说心里话。爸爸学会了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了分享孩子的情绪,一家人变得和睦融洽。
情绪分析:
孩子遇到麻烦或不开心的事,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这时候,他们尤其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能够分享内心的感受,进而得到帮助。比如,在学校得到表扬,孩子希望家长分享这种快乐;受到委屈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安慰。
善于分享孩子的情绪体验,家长才能亲近他们,成为他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人。然而,习惯以命令式的口吻教育孩子,甚至千方百计地控制孩子,正在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之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显然,家长习惯用自己的经验、阅历替代对孩子情绪的了解、分析和判断,结果他们总是得出错误的结论,与孩子的矛盾也与日俱增。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是亲子之间产生抵触情绪、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时间长了,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智尚未成熟之前,孩子缺乏情绪掌控能力,此时尤其需要家长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遇到的麻烦和困难。学会与孩子分享情绪,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
对家长来说,不必恐惧孩子陷入不良情绪中,那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重要的是,你时刻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心理需求,能够及时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予援手,不仅会让他们感觉你不称职,也会损害孩子的心智。
首先,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加强沟通。其实,沟通就是分享的过程,你与孩子保持平等的身份,自然容易赢得他的信任。家长端着架子训诫孩子,最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无法亲近,你又怎么能够相信孩子会说出真心话呢?
其次,在沟通与观察的基础上,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与需求,更容易令其感同身受,得到理解和温暖。家长与孩子平等交流,准确说出孩子的心理诉求,会让他们对你产生信任感、依赖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们自然会主动与你分享内心的情绪体验。
总之,家长要牢记一点,不要与孩子的情绪为敌。他们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情绪,才能在分享中找到应对之策,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难题。
写给父母的话:
孩子悲伤时,家长的陪伴让他们感觉更温暖;孩子快乐时,家长的理解让他们快乐加倍。学会分享孩子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亲近孩子,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第5节 11~14岁: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青春期
孩子到了11~14岁,就正式步入青春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孩子此时的情绪还不稳定,往往表现出身心叛逆、行为乖张、心思敏感等特点。对此,父母要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的发展动态,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重要时刻。
1.“长大成人”的意识觉醒
情绪第一现场:
倩倩今年12岁了,比妹妹菲菲大3岁。两个小姐妹相处得非常好,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倩倩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喜欢约束妹妹,似乎成了一个小大人。
一天,爸爸妈妈出门了。为了让俩小姐妹有事可做,不至于胡闹,妈妈教给她们怎样叠衣服,并且拿出打散的衣服,要求叠起来整齐地摆放在衣柜中。两个小姐妹非常高兴,感觉自己长大了,都是妈妈的小助手了。
起初,两人叠衣服非常认真,倩倩耐心地教妹妹如何操作。但是,妹妹仅仅叠了一件,就被旁边的玩具吸引,直接把衣服放在一边。倩倩看到这一幕,赶紧走上前制止,说道:“妈妈让咱们把衣服叠起来,不准贪玩。”
妹妹只好听从倩倩的话,不情愿地放下玩具再次叠起衣服来。但是还没有一分钟,她又放下手中的衣服,眼巴巴地望着玩具发呆。倩倩再次警告,不可以贪玩,但是妹妹还是忍不住,又去拿玩具了。
一来二去,倩倩非常生气。她威胁妹妹,如果再拿玩具,就会把妹妹锁在房间里。妹妹虽然短时间表示同意,但是仍然管不住自己。倩倩一边监督妹妹,一边叠衣服。最后,她们总算把衣服叠完了,并按照妈妈的要求放在衣柜里。
情绪分析:
在这个小故事中,妹妹由于年龄小,完全没有任务意识,她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没有完成任务。而倩倩由于年纪大一些,意识到任务在身,因此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监督妹妹将妈妈留给的任务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她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和妹妹一起玩耍,显示了较好的自我控制力。
孩子到了12岁左右,开始反省自己,为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代替了“爸爸要求我必须做个优秀的人”,“我要完成任务”代替了“妈妈让我完成任务”。他们会按照内在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把各种反应串联在一起,以此来适应环境。
这时候,父母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自认为“长大成人”的孩子呢?
