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医案部分
第一章 内科医案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以及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清宫医药档案中具有完整的病证-症-法-方(药)的感冒医案近200份,为清宫医案中具有最多医案的病种。纳入的所有医案中,感冒的常见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值得注意的是,当感冒出现咳嗽时,清宫医家更注重以桔梗、前胡等宣肺利气;当出现咽痛时,则常用桔梗、玄参等利咽止痛,可以作为临床随症加减的参考。每个感冒医案的诊断证候一般为两个,少数为1个或3个,如“内有饮热,外受风凉”,“肺胃有热,外受风寒”等,常见的证候是外受风凉、外受风寒、肺胃有热、内停饮热、肺胃饮热等。不同证候所对应的用方、治法也不同,如外受风凉常用疏解正气汤,肺胃有热常用化滞、清热之法,胃蓄饮热用了止呕之法。感冒医案中,有许多都是在内有停饮、湿滞的情况下外感风凉或风寒的,而且大部分在感冒时就有里热证,这也是清宫感冒医案的一个显著特征。清宫内廷之人平素易犯肝胃不和,内生饮滞,日久郁而化热,导致内停饮热或肺胃有热,感受外邪侵袭遂发。
经过对清宫感冒医案中的治疗方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感冒病使用方剂名称极为不同,多以治法命名,如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疏解正气汤,其次为正气化饮汤和疏解化饮汤等,其他不以治法命名的常用方剂有荆防杏苏饮、柴葛解肌汤等。在其组方结构中,理气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最常见的组方配伍结构为发散风寒药+理气药+补气药。
案1 内有寒饮,外兼受风
【症状】恶寒身酸,腹痛懒食,脉息沉弦。
【方剂】疏表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苏叶一钱五分,藿香(炒)二钱,厚朴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炒)五分,枳壳一钱,陈皮(炒)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神曲(炒焦)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荷叶蒂二枚。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刘太平。
案2 饮热气滞,外受风凉
【症状】身软恶寒,左胁满痛,脉息弦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黄连一钱,木香(研)八分,大腹皮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个。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3 风热,湿饮不化
【症状】偏左项间筋络作痛,微觉恶寒,身肢不爽,大便干燥,脉息左部沉弦,右寸关沉滑,稍数。
【方剂】疏风清热化湿饮。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防风二钱,薄荷一钱,牛蒡子二钱,桔梗二钱,郁金(研)二钱,连翘二钱,金银花三钱,赤芍二钱,瓜蒌三钱,郁李仁(研)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夏枯草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全顺、忠勋。
案4 内停滞热,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身痛,头晕口干,脉息滑数。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葛根二钱,防风二钱,陈皮一钱,连翘二钱,牛蒡子二钱,山楂炭三钱,桔梗二钱,前胡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芦根五把。
【患者】嘉庆朝六公主。
【医家】栾泰。
案5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伤风头疼,鼻塞声重,牵引左目大眦微红,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防风八分,薄荷八分,荆芥穗一钱,前胡一钱,白芷八分,菊花一钱,赤芍七分,川芎七分,生地黄二钱,连翘二钱,羚羊角一钱,桑白皮(生)一钱,黄芩(炒)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姜皮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李德宣、林仪凤。
案6 荣分有热不净,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咽痛,发热身酸,脉息浮大。
【方剂】疏解调荣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牡丹皮二钱,黄芩一钱五分,柴胡一钱,桔梗二钱,川芎一钱,赤芍一钱五分,连翘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桃仁一钱五分,玄参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藕节三个。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林隽。
案7 肺胃蓄热
【症状】微感浮风,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浮滑。
【治法】化风清热理肺。
【药物组成】木笔花(研)二钱,薄荷二钱,白芷三钱,荆芥穗三钱,瓜蒌六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栀子四钱,黄芩三钱,杏仁四钱,青皮四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桑白皮(炙)四钱,郁金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8 肝肺郁热
【症状】咽紧作痛,脉息弦数。
【方剂】牛蒡子甘桔汤
【药物组成】牛蒡子二钱,桔梗二钱,柴胡一钱,黄芩一钱五分,玄参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僵蚕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荷叶一钱。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罗衡、全志修。
案9 内停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恶寒,胸胁满闷,脉息浮紧。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叶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姜晟。
案10 肺胃有热,外感风凉
【症状】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口干思饮,脉息浮紧。
【方剂】疏表清热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柴胡一钱,前胡一钱,川芎一钱,薄荷八分,枳壳(炒)一钱,桔梗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连翘(去心)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葱白三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姜晟。
案11 风郁化热,肺胃不清
【症状】咽喉颃颡牵引耳底干疼,头沉咳嗽,精神倦怠,脉息右寸关滑数。
【方剂】理肺调胃饮。
【药物组成】沙参三钱,麦冬二钱,陈皮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石斛二钱,杏仁(研)二钱,茯苓三钱,生甘草六分,藿香一钱,谷芽(炒)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
案12 内停饮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眩恶寒,周身酸懒,脉息浮紧。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二钱,苏叶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焦三仙六钱,赤茯苓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四阿哥。
【医家】张世良。
案13 蓄热尚盛,熏蒸上焦
【症状】头闷不爽,有时咳嗽,唾吐痰饮,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扬化热。
【药物组成】南薄荷一钱五分,菊花三钱,桑叶三钱,连翘三钱,焦三仙九钱,羚羊角一钱五分,瓜蒌四钱,橘红三钱,枳壳(炒)三钱,栀子(炒)三钱,川贝母(研)三钱,前胡三钱。
【药引】一捻金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14 内停饮滞,外受微凉
【症状】胸膈满闷,恶心懒食,脉息浮滑。
【方剂】正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半夏(炙)二钱,陈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厚朴(炒)二钱,砂仁一钱,焦神曲三钱,焦山楂三钱,麦芽(炒)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大侧福晋。
【医家】王泽溥。
案15 阴分不足,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肢倦,恶寒发热,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浮滑。
【治法】益阴清解化湿。
【药物组成】荆芥穗三钱,薄荷(后煎)三钱,白芷三钱,当归六钱,淡豆豉二钱,川芎二钱,陈皮三钱,香附(炙)三钱,麦冬四钱,连翘四钱,枳壳二钱,大黄炭一钱五分。
【药引】生地黄一两。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16 外感风寒,肺热停饮
【症状】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满咳嗽,内热口干,脉息浮数。
【方剂】羌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三钱,苏叶三钱,杏仁二钱,川芎一钱五分,橘皮二钱,瓜蒌三钱,枳壳(炒)二钱,焦神曲三钱,赤茯苓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四阿哥。
【医家】栾泰。
案17 肝胃蓄热,感受风凉
【症状】头闷微疼,目胀口黏,心中躁热,肢体倦怠,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化热。
【药物组成】薄荷二钱,葛根三钱,菊花三钱,桑叶三钱,生地黄五钱,黄芩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连翘三钱,枳壳(炒)三钱,栀子(炒)三钱,桔梗三钱,焦三仙九钱。
【药引】芦根二支。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18 肺胃饮热郁结,外受风凉
【症状】头目眩晕,发热肢酸,胸中满闷,时有乍寒,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荆芥三钱,防风二钱,苏梗二钱,神曲三钱,白芷二钱,川芎三钱,牛蒡子三钱,陈皮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冯国治。
案19 肝肺微有浮热
【症状】咽干微痛,头晕目热,颃颡痰黏,肩痛稍甚,手指筋强,膳后消化仍慢,脉息两寸浮缓,右关微滑,余部尚平。
【方剂】扶元和解饮。
【药物组成】沙参三钱,白术(炒)二钱,茯神三钱,麦冬(去心)二钱,菊花一钱五分,干地黄三钱,白芍(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荆芥一钱,谷芽(炒)三钱,桑寄生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20 停饮受凉
【症状】胸痛恶心,发热头闷,脉息浮数。
【方剂】藿香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梗叶二钱,苏叶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桔梗二钱,半夏(炙)二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炙)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茯苓(块)三钱,白芷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21 肝经气道未和
【症状】胸满,身软,懒食,脉息弦滑。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焦神曲三钱,橘皮一钱五分,香附(制)三钱,青皮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栀子(炒)二钱,竹叶二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刘焕章。
案22 肝胃气道不和,痰饮受凉
【症状】头闷,胸满,周身酸痛,脉息浮弦。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香附三钱,厚朴三钱,白芷一钱五分,羌活二钱,橘皮一钱五分,砂仁(炒)二钱,半夏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二片。
【评注】本方于辛温解表中,加入行气化痰之品,顺气则痰消,于痰饮受凉之症颇适合。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刘焕章。
案23 肝胃不和,停滞受凉
【症状】胸胁胀痛,发热口渴,腰膝酸疼,脉息弦数。
【方剂】正气化滞汤。
【药物组成】苏叶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半夏(炙)二钱,羌活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防风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枳实(炒)二钱,槟榔二钱,焦神曲四钱,焦山楂四钱。
【药引】生姜三片,六一散五钱。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陈昌龄、赵成功、郝进喜。
案24 肝胃饮热未清,心经火郁
【症状】目睑红赤,唇焦而紫,舌生口疮,胸膈膨闷,谷食不香,肌肤发热,身肢懒倦,有时头闷、晕痛,脉息左寸关弦数而浮,右寸关沉滑。
【方剂】清上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蔓荆子(生)三钱,菊花三钱,桑叶二钱,羚羊角二钱,金沸草(包煎)三钱,栀子(炒)二钱,葛根二钱,银柴胡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范绍相。
案25 胃蓄饮热,外感风寒
【症状】憎寒头痛,身肢酸倦,口舌觉干,脉息左寸浮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疏风清胃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三钱,川芎一钱五分,蔓荆子(炒)三钱,白芷二钱,黄芩(酒)三钱,天花粉三钱,石斛三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26 肺胃湿热尚盛
【症状】身肢疲倦,胸满干呕,皮肤微热,饮食欠香,脉息左寸关浮缓,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解清肺化滞。
【药物组成】葛根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栀子(炒)二钱,瓜蒌皮三钱,焦三仙二钱,枳壳(炒)二钱,大黄(酒)一钱五分,竹茹一钱。
【药引】法半夏一钱,黄芩(酒)三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石国庆、赵文魁。
案27 胃蓄饮热,微感风凉
【症状】头晕肢倦,胸满作呕,手心发热,舌苔黄白,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洪数。
【治法】清解止呕化饮。
【药物组成】葛根二钱,薄荷一钱,连翘二钱,竹茹一钱,焦三仙二钱,橘红八分,枳壳(炒)二钱。
【药引】清麟丸一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28 风邪未净,湿热不清
【症状】寒热均退,头尚微疼,口黏作渴,谷食不香,身肢懒倦,小水欠畅,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调肝清化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玄参三钱,薄荷一钱,川芎二钱,菊花三钱,香附(炙)二钱,青皮(炒)二钱,栀子(炒)三钱,天花粉三钱,陈皮二钱,木通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焦三仙九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杨际和。
案29 肝热未清,湿饮尚盛,复感风寒
【症状】头疼眩晕,呕吐频仍,胸膈懊,恶寒发热,口黏作渴,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弦数而浮,右寸关沉滑。
【方剂】疏风平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苏子一钱五分,荆芥二钱,防风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蔓荆子(炒)三钱,厚朴(炙)三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二钱,枳实(炒)二钱,木香(研)一钱,槟榔(炒)三钱,焦三仙九钱。
【药引】砂仁一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杨际和。
案30 饮热内郁,风温外闭
【症状】胸胁胀痛,身痛头疼,憎寒壮热,脉息弦浮。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二钱,川芎二钱,瓜蒌仁二钱,生地黄五钱,玄参四钱,苏叶二钱,栀子(炒)三钱,橘皮二钱,半夏(炙)二钱,枳壳(炒)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朱睿。
案31 暑邪见解,湿热未清,气道尚滞,兼有痰饮
【症状】胸膈仍闷,头疼眩晕,舌本犹强不能言语,身肢酸沉,谷食不香,脉息左寸关沉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调气清热化痰汤。
【药物组成】石菖蒲二钱,橘红一钱五分,乌药二钱,木香(煨)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栀子(炒)二钱,瓜蒌仁二钱,枳壳(炒)三钱,青皮二钱,赤茯苓三钱,浙贝母(研)三钱,知母二钱。
【药引】苍术二钱,焦三仙六钱。
【患者】光绪朝珍妃。
【医家】冯盛化。
案32 表邪稍解,湿热尚盛
【症状】恶寒已退,发热稍轻,头仍疼晕,呕吐水饮,胸膈不畅,舌之左边起有紫泡,口干作渴,身肢软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解平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川芎二钱,白芷三钱,蔓荆子(炒)三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炙)二钱,黄连(研)一钱,天花粉三钱,竹茹二钱,槟榔(炒)三钱,生甘草五分,焦三仙九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杨际和。
案33 外感风寒,内有积热
【症状】身体微倦,忽寒忽热,咽喉不利,脉浮紧而数,两关稍数。
【治法】表里两解。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二分,枳壳一钱,葛根一钱五分,浙贝母(碎)二钱,薄荷八分,白芍二钱,茯苓三钱,生地黄三钱,竹茹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连翘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菊花二钱。
【调养】忌鱼腥。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34 内有湿热,外受风寒
【症状】发热头疼,面部微有红点,腿膝烦疼,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败毒汤。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二钱,前胡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赤芍一钱五分,生甘草七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罗衡、张文瑞。
案35 内停寒饮,外受风凉
【症状】胸胁作痛,肢体酸疼,脉息弦滑。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独活二钱,苏叶八分,橘皮二钱,半夏(炙)二钱,柴胡(醋)一钱五分,赤茯苓(研)三钱,香附(酒炒)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曹宗岱。
案36 表感未解,蓄滞未清
【症状】恶心发烧,腹中微痛,不思饮食,时作躁急,脉息左部浮数,右部滑数。
【治法】清解和胃。
【药物组成】薄荷五分,牛蒡子(研)一钱五分,葛根一钱,陈皮一钱,山楂二钱,焦麦芽三钱,青皮(炒)五分。
【药引】芦根五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张仲元、忠勋。
案37 内有停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额手心作烧,鼻流清涕,脉息左部稍浮,右部滑数,经纹微紫。
【治法】和解化滞。
【药物组成】神曲二钱,焦三仙六钱。
【药引】一捻金三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忠勋。
案38 风邪外感,内热上冲
【症状】头目眩晕,身冷肢倦,饮食无味,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和中饮。
【药物组成】防风二钱,法半夏一钱,陈皮二钱,玄参二钱,葛根二钱,薄荷二钱,白术(土炒)三钱,神曲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李成林。
案39 胃蓄痰饮,湿热熏蒸,外受风凉
【症状】偏右头疼,憎寒恶心,呕吐痰涎,脉息左寸关浮弦,右关滑数。
【方剂】平胃化痰饮。
【药物组成】天麻一钱五分,橘红二钱,厚朴(炙)二钱,赤茯苓三钱,法半夏(研)三钱,防风三钱,蔓荆子(炒)三钱,川芎二钱,神曲三钱,苍术(炒)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40 肝胃饮滞不净,肺经寒火未清
【症状】头晕口苦,咳嗽痰涎,胸膈堵闷,身肢酸疼,谷食不香,脉息右寸关浮滑而数,左关弦数。
【方剂】疏解调胃止嗽饮。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三钱,川芎一钱五分,前胡三钱,苏叶二钱,陈皮二钱,桔梗三钱,枳实(炒)二钱,焦三仙二钱,厚朴(炙)二钱,砂仁(研)七分,竹茹二钱。
【药引】赤茯苓三钱,泽泻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庄守和。
案41 肺胃有热,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鼻塞,身肢酸痛,胸膈膨闷,脉息浮滑。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川芎八分,苍术一钱,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香附(酒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桔梗一钱,赤茯苓二钱,栀子(炒)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42 肺胃饮热,感受风寒
【症状】憎寒发热,偏右头疼,鼻塞身倦,口黏恶心,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疏风清热化湿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二钱,蔓荆子(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荆芥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菊花二钱,橘皮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竹茹二钱,焦三仙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43 饮热受凉
【症状】头晕发热,咳嗽呕恶,周身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正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叶一钱五分,厚朴(姜炒)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杏仁(炒)二钱,桔梗二钱,枳壳(炒)二钱,半夏曲(炒)三钱,黄芩(酒)二钱,葛根一钱五分,黄连(酒)八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一束。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44 膈间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闷身酸,发烧口渴,咳嗽痰盛,脉息浮滑。
【方剂】疏风清热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前胡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荆芥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薄荷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嘉庆朝华妃。
【医家】涂景云、钱景。
案45 外感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烦躁口干,脉息浮弦。
【方剂】羌活冲和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细辛一钱,川芎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沙成玺、张肇基。
案46 肝肺郁热过盛,微感风凉
【症状】两颧色红,舌苔微黄,两目气轮红晕,时或烦急,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调中兼和解。
【药物组成】龙胆草二钱,胡黄连二钱,牛蒡子二钱,知母(生)二钱,川贝母(研)二钱,黄芩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大黄(酒)一钱。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47 表感未解,蓄滞未清
【症状】恶心发烧,腹中微痛,不思饮食,时作躁急,脉息左部浮数,右部滑数。
【治法】清解和胃。
【药物组成】薄荷五分,牛蒡子(研)一钱五分,葛根一钱,陈皮一钱,山楂二钱,焦麦芽三钱,青皮(炒)五分。
【药引】鲜芦根五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张仲元、忠勋。
案48 内有停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额手心作烧,鼻流清涕,脉息左部稍浮,右部滑数。
【治法】和解化滞。
【药物组成】神曲二钱,焦三仙六钱。
【药引】一捻金三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忠勋。
案49 气滞停饮,兼有暑湿微盛
【症状】胸胁阻塞,周身酸痛,脉息沉滞。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香附(制)三钱,陈皮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枳壳二钱,厚朴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木香一钱,赤茯苓四钱,砂仁一钱五分,甘草四分。
【药引】姜皮一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钱松。
案50 内蓄滞热,微感风凉
【症状】胸满烦急,两手有汗,大便不调,脉息右寸关微浮而数。
【治法】开通风热。
【方剂】和表清热代茶饮。
【药物组成】菊花一钱,桑叶一钱,麦冬二钱,竹茹二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李崇光。
案51 湿热未清,胃蓄饮滞尚盛
【症状】偏右头疼,时作呕吐,口黏而渴,微觉恶风,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防风二钱,白芷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蔓荆子(炒,研)三钱,陈皮二钱,厚朴(炙)二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天花粉三钱,竹茹二钱,黄连(研)一钱,枳壳(炒)二钱。
【药引】焦山楂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
案52 肝胃有热停蓄湿饮,感冒风凉
【症状】头疼恶寒,身肢酸麻,呕吐水饮,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防风二钱,荆芥二钱,白芷一钱五分,苏叶二钱,川芎一钱,菊花三钱,桑叶三钱,枳壳(炒)三钱,陈皮二钱,竹茹二钱,黄芩(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焦三仙六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
案53 内停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痛呕吐,四肢酸软,脉息浮缓。
【方剂】参苏饮。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苏叶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赤茯苓二钱,焦山楂二钱,焦神曲二钱,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枇杷叶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外感风凉,内停饮热,治宜外散表邪,内清饮热。但以五阿哥脉证分析,似热不甚,故治疗重在疏表。参苏饮具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功效。此处去参,亦或为其防补益过甚,且用方大旨在于解表之故。
【患者】嘉庆朝五阿哥。
【医家】俞世龙。
案54 肺胃蓄有饮热,复感浮风
【症状】头晕身热,胸满欲呕,脉息左寸关浮滑,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理肺化饮。
【药物组成】薄荷二钱,苏叶二钱,荆芥二钱,防风二钱,生石膏六钱,天花粉三钱,黄连(研)二钱,陈皮三钱,枳壳(炒)三钱,焦山楂四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黄芩(酒)三钱,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55 肝胃蓄饮生热,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口干,脉息左寸浮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三钱,川芎二钱,蔓荆子(炒)三钱,苍术(炒)二钱,蝉蜕一钱五分,白芷二钱,桑叶二钱,神曲(炒)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七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56 内停滞热,外受风温
【症状】头痛身疼,憎寒壮热,口渴咽肿,脉息浮数。
【方剂】清热疏解饮。
【药物组成】杏仁三钱,羌活三钱,荆芥穗二钱,牛蒡子三钱,苏叶一钱五分,葛根二钱,柴胡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玄参三钱,犀角一钱,人中黄一钱五分。
【药引】苇根五把。
【患者】道光朝佳贵人。
【医家】张鹤琴。
案57 肝胃饮滞,余热未清
【症状】偏右头疼,口干作渴,大便未行,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沉滑而数。
【方剂】清热和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蔓荆子(生)二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二钱,厚朴(制)一钱五分,焦三仙三钱,滑石四钱,天花粉四钱,甘草一钱,竹茹三钱。
【药引】灯心三子。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58 荣分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头疼,周身拘紧,脉息浮弦。
【方剂】疏风清解饮。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独活一钱,柴胡一钱,黄芩一钱五分,川芎一钱,赤芍一钱,茯苓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玉竹一钱五分,苍术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陈世官、马敬伦。
案59 肝胃饮热,湿滞熏蒸,感受风凉
【症状】身肢烧热,倦怠酸懒,偏右头疼,口干作渴,谷食不思,大便未行,脉息左寸关弦而稍浮,右寸关沉滑而数。
【方剂】清解化滞汤。
【药物组成】川芎二钱,蔓荆子(生)三钱,菊花二钱,陈皮二钱,桑叶二钱,焦三仙三钱,枳壳(炒)三钱,天花粉三钱,滑石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芦根二支。
【评注】肝胃饮热,湿滞熏蒸,乃光绪固有之疾,感受风凉,遂表寒里湿交相为患。其治疗乃以解表化滞为要务。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60 饮滞受凉
【症状】头闷身酸,发热恶寒,胸胁胀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苏梗二钱,苍术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砂仁一钱,赤茯苓三钱,大腹皮二钱,半夏(炙)二钱,橘红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大阿哥。
【医家】薛文昱、张新、郝进喜。
案61 内有滞热,外感风凉
【症状】头疼身酸,发热恶寒,项强胸满,脉息浮紧。
【方剂】疏风清解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一钱,川芎八分,柴胡一钱,白芷一钱,香附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桔梗一钱,半夏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62 里热不清
【症状】胸闷烦渴,脉息浮滑。
【方剂】清解和中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藿香梗一钱,川芎八分,厚朴(姜炒)一钱五分,柴胡(炒)一钱,赤茯苓二钱,枳壳(炒)一钱,桔梗一钱,半夏(制)一钱五分,瓜蒌三钱,栀子(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63 风邪欠解,肺胃蕴热尚盛
【症状】头闷肢倦,口渴作嗽,脉息左关弦数,右部缓滑。
【治法】疏风理肺清胃。
【药物组成】荆芥穗三钱,薄荷二钱,防风三钱,苏叶一钱,苏子二钱,瓜蒌六钱,杏仁(炒)四钱,橘红三钱,黄芩四钱,龙胆草(酒)三钱,生石膏(研)六钱,大黄(酒)二钱,怀牛膝三钱。
【药引】羚羊角面(先煎)六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佟文斌、赵文魁。
案64 肺胃有热,感受风凉。
【症状】发热面赤,口渴腰腿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清热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防风八分,羌活六分,葛根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柴胡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赤茯苓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羚羊角八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
【患者】道光朝大阿哥。
【医家】李承缮。
案65 外感风寒,瘟邪复聚
【症状】头颈咽痛,发热恶寒,鼻喘,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杏仁一钱五分,僵蚕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桑白皮一钱五分,生甘草六分,玄参三钱,白芷一钱,苏叶一钱,橘皮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庄顺皇贵妃。
【医家】张镇、师国栋。
案66 肺胃有热,感受风凉
【症状】身热,头痛,咳嗽,唇干,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杏苏饮。
【药物组成】杏仁(炒,研)一钱五分,苏叶一钱,葛根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橘红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天花粉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玄参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皮二片。
【患者】道光朝大阿哥。
【医家】李承缮、刘廷溥。
案67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咳嗽,发热,头疼,呕恶,口渴,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二钱,防风一钱五分,杏仁(炒)一钱五分,苏叶一钱,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橘皮八分,赤茯苓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黄芩一钱,半夏(制)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皮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道光朝大阿哥。
【医家】李承缮、方惟寅。
案68 蕴热较减,风凉未净
【症状】头闷肢倦,咽堵作疼,脉息右寸关浮滑,左寸关弦而近缓。
【治法】和解清热利咽。
【药物组成】大青叶二钱,薄荷一钱,连翘二钱,金银花二钱,玄参二钱,赤芍一钱五分,射干三分,黄芩二钱,麦冬二钱,栀子二钱,前胡二钱。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赵文魁。
案69 内有停滞,外受风瘟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利咽汤。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薄荷一钱,玄参五钱,牛蒡子(研)四钱,山豆根三钱,黄芩(酒)二钱,葛根三钱,桔梗三钱,连翘(去心)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芦根五把。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郝进喜。
案70 阴分较亏,气道尚滞
【症状】头闷肢倦,中气欠调,脉息右寸关缓滑,左寸关弦缓。
【治法】清上和肝滋阴。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薄荷八分,连翘二钱,牡丹皮二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白芍二钱,生地黄三钱,青皮一钱,香附(炙)八分。
【药引】泽兰一钱五分,青果五个。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赵文魁。
案71 肝经有热,外薄风凉
【症状】头闷肢倦,有时腹胀,脉息右寸关浮滑,左寸关弦而稍数。
【治法】清解调肝舒化。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连翘三钱,金银花二钱,淡豆豉二钱,苏叶二钱,陈皮二钱,牡丹皮二钱,栀子二钱,枳壳(炒)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赵文魁。
案72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胸膈满闷,作呕头晕,四肢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梗三钱,葛根二钱,藿香二钱,半夏二钱,陈皮二钱,桔梗二钱,厚朴二钱,黄芩(酒)二钱,赤茯苓三钱,白芷二钱,川芎二钱,甘草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下二格格。
【医家】薛文昱、王瑞丰。
案73 内停饮滞,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鼻塞胸满,发热恶寒,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川芎八分,白芷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藿香梗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瓜蒌一钱,防风一钱五分,神曲三钱,栀子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刘彬。
案74 内热受凉
【症状】头疼身酸,发热恶寒,咳嗽胸满,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羌活二钱,枳壳二钱,桔梗二钱,苏叶二钱,杏仁(炒)三钱,前胡二钱,黄芩(酒)二钱,半夏(炙)二钱,橘红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秋梨三片。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郝进喜。
案75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胸满恶寒,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利咽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二钱,防风一钱五分,牛蒡子(研)三钱,葛根二钱,桔梗三钱,山豆根三钱,薄荷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玄参二钱,麦冬(去心)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淡竹叶一钱五分。
【评注】喉部连于肺胃,故外感之患,多犯咽喉;咽喉为诸经行聚之处,故内伤脏腑,亦多反映于喉。二格格之咽痛,属外有风寒之侵,内有饮热之伏,风热搏结于喉所致。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下二格格。
【医家】张自兴、苏钰。
案76 内有暑湿,外受风凉
【症状】周身疼痛,烦热作渴,脉息浮紧。
【方剂】香苏饮。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苏叶一钱,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葛根八分,香薷五分,益元散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子。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方惟寅、庞景云。
案77 暑感夹温
【症状】头闷身酸,鼻塞口黏,咳嗽胸满,脉息浮缓。
【方剂】清暑除湿汤。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杏仁(炒)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厚朴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泽泻三钱,焦神曲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皮一片,灯心一束。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孔毓麟、方惟寅。
案78 偶受微凉
【症状】头疼发热,胸腹胀满,脉息浮数。
【方剂】香苏和解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香附(炒)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赤茯苓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外受风凉夹湿困脾,故以香苏散合芳香醒脾理气之品,解表和里以取效。
【患者】嘉庆朝孝淑睿皇后。
【医家】商景霨、舒岱。
案79 内停滞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畏寒,口干恶心,脉息浮紧。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苏叶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川芎八分,白芷八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田福。
案80 肺胃蓄热感寒
【症状】头闷微疼,鼻流清涕,恶寒发热,口中无味,脉息左寸微浮,关部近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化热。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叶八分,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神曲一钱五分,金银花二钱,橘红一钱,益元散(煎)二钱。
【药引】鲜荷叶一角。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81 风热凝结
【症状】咽痛膈热,头闷身软。
【方剂】清热利咽汤。
【药物组成】连翘三钱,牛蒡子(炒)二钱,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白芷一钱,金银花一钱五分,桔梗三钱,黄芩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射干二钱,前胡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外治】外吹绛雪散。
【患者】嘉庆朝华妃。
【医家】张文瑞、田广福。
案82
【症状】头疼身酸,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心悸不安。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半夏(炙)三钱,藿香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桔梗二钱,枳壳(炒)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陈昌龄、王明福、郝进喜。
案83 内停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恶寒,胸膈满闷,胁肋胀痛,身肢倦软,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香附(炒)三钱,青皮二钱,苏梗二钱,柴胡(醋)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生甘草七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生姜片二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赵永年、赵汝梅、王明福。
案84 肺胃蕴热,蓄有湿滞,稍感风凉
【症状】头微疼,口渴思饮,身肢酸倦,有时恶寒,手心发热,大关防欠调,脉息左关见弦,人迎稍浮,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解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荆芥三钱,藿香一钱五分,猪苓三钱,泽泻三钱,焦三仙六钱,白扁豆(炒)三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85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痛身酸,发热恶寒,胸胁作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藿香二钱,赤芍(炒)三钱,白芷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香附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甘草(炙)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侧福晋。
【医家】张铎、李亨。
案86 荣分热盛,暑湿凝滞
【症状】头眩胁痛,发热烦躁,身肢酸软,脉息弦数。
【方剂】清荣和解汤。
【药物组成】银柴胡一钱五分,牡丹皮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当归二钱,赤芍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陈皮一钱五分,神曲(炒)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生甘草八分,香薷一钱五分。
【药引】姜皮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刘彬。
案87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满闷呕恶,烧渴兼作,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梗二钱,葛根二钱,白芷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荆芥穗二钱,半夏(炙)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南府首领禄喜。
【医家】薛文昱。
案88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伤风头疼,发热口干,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解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桔梗一钱,柴胡一钱,防风一钱,连翘一钱,葛根一钱,前胡一钱,枳壳(炒)一钱,黄芩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羌活一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公主。
【医家】陈世官、罗衡、武世倬、刘钟。
案89 肺热受风
【症状】头疼发热,鼻塞声重,夜不得寐,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薄荷八分,黄芩(酒)三钱,白芷一钱五分,葛根二钱,羌活一钱五分,牛蒡子三钱,玄参三钱,桔梗三钱,栀子(炒)二钱,六一散三钱,黄连八分。
【药引】芦根五把。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郝进喜。
案90 饮热受凉
【症状】头疼身痛,胸满恶寒,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茯苓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白芷一钱,陈皮二钱,桔梗二钱,半夏(炙)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郝进喜。
案91 停饮受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脉息浮数。
【方剂】羌防疏解饮。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荆芥穗一钱五分,麻黄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葛根二钱,白芷一钱五分,黄连(酒)射干三钱,桔梗三钱,玄参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芦根五把。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92 肝胃欠和,稍有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浮弦而躁,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和中清解。
【药物组成】薏苡仁(炒)三钱,金石斛一钱五分,白扁豆(炒)三钱,桑叶一钱五分,藿香梗八分,葛根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红枣肉二个。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93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咽喉作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咽汤。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防风一钱,柴胡一钱,薄荷八分,赤芍一钱,白芷一钱,牛蒡子(炒,研)二钱,桔梗二钱,黄芩(炒)一钱,连翘一钱,枳壳(炒)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皮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绵志阿哥。
【医家】刘世基、张敬文。
案94 气饮郁结,外受风凉
【症状】身肢恶寒厥逆,咳嗽胀闷,牵引胸胁疼痛,脉息浮弦而滑。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荆芥三钱,防风二钱,白芷二钱,桔梗二钱,桑白皮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橘皮二钱,枳壳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五片。
【患者】咸丰朝祺嫔。
【医家】李万清。
案95 内有饮热,外受微凉
【症状】头眩心悸,胸胁胀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柴胡一钱,青皮一钱,枳壳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白芷一钱,牡丹皮一钱五分,香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牛永泰。
案96 内有滞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鼻塞,发热恶寒,身体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清热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白芷一钱,桔梗二钱,枳壳(炒)一钱,羌活一钱,苏叶一钱,葛根一钱,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刘太平。
案97 胃蓄饮热,外感风寒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身肢酸痛,有时呕吐痰饮,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寸关浮弦而数。
【治法】清解化饮。
【药物组成】防风一钱五分,荆芥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白皮一钱五分,桑叶一钱五分,牛蒡子(炒,研)二钱,橘红一钱,厚朴(炙)一钱五分,槟榔(炒)二钱,黄芩(酒)三钱,菊花二钱,竹茹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蔓荆子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98 停饮受凉
【症状】胸膈疼痛,周身拘紧,寒热往来,脉息弦紧。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二钱,厚朴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大腹皮二钱,青皮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赤茯苓三钱,橘皮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煨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庄顺皇贵妃。
【医家】张世良。
案99 肝经郁热
【症状】胸胁满闷烦热,大小关防结燥,咽中微紧,脉息弦数。
【方剂】滋阴和肝汤。
【药物组成】柴胡(炒)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薄荷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玄参二钱,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木通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荷梗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顾兴祖。
案100 肺气欠和,湿痰未净
【症状】鼻塞声重,有时咳嗽,头晕心悸,身肢稍倦,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肺化痰。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杏仁(研)三钱,前胡三钱,法半夏三钱,白芍(生)三钱,橘红三钱,茯神四钱,谷芽(炒)三钱,南桔梗三钱,甘草一钱,旋覆花(包煎)三钱。
【药引】黄芩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101 气饮郁结,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恶寒,身肢酸痛,心悸懊,呕恶嘈杂,懒食少寐,脉息浮弦而滑。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三钱,苏叶二钱,陈皮三钱,半夏(制)三钱,茯苓三钱,苍术二钱,白芷二钱,葛根二钱,焦山楂六钱,厚朴三钱,神曲三钱,枳壳三钱。
【药引】木香一钱。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李万清。
案102 内停饮滞,外受微寒
【症状】胁肋胀疼,恶寒肢软,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桂枝一钱五分,白芍(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升麻八分,柴胡一钱五分,陈皮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
【药引】煨姜一片,红枣二枚。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刘彬、刘太平。
案103 风寒
【症状】下午头晕,项酸身倦,骽痛初觉恶寒,夜半后即行发热,时时微汗,脉息右部浮紧,左部微带数象。
【方剂】和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葛根一钱,半夏(炙)二钱,藿梗八分,白术(生)二钱,茯苓(研)二钱,银柴胡四分,桔梗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104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酸,发热恶寒,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解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防风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桔梗一钱五分,黄芩(酒炒)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马敬伦。
案105 肝胃热盛
【症状】表凉渐解,发热头闷。
【方剂】清热和表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赤芍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枳壳(炒)二钱,桔梗一钱,牡丹皮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神曲(炒)二钱,竹茹二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马敬伦。