第一,父母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有些父母虽然知道应该给青春期的孩子更多关怀,但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或者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为此,他们面对孩子的焦躁不安,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孩子变得不乖了”“孩子太叛逆了”这些想法,却不能为孩子排忧解难。
为此,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应该做好干预理念和改变教育方式的思想。看到孩子叛逆的地方,应该指出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不仅仅表现在一如既往地付出,而是有选择地关心,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第二,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找到新的沟通方法。
对孩子来说,青春期应该是非常美妙和璀璨的年华。这时候,孩子可以欣喜地体验到自我意识、性意识的觉醒。他们一方面非常地惊喜,另一方面则有些恐惧。为此,父母应该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将他们当作成人来对待。对孩子的任何过错,不应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指责,而应该平等、民主地和孩子商量,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赢得他们的信任。
第三,给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在自由中释放他们的潜能。
任何人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尤其是对有了小秘密的青春期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父母要尽量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不要横加干涉。比如,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这些私密的东西永远不要动。此外,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写给父母的话:
青春期是孩子长大成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来无影去无踪,但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身心。除了在生理上出现变化,孩子在心理上也会产生明显的改变,并在情感、心智上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为此,父母应该多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给孩子情感、心理带来巨大压力。
2.孩子为何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情绪第一现场:
佳明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最近有很多妈妈前来咨询一些关于孩子太过敏感的事情。虽然每个父母都有各自应对的办法,但是她们显然并没有抓住重点,对一些具体情况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其中,有一位妈妈就反映了女儿倩倩的问题。倩倩今年上小学5年级了,但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得过于敏感。有时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倩倩这里却格外重视,反应很大。
小时候倩倩很喜欢和爸爸一起下跳棋,她玩得很好,很多时候都会赢。但是,现在倩倩却不愿和爸爸一起玩。细细盘问才知道,女儿害怕输,所以不愿意和爸爸玩。写作业的时候,倩倩力求完美,每个字都写得非常慢,稍不留意出了一个小错误,本来划掉就可以,可是她必须擦干净才肯继续写。为此,每次写作业都要耗费两个多小时。
这种不良情绪状态从来没有在倩倩身上发生过,之前女儿无论做什么都不论输赢,只要高兴就大胆尝试,不管结果如何。可是,随着年龄增长,遇事敏感、胆怯逐渐放大到很多小事上,导致她做什么事都畏头畏尾,瞻前顾后。
情绪分析:
倩倩做事缺乏自信,似乎有些自卑,实则不然。这种做事谨慎的表现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自然现象。摆脱了早期的幼稚,孩子开始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形成看问题的独特方式,并对自己有了全新的定位。
“我长大要当医生”“我长大要当飞行员”等,这种对未来的期许出现在孩子脑海中。为此,他们很在意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肯轻易地认输,在别人的面前全力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为此,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改变,不能随意地指责孩子的行为。应该注重场合、时间、问题。场合的选择一定要避免公共空间,因为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如果公然指责他们的过错,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叛逆与仇视心理。针对孩子的私密问题,最好选择同性的父母来找孩子谈心,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生理现象,采取正确的做法。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不仅对未来有自己的期许,而且对于化妆、异性等也越来越害羞,这表明他们对青春期即将出现的身体、性别发育既充满期待,同时也害怕。当性别意识真正成熟之后,孩子对榜样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同时对同性父母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对于以往眼中的榜样,孩子也有了新的评价,榜样似乎变得不完美了,孩子并不全盘接受榜样的行为,而是批评地接受。这时候,作为同性的母亲或者父亲可以借此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共同探讨他们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烦恼。这时候,切不可以忽视孩子的行为,一定要认真关注孩子的异常反应,尽量避免敏感话题,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
此外,孩子受强烈情感的驱使,想要离开亲密的家人,盼望着赶快长大成人,他们受这两种情感所左右,摇摆不定。对孩子来说,叛逆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他们经常感觉有些事情非常可笑,并且认为如果自己做会做得更好。“谁需要你”“我比你更清楚好吧”“我不想和别人交流”等想法时时出现在孩子的脑海里,支配着他们的行为。
伴随着独立性增强,孩子极度需要自我意识作为支撑,否则很有可能倒回到之前,对父母更加依赖,反之则会更加叛逆,彰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为此,父母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将自己的青春期经历讲述给孩子听,让他们作为参考。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如果这样做了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种后果是否符合自己的初衷。
写给父母的话: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叛意识,他们想要彰显自己的价值,以及自身的与众不同。由于身体和思想上的逐渐成熟,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极力想要去寻求答案。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反常行为,及时答疑解惑。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扮演好“老师”的角色就显得更加重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多与孩子沟通,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帮助他们减少成长的烦恼。
3.威严是制止孩子越轨行为的关键
情绪第一现场:
芳芳是5年级的学生了,平常和父母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有一天,父母因芳芳的成绩而训斥了她,令她感到非常委屈。
事情是这样的,芳芳的期末考试成绩在全班排名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英语更差。回到家里,父母看到芳芳的成绩,感到非常气愤。想到平常的英语补习、英语夏令营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爸爸妈妈顿时火冒三丈。
看到父母又发脾气了,芳芳并没有感到害怕。父母对她发脾气早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她知道只要撒娇就没事了。于是,芳芳依偎到了妈妈的怀里,满不在乎地说:“我知道啦,下次及格就是了嘛!”