案106 停饮夹瘟
【症状】头痛,发热恶寒,身肢酸疼,干呕咽痛,胸腹胀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三钱,半夏(姜炙)三钱,黄芩(酒)三钱,葛根一钱五分,桔梗五钱,荆芥穗二钱,防风二钱,紫苏一钱五分,枳壳(炒)三钱,羌活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冯钰。
案107 胃停饮热,外感风寒
【症状】头疼身酸,发热恶寒,胸满恶心,脉息浮弦。
【方剂】疏表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炙)二钱,赤茯苓二钱,厚朴(炒)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黄芩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沙成玺。
案108 肺胃饮滞,外受微热
【症状】头闷身酸,胸满烦渴,脉息浮洪。
【方剂】清热除湿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藿香梗一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姜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半夏曲一钱五分,黄芩(炒)一钱,栀子(炒)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天花粉二钱,枳壳(炒)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木通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109 肺胃滞热,外受微风
【症状】头闷身酸,发热口渴,胸胁微胀,脉息浮洪。
【方剂】清热化滞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黄连(研)八分,栀子(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神曲(炒焦)二钱,天花粉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110 外受风寒,内有滞热
【症状】头疼身痛,项强目胀,发热恶寒,胸闷不舒,呕吐恶心,脉息浮紧。
【方剂】清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羌活一钱,川芎一钱,白芷八分,厚朴(姜炒)一钱五分,姜半夏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陈皮一钱五分,苍术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黄连(姜炒)七分,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111 停饮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胸满腹痛,呕吐泄利,恶寒身酸,脉息弦滑。
【方剂】疏解正气饮。
【药物组成】藿香三钱,苏叶一钱,白芷一钱,厚朴一钱五分,大腹皮三钱,砂仁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神曲三钱,郁金二钱。
【药引】伏龙肝五钱。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李德全。
案112 湿饮郁结,风凉外束
【症状】头晕身痛,胸胁胀满,咽喉微痛,烦躁作泄,脉息浮滑。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藿香二钱,牛蒡子三钱,陈皮三钱,赤茯苓三钱,厚朴二钱,玄参四钱,桔梗三钱,枳壳二钱,缩砂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栀子三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周之桢。
案113 外感风凉,内停饮热
【症状】寒热往来,头晕胸满,食后作痛,有时腰腿沉疼,脉息左寸关浮缓,右寸关沉滑而数。
【治法】疏解清化。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玉竹四钱,柴胡二钱,川芎二钱,菊花三钱,石膏(煅)四钱,溏瓜蒌三钱,枳实(研)二钱,鸡内金三钱,猪苓三钱,焦三仙三钱,黄芩三钱。
【药引】大黄炭二钱,茵陈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114 里滞未化,外感未净
【症状】头尚作晕,肢体仍痛,胸满腿沉,脉息左寸关浮缓,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表化湿。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三钱,赤芍二钱,柴胡二钱,白芷二钱,羌活二钱,黄芩(酒)三钱,白术(生)二钱,焦三仙六钱,赤茯苓四钱,钩藤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桂枝七分,香附(炙)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115 痰热过盛
【症状】表凉微解,痰过盛,脉息浮数。
【方剂】清热化痰饮。
【药物组成】陈皮一钱,前胡一钱,苏梗一钱,桔梗一钱,枳壳(炒)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黄连(酒)五分,瓜蒌子(研)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杏仁(研)一钱,焦神曲二钱,生甘草三分。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奕缵阿哥。
【医家】高文溥、罗应甲。
案116 肝胃欠调,蓄有痰热,感冒风凉
【症状】发烧身痛,咽嗌作疼,有时咳嗽,夜不能寐,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浮滑。
【治法】清解利咽。
【药物组成】薄荷二钱,牛蒡子(炒)三钱,荆芥三钱,防风三钱,浙贝母(研)三钱,枳壳(炒)三钱,桔梗三钱,玄参四钱,黄芩(酒)三钱,桑叶三钱,杏仁(研)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117 饮热受风
【症状】头痛胸闷,身肢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葛根二钱,藿香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薄荷一钱五分,桔梗二钱,半夏(炙)二钱,陈皮二钱,黄芩二钱,厚朴(炒)二钱,赤茯苓二钱,甘草七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侧福晋。
【医家】鲁维淳、吴锦。
案118 上焦风热未净,胃蓄痰饮未清
【症状】头疼眩晕,有时咳嗽,鼻息觉堵,身肢酸倦,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解化痰。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辛夷三钱,菊花三钱,牛蒡子(炒)三钱,黄芩(酒)三钱,橘红三钱,杏仁三钱,浙贝母三钱,枳壳(炒)三钱,桔梗三钱,瓜蒌三钱,旋覆花(包煎)三钱。
【药引】前胡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119 肝胃有热,外受风瘟
【症状】左咽赤肿作痛,肢体酸软,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败毒散。
【药物组成】防风二钱,荆芥二钱,牛蒡子三钱,薄荷一钱,玄参三钱,豆根二钱,马勃二钱,黄芩(酒)二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连翘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竹叶三十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薛文昱、王殿安。
案120 肝胃不和,停饮受凉
【症状】头疼胸满,发热身酸,脉息浮数。
【方剂】藿香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藿香二钱,黄连一钱,防风二钱,苏叶二钱,桔梗二钱,青皮二钱,赤茯苓三钱,白芷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三钱,厚朴一钱五分,六一散三钱。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一束。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121 停饮受热
【症状】呕恶胸满,两胁作痛,烦热口渴,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叶一钱,葛根一钱,桔梗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苍术一钱,砂仁七分,赤茯苓一钱五分,生甘草六分。
【药引】灯心一束。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
【医家】张铎、舒岱。
案122 内蓄饮热,气道欠畅
【症状】寒热往来,头疼身痛,脉息左关浮弦,右寸关滑而有力。
【治法】清解化饮。
【药物组成】桑叶三钱,荆芥二钱,橘红一钱五分,神曲三钱,苏叶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香附(炙)三钱,麦芽(炒)三钱,菊花三钱,淡竹叶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药引】薄荷四分。
【患者】光绪朝三格格。
【医家】姚宝生。
案123 表凉已解,里热未清
【症状】肌肤发热,腹胀作渴,脉息弦数。
【治法】退热和中。
【方剂】清热解肌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生石膏三钱,厚朴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黄芩一钱五分,竹茹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枳壳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黄连(生)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武世倬。
案124 表里热盛,外感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口渴,脉息浮大。
【方剂】双解通圣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赤芍一钱,薄荷一钱,桔梗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羌活一钱五分,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
案125 肺胃有热,外受微凉
【症状】身热面赤,口干,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防风八分,前胡八分,柴胡一钱,黄芩一钱,天花粉八分,薄荷八分,连翘一钱五分,黄连五分,枳壳(炒)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十五寸。
【患者】乾隆朝九公主。
【医家】张茂芝。
案126 胃经蓄热,感受风寒
【症状】头疼眩晕,恶寒发热,身肢作痛,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表感。
【药物组成】防风三钱,荆芥三钱,葛根三钱,羌活二钱,黄芩(酒)三钱,神曲二钱,连翘三钱,玄参三钱,陈皮三钱,菊花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药引】桑叶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127 胃气尚滞,饮热未清
【症状】头晕较轻,身肢酸疼,恶食口渴,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化热。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荆芥三钱,防风二钱,葛根三钱,生地黄四钱,黄芩三钱,陈皮三钱,菊花三钱,焦三仙六钱,连翘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天花粉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128 肝肺结热,外感风凉
【症状】头闷肢倦,胸满口渴,脉息右寸关浮滑而数,左寸关稍弦。
【治法】和解清肝理肺。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苏梗一钱,青皮一钱五分,栀子三钱,黄芩(酒)二钱,瓜蒌三钱,陈皮二钱,生石膏三钱,知母二钱,枳壳一钱五分。
【药引】淡豆豉一钱五分。
【患者】宣统朝淑妃。
【医家】赵文魁。
案129 胃经饮热未清,复受风凉
【症状】偏右头疼,少有耳鸣,脉息左寸浮弦,右关滑缓。
【方剂】清解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防风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蔓荆子(炒)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薄荷七分,生甘草六分。
【评注】身体虚弱,易受外邪。复感风寒,故仿荆防败毒意急治其标。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130 停饮受凉
【症状】头闷胸满,发热口渴,周身酸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藿香二钱,白芷一钱,厚朴二钱,防风二钱,苏叶二钱,半夏(炙)三钱,青皮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一束。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131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鼻塞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杏苏饮。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苏叶二钱,杏仁(炒,研)三钱,桑白皮(蜜炙)二钱,桔梗二钱,麦冬二钱,葛根二钱,贝母(研)一钱五分,前胡二钱,橘红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秋梨三片。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郝进喜。
案132 肺胃饮热,感受风寒
【症状】憎寒发热,偏右头疼,鼻塞身倦,口黏恶心,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疏风清热化湿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二钱,蔓荆子(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荆芥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菊花二钱,橘皮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竹茹二钱,焦三仙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133 肝胃不和,停蓄水饮,外感风寒
【症状】头晕身倦,发热憎寒,胸膈恶心,谷食不香,脉息浮弦。
【治法】疏解寒热。
【方剂】调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二钱,荆芥二钱,银柴胡二钱,陈皮二钱,菊花二钱,枳壳(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砂仁(研)八分,薄荷八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五姑娘。
【医家】庄守和。
案134 气滞停饮,外感寒凉
【症状】恶寒发热,头疼身酸,眩晕恶心,中脘胀闷,脉息浮紧。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半夏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香附三钱,苍术一钱五分,神曲三钱,厚朴二钱,陈皮一钱五分,山楂二钱,莱菔子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
案135 里热尚盛,气道欠调
【症状】口黏而渴,谷食不香,左胁串疼,皮肤作痒,身肢懒倦,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热调中饮。
【药物组成】金银花三钱,连翘三钱,荆芥二钱,牡丹皮三钱,生地黄三钱,黄连(酒)一钱五分,黄芩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青皮(炒)三钱,桔梗三钱,枳壳三钱,甘草(炒)一钱。
【药引】旋覆花(包煎)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136 胃蓄湿热,感受暑邪
【症状】头晕口渴,恶寒发热,皮肤作痒,出有疙瘩,时觉恶心,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暑热。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荆芥三钱,白芷二钱,大腹皮三钱,陈皮二钱,连翘三钱,牡丹皮三钱,枳壳(炒)三钱,蝉蜕三钱,金银花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菊花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137 肝胃蓄有饮热,外感风凉
【症状】头疼眩晕,口黏作渴,身倦腿酸,脉息左关弦数,右关见滑。
【方剂】和解清胃饮。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蔓荆子(炒)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藁本一钱,葛根一钱,天花粉二钱,谷芽(炒)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六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138 里滞不清
【症状】表凉已解,胸隔胀满,脉息弦数。
【方剂】和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茯苓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香附(炙)二钱,砂仁(研)八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焦山楂三钱,焦神曲二钱,生甘草三分。
【药引】灯心一束。
【患者】嘉庆朝四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139 肝胃夹饮,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胸满,胁胀,呕恶,懒食,夜间少寐,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砂仁一钱,防风一钱五分,橘皮二钱,麦芽(炒)三钱,薄荷一钱,厚朴一钱五分,枳壳二钱,羌活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苏梗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纪振纲。
案140 肝胃饮热未清,稍感风凉
【症状】偏右头疼,时作眩晕,身肢发寒,口中干黏,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疏风清上化湿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二钱,白芷三钱,川芎二钱,陈皮二钱,菊花二钱,桑叶三钱,石斛三钱,竹茹三钱,赤茯苓四钱,蔓荆子(生)三钱,灯心三子。
【药引】青茶一撮。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41 胃阳湿热,外受风寒
【症状】头痛,有时恶心,脉息左寸浮数,右寸关弦滑。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防风二钱,川芎二钱,蔓荆子(炒)三钱,白芷二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桑叶二钱,藿香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六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142 表凉不净,肝胃饮热未清
【症状】头疼呕恶,胸闷口渴,谷食懒思,身倦微麻,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沉滑。
【方剂】平胃清化饮。
【药物组成】橘皮二钱,竹茹三钱,苍术(炒)二钱,藿梗二钱,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神曲(炒)三钱,川芎二钱,茵陈二钱,蔓荆子三钱,麦芽(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芦根二支。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43 湿饮内郁,风凉外束
【症状】头痛,肢节酸疼,恶寒发热,中脘作痛,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苍术(炒)三钱,陈皮二钱,厚朴三钱,赤茯苓三钱,苏叶三钱,羌活三钱,防风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冯钰。
案144 肺胃饮滞,郁热尚盛
【症状】头仍作痛,身肢懒倦,恶寒烧热,嗜卧酸麻,胸膈满闷,懊烦急,时作恶心,呕吐涎沫,口中无味,干燥而渴,脉息左寸浮弦而滑,右寸关滑大而数。
【方剂】和解调中化滞汤。
【药物组成】羌活三钱,薄荷一钱五分,川芎二钱,藿梗二钱,橘皮三钱,砂仁(研)一钱,厚朴(炙)二钱,苍术(炒)二钱,栀子(炒)三钱,茵陈三钱,菊花三钱,焦三仙九钱。
【药引】蔓荆子(生)三钱,川锦纹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45 风热
【症状】发热恶寒,咽喉疼痛,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剂】疏风清热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牛蒡子(炒)二钱,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桔梗二钱,黄芩二钱,连翘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玄参二钱,金银花二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一束。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陆廷贵。
案146 肺胃有热,微受风凉
【症状】烦热,咽喉疼痛,左项微浮,食后呕恶。
【方剂】清咽利膈汤。
【药物组成】牛蒡子三钱,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桔梗三钱,连翘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玄参二钱,天花粉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麦芽二钱,浙贝母二钱,甘草七分。
【药引】淡竹叶二钱,灯心一束。
【外治】胡黄连一钱。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陆廷贵。
案147 肺气不清,外感饮滞
【症状】胸满身酸,微嗽黄涕,脉息弦滑。
【方剂】调中清肺饮。
【药物组成】茯苓(研)二钱,陈皮一钱,桑白皮(炙)一钱,厚朴(炙)一钱,杏仁(研)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焦三仙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前胡一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48 肝热仍盛,中焦尚有湿滞
【症状】头闷肢倦,膈间不爽,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微浮。
【治法】和解清热平肝。
【药物组成】藿梗二钱,陈皮二钱,菊花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金石斛三钱,瓜蒌仁(研)三钱,川贝母(研)二钱,郁金(研)二钱,龙胆草(酒)二钱,青皮二钱,槟榔(炒)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蔓荆子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李崇光。
案149 肝热脾湿,微感风凉
【症状】头痛胸闷,时或作呕,身肢酸倦,似觉憎寒,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浮滑近数。
【方剂】疏表清热化湿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荆芥穗(炒)一钱五分,白芷二钱,川芎二钱,菊花二钱,茯苓(研)三钱,苍术(土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三钱,桑白皮(炙)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神曲(炒)一钱五分,蔓荆子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李崇光。
案150 肺胃浮热,稍感风凉
【症状】头作微疼,身肢恶寒,脉息左关弦而稍浮,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解调中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二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黄芩(酒)一钱,陈皮一钱,竹茹二钱,神曲(炒)三钱。
【药引】芦根一支。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151 肺胃有热,外受微凉
【症状】咳嗽,头疼,鼻塞声重,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清热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枳壳一钱,桔梗一钱,陈皮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川芎一钱,茯苓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沙成玺、顾兴祖。
案152 素本血虚,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胸满咽痛,荣分现行,脉息弦涩。
【方剂】柴胡四物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川芎一钱五分,当归二钱,生地黄二钱,白芍一钱,黄芩(酒)二钱,半夏(炙)一钱,香附(炙)二钱,桔梗二钱,玄参三钱,陈皮一钱,生甘草四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侧福晋。
【医家】李亨。
案153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酸,恶心畏寒。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羌活一钱,川芎一钱,白芷八分,枳壳一钱,厚朴(炒)一钱五分,白术一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生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154 胃热停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烦热呕吐,胸胁满闷,脉息浮数。
【方剂】藿香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梗二钱,陈皮三钱,苍术一钱五分,羌活一钱,大腹皮三钱,半夏三钱,白芷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厚朴(炒)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
【医家】薛载华、崔良玉。
案155 肝郁夹饮,外受风凉
【症状】胸胁牵引四肢抽痛,有时憎寒壮热,口渴作呕,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定痛汤。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川芎一钱五分,枳实(研)二钱,防风二钱,赤芍(炒)二钱,赤茯苓五钱,薄荷一钱,香附三钱,焦山楂五钱,延胡索(炒)三钱,青皮(炒)二钱,黄连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赵士林。
案156 余泊之热
【症状】咽喉微痛,脉息和缓。
【方剂】玄参甘桔汤。
【药物组成】甘草八分,桔梗三钱,玄参二钱,麦冬二钱。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姜晟、王诏恩。
案157 内有饮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闷口干,身肢酸痛,发热恶寒,脉息弦紧。
【方剂】疏解清热饮。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川芎八分,白芷八分,桔梗二钱,枳壳一钱,厚朴一钱五分,连翘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陈皮一钱,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158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闷身酸,胸隔胀满,脉息浮数。
【方剂】正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枳壳二钱,茯苓三钱,葛根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四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159 内停饮滞,外受风凉
【症状】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息右寸关浮弦而滑。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二钱,白芷一钱,葛根二钱,槟榔二钱,陈皮一钱,神曲二钱,厚朴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李文若。
案160 肝郁伤神,脾肺湿热上蒸
【症状】日晡时寒热往来,口渴中满,身体酸倦,饮食不香,大关防秘结,脉息左关弦涩,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肝清肺化湿,疏解润燥。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杏仁(研)四钱,枳壳(炒)三钱,黄芩(酒)三钱,法半夏(研)二钱,青皮二钱,槟榔(炒)四钱,焦三仙炭六钱,陈皮三钱,麦冬(去心)四钱,赤芍三钱,锦纹(酒)二钱。
【药引】竹茹六分,瓜蒌仁(研)三钱,泽泻(炒)三钱,益元散(煎)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石国庆。
案161 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息弦紧。
【方剂】双解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麻黄一钱,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羌活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香附二钱,陈皮一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田福。
案162 蓄有湿饮,感受风凉
【症状】头微觉闷,身肢无汗,憎寒腿软,脉息左寸关浮弦,右关见滑。
【方剂】疏风清解代茶饮。
【药物组成】紫苏二钱,防风三钱,荆芥一钱五分,陈皮二钱,白芷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香薷一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163 暑湿停滞,受风
【症状】胸膈满闷,周身酸痛,脉息滑数。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葛根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当归二钱,赤茯苓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苦参二钱,茵陈二钱,黄芩(酒)二钱,知母(炒)二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164 表感未解,肺胃饮滞,郁热尚盛
【症状】头疼恶寒,身肢酸倦,胸闷懊,呕吐痰饮,口燥而渴,大便未行,脉息左寸浮弦而滑,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解平胃化滞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薄荷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藿梗一钱五分,蔓荆子(生)三钱,橘皮三钱,竹茹三钱,厚朴(炙)二钱,苍术(炒)二钱,天花粉三钱,栀子(炒)三钱,焦三仙六钱。
【药引】菊花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65 肝阳有热,外感风凉
【症状】头晕肢倦,左臂串痛,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和肝化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三钱,薄荷二钱,葛根三钱,菊花三钱,郁金(研)三钱,青皮三钱,钩藤三钱,栀子(炒)三钱,龙胆草(酒)三钱,淡豆豉三钱,橘红三钱。
【药引】松节一钱五分,川萆薢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佟成海。
案166 肝阳有热,外感风凉
【症状】寒热往来,肢体酸痛,脉息左寸关浮缓,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解清热化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三钱,薄荷二钱,葛根三钱,防风一钱五分,大青叶三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黄芩三钱,栀子(炒)三钱,枳实(研)三钱,大黄(酒)二钱,钩藤三钱,木通二钱。
【药引】大腹皮四钱,厚朴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167 表感已解,肝热尚盛
【症状】身肢抽痛,精神疲乏,浮热上炎,时作头晕,脉息左寸关弦而有力,右寸关沉滑。
【治法】养阴和肝导热。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玄参四钱,大青叶三钱,薄荷二钱,郁金(研)三钱,青皮(炒)三钱,厚朴三钱,钩藤三钱,生石膏(研)六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紫雪丹(冲)六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168 饮热受凉
【症状】周身酸疼,头闷胸胀,脉息浮数。
【方剂】柴胡调荣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当归二钱,川芎一钱,香附(炙)三钱,生地黄二钱,白芍(炒)一钱五分。
【药引】荷梗七寸。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169 肝肺有饮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胸满胀痛,发热作呕,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梗二钱,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苍术(炒)二钱,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黄连(炒)八分,白芷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嘉庆朝华妃。
【医家】张昱煃、舒岱。
案170 停饮微受风凉
【症状】发热,头晕,口干,作渴,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川芎一钱五分,白芷一钱,天花粉二钱,赤茯苓三钱,焦山楂三钱,黄芩(酒)三钱,橘皮二钱。
【药引】煨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张世良。
案171 内有湿热,外受微凉
【症状】头疼身酸,胸膈胀满。
【方剂】疏解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藿香一钱五分,紫苏一钱五分,葛根二钱,薄荷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武世倬、李德宣。
案172 寒热凝结,气道不通
【症状】头晕身热,咽喉疼痛,胸胁牵引作痛,脉息浮数。
【方剂】清咽利膈汤。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玄参二钱,麦冬三钱,桔梗三钱,黄连八分,黄芩一钱五分,木香六分,甘草二钱。
【药引】苇根三把。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173 肝胃湿热未清,复受风凉
【症状】头闷鼻塞,时流清涕,胸堵肢倦,谷食欠香,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数微浮。
【治法】疏风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白芷二钱,紫苏二钱,荆芥穗(炒)二钱,龙胆草(酒)二钱,青皮二钱,黄芩(酒)二钱,槟榔(炒)三钱,辛夷二钱,枳壳(炒)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郁金(研)二钱。
【药引】蔓荆子三钱,菊花三钱。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李崇光。
案174 素有湿热,外受风凉
【症状】恶寒,发热,左半身酸痛,夜间少寐,饮食懒思,脉息浮缓。
【方剂】疏风清热饮。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二钱,川芎二钱,木瓜五钱,厚朴(制)二钱,陈皮二钱,半夏(制)二钱,赤茯苓四钱,泽泻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黄柏一钱五分,六一散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萧学中。
案175 内停饮滞,外受微凉
【症状】身肢酸软,腿膝作痛,脉息浮弦。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叶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山楂(炒)三钱,焦神曲三钱,木瓜三钱,大腹皮一钱五分,砂仁(炒)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李澍名。
案176 湿饮不清
【症状】身肢酸软。
【方剂】除湿清解饮。
【药物组成】柴胡二钱,葛根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半夏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木瓜(酒洗)三钱,苏梗二钱,焦神曲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姜皮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李澍名。
案177 肺胃饮热,稍有浮感
【症状】头晕恶寒,皮肤作痒,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解和中。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桑叶二钱,菊花二钱,黄芩(酒)一钱,藿梗八分,神曲一钱五分,谷芽(炒)三钱,薏苡仁(炒)三钱,陈皮八分,枇杷叶(炙)二钱。
【药引】芦根(切碎)一支。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
案178 内有湿热,外受微凉
【症状】头闷身酸,发热便溏,胸满心悸,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清热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川芎一钱,赤芍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木通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香附二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姜皮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179 内热犹盛
【症状】烦倦发热,胸闷身酸。
【方剂】柴芍清热饮。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猪苓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赤芍一钱五分,香附二钱,苏梗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180 外受风凉,荣分有热
【症状】头疼胸闷,发热恶寒,脉息浮缓。
【方剂】疏风调荣汤。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当归二钱,牡丹皮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赤芍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桃仁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延胡索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马敬伦。
案181 荣分素有寒凝
【症状】外凉渐解,期至已行,又复阻滞不见。
【方剂】清解调荣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赤芍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陈皮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马敬伦。
案182 风热
【症状】身热口渴,咳嗽伤风,鼻流清涕,夜卧不宁,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宁嗽饮。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前胡一钱,桑白皮(炒)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杏仁(炒)一钱五分,川芎八分,薄荷八分,枳壳八分,黄芩一钱,甘草(生)三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八阿哥下长子。
【医家】盛明远、李思问。
案183 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胸闷,发热恶寒,咳嗽声重。
【方剂】疏风清咽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玄参二钱,防风一钱五分,薄荷二钱,前胡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苏叶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田福、马敬伦。
案184 风热
【症状】发热恶寒,咽喉疼痛,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清热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桔梗二钱,黄芩二钱,连翘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玄参二钱,金银花二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一束。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陆廷贵。
案185 湿痰饮热,感受风凉,脾胃不和
【症状】身肢不爽,酸倦力软,手心手背均热,筋络觉滞,食后恶心,少腹微疼,脉息左寸关弦而稍浮,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解调中化湿饮。
【药物组成】荆芥一钱五分,藿梗一钱,茯苓三钱,陈皮二钱,桑叶二钱,金石斛二钱,神曲(炒)三钱,香附(炙)七分,薏苡仁(炒)三钱,大腹皮二钱,甘草七分。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186 内有饮热,外感风寒
【症状】憎寒壮热,咳嗽头疼,腰腿酸痛,倦怠懒食,脉息浮数。
【方剂】荆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二钱,防风二钱,前胡二钱,苏叶一钱,杏仁三钱,桑白皮二钱,白芷一钱五分,羌活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四阿哥。
【医家】曹宗岱。
案187 肝胃有热,感受风凉
【症状】咳嗽声重,身肢微觉酸疼,脉息左关弦数,右寸沉缓,关部滑数。
【治法】清解风热。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防风三钱,神曲(炒)三钱,枳壳(炒)二钱,黄芩(酒)三钱,羚羊角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
【药引】苏梗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188 肺胃饮热,稍感风凉
【症状】伤风咳嗽,鼻流清涕,皮肤发热,唇干口黏,脉息滑而微浮。
【方剂】疏解清肺饮。
【药物组成】荆芥八分,前胡一钱,苏叶八分,桑白皮(蜜炙)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桔梗一钱,神曲一钱五分,甘草五分,麦冬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
【评注】光绪帝易患感冒,治外感之脉案占相当比重。其所以易于外感,实乃素体虚弱,元气不足之故。即《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也。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189 内有痰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杏仁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瓜蒌二钱,黄芩(酒)二钱,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姜晟、牛永泰。
案190 胃阳蓄热,感受风凉
【症状】头晕微疼,恶寒发热,时作咳嗽,顿引咽嗌干疼,身肢酸软,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风热。
【药物组成】牛蒡子(炒)三钱,薄荷八分,荆芥三钱,桑叶三钱,枳壳(炒)三钱,菊花三钱,黄芩(酒)二钱,桔梗三钱,金银花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玄参四钱,甘草一钱。
【药引】青果(研)七个,芦根(切碎)二支。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191 肺胃蓄有饮热,外感风寒
【症状】恶寒发热,头疼身痛,咳嗽胸闷,咳痰作呕,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解表清肺化饮。
【药物组成】防风三钱,荆芥二钱,苏叶一钱,苏子一钱,前胡三钱,杏仁(研)三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枳壳(炒)二钱,川贝母(研)三钱,神曲三钱,桑白皮二钱,桑叶二钱,竹茹二钱。
【药引】薄荷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192 肝胃有热,肺气欠调,滞热受风
【症状】鼻息较干,时作咳嗽,牵引咽喉微疼,皮肤作痒,筋脉欠和,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浮滑而数。
【方剂】清解和肝调中饮。
【药物组成】薄荷五分,荆芥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黄芩(酒)二钱,枳壳(炒)二钱,焦三仙九钱,前胡一钱,竹茹三钱。
【药引】青果七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193 内热受凉
【症状】头疼身痛,咳嗽胸满,发热恶寒。
【方剂】麻黄杏苏饮。
【药物组成】麻黄八分,杏仁(炒,研)三钱,苏叶一钱五分,葛根二钱,半夏(炙)三钱,橘红二钱,桔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前胡一钱五分,桑白皮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大梨五片,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194 肺胃热盛,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疏解清肺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桑白皮二钱,桔梗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张淳。
案195 气饮舍肺,外受风凉
【症状】寒热往来,身肢酸痛,胸胁胀满,痰壅咳嗽,懒食少寐,脉息浮弦而滑。
【方剂】疏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二钱,羌活二钱,橘皮一钱,半夏一钱,杏仁(研)三钱,茯苓三钱,桑白皮二钱,枳壳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白芍三钱。
【评注】此处疏解正气汤实为嘉庆间吴瑭《温病条辨》之杏苏散方加减,此方治外感头痛身痛,恶寒,咳痰有效,故次日症减。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李万清。
案196 肺胃饮热,外受风寒
【症状】头痛身热,咳嗽胸满,脉息浮紧。
【方剂】荆防杏苏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桑白皮一钱五分,薄荷一钱,白芷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鲁维淳、王联德。
案197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咳嗽有汗,发热声重,脉息浮大。
【方剂】宣肺化痰汤。
【药物组成】麻黄(蜜炒)一钱五分,石膏(煅)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橘红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顾兴祖。
案198 肺胃有热,外受微凉
【症状】发热胸满,咳嗽声重,脉息浮数。
【方剂】疏风宁嗽汤。
【药物组成】苏梗二钱,葛根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杏仁二钱,橘红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刘彬。
第二节 咳嗽
咳嗽是指因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咳嗽医案有近100例,主症以咳嗽、咳嗽有痰、鼻塞、咳痰不爽、咽干、发热等为主,脉象多为浮数、滑数。常见的诊断证候为“内有饮热,外感风寒”“肺胃有热,外受风凉、风热”等,均是寒热并见,治法多以理气、清热、化痰、止咳为主。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对咳嗽医案的用药进行分析,按照使用频次排列依次为枳壳、桔梗、杏仁、前胡、黄芩、桑白皮、橘红、陈皮、半夏,常用高频药对有桔梗+甘草、枳壳+桔梗、前胡+杏仁、杏仁+桑白皮、桔梗+黄芩,最常见的组方模式为理气药+清热化痰药+止咳平喘药+补气药。
案199 肺经郁热,蓄滞痰饮
【症状】鼻干口燥,咳嗽有痰,脉息右关滑数,左关沉弦。
【治法】清肺止嗽化痰。
【药物组成】杏仁三钱,前胡三钱,莱菔子(炒)二钱,苏子(研)二钱,桑白皮(炙)三钱,半夏曲三钱,陈皮二钱,黄芩三钱,瓜蒌仁(研)四钱,黄柏三钱,礞石(煅)四钱。
【药引】麻黄(炙)二分。
【患者】宣统朝老太太。
【医家】赵文魁。
案200
【症状】有时咳嗽口渴,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略滑。
【方剂】清热和肝化痰膏。
【药物组成】生地黄一两,麦冬一两,石斛(研)一两,天花粉一两,白芍(生)一两,当归一两,瓜蒌(捣)二两,芦荟八钱,香附(炙)一两,橘红八钱,法半夏八钱,杏仁一两,菊花一两,青果十枚。
【调养】清热和肝化痰膏。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201 心气不足,感邪未清,湿饮停蓄
【症状】咳痰不爽,声重咽干,牵引耳底堵闷,夜不得寐。
【方剂】理肺化湿汤。
【药物组成】沙参三钱,麦冬(去心)二钱,半夏(制)二钱,茯神三钱,桔梗一钱五分,紫菀(蜜炙)二钱,谷芽(炒)三钱,陈皮一钱,杏仁(去皮尖,研)二钱,前胡一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枸橘叶七片,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
案202 肝阳有热,肺蓄痰饮
【症状】有时咳嗽,中气欠调,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滑而有力。
【治法】清热理肺化饮。
【药物组成】莱菔子(炒)三钱,杏仁(研)三钱,前胡三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桑白皮(炙)四钱,黄芩四钱,栀子三钱,法半夏三钱,瓜蒌六钱,薄荷二钱,厚朴三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鹅枳实(研)三钱,橘红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203 肺气郁热未清
【症状】咳嗽头晕,鼻塞声重,耳鸣目热,顿嗽胸腹串疼,午后肌肤手心作热,肩痛背热未减,脉息右寸关滑稍数,左关微弦。
【方剂】清解理肺饮。
【药物组成】葛根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杏仁(研)二钱,浙贝母(去心)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玄参三钱,枳壳(炒)一钱,生地黄三钱,骨皮二钱,青蒿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佟文斌。
案204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风热
【症状】咳嗽有痰,鼻塞声重。
【方剂】杏苏饮。
【药物组成】杏仁(研)一钱,苏叶八分,前胡八分,桔梗八分,枳壳六分,荆芥穗一钱,防风一钱,桑白皮(炒)一钱,陈皮八分,半夏(制)一钱,甘草三分。
【药引】姜一片,灯心二十寸。
【患者】乾隆朝八阿哥下长子。
【医家】田丰年、高存谨。
案205 肺胃有热,外受风凉、风热
【症状】鼻塞咳嗽有痰,眼角红渐退。
【方剂】疏风宁嗽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六分,连翘一钱,防风八分,桔梗八分,赤芍一钱,陈皮八分,苏梗一钱,杏仁(研)一钱,枳壳(炒)六分,前胡一钱,半夏八分,生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二十寸。
【患者】乾隆朝八阿哥下长子。
【医家】田丰年、高存谨。
案206 气虚阴亏,脾弱肝旺,肾气不足,湿而夹郁使热
【症状】喉间有时仍痒即作呛嗽,痰亦不多,睡不解乏,不耐凉热,手仍发胀,言语稍多,气壅似喘,腰腿有时酸疼,闻金滑精,以及梦闻金声亦有滑精之候。脉息左寸关弦软稍数,右寸关滑软近数,两尺力弱。
【方剂】滋益安嗽代茶饮。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三钱,大片生地六钱,当归四钱,杭芍(炒)四钱,焦枣仁三钱,川芎一钱五分,川贝(研)四钱,橘红一钱五分,炙枇杷叶三钱,知母(炒)三钱,杜仲(炒)三钱,莲蕊三钱,紫苏叶一钱五分,生姜(切片)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
【患者】光绪帝。
【医家】杨际和。
案207 肝郁夹饮,暑热伤肺
【症状】咳嗽,胸膈满闷,饮食懒思,脉息弦数。
【方剂】清金止嗽汤。
【药物组成】黄连八分,枳壳(炒)三钱,麦芽(炒)三钱,杏仁(炒,研)三钱,木香(煨)一钱,浙贝母五钱,瓜蒌五钱,黄芩(酒)二钱,青皮(炒)二钱,山楂三钱,知母(生)三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张新、郝进喜。
案208 胃蓄湿热,熏蒸上焦
【症状】咳嗽,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桑叶三钱,杏仁三钱,黄芩三钱,枳壳(炒)三钱,瓜蒌五钱,前胡三钱,浙贝母三钱,竹茹三钱,山楂炭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一捻金一钱。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张仲元。
案209 阴虚
【症状】咳嗽,脉息弦。
【方剂】养阴止嗽汤。
【药物组成】麦冬(研)三钱,马兜铃二钱,知母二钱,白术二钱,生地黄(研)三钱,泽泻二钱,天冬(研)三钱,橘红二钱,黄芩(酒)二钱,桑白皮二钱。
【药引】红枣三枚。
【患者】同治朝宫女永顺。
【医家】冯国治。
案210 肝胃欠和,痰滞未清
【症状】两胁胀满,咳嗽痰壅,二便秘塞,脉息弦缓。
【方剂】和肝导滞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砂仁六分,赤茯苓三钱,大黄炭四钱,香附(制)三钱,木通一钱五分,青皮(炒)二钱,枳壳(炒)三钱,橘红二钱,瓜蒌仁三钱,浙贝母(研)三钱,桑白皮(炒)三钱。
【药引】一捻金(冲服)一钱。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曹宗岱。
案211 肝经有热,肺胃饮滞,外感风凉,客于肺俞
【症状】身肢发热,胸满欲呕,咳嗽痰涎,咯之不爽,带有血色,脉息右关沉滑,左关弦滑,人迎浮数。
【方剂】疏解理嗽饮。
【药物组成】前胡三钱,苏叶三钱,苏子三钱,桑白皮(炙)三钱,款冬花三钱,郁金(研)三钱,生地黄五钱,栀子(炒)二钱,牡丹皮三钱,桔梗三钱,枳壳(炒)三钱,茯神(朱染)四钱,陈皮二钱。
【药引】藕节三个。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李德昌。
案212 肺经寒火未解,胃经湿饮尚盛
【症状】咳嗽声重,咯痰不爽,顿引咽痛,有时胸闷,脉息右寸关滑而稍浮,余部均平。
【方剂】疏肺化饮汤。
【药物组成】前胡二钱,防风一钱五分,苏子三钱,桑白皮(炙)三钱,橘红二钱,枳壳(炒)二钱,旋覆花(包煎)二钱,桔梗二钱,焦三仙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李德昌。
案213 肺经有热,气道不宣
【症状】胸胁胀痛,咳嗽烦热。
【方剂】清肺和气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黄连一钱,前胡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地骨皮(炒)一钱五分,大黄(酒)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沙成玺、张肇基。
案214 肺气欠和
【症状】咳嗽有痰,舌苔微黄,初醒时似觉咽黏,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和中清热。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知母(生)二钱,竹茹一钱,石斛一钱五分,谷芽(炒)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青果二个。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李崇光、赵文魁。
案215 肺经痰饮未清,脾胃欠和
【症状】咳嗽痰涎,唇干微渴,脉息左部见平,右寸关弦滑。
【方剂】理嗽调脾饮。
【药物组成】款冬花二钱,川贝母(研)二钱,紫菀二钱,桔梗一钱五分,法半夏二钱,茯苓三钱,陈皮八分,白前一钱五分,知母(炒)二钱,甘草六分。
【药引】生薏苡仁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216 饮食不和,蓄湿生痰
【症状】咳嗽,复作胸嘈,呕哕,痰饮涎沫,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而缓。