身旁的爸爸一看到女儿这种神情,压抑的愤怒立刻喷发出来:“你说的倒是轻巧,又给你报英语补习班,又参加英语夏令营,成绩还这么差劲。”芳芳看到爸爸黑着脸,虽然有点害怕,但是仍然说:“知道了,我要出去玩了!”
“玩,玩,就知道玩!以后学习不好,别出去玩了。”妈妈也附和着说。芳芳看到这种情形,立马“哇”的一声大哭出来。结果,妈妈立刻慌了手脚,马上制止爸爸呵斥,同时跑到芳芳面前好言相劝。
这时,爸爸也走过来,温柔地说着安慰的话。芳芳看到这种情形,立马破涕为笑,高兴地拉着父母出门了。
情绪分析:
孩子考试失利,父母应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办法。但是,芳芳的父母却因为孩子一哭二闹的伎俩作出妥协,由此丧失了一次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机会。教育孩子,固然不能太过威严古板,但是却也不意味着柔顺不带节制。如果无节制地一味妥协,那么孩子将会放松心态,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总以为撒娇、哭泣就可以应对此事,最终会失去进步的机会。
显然,父母不应该放弃威严的教育方式。据调查,孩子在父母的威严下,一般会集中注意力、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不足,并且会长久地铭记在心。教育孩子,父母必须区分场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该和善的时候笑脸相迎,该威严的时候也应该严肃以待。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
第一,父母应该拿捏好亲昵的度。
每个家长都希望与孩子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是,这种和谐并不意味着父母毫无原则地讨好孩子,甚至放弃威严。如果亲昵毫无原则,那么父母在孩子眼中完全没有了威严。父母被孩子的伎俩操控,就很难管住孩子,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不该过分亲昵的时候必须保持威严。
第二,父母应该掌控与孩子交谈的方式。
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很多父母发现他们往往心不在焉,这就失去了沟通的价值。父母苦口婆心地讲着大道理,可是孩子往往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听进去。为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选择恰当的交谈方式。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针对不同场合、问题、时间,保持相应的威严。尤其是孩子在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例如爬栏杆、不遵守交通规则时,一定要采用威严的态度,提出严厉的警告。
写给父母的话:
《颜氏家训》指出:父母首先要保持威严,然后表现出慈爱,孩子才能保持孝顺的礼节。这种见解是很有道理的。父母关爱孩子是人之常情,然而切不可只为亲昵而忽略了威严。在孩子心中,父母太过亲昵就意味着事情不严重,从而失去了威严的警示作用。显然,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却做着有损孩子未来的行为,这种爱是不明智的。
4.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情绪第一现场:
飞飞是6年级的学生,最近总感觉学习非常累,成绩也一落千丈。有几次,他和同学说不想念书了,感觉学习特别没意思。
低年级时,飞飞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那时候他感觉每个科目都非常好玩,而且充满浓厚的兴趣。他往往不用爸妈提醒,就能主动完成作业。可是到了高年级,飞飞的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也变得非常差。
许多次,他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更不用说主动学习了。
父母看到儿子成绩下滑,特地请了几个家教老师。每次放学回家,总有老师等着给飞飞上课。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又要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上培训班。作业多,时间不够用,休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飞飞显得疲惫不堪。
虽然父母每次都给飞飞定一个小目标,并且对应着各种奖励。无奈飞飞即使再努力,学习也没有任何进展,为此他非常苦恼。
情绪分析:
自己虽然努力,仍然达不到目标,显然飞飞出现了厌学情绪。对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将学习当作一项沉重的负担,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是青春期学习中的常见现象。飞飞为什么会出现厌学情绪呢?