【方剂】理嗽平胃饮。
【药物组成】苏子八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杏仁(研)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二钱,款冬花二钱,法半夏二钱,茯苓二钱,天花粉二钱,麦冬(去心)二钱,葛根一钱,竹茹一钱。
【药引】平安丸(化服)半丸。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217 肺气未和,湿饮不净,脾胃久调
【症状】嗽咳,呕水饮痰涎,唇干口渴,眠食尚好,二便调匀,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理嗽调脾和胃饮。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五分,苏子八分,桔梗二钱,杏仁(研)二钱,款冬花二钱,桑白皮(炙)二钱,橘红八分,半夏曲二钱,茯苓三钱,旋覆花(包煎)二钱,木香(煨)六分,薏苡仁(炒)四钱。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肉三个。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218 肺经火盛,湿不化而生痰
【症状】痰重咳嗽,便少神烦,复兼头目时疼,自汗作热等势甚繁,脉息左关浮数,右关滑大,寸部尤数。
【治法】开通风热。
【药物组成】羚羊角一钱五分,菊花三钱,杏仁(研)二钱,赤茯苓(研)一钱五分,麦冬三钱,薄荷六分,橘红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半夏曲(包煎)一钱五分,桑叶一钱五分,生甘草三分。
【药引】竹叶十片。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周鸣凤。
案219 饮热未净,肺气不清
【症状】鼻塞口干,有时咳嗽,脉息滑缓。
【方剂】清肺化饮汤。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杏仁(研)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陈皮六分,桑白皮(蜜炙)八分,麦冬(去心)一钱五分,薄荷六分,甘草五分。
【药引】竹茹一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220 肺胃有热夹饮
【症状】咳嗽痰盛,身酸胸满,脉息弦滑。
【方剂】清金安嗽饮。
【药物组成】麦冬(去心)三钱,瓜蒌仁(研)三钱,玄参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浙贝母(研)三钱,半夏(炙)二钱,桔梗二钱,苏梗二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知母二钱,山楂(研)三钱。
【药引】六一散三钱,秋梨三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221 肺气欠和,湿饮未净
【症状】有时咳嗽痰涎,鼻息稍欠清爽,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止嗽代茶饮。
【药物组成】前胡二钱,苏梗八分,苏子八分,桔梗二钱,金沸草(包煎)二钱,陈皮一钱,法半夏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二钱,款冬花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222 肺气未和,脾胃欠调,湿饮不净
【症状】咳嗽作呛,痰饮面赤,闻不得味,食后口渴,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缓,余部均平。
【方剂】理肺止嗽饮。
【药物组成】前胡二钱,苏子一钱,橘皮一钱,法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白术(生)一钱五分,木香(煨)六分,砂仁(研)六分,藿梗一钱五分,石斛二钱,款冬花二钱,竹茹一钱。
【药引】生姜汁一茶匙兑。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223 饮热稍有未净,肺胃欠和
【症状】有时胸闷,稠涕好而口鼻干燥,脉息和缓。
【方剂】和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苍术(炒)一钱,橘皮一钱,厚朴一钱,麦冬(去心)一钱五分,竹茹一钱,桔梗一钱,甘草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224 肺胃少有湿热未清
【症状】夜间微有咳嗽,脉息左部和缓,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热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前胡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二钱,法半夏(研)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225 肝胃欠和,脾运不快
【症状】有时咳嗽,食后嘈杂,头目不爽,精神仍倦,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滑稍躁。
【治法】调胃轻扬。
【药物组成】神曲(炒)一钱五分,橘红七分,麦冬二钱,金银花一钱五分,青果(去尖,研)七个,佩兰五分,桑叶一钱五分,白扁豆(炒)二钱。
【药引】忍冬藤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226 肝肺痰热,外受寒凉凝结
【症状】咳嗽胸满,咽紧口干,脉息浮滑。
【方剂】宣肺化痰汤。
【药物组成】麻黄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橘红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瓜蒌二钱,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玄参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姜皮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张肇基。
案227 肺胃积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痛,身热,咳嗽痰盛,胸闷恶心,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宁嗽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桑白皮(炒)一钱五分,橘红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枳壳一钱,赤茯苓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沙成玺、刘凤鸣。
案228 肝经多热,火烁肺金
【症状】咳嗽无痰,发热烦闷,脉息弦数。
【方剂】清金甘露饮。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天冬二钱,知母一钱五分,麦冬二钱,川贝母二钱,枇杷叶一钱五分,石斛一钱五分,地骨皮一钱五分,黄芩一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
【药引】藕节二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张肇基。
案229 肺蕴风热
【症状】有时作嗽,气道欠调,脉息左寸关微弦,右寸关缓而稍滑,略带浮象。
【治法】清解肺燥兼理肺热。
【药物组成】枇杷叶(去毛,炙)三钱,川贝母(去心)二钱,桔梗一钱五分,杏仁(炒,研)三钱,茯苓三钱,麦冬(去心,炒)一钱五分,薏苡仁(炒)五钱,橘红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谷芽(炒)三钱,甘草一钱,马兜铃一钱。
【药引】青果五枚。
【患者】光绪朝总管崔玉贵。
案230 肝肺痰热,外受寒凉凝结
【症状】咳嗽,胸满,口干,脉息浮滑。
【方剂】疏风宁嗽汤。
【药物组成】麻黄八分,杏仁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石膏(煅)二钱,瓜蒌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桔梗二钱,地骨皮二钱,前胡一钱,桑白皮(炙)一钱五分,枳壳一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李德宣。
案231 脾失运化,气道欠调
【症状】气滞咳嗽,头眩肢倦,上盛下虚,有时串痛,脉息左部稍弦,右关沉缓。
【方剂】建中调气润肺。
【药物组成】赤茯苓二钱,白芍三钱,延胡索一钱,威灵仙一钱,川贝母(研)二钱,杏仁二钱,白术(土炒)一钱,砂仁(研)八分。
【药引】红枣二枚。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郑敏书。
案232 荣分气滞有热
【症状】胸闷咳嗽,口干,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调荣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炒)一钱,黄芩(炒)一钱五分,黄连一钱,苏梗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桑白皮(炙)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大黄(酒)一钱,香附(炒)二钱,知母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荷叶一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刘太平、杜朝栋。
案233 肝肺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头疼,胸闷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调荣清肺汤。
【药物组成】杏仁一钱五分,苏叶一钱,葛根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防风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张肇基、李德宣。
案234 肺经郁热,外受风寒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宁嗽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前胡一钱,桑白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枳壳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梨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花映墀。
案235 肺胃热盛
【症状】咳嗽,胸痛。
【方剂】清热宁嗽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枳壳一钱五分,瓜蒌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黄芩一钱五分,黄连一钱,桑白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姜一片,梨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花映墀。
案236 血分不足,湿热熏蒸肺气
【症状】咳嗽发烧,身软无力,夜间少寐,脉息弦数。
【方剂】清肺止嗽汤。
【药物组成】当归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前胡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橘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杏仁(研)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旋覆花(绢包)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等。
案237
【症状】咳嗽稍缓,唯夜间烧热,时或腹痛。
【方剂】清肺和中汤。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前胡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白芍(炒)二钱,杏仁一钱五分,橘皮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苏梗一钱五分,神曲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红枣肉二枚,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等。
案238
【症状】荣分已行,咳嗽烧热微减,腹痛稍缓。
【方剂】清肺和荣汤。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厚朴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白芍二钱,生地黄二钱,牡丹皮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橘皮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延胡索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红枣肉二枚。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等。
案239 肺胃热盛、郁痰,外受微凉
【症状】干嗽声重,烦热胸闷,脉息浮数。
【方剂】杏苏饮。
【药物组成】杏仁(炒)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葛根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橘红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武世倬、张肇基。
案240 肝胃湿热,熏蒸上焦,肺气欠调
【症状】有时咳嗽,顿引膈间觉滞,谷食欠香,身肢酸倦,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稍数。
【方剂】调中清热代茶饮。
【药物组成】郁金(研)一钱五分,桑叶三钱,枇杷叶(炙)三钱,羚羊角一钱,石斛三钱,焦三仙六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241 肝肺有热,胃蓄湿滞
【症状】头闷作疼,膈间不爽,咳嗽酸饮,时作躁急,手心发热,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有力。
【方剂】清热调中化湿饮。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蔓荆子(炒)二钱,郁金(研)二钱,焦三仙九钱,黄芩三钱,槟榔(炒)二钱,神曲二钱。
【药引】桑叶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
案242 心肺二经有热
【症状】咳嗽口渴,烦闷。
【方剂】清热导赤汤。
【药物组成】杏仁二钱,桑白皮(炙)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橘红一钱,生地黄二钱,赤茯苓二钱,木通一钱五分,羚羊角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竹叶一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武世倬、李德宣。
案243 内有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头目不清,胸闷咳嗽,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杏苏饮。
【药物组成】杏仁(炒)二钱,苏叶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赤茯苓二钱,葛根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瓜蒌子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王文彬。
案244 肺胃滞热
【症状】咳嗽懒食,脉息沉缓。
【方剂】清胃化滞汤。
【药物组成】桔梗三钱,山楂(炒)三钱,前胡二钱,牛蒡子三钱,瓜蒌仁三钱,大黄一钱,焦神曲三钱,桑白皮(生)二钱,知母(炒)二钱,枳壳二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四阿哥。
【医家】栾泰。
案245 血分湿热,熏蒸肺气
【症状】咳嗽发热,身软懒食,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宁嗽汤。
【药物组成】天冬三钱,麦冬三钱,知母二钱,贝母二钱,桑白皮二钱,杏仁(炒)二钱,黄芩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瓜蒌子(研)三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二钱,地骨皮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荷蒂二枚。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246 肺气郁遏,肠胃蕴热
【症状】时作咳嗽,唾吐痰黏,目皮发眩,谷食欠香,身肢较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重按鼓指。
【方剂】清热和中饮。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槐花(炒)二钱,黄连(酒,研)五分,羚羊角一钱,枳壳(炒)二钱,天冬三钱。
【药引】青果(研)七个,芦根(切碎)一支。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247 肺气未清,胃经湿饮,脾元运化不快
【症状】咳嗽顿轻,时吐痰饮,背热未减,夜寐欠实,脉息右寸滑而稍弦,关部滑缓,余部调和。
【方剂】理肺化湿饮。
【药物组成】紫菀一钱五分,桔梗一钱,桑白皮(蜜炙)一钱,杏仁(去皮尖,研)二钱,茯苓二钱,半夏曲一钱五分,浙贝母一钱,麦冬(去心)二钱,菊花一钱,薏苡仁(炒)三钱,甘草七分。
【药引】旋覆花(绢包煎)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王应瑞。
案248 风寒入肺络
【症状】咳嗽声重,唯早晨有痰,已及两月,咳时牵引胸膈作痛,背热亦稍重,脉息右寸微弦微滑而滞,关滑,余部尚调。
【药物组成】麻黄四分,紫菀一钱,桔梗一钱,杏仁(去皮尖,研)二钱,橘红一钱,浙贝母一钱,茯苓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249 肝肺气道仍滞,饮热尚盛
【症状】时作咳嗽,咽干口渴,身肢酸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养阴清热理气。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玄参三钱,瓜蒌(研)三钱,知母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前胡二钱,黄芩(酒)三钱,橘红一钱五分,杏仁(炒,研)三钱,桔梗三钱,桑白皮二钱,桑叶二钱,羚羊角一钱五分。
【药引】川贝母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250 肺胃气道未舒,饮热尚盛
【症状】时作咳嗽,顿引胸胁作痛,口干而渴,时或作呕,脉息左寸关弦数,浮象渐减,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热化饮兼佐和解。
【药物组成】瓜蒌仁(研)二钱,川贝母(研)三钱,桑白皮二钱,桑叶二钱,知母三钱,黄芩(酒)三钱,牛蒡子(炒,研)二钱,薄荷八分,葛根二钱,橘红一钱五分,郁金(研)二钱,神曲三钱,前胡二钱。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251 表感未净,肺胃气道仍滞,饮热尚盛
【症状】时作咳嗽,顿引筋脉作疼,恶心头晕,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弦数稍浮,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调中化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橘红二钱,厚朴(炙)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前胡二钱,青皮(炒)一钱五分,黄连(研)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252 肝经脉络瘀滞湿痰,肺气欠调,胃热不净
【症状】有时咳嗽痰黏,目皮颊旁筋脉有时掣动,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有力。
【方剂】清热和络化痰饮。
【药物组成】羚羊角八分,赤芍二钱,僵蚕(炒)三钱,钩藤三钱,前胡二钱,桑叶二钱,菊花二钱,橘络二钱。
【药引】一捻金(煎)七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253 肝胃带热尚盛,肺气欠调,经络瘀滞痰湿
【症状】时作咳嗽,唾痰黏,鼻涕带有血色,目皮掣动,胸膈不爽,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有力。
【方剂】清热化痰调中饮。
【药物组成】羚羊角二钱,白芍(生)三钱,僵蚕(炒)三钱,钩藤三钱,黄芩(酒)二钱,前胡二钱,橘红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郁金(研)二钱,杏仁(研)三钱。
【药引】一捻金(煎)七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254 肝胃滞热尚盛,肺气不清
【症状】时作咳嗽,唾有痰黏,耳中咽嗌作痒,肩臂筋脉微疼,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稍浮。
【方剂】和解清热调中饮。
【药物组成】薄荷五分,前胡三钱,桔梗二钱,桑叶三钱,菊花二钱,郁金(研)二钱,枇杷叶(包煎)三钱,竹茹三钱,黄芩(酒)二钱,枳壳(炒)二钱。
【药引】青果七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255 中气欠和,痰饮未清
【症状】有时咳嗽,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缓。
【治法】理脾和中。
【药物组成】党参一钱,白术(炙)八分,薏苡仁(炒)三钱,半夏曲一钱五分,橘红七分,茯苓二钱,枇杷叶(炙)二钱,砂仁五分。
【药引】生姜一小片,佛手柑三分。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256 气血两亏
【症状】头眩足软,有痰,脉息右寸弦象已退,尚滑而微大。
【方剂】调胃养荣饮。
【药物组成】党参二钱,白术(炒焦)二钱,薏苡仁(炒焦)三钱,黑豆衣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茯苓二钱,浙贝母一钱五分,炙甘草八分,续断(酒炒)一钱五分,砂仁六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257 风热
【症状】咳嗽痰色带黄,不易上出,脉息左寸稍虚,右寸微浮而弦。
【方剂】清肺安神饮。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杏仁(去皮尖,研)三钱,女贞子二钱,紫菀一钱五分,桑叶一钱,沙参三钱,苏叶四分,款冬花(蜜炙)一钱五分,枇杷叶(蜜炙)一钱五分,麦冬(朱砂拌)二钱。
【药引】香橼皮七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258 肝郁不舒,肺气未和
【症状】身肢软倦,有时作嗽,脉息左关弦滑,右关缓软。
【方剂】调胃和中饮。
【药物组成】半夏(制)二钱,陈皮八分,茯苓二钱,藿香八分,枇杷叶(去毛,炙)一钱五分,沙参三钱,白扁豆(炒)二钱,甘草(水炙)五分,款冬花(蜜炙)二钱,薏苡仁(炒焦)三钱。
【药引】砂仁六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259 肝肺结热,痰饮不宣
【症状】左臂作疼,时有咳嗽,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肝理肺化痰。
【药物组成】龙胆草(酒)三钱,厚朴三钱,羚羊角(面)六分,牡丹皮三钱,苏叶四钱,杏仁(炒)三钱,橘红三钱,瓜蒌八钱,辛夷(研)二钱,黄芩三钱,枳壳三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钩藤三钱,桑叶一两。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260 肺气欠和,寒火未净
【症状】有时咳嗽,脉息右寸关滑缓,余部均调。
【方剂】清肺代茶饮。
【药物组成】苏子二钱,前胡一钱五分,金沸草(包煎)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砂仁八分。
【药引】竹茹二钱。
【评注】这是珍妃早岁为嫔时之脉案,据其脉症表明,当患有劳嗽之症,与其姊瑾妃之劳嗽相类,结合光绪帝患有多系统结核病,抑或与传染有关。金沸草即旋覆花之全草,消痰平喘,下气降逆之功甚好。
【患者】光绪朝珍妃。
【医家】李德昌。
案261 肝经有热,肺胃痰饮,夹以寒火郁遏
【症状】胸闷咳嗽,咯之不爽,脉息右寸关沉滑,左关稍弦近数。
【方剂】理嗽清解饮。
【药物组成】前胡三钱,苏子三钱,桑白皮(炙)三钱,款冬花三钱,橘红二钱,枳壳(炒)三钱,木香(研)八分,焦三仙六钱。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朝珍妃。
【医家】李德昌。
案262 肺胃蓄有饮热,膈间气道不舒
【症状】时作咳嗽,唾有稀痰,脉息右寸关滑而稍数,左关弦而近数。
【治法】清肺化湿和肝。
【药物组成】枇杷叶(炙)三钱,川贝母三钱,桑叶三钱,苏梗一钱,杏仁三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四钱,泽泻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香附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芦根二支。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姚宝生。
案263 肺胃郁热,气道不舒,肝木郁而有火
【症状】胸膈不爽,呛嗽无痰,不能安卧,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关弦而近数。
【治法】清肺理气平肝。
【药物组成】枇杷叶三钱,款冬花三钱,桑叶三钱,川贝母二钱,杏仁三钱,麦冬三钱,瓜蒌三钱,陈皮一钱五分,栀子(炒)二钱,香附(炙)二钱,云茯神四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芦根二支。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姚宝生。
案264 病后余热未清
【症状】咳嗽有痰,夜间少寐,胁肋胀闷,脉息渐和。
【方剂】清金育神汤。
【药物组成】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橘红二钱,川贝母二钱,知母一钱五分,麦冬二钱,茯神三钱,黄连一钱,黄芩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竹叶八分。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张肇基、姜晟、王诏恩。
案265 肝阴不足,气郁夹湿
【症状】胸满胁痛,口渴咳嗽,两腿作痛,脉息弦滑。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羌活三钱,防己三钱,木瓜三钱,牛膝三钱,当归三钱,苍术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陈皮二钱,延胡索三钱,木香一钱,黄连一钱,浙贝母三钱。
【药引】桑枝三钱。
【患者】咸丰朝祺嫔。
【医家】周之桢。
案266 肝肺气道不和,脾胃欠调
【症状】舌干口苦,目皮眩涩,胸闷不畅,有时咳嗽痰涎,谷食欠香,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肺和肝开胃饮。
【药物组成】瓜蒌四钱,川贝母(研)三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密蒙花一钱五分,菊花二钱,桑叶三钱,枳壳(炒)二钱,厚朴(炙)二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八分,甘草八分。
【药引】荷蒂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
案267 肺胃湿饮,外受风凉
【症状】喉中味咸,有时咳嗽口干,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方剂】清肺和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石斛三钱,麦冬三钱,菊花三钱,桑叶三钱,天花粉二钱,桔梗二钱,知母(炒)二钱,甘草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268 肺胃尚有饮热未净
【症状】口渴,有时咳嗽,脉息左部和缓,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嗽代茶饮。
【药物组成】黄芩(酒)一钱五分,前胡二钱,紫菀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二钱,天花粉二钱,川贝母(研)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芦根一支。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269 肺燥湿饮
【症状】喉中发咸,夜间微嗽,脉息左部和缓,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肺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石斛二钱,菊花二钱,桑叶二钱,前胡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青果七个。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270 肺胃积热,外受风凉
【症状】发热头闷,咳嗽痰盛,胸胁胀痛,脉息浮数。
【方剂】宣肺宁嗽汤。
【药物组成】杏仁(炒,研)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二钱,防风一钱五分,牛蒡子(炒,研)二钱,浙贝母一钱五分,瓜蒌三钱,黄芩一钱五分,玄参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秋梨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张肇基、鲁维淳。
案271 脾胃热盛,外感微凉
【症状】咳嗽有痰,胸胁痞闷,烦热身软,脉息弦数。
【方剂】清解宁嗽汤。
【药物组成】杏仁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半夏(制)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张肇基。
案272 肝肺饮热,稍感风凉
【症状】头疼咳嗽,口黏无味,夜寐不实,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解育神。
【药物组成】南薄荷一钱,前胡三钱,杏仁(炒,研)三钱,牛蒡子(炒)二钱,生地黄四钱,玄参三钱,麦冬(朱)四钱,浙贝母(研)三钱,桑白皮(生)二钱,竹茹二钱,枳壳(炒)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273 肺有热,胃气不和
【症状】咳嗽胸闷,烦热,脉息缓滑。
【方剂】宁嗽和胃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薄荷六分,前胡一钱,玄参一钱五分,杏仁一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贝母二钱,赤茯苓二钱,黄芩一钱五分,麦芽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红枣肉二枚。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田福。
案274 肝胃有热,感受风凉
【症状】咳嗽声重,身肢微觉酸疼,脉息左关弦数,右寸沉缓,关部滑数。
【治法】清解风热。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防风三钱,神曲(炒)三钱,枳壳(炒)二钱,黄芩(酒)三钱,羚羊角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
【药引】苏梗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275 心肝气郁,夹饮乘风,上舍于肺
【症状】寒热如疟,胸胁胀闷,痰壅气逆,频频作嗽,脉息浮弦而滑。
【方剂】顺气化痰汤。
【药物组成】杏仁三钱,白芍三钱,麻黄(蜜炙)六分,桂枝六分,川芎二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五钱,甘草八分。
【药引】木香六分,半夏一钱。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李万清。
案276 肝阳气道欠畅,肺经饮热未清
【症状】咳嗽,口渴中满,肢体酸倦,眠寐不实,有时自汗,脉息左关弦涩,两寸滑数而缓。
【治法】舒肝理肺,清热消饮止嗽。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五分,杏仁(研)四钱,川贝母(研)二钱,天冬三钱,法半夏(研)二钱,苏子(研)三钱,瓜蒌仁(研)三钱,枳壳(炒)二钱,化橘红三钱,桑白皮(炙)三钱,麦冬(去心)四钱,黄芩(酒)三钱。
【药引】栀子(炒)三钱,竹茹一钱,大黄八分,益元散(煎)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石国庆。
案277 肝郁伤神,气道欠畅,肺经湿热未净
【症状】咳嗽时作,口渴中满,身体酸倦,头额偶时作烧,脉息左关弦涩,右寸滑数,余部和缓。
【治法】和肝清肺渗湿止嗽。
【药物组成】杭菊花二钱,杏仁(研)四钱,麦冬(去心)四钱,瓜蒌仁(研)三钱,法半夏(研)一钱五分,青皮二钱,茯苓(研)五钱,枳壳(炒)三钱,化橘红二钱,桑叶(炙)三钱,炙甘草一钱,桔梗二钱。
【药引】竹茹六分,川芎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石国庆。
案278 肝阳蒸肺,偶受外感
【症状】咳嗽头闷,中满口渴,体倦,脉息左关弦涩,两寸浮缓。
【治法】舒肝理肺清解止嗽。
【药物组成】前胡二钱,川芎二钱,麦冬(去心)四钱,瓜蒌四钱,半夏曲二钱,杏仁(研)四钱,桑白皮(炙)三钱,枳壳(炒)三钱,化橘红三钱,苏子(研)三钱,浙贝母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黄芩(酒)三钱,桔梗二钱,鲜姜一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石国庆。
案279 肝火熏肺,荣分有热
【症状】干嗽无痰,左目大眦红赤涩痛,脉息弦数。
【方剂】清肝导赤饮。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黄芩(酒)一钱,赤芍一钱,牡丹皮二钱,生地黄二钱,木通一钱五分,当归一钱,连翘(去心)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大黄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280 肝火熏肺,荣分有热
【症状】干嗽无痰,左目大眦红赤涩痛,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宁嗽饮。
【药物组成】桑白皮(炒)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石膏(煅)二钱,牡丹皮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连翘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皮一片,藕节三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281 内热过盛,肺热
【症状】咳嗽。
【方剂】柴胡清热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知母(蜜炙)二钱,桔梗三钱,半夏曲(炒)二钱,前胡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杏仁(去皮尖)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嘉庆朝华妃。
【医家】田广福、吴锦。
案282 肺胃积热
【症状】咳嗽痰盛,胸膈满闷,身热口干,夜间少寐,脉息弦滑。
【方剂】清金宁嗽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地骨皮一钱五分,瓜蒌二钱,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大黄(酒)二钱,葛根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桑白皮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红枣肉三枚。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武世倬、沙成玺、张肇基、马敬伦。
案283 肝阴不足,肺燥有热
【症状】夜间发热,咳嗽无痰,胸膈烦满,脉息弦数。
【方剂】滋肝宁嗽饮。
【药物组成】当归二钱,焦芍二钱,柴胡(醋炒)一钱五分,牡丹皮二钱,茯苓三钱,半夏曲(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麦冬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煨姜一片,荷蒂二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武世倬。
案284 肝阴有热,熏蒸于肺
【症状】夜间发热,干嗽无痰,脉息弦数。
【方剂】宁嗽泻白汤。
【药物组成】桑白皮(炒)一钱五分,地骨皮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石膏(煅)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粳米一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
案285 肺胃积热
【症状】咳嗽痰盛,胸胁胀痛,脉息弦数。
【方剂】清肺宁嗽汤。
【药物组成】前胡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橘红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瓜蒌三钱,黄芩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柴胡一钱五分,大黄二钱,天花粉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秋梨五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花映墀、姜晟。
案286 肝肺有热,外受微凉
【症状】咳嗽咽紧,音哑胸闷,脉息浮数。
【方剂】清热宁嗽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杏仁一钱,桑白皮(炒)一钱五分,薄荷一钱,桔梗二钱,枳壳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川贝母一钱五分,前胡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刘凤鸣。
案287 肝肺郁热
【症状】发热咳嗽,有痰,脉息滑数。
【方剂】清肝宁嗽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茯苓二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罗衡、武世倬。
案288 肝火冲肺
【症状】干嗽无痰,胸膈满闷,脉息沉弦。
【方剂】泻白宁嗽饮。
【药物组成】桑白皮(炙)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瓜蒌三钱,半夏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苏梗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黄芩一钱五分,地骨皮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神曲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荷蒂三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花映墀、马敬伦。
案289 火郁熏蒸
【症状】咳嗽无痰,发热自汗,脉息沉数。
【方剂】宣肺宁嗽汤。
【药物组成】麻黄(蜜炙)一钱,石膏(煅)三钱,杏仁(研)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橘红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前胡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葛根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刘凤鸣。
案290 肝虚有热,熏蒸肺气
【症状】咳嗽时缓、时多,脉息和缓。
【治法】滋肝养肺。
【方剂】宁嗽太平膏。
【药物组成】天冬一两,麦冬一两,百合一两,款冬花三钱,生地黄五钱,玄参四钱,桔梗四钱,石斛一两,知母四钱,川贝母一两,枇杷叶五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姜晟、鲁维淳、田福。
案291 肝阴不足,肺胃之气欠调
【症状】时作咳嗽,唾有痰饮,膈间不畅,时或嘈闷,谷食欠香,身肢懒倦,大便后似觉作坠,脉息左关见弦重按软,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益阴调中化湿饮。
【药物组成】白芍(炒)二钱,茯苓(朱拌)三钱,半夏曲(炒)二钱,陈皮二钱,金石斛三钱,薏苡仁(炒)三钱,香附(炙)七分,谷芽(炒)三钱,麻子仁(研)一钱五分,砂仁一钱。
【药引】荷蒂五个。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范绍相、全顺、李崇光。
案292 湿饮浮热熏蒸于肺,胃气不和
【症状】胸膈不爽,咳嗽痰黏,身肢软倦,似觉恶寒,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方剂】和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橘红一钱,半夏曲(炒)一钱五分,竹茹二钱,桑叶三钱,金石斛三钱,薏苡仁(炒)三钱,神曲(炒)三钱,谷芽(炒)三钱,甘草七分。
【药引】枇杷叶(炙,包煎)三钱。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李崇光。
案293 肺胃湿瘀,气滞浮火
【症状】胸膈不爽,有时咳嗽,语言之时舌似肿疼,右胁之下,气息仍觉未畅,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调气化湿和胃。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川贝母(研)二钱,薏苡仁(炒)三钱,莲子心五分,神曲(炒)三钱,陈皮一钱,谷芽(炒)三钱,甘草七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李崇光。
案294 蕴热炽盛,风感未清
【症状】头疼作嗽,气道欠调,脉息左关沉弦,右部滑而稍数。
【治法】疏风清热调中。
【药物组成】杏仁三钱,苏子(炒)三钱,白芷三钱,葛根二钱,瓜蒌六钱,栀子(炒)三钱,黄芩三钱,陈皮三钱,枳壳(炒)三钱,法半夏三钱,薄荷二钱。
【药引】浙贝母三钱,龙胆草三钱。
【患者】宣统朝三格格。
【医家】赵文魁。
案295 肝热冲肺
【症状】干咳无痰,胸膈不利,脉息弦数。
【方剂】清肝润肺汤。
【药物组成】杏仁一钱五分,苏梗一钱,石膏(煅)二钱,知母(炒)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桑白皮(炙)一钱五分,牡丹皮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姜皮二片,秋梨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马秀。
第三节 喘证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清宫喘证医案以喘促不得卧、咳嗽作喘、喘息不休等为主要症状,多伴有面目浮肿、腹胀、夜间少寐等症状。病机主要为肺脾肝肾亏虚,兼有停饮、痰浊、风凉等证,治法主要以补肺健脾益肾、化痰理气化饮为主。常用方剂有益阴定喘汤、茯苓导水汤、清金化饮汤、安神理肺定喘化痰汤等。
案296 肝阴虚损,痰饮素盛
【症状】周身麻木,喘息不休,脉息弦细。
【方剂】益阴定喘汤。
【药物组成】沙参五钱,浙贝母三钱,陈皮二钱,桔梗三钱,麦冬三钱,茯神三钱,瓜蒌仁二钱,焦芍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同治朝妈妈罗氏。
【医家】蔡钟彝。
案297 脾肺两亏
【症状】痰盛喘促不得卧,胸满腹胀,不思食,四肢浮肿,身软气怯。
【方剂】益脾化痰汤。
【药物组成】白术(土炒)二钱,茯苓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当归一钱,白芍(炒)一钱,桑白皮(蜜炙)一钱,地骨皮一钱,川贝母一钱五分,桔梗一钱,苏子(炒)一钱,炙甘草五分。
【药引】姜一片,红枣二个。
【患者】乾隆朝贝勒罗布藏。
【医家】王育。
案298 停饮受凉
【症状】痰喘咳嗽,面目浮肿,懒食少寐,脉息滑数。
【方剂】清金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葶苈子(研)四分,大腹皮二钱,黄芩(生)二钱,茯苓(研)二钱,瓜蒌仁泥二钱,桑叶二钱,橘皮二钱,桔梗一钱五分,白芥子(炒,研)七分,半夏曲三钱,麦冬(去心)三钱,生甘草七分。
【药引】杏仁(研)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苏钰。
案299 肝热上冲
【症状】有时作喘,痰扰不寐,身肢尚软,脉息弦数。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二钱,砂仁六分,浙贝母(研)三钱,生地黄五钱,黄连八分,厚朴(炒)一钱五分,知母(生)三钱,竹茹三钱,木香八分,半夏曲(炒)三钱,麦冬(去心)三钱,橘皮二钱,茯苓三钱。
【药引】生姜二片,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张新、苏钰。
案300 停饮舍肺
【症状】面目浮肿,咳嗽作喘,夜间少寐,脉息沉滑。
【方剂】茯苓导水汤。
【药物组成】苏梗二钱,茯苓(块)三钱,大腹皮三钱,黄芩(生)二钱,桑白皮(生)三钱,木香(研)八分,砂仁(研)一钱五分,桔梗二钱,泽泻三钱,陈皮二钱,麦冬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薏苡仁三钱。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苏钰。
案301 饮热尚盛
【症状】躁汗微喘,身软气怯,脉息弦缓。
【方剂】益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沙参三钱,茯苓三钱,白术三钱,陈皮二钱,麦冬三钱,半夏(炙)二钱,玄参三钱,白芍三钱。
【药引】焦三仙三钱,生姜一片。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钟龄。
案302 心虚肝旺,气道不顺,脾肺积蓄痰热不净
【症状】动则气促,有时喘满胸堵,咳嗽痰黏如胶,躺卧不实,睡仍虚空,谷食不香,神倦自汗,小便勤而色赤,脉息左寸力弱,关部沉弦,右寸关沉滑,两尺见弱。
【方剂】安神理肺定喘化痰汤。
【药物组成】茯神(朱)三钱,酸枣仁(炒焦)三钱,沙参四钱,麦冬(朱拌)四钱,溏瓜蒌五钱,川贝母(研)三钱,橘红一钱五分,海浮石三钱,苏子(炙)一钱五分,款冬花三钱,桑白皮(炙)三钱,百部二钱。
【药引】金沸草(包煎)三钱,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朝恭亲王。
【医家】庄守和。
案303 心气不定,痰热未清,汗多伤阴,气血未能骤复
【症状】遇多言劳神即觉气促,时或喘满咳嗽痰黏,肢体有时颤动,心悸惊恐,谷食欠香,脉息左寸仍弱,关部沉弦而数,右寸关沉滑,两尺细数。
【治法】养心清燥,润肺化痰。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三钱,茯神(朱)五钱,远志肉一钱五分,橘红八分,牡蛎(生)四钱,玄参六钱,生地黄六钱,白芍(生)三钱,浙贝母(研)三钱,黄柏三钱,知母(炒)三钱,栀子三钱。
【药引】石斛三钱。
【患者】光绪朝恭亲王。
【医家】张仲元。
第四节 伤暑
伤暑又称感暑,指夏季伤于暑邪或暑湿,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证候。清宫伤暑医案以头闷、胸满、身倦、腹满、口干等为主要症状,病机主要为感受暑邪或暑湿,兼有停饮、内热、风凉等证,治法主要以清解暑热、调中化饮为主,配以理气、疏表、止呕、化痰等。常用药物有香薷、藿香、黄连、黄芩、陈皮等,常用方剂有香薷饮、益元散、藿香正气散、二香饮为主加减。
案304 内停饮热,外感暑湿
【症状】头闷胸满,肢体倦软,脉息虚浮。
【方剂】香薷饮。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黄连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白术(土炒)一钱五分,白扁豆二钱。
【药引】益元散(冲服)一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大侧福晋。
【医家】陈昌龄。
案305 胃有停饮,外受暑热
【症状】恶心头闷,烦热口渴,脉息微数。
【方剂】清暑二香汤。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黄连一钱,苏叶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白扁豆(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苍术一钱(炒)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评注】本方系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汤意化裁,具燥湿化浊之功效。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沙惟一。
案306 肺胃有热,外受暑邪
【症状】胸满作呕,身肢疲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滑数。
【治法】清暑调中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叶二钱,葛根二钱,黄芩二钱,黄连(研)一钱,枳壳(炒)二钱,槟榔(焦)二钱,木通二钱,滑石(包煎)三钱。
【药引】焦三仙六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307 暑邪未清,蓄饮尚盛
【症状】身肢仍倦,时作呕吐,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滑数。
【治法】清暑止呕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叶二钱,薄荷一钱五分,葛根二钱,黄芩二钱,大腹皮三钱,枳壳(炒)二钱,大黄(酒)一钱五分,木通一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308 心肺有热,停蓄暑饮,兼受风凉
【症状】头晕肢倦,有时作呕,腹满口干,舌苔微黑,脉息两寸浮数,右关滑数。
【治法】清暑疏解化饮。
【药物组成】藿梗叶二钱,薄荷一钱,黄连(研)一钱五分,槟榔炭二钱,葛根二钱,陈皮三钱,竹茹一钱,益元散(煎)三钱,厚朴一钱五分,香薷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泽泻二钱。
【药引】焦三仙六钱,黄芩二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石国庆、赵文魁。
案309 停饮伤暑
【症状】头疼身热,呕恶胀满,脉息浮数。
【方剂】清解二香汤。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藿香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厚朴二钱,白扁豆三钱,黄连一钱,陈皮一钱,半夏(制)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滑石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牛永泰。
案310 内停饮滞,外受暑热
【症状】头疼呕恶心,周身酸痛,脉息浮数。
【方剂】二香饮。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香附一钱,苏叶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茯苓二钱,半夏曲一钱,厚朴(炙)一钱五分,白芷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红枣二枚。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311 暑湿凝结
【症状】口干,胸满,腹胁胀痛,脉息弦数。
【方剂】乌药正气汤。
【药物组成】乌药三钱,木瓜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山楂二钱,藿香二钱,半夏(炙)二钱,青皮(炒)二钱,麦芽三钱,厚朴(炒)二钱,砂仁(研)一钱,木香(煨)八分,黄连一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评注】乌药功能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本草求真》谓其“为胸腹逆邪要药”。本案系暑湿凝结之证,仅清暑则不能解其结,故方中除暑药外,重用燥湿行气之品,气行湿化,其结可解。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乌药煎剂能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气体之排除,珍贵人服本方后,胸满、胁腹胀痛俱减,可能与乌药作用有关。
【患者】光绪朝珍嫔。
【医家】曹进昇。
案312 胃经饮滞,脾不运化,外感暑湿风凉
【症状】头闷沉晕,恶寒发热,呕吐酸水,大便溏泄,脉息浮弦而滑。
【方剂】疏解调中饮。
【药物组成】苏叶八分,苏梗八分,藿梗一钱五分,香薷七分,葛根一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赤茯苓(研)三钱,神曲三钱,法半夏一钱,益元散(煎)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亦平胃二陈合方,加减用药。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313 肝经火郁,胃阳饮滞未清
【症状】有时头痛,起坐头目眩晕,身倦发热,胸满嘈杂,懒食口黏,舌苔黄腻见退而未净,脉息左关弦数,人迎浮象见减。
【方剂】调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梗二钱,赤茯苓四钱,苍术(炒)二钱,桑白皮(炙)三钱,陈皮二钱,厚朴二钱,砂仁(研)一钱,葛根三钱,栀子(炒)二钱,连翘二钱,焦三仙六钱,菊花二钱。
【药引】蔓荆子三钱。
【评注】调中化饮汤治其内停之饮滞,祛暑解热药以清未尽之余邪,亦是力求万全之法。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314 暑邪未解
【症状】体倦嗜卧,胸满嘈杂,懊呕吐,懒思饮食,唇赤口黏,舌苔黄腻,大便未行,脉息左关弦数,人迎浮缓,右关沉滑而滞。
【方剂】清解化滞汤。
【药物组成】藿梗二钱,荆芥三钱,香薷一钱五分,葛根三钱,陈皮二钱,砂仁(研)一钱,栀子(炒)二钱,连翘二钱,郁金(研)二钱,苍术(炒)二钱,大黄(酒)一钱,焦三仙六钱。
【药引】蔓荆子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315 肝肺有热,感受暑邪
【症状】头晕身倦,恶寒发热,胸闷烦躁,时作鼻衄,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暑化热。
【药物组成】藿香叶二钱,南薄荷一钱,桑白皮三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金银花三钱,黄芩(酒)三钱,连翘三钱,栀子(炒)二钱,白扁豆(研)三钱,黄连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
【药引】青果七个。
【患者】光绪朝总管崔玉贵。
【医家】张仲元。
案316 内停饮滞,外受暑热
【症状】胸腹胀满,腿膝过痛,脉息浮数。
【方剂】柴胡清热饮。
【药物组成】柴胡二钱,赤茯苓三钱,木通三钱,生地黄三钱,黄芩(酒)一钱五分,陈皮二钱,槟榔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滑石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皮三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317 内有停饮,外受暑热
【症状】膈间闷满,中脘微痛,有时咳嗽。
【方剂】清暑六合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杏仁(研)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白扁豆(炒)一钱五分,砂仁一钱,藿香一钱五分,滑石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大腹皮一钱,生甘草四分。
【药引】生姜皮四分。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武世倬、沙惟一。
案318 肝热气滞,复受暑热
【症状】头痛烦热,恶心干呕,脉息微数。
【方剂】清热香薷饮。
【方剂】香薷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黄连一钱,白扁豆二钱,赤茯苓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陈皮一钱,枳壳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香附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姜皮一片,灯心五十寸。
【评注】本方系辛温与苦寒合剂,共成辛散之方,因暑必夹湿,过凉易致冰伏。此即薛生白《湿热病篇》有四味香薷饮、黄连香薷饮、五物香薷饮、十味香薷饮之由来。方中用苏梗、姜皮代金银花、连翘,即寓新加香薷饮之意,不过一偏于辛温(微),一偏于辛凉而已。据脉案记载,服药后之次日,“惇妃暑热已解”,可见清宫中治疗暑热表证用药之精当。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319 停饮受暑
【症状】头闷胸满,周身酸软,发热恶寒,脉息浮数。
【方剂】清暑六合汤。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苏叶一钱五分,茯苓(研)三钱,藿香一钱五分,半夏曲三钱,砂仁(研)一钱,羌活一钱五分,厚朴二钱,黄连八分,益元散三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320 内停饮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胸隔满闷,夜间烦躁口渴,脉息弦滑。
【方剂】二香饮。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香薷一钱五分,苏叶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葛根二钱,天花粉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茯苓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四阿哥福晋。
【医家】郝进喜。
案321 内停饮热,外受暑邪
【症状】胸满气道壅结,头晕心悸,身肢酸软,左胁微痛,脉息浮弦。
【方剂】二香饮。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厚朴(制)二钱,黄连八分,苏叶二钱,香附(制)三钱,陈皮三钱,赤茯苓三钱,泽泻四钱,六一散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二香饮为清宫治暑时感冒之方,因人而有小的变异,但大致总以清暑除湿为要。本方用香附,在于调肝而开通气道。
【患者】威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322 暑湿痰热
【症状】胸满热盛,气道不宣,言语闭塞,脉息弦数。
【方剂】清暑化痰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桔梗一钱,赤茯苓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僵蚕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木瓜二钱,黄芩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天麻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汁一小匙。
【外治】通关散取嚏。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
【医家】吴锦、徐明德。
案323 内有郁热,外伤暑湿
【症状】头疼满闷,脉息浮大。
【方剂】香苏饮。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白扁豆二钱,厚朴二钱,赤茯苓二钱,苏梗二钱,枳壳一钱五分,陈皮一钱,黄连一钱,滑石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324 湿饮内郁,外受暑气