首先,这与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父母提出的目标不符合孩子的要求,即使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此时孩子很有可能放弃努力,从而严重地挫伤自信心。
其次,父母不当的物质奖励让孩子迷失了方向。父母如果频繁地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学习,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对为什么学习陷入困惑。
最后,孩子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在班级里,孩子会在无形中和同伴作对比,如果一直处在劣势的位置,他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老师和家长期望过高,孩子一直不能实现,势必摧毁其学习的信心,产生内疚和自责心理。长此以往,这样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么,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相结合。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特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实则不然。有特长的学生反而学习也很好,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得到鼓励,有助于其有意识地提高学习成绩。据调查,那些没有任何特长,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学生,反而会迷上游戏,由此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制定与孩子能力相适应的学习目标。
制定符合孩子能力的小目标,有助于孩子努力达到期望的目标。然而,那些超越孩子能力的目标,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为此,家长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分析孩子的成绩,结合老师的评语调整预期。这个目标的制定,必须让孩子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既可以帮他们获得成就感,也可以提高自信心。
第三,家长应该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以成绩为评判标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样父母也不要在任何时候都以孩子的成绩来判断孩子能力的高低。成绩的高低并不代表孩子的真正能力,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一来,即使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父母也会及时地发现,然后做好沟通工作,避免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彻底放弃学习。
写给父母的话:
父母如果想要引导孩子提高成绩,必须将孩子的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5.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
情绪第一现场:
露西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是独生女,爸爸妈妈对她非常宠爱。平时,只要是露西需要的,用钱能解决的,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时间长了,露西身上流露出娇惯的不良习惯。
周一早晨,爸爸急着上班,可是露西一直都在玩橡皮泥,还一直询问自己捏的小兔子像不像。最后,爸爸失去了耐心,训斥了露西,她才闷闷不乐地去上学。
到了学校,老师看到露西不开心,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老师连忙开导露西:“宝贝,早晨爸爸着急上班,如果迟到了,要接受惩罚。等爸爸下班了,再陪你捏橡皮泥吧!”露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下午放学后,爸爸来接露西。老师把今天的情况如实说了一遍,提醒爸爸注意孩子任性的情绪,沟通中一定要学会积极引导,不可过分纵容孩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爸爸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露西的要求不再有求必应,让她明白有些事情不会轻易实现,总会有一些遗憾。渐渐地,露西变得通情达理了,也开始理解爸爸妈妈,能够静下来好好沟通。在爸爸妈妈眼里,露西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任性是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通病,我们可以称之为孩子的天性。然而,过分任性并不是好事,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调节这种不良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过分任性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其自制力薄弱、个性偏执等特点。此外,对自我失去控制,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也会给人留下缺乏教养的印象。
研究显示,家庭教育是孩子产生任性情绪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及其他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我行我素,只考虑个人感受;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也容易导致孩子滋生叛逆心理,言行上缺乏责任感。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家长不进行有效引导,孩子极易变得任性妄为。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一个任性、自私的人能有什么作为呢?
让孩子明事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必须全力引导孩子理解这个世界,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当然,在调试孩子的任性情绪时,家长要注意方法,根据时间、地点、情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
一旦孩子任性而为,家长要分析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许多时候,孩子任性不一定是由内而外,可能纠结于某件事或某个物品。只有认清原因,并从中疏导,才能及时帮助孩子摆脱任性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他们的内心是纯洁而又美好的。在保持孩子童真的基础上,耐心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所有家长的重要职责。引导孩子排解任性情绪,能有效避免他们日后成为叛逆的人,这种用心良苦是一种大爱。
当然,孩子任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适当的任性代表着孩子的某种个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要家长在当情绪教练的时候把握好度。
写给父母的话:
任性不是孩子人格的表现,往往事出有因,家长不要如临大敌。只要耐心引导,发现孩子有哪些迈不过去的坎,就能帮助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重回快乐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