【症状】身肢酸痛,胸胁胀满,头目眩晕,脉息浮滑。
【方剂】清暑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苏叶一钱,苍术三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二钱,大腹皮二钱,枳壳二钱,六一散二钱。
【药引】羌活一钱。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李万清。
案325 停饮伤暑
【症状】胸膈满闷,肚腹溏泄,脉息弦缓。
【方剂】清暑和中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木瓜二钱,苏梗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半夏(炙)一钱五分,砂仁一钱,白扁豆(炒)二钱,黄连(姜炒)一钱,泽泻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李德宣。
案326 内蓄饮热,外薄暑邪
【症状】头晕肢倦,口渴引饮,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浮滑。
【治法】清暑调中化饮。
【药物组成】葛根二钱,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生石膏六钱,知母三钱,黄连(研)二钱,橘红三钱,大腹皮四钱,枳壳三钱,大黄(酒)二钱,黄芩四钱。
【药引】滑石(块)六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27 热伤气分
【症状】身体酸软无力,脉息缓软。
【方剂】正气保和汤。
【药物组成】白扁豆三钱,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茯苓二钱,苏梗一钱五分,半夏二钱,麦冬二钱,知母一钱五分,黄连六分,甘草三分。
【药引】竹叶五片。
【评注】本方,暗寓二陈、平胃、四七之意,并以白扁豆、厚朴以行气醒脾,麦冬、知母以养阴,诸药配伍,共臻健脾和胃、行气育阴之效。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林隽。
案328 肝郁夹饮
【症状】周身酸疼,胸膈胀痛,夜不得寐,脉息弦数。
【方剂】加味二香饮。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藿香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三钱,赤茯苓三钱,厚朴(炙)一钱五分,苏梗二钱,木瓜二钱,香附(炙)三钱,桔梗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焦山楂三钱,黄连一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329 停蓄饮滞,感受暑邪
【症状】头闷晕疼,胸中嘈杂,时觉恶心,口黏作渴,有汗恶寒,皮肤微热,身肢酸倦,大便不调,脉息左寸关弦软兼浮,右寸关沉滑近数,两尺细软。
【方剂】清暑平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藿香叶二钱,香薷一钱,苍术(炒)二钱,白扁豆(炒)四钱,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天花粉三钱,焦三仙三钱,菊花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砂仁八分。
【药引】蔓荆子(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杨际和。
第五节 心悸
心悸是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清宫心悸医案以心悸(慌)、惊悸为主要表现,多伴有头晕、不寐、健忘、耳鸣、发热、身倦等症,病机表现多样,以肝热、脾湿、痰饮、气虚为主,治疗方面主要清热化湿、健脾化痰为主,常用组方结构为补气药+清热药+补阴药+化痰药为主。
案330 肝阳上冲
【症状】遇有劳累则头晕心跳,背热早作,午后精神较倦,大便仍溏,脉息左寸仍弱,两关微弦。
【治法】补益心脾。
【方剂】益气滋荣汤。
【药物组成】人参(蒸兑)一钱,白术(炒)三钱,茯苓三钱,白芍(炒)二钱五分,当归(土炒)二钱,麦冬二钱,柏子仁(去油)二钱五分,砂仁八分,菊花二钱五分,沙苑蒺藜三钱,橘络一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肉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昌、佟文斌。
案331 肝阳上冲
【症状】心悸,唇,欲作眩晕,眼眩发红,脉息左部弦缓,右寸关滑缓。
【治法】养阴柔肝祛风化湿。
【药物组成】熟地黄四钱,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二钱,牡丹皮二钱,汉防己二钱,黄芩二钱,杏仁(炒,研)二钱,麻黄八分,独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药引】桂枝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忠勋。
案332 肝胃有热,湿痰闭塞
【症状】胸满痰盛,气道不宣,身热,惊悸,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化痰汤。
【药物组成】苏叶二钱,橘红二钱,枳壳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天花粉二钱,半夏(炙)二钱,黄芩(酒)二钱,甘草五分,桔梗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
【医家】商景霨、赵璧。
案333 胃气欠和,蓄有痰饮
【症状】心悸跳动,夜寐欠实,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育神和胃化饮。
【药物组成】茯神(朱)四钱,酸枣仁三钱,生地黄三钱,龙齿三钱,法半夏三钱,化橘红三钱,白芍(生)三钱,菊花三钱,竹茹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张仲元。
案334 脾湿肝热
【症状】头闷身倦发热,时或胸间悸动,脉息左关弦稍数,右寸关沉滑数。
【方剂】清热调中饮。
【药物组成】云茯神三钱,麦冬三钱,石斛三钱,川贝母三钱,桑叶三钱,栀子(炒)三钱,白芍(炒)三钱,陈皮五分。
【药引】荷蒂五个。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全顺。
案335 饮热受凉
【症状】心悸,气怯身软,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调中汤。
【药物组成】黄芩(酒)二钱,竹茹三钱,橘皮二钱,麦芽(炒)三钱,栀子(炒)二钱,赤茯苓三钱,山楂(炒)三钱,青皮(醋)二钱,半夏(炙)三钱,黄连(酒)八分,神曲(炒)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张永清、苏钰、王明福、郝进喜。
案336 气郁血热夹湿
【症状】烦倦不寐,发热,心悸,脉息弦缓。
【方剂】清热育神汤。
【药物组成】当归二钱,生地黄四钱,牡丹皮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黄柏一钱,砂仁一钱五分,地骨皮二钱,茯神二钱,酸枣仁(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荷叶蒂二枚。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337 肝郁气滞
【症状】心悸胸闷,肌肤内隐隐发热,脉息沉弦。
【方剂】清热和气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香附(酒炒)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天花粉二钱,赤茯苓二钱,苍术(炒)一钱,黑麦芽一钱五分,砂仁壳八分,木通一钱。
【药引】姜皮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338 心经稍有余热未净
【症状】食后尚觉心悸,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缓滑。
【药物组成】石斛五钱,白扁豆八钱,茯神(朱)五钱,芦荟三钱,酸枣仁五钱,山楂五钱,石决明五钱,砂仁一钱五分,谷芽(焦)五钱,陈皮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39 心气偶伤,肝郁停饮
【症状】胸胁胀痛,神虚心悸,身软气怯,脉息虚软,两关弦滑。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木香一钱,大腹皮三钱,厚朴二钱,郁金三钱,茯神三钱,当归二钱,白芍(酒炒)二钱,焦三仙六钱,甘草(制)七分。
【药引】荷梗一尺,朱砂面二分。
【评注】自闰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因心气偶伤、肝郁停饮证,用和肝化饮、和肝益气,佐以益心之法,“诸症俱好”,方药精而不杂。心悸用朱砂面冲服,亦甚可取,盖朱砂《山海经》称“丹粟”,《神农本草经》谓可“养精神,安魂魄”,《珍珠囊药性赋》谓“心热非此不能除”;故《医宗金鉴》朱砂安神丸、《百一选方》之归神丹中均用之,配当归可养心,配厚朴可理脾,配香附、白芍可舒肝。现在朱砂应用的剂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限量标准,应注意参照。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李德立。
案340 胃蓄痰热未清,阻滞正气
【症状】气息觉短,时出躁汗,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肝化痰。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白芍(生)三钱,羚羊角一钱,竹茹三钱,橘红二钱,西洋参(研)二钱,茯神(朱)四钱,玉竹三钱,柏子仁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青果七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341 肝气郁遏,壅滞胃肠
【症状】心慌气短,四肢觉凉,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调气和胃。
【药物组成】橘红二钱,法半夏二钱,茯神(朱)四钱,白芍(炒)三钱,竹茹二钱,西洋参(研)二钱,麦冬(朱)三钱,石斛三钱,远志一钱五分,青果七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342 肝胃不和,气滞饮热
【症状】心悸头眩,胸满烦热。
【方剂】理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炒)三钱,苏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茯苓四钱,半夏(制)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桂枝(炙)一钱,栀子(炒)一钱五分,黄连一钱,竹茹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罗衡。
案343 心气不足,阴分尚弱
【症状】心悸气短,有时咳嗽,身肢觉软,脉息左寸关弦软,右寸关沉缓。
【治法】益气育神养阴。
【药物组成】潞党参二钱,茯神(朱)四钱,白术(生)一钱五分,酸枣仁三钱,生牡蛎(研)三钱,白芍(炒)三钱,五味子一钱,柏子仁三钱,法半夏(研)一钱五分,麻黄根一钱五分,桂枝八分,炙甘草一钱。
【药引】小枣肉五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第六节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等。
清宫医案中具有较为完整的病证-症-法-方(药)的医案主要症状有胸闷、胸满、胸痛,或胸膈、胸胁满闷,口渴,身肢酸倦,头闷头疼等,脉弦数或滑数,或见沉滑弦象。口渴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胸痹的医案中内热证居多。
胸痹医案中出现的证候以气道不畅、肝经有热、胃蓄湿饮为主,气道不畅往往是由肝热或湿热等内证导致。在清宫医案中胸痹主要与肝、胃有关,与现在认为的病位在心,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胸痹的用方多为太医以治法命名自拟的方剂,如理气化饮汤、滋肝和气汤等。与证候对应,清宫胸痹案中最常用的治法是调气、清肝、化饮、清热等。调气常用青皮、枳壳、香附等,清肝常用龙胆草,柔肝常用白芍,化饮常用枳壳,清热常用栀子、黄连、黄芩和大黄等。此外豁胸多用瓜蒌,拈痛常用沉香、延胡索,调中和中常用白术、厚朴。
按照清宫胸痹医案中中药出现频率的多少排列依次为青皮、枳壳、瓜蒌、香附、厚朴、栀子、大黄、黄连、延胡索、龙胆草、半夏、黄芩等,可见清宫治疗胸痹病主用理气之品。胸痹医案中的方剂最多使用的药类配伍是理气药配伍化湿药,其次是理气药配伍清热化痰药、清热化湿药及活血止痛药等。半夏、瓜蒌多与青皮或香附一起出现,半夏瓜蒌薤白汤中的薤白似乎被青皮与香附所代替。活血之品也用得不少,用得最多是延胡索,其他还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桃仁等,赤芍基本与香附伍用。
胸痹病不同症状对应的用药有所差别,如胸闷、胸满最常用枳壳、青皮、瓜蒌、香附等药,脉数时注重对瓜蒌的应用,脉沉时注重对香附的应用;胸膈满闷时,常用大黄、黄连清利中焦;胸痛突出时,最常用延胡索理气止痛;口渴时加用栀子,头疼时加用薄荷。
案344 阴分尚欠充足
【症状】胸满头痛,中气欠调,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益阴清肝调中。
【药物组成】龟板(炙)六钱,当归四钱,赤芍四钱,川芎二钱,延胡索(炙)三钱,青皮三钱,香附(炙)三钱,牡丹皮三钱,郁金(研)三钱,丹参三钱,栀子三钱,焦山楂四钱。
【药引】薄荷一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345 肝气尚欠调畅
【症状】胸膈堵满,身肢酸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缓。
【治法】益阴清肝调气。
【药物组成】龟板(炙)六钱,白术(切)五分,当归四钱,赤芍三钱,香附(炙)四钱,厚朴三钱,青皮三钱,乌药一钱五分,郁金(研)四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牛膝三钱。
【药引】沉香(研)四分,续断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346 气道郁结未开
【症状】胸次尚堵,夜间微疼,时作烦急,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豁胸开痞。
【药物组成】瓜蒌(捣)一两,黄连(研)四钱,法半夏(研)六钱,薤白二钱,代赭石(煅)八钱,白豆蔻(研)三钱,旋覆花(包煎)四钱,枳实(研)四钱。
【药引】白芍(生)八钱,川锦纹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347 肝胃未和,气道欠畅
【症状】胸膈堵闷,口黏而渴,谷食不多,消化不快,腰际酸胀,身肢力软,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方剂】调气和中饮。
【药物组成】白芍(炒)三钱,香附(炙)三钱,陈皮三钱,谷芽(炒)三钱,薏苡仁(炒)三钱,山楂三钱,茯苓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石斛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348 气道欠畅,蓄有湿热
【症状】胸闷口渴,身倦酸疼,谷食欠香,食后胸次欠爽,微觉作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调气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香附(炙)四钱,瓜蒌(捣)八钱,法半夏三钱,黄连(研)三钱,生地黄六钱,当归四钱,白芍(生)五钱,川芎三钱,枳壳(炒)三钱,牡丹皮四钱,栀子四钱,白豆蔻(研)二钱。
【药引】川锦纹三钱,秦艽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成海。
案349
【症状】胸次欠爽,食后稍觉不适,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数。
【治法】调胃豁胸。
【药物组成】香附(炙)四钱,木香(研)三钱,法半夏四钱,瓜蒌(捣)一两,生地黄六钱,当归三钱,白芍(生)五钱,砂仁(研)二钱,黄连(研)三钱,焦山楂四钱,栀子(炒)三钱,牡丹皮五钱。
【药引】一捻金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成海。
案350 肝胃不和,饮热凝滞
【症状】发热身酸,胸膈膨闷,脉息弦数。
【方剂】理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砂仁一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半夏曲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评注】本方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合二陈汤化裁,对肝胃不和者当有疗效。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351 内有滞热,外受微凉
【症状】停饮胸满,头闷身酸,脉息沉缓。
【方剂】清热和中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香附(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瓜蒌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外治】外用朴硝五钱。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352 肝经有热,气道不调
【症状】胸膈堵满,身肢酸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调肝清热宽中。
【药物组成】香附(炙)四钱,青皮三钱,乌药三钱,木香(研)二钱,枳壳(炒)三钱,厚朴三钱,当归四钱,赤芍四钱,桃仁泥三钱,延胡索(炙)三钱,苏木二钱。
【药引】丹参三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佟成海。
案353 肝胃不和,气滞,膈间有热
【症状】胸胁满闷,身体酸软,脉息沉弦。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香附(炒)三钱,青皮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半夏(制)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焦神曲二钱,桔梗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荷蒂二个。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354 肝经有热,湿饮欠调
【症状】胸膈堵满,身肢酸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肝调气化饮。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香附(炙)三钱,枳壳三钱,龙胆草三钱,当归六钱,赤芍三钱,丹参三钱,厚朴三钱,汉防己三钱,牛膝三钱,锦纹三钱,橘红三钱。
【药引】焦山楂一两,郁李仁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55 肝经有火,肺胃蓄有湿热
【症状】胸胁刺痛,时觉满闷,饮食不香,脉息右寸关滑数有力,左关弦数。
【治法】清热化滞利湿。
【药物组成】黄芩(酒)二钱,栀子(炒)二钱,槟榔炭三钱,厚朴(炙)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姚宝生。
案356 肝胃不和,气滞有热
【症状】胸膈满闷,头眩心悸,脉息弦缓。
【方剂】理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炒)二钱,厚朴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茯苓二钱,神曲一钱,竹茹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桔梗(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荷叶蒂二枚。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陈世官、姜晟。
案357 肝虚有热,气道不宜
【症状】胸膈满闷,烦热不寐,脉息沉弦。
【治法】滋肝解郁,理气清热。
【方剂】滋肝和气汤。
【药物组成】当归二钱,白芍(炒焦)二钱,牡丹皮二钱,柴胡(醋炒)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白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枳壳(炒)一钱五分,香附(炒)三钱,竹茹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煨姜二片,荷蒂三个。
【评注】沉主里,弦主肝。脉证合参,其证似属肝郁气滞,木失条达,郁而化热,致胸膈满闷,烦热不寐。所立处方具滋肝解郁、理气清热之作用,故惇妃连连用之。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罗衡。
案358 肝胃未和,饮邪上冲
【症状】右胁下间有微痛,与胸前或发阻塞,脉右关大于左关,右有力而左软,寸尺甚平。
【治法】调胃扶脾,疏肝化饮。
【药物组成】党参(生)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二钱,薏苡仁五钱,吴茱萸炭一钱,茯苓三钱,白芍(炒)二钱,当归二钱,炙甘草八分,竹茹一钱五分,陈皮一钱。
【药引】鲜姜粗皮八分,红枣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施焕。
案359 肝经不和,湿滞未净
【症状】胸膈满闷,胃气不开,脉息滑缓。
【方剂】和肝化滞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炒)二钱,半夏(制)三钱,香附(醋制)三钱,大黄三钱,茯苓三钱,枳壳(炒)二钱,陈皮二钱,代赭石(煅,研)三钱,五灵脂(炒)一钱,甘草一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栾泰。
案360 肝经有热,微受浮感
【症状】胸胁满闷,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浮滑。
【治法】清解和肝化饮。
【药物组成】淡豆豉三钱,薄荷一钱五分,后煎防风二钱,苏叶一钱五分,白芷二钱,陈皮三钱,栀子(炒)三钱,黄芩三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厚朴三钱。
【药引】地骨皮三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61 心脾有热
【症状】胸膈不畅,两肋串疼,舌燥口干,有时脾热发倦,脉息右寸沉滑,左寸关弦滑见数。
【治法】舒郁调气清热。
【药物组成】郁金(研)三钱,青皮(炒)二钱,香附(炙)三钱,黄连(研)一钱,延胡索(炙)二钱,枳壳(炒)二钱,羚羊角八分,竹茹二钱。
【药引】芦根(切碎)一支,青果(研)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
案362
【症状】胸膈满闷,脉息滑缓。
【方剂】四七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三钱,瓜蒌三钱,厚朴二钱,青皮(炒)二钱,半夏(炙)三钱,茯苓三钱,黄连八分,枳壳(炒)二钱,桔梗一钱五分,木香(煨)六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363 肝肺气道郁遏不舒,胃阳蓄有饮滞,湿热熏蒸
【症状】鼻涕稠黏,上腭发干,口中觉厚,胸膈不宽,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寸关沉弦而数。
【治法】调气清热化滞。
【药物组成】郁金(研)三钱,橘红二钱,枳壳(炒)二钱,密蒙花(炒)二钱,黄芩(酒)三钱,桑叶三钱,青皮(炒)一钱五分,焦三仙九钱。
【药引】石斛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
案364 饮滞受凉
【症状】妊娠已进七个月,胸膈疼痛,脉息安和。
【方剂】和气饮。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苏叶二钱,黄芩(酒炒)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橘皮二钱,木香(煨,研)六分,砂仁(研)一钱五分,茯苓三钱,香附(醋炙)三钱,大腹皮一钱,桔梗二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张永清、苏钰、崔良玉、郝进喜。
案365 肝肺饮热,气道不宣
【症状】胸满痰盛,心烦身软,脉息弦数。
【方剂】清金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青皮(炒)一钱五分,竹茹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焦神曲二钱,瓜蒌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鲁维淳。
案366 肝阳气滞,微感浮风
【症状】胸满胁痛,肢倦神疲,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缓滑。
【治法】清解调肝舒化。
【药物组成】淡豆豉三钱,薄荷二钱,防风一钱五分,连翘三钱,白芷二钱,瓜蒌八钱,延胡索(炙)四钱,橘红三钱,大腹皮四钱,枳壳三钱,大黄炭一钱五分。
【药引】沉香面(煎)八分,柴胡(醋)八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67 肝胃湿热未清,里滞不化
【症状】大关防行而不畅,时作腹痛,胸中刺疼,恶食口渴,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数。
【治法】清热降滞。
【药物组成】瓜蒌五钱,枳实三钱,厚朴三钱,法半夏三钱,槟榔三钱,木香(煨)二钱,大黄(酒)三钱,焦三仙九钱。
【药引】二丑二钱,鸡内金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68 气道不宣,饮热凝滞
【症状】胸膈满闷,烦热口渴,脉息沉弦。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炒)二钱,苏梗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神曲二钱,砂仁一钱五分,黄连一钱,赤芍一钱。
【药引】荷叶二钱。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张肇基、李德宣。
案369 肝肺气滞,水饮不化
【症状】夜间少寐,口干胸痛,连及两肋。
【治法】调中止痛。
【药物组成】厚朴二钱,延胡索二钱,香附(炙)二钱,砂仁一钱五分,葶苈子二钱,鸡内金三钱,五灵脂二钱,草果一钱五分,大黄(酒)二钱,白芥子(炒)二钱,焦三仙三钱,苏梗二钱。
【药引】沉香(研)五分,大腹皮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70 肝气尚滞,湿饮不净
【症状】饮食之后,犹觉胸痛,夜寐不适,右肋痞硬,脉息仍见弦软而滑。
【治法】调气利湿和肝。
【药物组成】白术三钱,茯苓四钱,茵陈三钱,葛根(炒)三钱,延胡索二钱,郁金(研)二钱,黄芩(酒)二钱,酸枣仁三钱,青皮二钱,焦三仙三钱,赤芍二钱,沉香八分。
【药引】明矾三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71 肝气欠调,脾元亦弱,食滞未化
【症状】食后仍作胸痛,心忙气怯,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而软。
【治法】养脾和肝化滞。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三钱,茯苓四钱,酸枣仁四钱,茵陈三钱,法半夏三钱,枳实二钱,焦麦芽四钱,鸡内金三钱,陈皮二钱,胡黄连(研)三钱,莱菔子(炒)三钱。
【药引】郁李仁三钱,大黄炭二钱,独活三钱。
【调养】调肝化湿膏:西洋参三钱,白术三钱,茯苓八钱,香附二钱,白芍(生)三钱,青皮二钱,茵陈五钱,枳椇子五钱,酸枣仁三钱,鸡内金五钱,泽泻三钱,焦三仙九钱,白扁豆三钱,胡黄连四钱,共以水煎透去渣,兑炼蜜六两收稠膏,每服一茶匙,白开水送下。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72 气道未畅,肝胃欠和
【症状】身肢酸软,胸胁微作满闷,有时心悸,脉息滑缓。
【方剂】调气和中饮。
【药物组成】香附三钱,缩砂八分,陈皮二钱,半夏(姜炙)三钱,茯苓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白术(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373 肝脾不和,中气欠畅
【症状】胸膈满闷,食后肢倦,时作嘈杂,夜寐欠适,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肝快脾育神。
【药物组成】白芍四钱,青皮(研)三钱,焦山楂四钱,厚朴三钱,大腹皮四钱,陈皮三钱,瓜蒌六钱,枳壳三钱,牡丹皮三钱,稻芽(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羚羊角面(先煎)六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74 肝经有热,气道欠调
【症状】胸膈满闷,时作呕恶,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气化饮。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厚朴三钱,瓜蒌六钱,沉香(研)六分,大腹皮四钱,黄连(研)二钱,橘红三钱,黄芩三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焦山楂六钱。
【药引】龙胆草(酒)三钱,钩藤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75 肝气尚欠调和
【症状】胸膈满闷,左臂抽疼,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清肝活络化饮。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厚朴三钱,枳壳三钱,瓜蒌六钱,橘红络各三钱,黄连(研)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钩藤三钱,大腹皮四钱,木通二钱,山楂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76 肝气郁滞,湿饮不调
【症状】水气凌心,胸膈疼痛,脉息左寸关弦数,右部沉滑。
【治法】调肝拈痛化饮。
【药物组成】白芍(醋)四钱,延胡索(炙)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香附(炙)三钱,木香(煨,研)二钱,枳壳三钱,白豆蔻(研)一钱五分,陈皮三钱,青皮(研)三钱,防风二钱,丁香八分,泽泻三钱。
【药引】大腹皮四钱,西瓜翠衣熬汤煎药。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77 气道欠调,肝胃蓄热
【症状】胸次欠爽,有时躁急,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热豁胸。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瓜蒌六钱,龙胆草三钱,羚羊角(先煎)一钱,青皮三钱,小黄连(研)二钱,栀子三钱,法半夏三钱,枳实(炒)三钱,菊花三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鲜荷叶半张。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成海。
案378 肝经有热,气道欠调
【症状】胸膈堵闷,两胁胀满,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肝调气舒化。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厚朴三钱,沉香(研)八分,延胡索(炙)三钱,大腹皮四钱,黄连(研)一钱五分,瓜蒌六钱,枳壳三钱,竹叶三十片,大黄(酒)一钱五分,木通二钱。
【药引】山楂四钱,黄芩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379 湿滞未化,气道不舒
【症状】有时胸满刺痛,脉息弦缓。
【方剂】调气利湿汤。
【药物组成】泽泻二钱,赤茯苓四钱,木通三钱,滑石二钱,猪苓三钱,枳壳二钱,桔梗三钱,厚朴二钱,川芎二钱,陈皮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王允之。
案380 肝木欠调,脾湿不尽
【症状】诸症虽好,而胸前尚觉堵闷,左半筋络有时作抽,脉息左关尚弦,右关微滑。
【方剂】和肝理脾膏。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白芍三钱,柴胡(醋)三钱,黄芩(酒)三钱,赤茯苓四钱,白术三钱,薄荷一钱,牡丹皮四钱,栀子三钱,延胡索一钱五分,秦艽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焦三仙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81
【症状】胸前觉堵,左半身筋脉时或抽疼,脉息左关仍弦,右寸关滑而稍数。
【治法】宽中和脉。
【药物组成】羚羊角一钱,胡黄连(研)二钱,厚朴(炙)一钱五分,枳壳二钱,瓜蒌三钱,钩藤二钱,延胡索一钱五分,秦艽二钱,槟榔(炒)二钱,茵陈三钱,莱菔子(炒)二钱,黄芩(酒)二钱。
【药引】焦三仙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382 肝气不舒,劳碌伤脾
【症状】胸满胁胀,脉息弦涩。
【方剂】逍遥归脾汤。
【药物组成】人参(去芦,另煎)四分,白术(焦)一钱五分,茯神五钱,远志二钱,当归(土炒)五钱,白芍(焦)三钱,酸枣仁(炒)一钱五分,阿胶三钱,蒲黄(炒)艾叶炭一钱五分,香附炭(研)一钱五分,陈皮一钱,柴胡(醋)五分,炙甘草五分。
【药引】福圆肉三枚。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苏钰。
案383 气血两虚
【症状】身软气怯,胸满作痛,脉息虚细无力。
【方剂】人参归脾汤。
【药物组成】人参(去芦)四分,黄芪三钱,白术(土炒)一钱五分,茯神(研)三钱,酸枣仁(盐水炒)一钱五分,远志一钱,陈皮一钱,当归(土炒)三钱,白芍(焦)二钱,炙甘草七分。
【药引】福圆肉三枚。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苏钰。
案384
【症状】头身仍觉串痛,胸满不开,脉息尚好。
【治法】和肝调气。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白芍三钱,生地黄四钱,乌药二钱,木瓜三钱,桑寄生二钱,香附(醋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柴胡(醋)一钱,羚羊角一钱五分,钩藤三钱。
【药引】青风藤二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戴家瑜。
案385 里热尚盛,气道欠和
【症状】胸膈堵闷,口黏而渴,皮肤作痒,谷食不香,身肢懒倦,脉息左寸关浮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解化热。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葛根三钱,藿香二钱,防风二钱,黄连(研)一钱五分,黄芩三钱,连翘三钱,金银花三钱,枳壳(炒)三钱,桔梗三钱,郁金三钱,瓜蒌(研)三钱。
【药引】羚羊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386
【症状】膈间气道郁结,脉络串痛,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舒郁止痛。
【药物组成】郁金(研)二钱,木香八分,党参二钱,桔梗二钱,延胡索(炒)一钱五分,橘络一钱五分,茯苓三钱,僵蚕(炒)一钱,片姜黄二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砂仁(研)五分。
【药引】荷蒂五个。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忠勋。
案387 肝郁气滞,夹饮
【症状】胸满胁胀,牵引周身酸痛懒食,少寐,脉息弦滑。
【方剂】舒郁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五分,香附三钱,枳壳三钱,青皮三钱,木香(研)八分,川芎二钱,橘红二钱,赤茯苓(块)三钱,大腹皮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纪振纲。
案388 肝气壅闭,饮滞凝结
【症状】胸膈稍宽,左胁作痛,牵引周身。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苏梗一钱五分,青皮三钱,枳壳(炒)三钱,郁金三钱,黄连一钱,香附三钱,川芎二钱,赤茯苓三钱,木香(研)八分,橘红三钱,白芍(焦)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纪振纲。
案389 肝阴有热,上焦浮火
【症状】左目有时发胀,胸膈时觉堵满,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缓。
【治法】清热益阴。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二钱,竹茹二钱,麦冬三钱,薄荷八分,菊花二钱,瓜蒌仁(研)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石斛二钱,谷芽炭三钱。
【患者】宣统朝老太太。
【医家】李崇光。
案390 气滞不开
【症状】胸膈满闷,脉息弦缓。
【方剂】四七二陈汤。
【药物组成】苏梗三钱,厚朴二钱,青皮二钱,半夏(炙)二钱,茯苓二钱,黄连八分,焦神曲三钱,麦芽(炒)三钱,陈皮二钱,焦山楂三钱,砂仁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荷梗一尺。
【评注】四七汤即《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可治七情之郁,与治痰之二陈汤合方加味,于全贵妃病情颇适合。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曹进昇。
案391 停饮
【症状】胸膈满闷,脉弦数。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黄芩一钱五分,黄连八分,栀子一钱(生,研)五分,赤茯苓三钱,陈皮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苏梗一钱五分,厚朴(炙)二钱,槟榔一钱五分,瓜蒌三钱。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傅仁宁、陈嘉善。
案392 肝阳有热,气滞停饮
【症状】胸胁满闷,有时腹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中化饮。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青皮二钱,厚朴三钱,木香二钱,当归四钱,赤芍三钱,栀子二钱,川芎一钱五分,大腹皮四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二钱,木通一钱。
【药引】郁金(研)三钱,橘红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393 阴分素亏,脾元欠畅
【症状】胸满肢倦,精神不爽,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养阴调中益脾。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青皮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厚朴三钱,赤芍三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栀子三钱,白术(切)三分,枳壳(炒)三钱,白扁豆(炒)三钱。
【药引】茯神(朱)四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394 气滞不宣
【症状】胸膈少腹凝结作痛,脉息沉弦。
【方剂】调气化滞汤。
【药物组成】橘皮二钱,厚朴二钱,青皮(醋炒)二钱,赤茯苓三钱,瓜蒌三钱,枳实(炒)二钱,半夏曲(炒)二钱,苏梗二钱,大黄(酒)三钱,莱菔子(炒)一钱五分,焦山楂三钱,玄明粉一钱五分。
【药引】木通三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陈昌龄、郝进喜。
案395 肝热渐轻,中焦湿热化而未净
【症状】胸胁胀闷,中焦气道欠畅,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而微数。
【治法】利湿清热。
【药物组成】龙胆草二钱,青皮二钱,槟榔(炒)三钱,枳壳(炒)二钱,瓜蒌皮三钱,赤茯苓三钱,黄连(研)一钱五分,木通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猪苓三钱,泽泻二钱,香附(炙)八分。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李崇光。
案396 肝脾欠和
【症状】时有胸闷,腹胀,两胁不舒,少寐,脉息弦缓。
【治法】滋肝血而调脾。
【方剂】和肝理脾丸。
【药物组成】柴胡二钱,当归(酒洗)一两五钱,白芍八钱,牡丹皮五钱,栀子四钱,香附八钱,白术(土炒)八钱,茯苓八钱,陈皮四钱,青皮三钱,生地黄一两,神曲(炒)一两,麦芽(炒)八钱,莲子五钱,炙甘草二钱。
【评注】和肝理脾丸即逍遥散加减,仍宗舒肝理脾意化裁。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刘太平。
案397 肝阳未静,气道欠调
【症状】晚间头臂作痛,胸闷口渴,有时烦急,身肢稍倦,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上柔肝。
【药物组成】薄荷三钱,菊花四钱,桑叶六钱,连翘四钱,生地黄六钱,川芎三钱,白芍(生)六钱,秦艽三钱,粉牡丹皮四钱,栀子四钱,瓜蒌(捣)八钱,青皮四钱。
【药引】青果(研)七个,天花粉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398 肝经有热,胃蓄湿饮
【症状】胸膈堵满,有时头疼,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胃化饮。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香附(炙)三钱,瓜蒌(捣)八钱,柴胡(醋)一钱五分,大腹皮四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黄连(研)二钱,牡丹皮三钱,生石膏六钱,枳壳三钱,大黄(酒)三钱,龙胆草三钱。
【药引】薄荷二钱,橘红三钱,橘络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第七节 不寐
不寐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清宫不寐医案以夜不得寐、夜间少寐为主要症状,伴有头晕、胸满、少食、身倦、心悸等症状,主要病机为心肝气血虚弱,夹伴有肝热、痰浊等证,主要治法以安神(育神)为主,辅以养血、健脾、清热、化痰(饮)等。
案399 心肝血液不足
【症状】夜不得寐,心空懊,头晕身软,食少不香,背串凉热,大便带溏,脉息左部缓软,右关微滑,沉取力弱。
【方剂】育神健脾汤。
【药物组成】党参四钱,白术(炒)二钱,茯神(朱)三钱,半夏(炙)三钱,白芍(炒)五钱,益智仁(炒)二钱,片姜黄二钱,薏苡仁(炒)三钱,白扁豆(炒)三钱,砂仁(研)六分,柴胡一钱,海桐皮三钱。
【药引】桑寄生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400 肝阴不和,停饮伤胃
【症状】头目眩晕,饮食少思,夜间不寐,脉息弦滑。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木香(煨)六分,半夏(炙)二钱,香附(炒)三钱,陈皮二钱,白术(土炒)三钱,神曲(炒)三钱,厚朴(炒)二钱,大腹皮(洗)二钱,苏梗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桔梗二钱。
【药引】荷梗一尺,生姜一片。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崔文光。
案401 心气不足,饮热尚盛
【症状】胸胁胀满,有时不寐。
【方剂】育神化饮汤。
【药物组成】茯苓(研)三钱,当归三钱,白术(土炒)三钱,酸枣仁(炒)三钱,川芎一钱,厚朴(炒)二钱,远志(去心)三钱,陈皮二钱,半夏(炙)二钱。
【药引】荷梗一尺,生姜一片。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崔文光。
案402 膈间痰热
【症状】胸胁胀闷,夜间少寐,脉息弦滑。
【方剂】四七育神汤。
【药物组成】茯神(研)三钱,苏梗二钱,生地黄五钱,天花粉三钱,麦冬(去心,朱砂炒)三钱,半夏曲三钱,栀子三钱,竹茹三钱,厚朴(炒)二钱,黄芩(酒)二钱,橘皮三钱,香附(炙)三钱,郁金(研)二钱。
【药引】荷梗二尺,灯心一束。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张新、苏钰、赵永年、李松盛。
案403 血虚
【症状】少寐。
【方剂】养荣润燥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酒炒)四钱,秦艽二钱,白芍(酒炒)三钱,香附(醋炒)五钱,橘红二钱,郁李仁三钱,当归六钱,川芎一钱五分,茯神二钱,火麻仁三钱,砂仁一钱五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红枣肉二枚。
【患者】嘉庆朝玉贵人。
【医家】孔毓麟、张桐舒。
案404 心气不足,饮热未净
【症状】夜间有时少寐,脉息和缓。
【方剂】育神代茶饮。
【药物组成】茯神三钱,酸枣仁(炒)二钱,远志一钱,半夏二钱,竹茹二钱。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崔文光。
案405 肝经血液不足
【症状】夜寐欠实,形体未充,饮食较可,脉胀腰痛,自汗潮热均好,脉息左关弦象渐减,右寸关沉滑。
【方剂】养阴荣肤膏。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三钱,天冬二钱,麦冬三钱,紫菀(炒)一钱五分,百合三钱,陈皮八分,北沙参三钱,茯神(朱拌)三钱,酸枣仁三钱,砂仁一钱,狗脊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406 神虚肝旺,阴热上浮
【症状】前夜不眠,脉息左寸关弦软,右关沉缓。
【方剂】育神养阴安眠膏。
【药物组成】西洋参三钱,茯神(朱)八钱,酸枣仁(研)四钱,竹茹四钱,生地黄六钱,白芍五钱,麦冬六钱,羚羊角二钱,远志一钱,五味子二钱,肉苁蓉五钱,甘草二钱,橘红三钱,青果十二个。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张仲元。
案407 心气素弱,肝热上浮
【症状】夜寐有时欠实,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育神养阴。
【药物组成】生地黄六钱,白芍(生)五钱,麦冬五钱,酸枣仁四钱,西洋参三钱,茯神(朱)六钱,石斛四钱,柏子仁四钱,橘红四钱,肉苁蓉五钱,淡竹叶三钱,生甘草二钱。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张仲元。
案408 肝郁不舒,阴分不足
【症状】夜间不寐,身体酸倦,脉息弦缓。
【方剂】舒肝益阴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五分,赤芍二钱,栀子(炒)三钱,天花粉三钱,生地黄五钱,牡丹皮一钱,当归三钱,麦冬四钱。
【药引】灯心三束。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杨春。
案409 心气不足
【症状】夜间少寐,圣脉安和。
【方剂】养阴育神汤。
【药物组成】白芍(炒)一钱五分,龙齿(煅)三钱,远志(肉)一钱,麦冬(去心)三钱,茯神三钱,琥珀(灯心研)一钱,陈皮一钱,五味子一钱,酸枣仁(炒)四钱,生地四钱,甘草(炙)五分,人参一钱。
【药引】桂圆肉七枚。
【评注】脉虽安和,但已年迈(此时乾隆已八十八岁高龄),气血亏损可知。养阴育神汤寓天王补心丹之意,旨在补心安神,育阴清热,并配以人参补气,则气血两顾,阴阳双补,服之于乾隆帝相宜。
【患者】乾隆。
【医家】沙惟一、钱景。
第八节 胃痛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本病在脾胃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清宫胃痛医案以中脘隐疼、胃脘痛、胃脘膨闷等为主要症状,多伴有呕吐、饱胀、恶心、头目不清等症状。病因病机多由停饮、感寒、伤食、湿滞等导致胃气不和、胃失所养。治疗主要以“通”为主要治法,包括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温胃散寒化饮等。常用方剂主要以太医的自拟方为主,如香苏和胃汤、和胃化饮汤等,取得较好疗效。
案410 胃气欠畅,寒湿凝结
【症状】中脘隐隐作疼,脉息左关弦滑,右关紧而微滑。
【治法】调气化寒。
【药物组成】厚朴(炙)一钱,陈皮一钱五分,砂仁(研)五分,白芍(炒)一钱,山楂炭二钱,谷芽(炒)二钱,木香(研)五分,生甘草六分。
【药引】鲜姜二片。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张仲元。
案411 膈间有饮
【症状】胃脘引痛,脉息和缓。
【方剂】和胃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半夏(制)一钱五分,砂仁一钱,香附(醋炒)二钱,神曲三钱,藿香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刘彬。
案412 荣分不和,肝胃积热
【症状】发热烦躁,胃脘膨闷,脉息弦数。
【方剂】调荣清胃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青皮(炒)一钱,香附(炒)三钱,当归二钱,赤芍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大黄(酒)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麦芽(炒)二钱。
【药引】荷蒂三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刘彬。
案413 停饮
【症状】中脘作痛,脉息浮滑。
【方剂】分气和中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枳壳一钱,桔梗一钱,半夏(制)一钱五分,厚朴一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一钱五分,木香六分(研末冲),郁金一钱,栀子(炒)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田福。
案414 胃气不和,微受寒凉
【症状】胃脘作痛,头目不清,烦闷懒食,脉息滑数。
【方剂】香苏和胃汤。
【药物组成】香附(炒)三钱,苏叶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枳壳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半夏(制)一钱五分,砂仁一钱,黄连(姜炒)一钱,神曲(炒)二钱,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陈维文。
案415 脾胃虚弱
【症状】呕吐已止,头迷身软好些,腹胁有时尚痛,饮食懒少,脾胃仍虚。
【方剂】和胃理脾汤。
【药物组成】当归一钱,白芍(炒)一钱五分,白术(炒)一钱五分,茯苓一钱,白豆蔻一钱,陈皮一钱,半夏(姜炒)一钱,枇杷叶(炙)一钱,石斛一钱,沉香(磨汁)三分,炙甘草三分,生姜一片。
【评注】保寿阿哥之病情类今之急性胃炎,和胃理脾汤温胃健脾,自属对症。
【患者】康熙朝保寿阿哥。
【医家】刘声芳。
案416 内伤饮食,外受寒邪
【症状】肚腹攻痛,胸胁饱胀,恶心,腰腿酸疼,夜间不宁。
【方剂】加减行气香苏饮。
【药物组成】紫苏一钱,陈皮一钱,枳壳(炒)一钱,乌药一钱,羌活一钱,川芎八分,木香六分,香附(炒)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延胡索(炒)一钱,藿香八分,炙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康熙朝正黄旗一等侍卫那尔善。
【医家】刘炳斗、李之贤。
案417 肝胃欠和
【症状】中脘有时作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调中和胃。
【药物组成】白芍(炒)三钱,当归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焦神曲四钱,陈皮三钱,山楂炭三钱,甘草一钱五分。
【药引】蔻仁(研)一钱,栀子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第九节 痞满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首见于《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
清宫痞满医案多以胸胁或腹胁等部位的胀痛、满闷为主症,多伴有烦热、恶心、纳呆等兼症。病机多以肝胃失和为主,治法多调中和胃,常用方剂有和中化饮汤、和胃正气汤、调中和胃饮等。
案418 胃气不开
【症状】胸胁膨胀,脉息沉缓。
【方剂】和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砂仁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四钱,郁金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甘草四分。
【药引】陈佛手一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钱松。
案419 心脾虚弱,胃经受寒
【症状】腹胁作胀,夜间少寐,时或头晕心跳。
【方剂】加味异功汤。
【药物组成】人参三钱,白术(土炒)二钱,陈皮一钱,茯苓二钱,炮姜八分,附子(制)一钱,炙甘草六分。
【患者】乾隆朝大学士张廷玉。
【医家】刘裕铎。
案420 胃气不和,内有饮热
【症状】满闷恶心,烦热身酸,脉息滑数。
【方剂】和胃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陈皮一钱,厚朴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神曲(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甘草八分。
【药引】姜皮三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罗衡、张肇基。
案421 脾胃未调
【症状】食后胸膈膨闷,微觉恶心,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调胃理脾饮。
【药物组成】厚朴(炙)一钱五分,苍术(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藿梗一钱五分,砂仁(研)八分,枳壳(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薏苡仁(炒)四钱,白扁豆(炒)三钱,白芍(炒)二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谷芽(炒)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422 肝胃欠和,脾经稍化
【症状】膳后胸膈堵闷,气道不畅,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调中和胃饮。
【药物组成】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木香(研)八分,白豆蔻仁(研)八分,白术(炒)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枳壳(炒)二钱,神曲(炒)三钱,谷芽(炒)三钱,香附(炙)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荷蒂七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423 肝胃之气欠调,蓄滞未清
【症状】胸膈不爽,口中味苦,谷食欠香,经络串凉,身肢觉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有力。
【治法】调中平胃化滞。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陈皮二钱,厚朴(炙)二钱,枳壳(炒)二钱,焦麦芽四钱,焦山楂三钱,白术(炒)二钱,莱菔子(炒)二钱。
【药引】砂仁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424 肝郁夹饮
【症状】胸膈痞满,胁肋胀痛,脉息弦滑。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木香(研)一钱,槟榔二钱,青皮二钱,陈皮二钱,半夏(炙)二钱,赤茯苓三钱,苏叶一钱,藿香二钱。
【药引】沉香面(冲)八分。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李万清。
案425 肝阳结热,气滞欠调
【症状】胸膈堵满,午后腹胀,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肝调气消胀。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青皮三钱,厚朴三钱,乌药一钱五分,白芍四钱,苍术(炒)三钱,橘红三钱,赤茯苓六钱,枳实(研)三钱,大黄(酒)三钱,木通二钱,黄柏三钱。
【药引】大腹皮四钱,郁李仁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426 中州气道欠调
【症状】胸胁满闷,仍作腹胀,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育神和肝,滋阴化湿。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白芍四钱,柴胡(醋)二钱,青皮三钱,香附(炙)四钱,厚朴三钱,苍术(炒)三钱,黄柏三钱,鳖甲(炙)四钱,牛膝三钱,续断三钱,丹参三钱。
【药引】牡丹皮三钱,赤石脂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第十节 嘈杂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吐酸兼见。本证见于《丹溪心法·嘈杂》,其曰:“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又说:“食郁有热。”《景岳全书·嘈杂》谓:“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
清宫医案中嘈杂病的患者主要为慈禧太后和太监李莲英两人,主要症状为嘈杂伴有欲呕、口干、食少、头晕、便溏、神疲、眼目不爽等,主要治疗方法是在健脾和中的基础上,配合化饮(湿)、消食、清热、调肝等综合治法,主要方剂多为太医的自拟方为主,但组方模式多以补气药+理气药+利水消肿药+发散风热药等。
案427
【症状】嘈杂欲呕,喉间咽微干痛,头作眩晕,肩臂强痛少减,背热如旧,脉息左寸仍弱,右寸稍滑,余部均缓。
【方剂】补益健脾汤。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生)三钱,茯神三钱,白芍(炒)五钱,当归(土炒)二钱,柴胡(醋)六分,麦冬(去心)二钱,菊花二钱五分,陈皮一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八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桔梗(生)一钱五分,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王应瑞。
案428 脾胃久亏,肝气微动
【症状】食少难化,嘈杂口干,身软烦急,颃颡浸渗黏涎带血,脉息左关弦,右关软。
【方剂】益气养荣汤。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白术(生)三钱,茯苓三钱,陈皮八分,当归(土炒)二钱,黄芪(生)二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八分,白芍(炒)一钱,干姜(炒)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生甘草六分。
【药引】枸橘叶九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429 脾胃未壮,稍加寒凉
【症状】呕吐嘈杂,早晨头晕,大便稀溏,腹中作泻,指臂强痛,背热未减,脉息左寸稍弱,右关滑大,余部尚平。
【方剂】调脾和胃饮。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炒)二钱,陈皮八分,茯苓(研)三钱,半夏(炙)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柴胡(醋)六分,白芍(炒)一钱五分,藿梗一钱五分,谷芽(炒)三钱,砂仁(研)八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肉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430 肝胃气壅,脾运不快
【症状】食后嘈杂,眼目不爽,神倦力软,大关防不调,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关滑而鼓指。
【治法】益气轻清。
【药物组成】人参四分,白芍(生)一钱五分,菊花一钱五分,金银花二钱,青果(去尖,研)七个,金银花藤一钱,羚羊角五分。
【药引】鲜荷蒂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431 阳气郁遏,阻滞胃气
【症状】食后嘈杂,头目不爽,脉息左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轻清和中。
【药物组成】白芍(生)一钱,菊花二钱,金银花二钱,钩藤三钱,五味子五分,桑叶一钱五分,竹茹一钱,谷芽(炒)三钱。
【药引】陈皮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432 胃中饮热上蒸
【症状】胸满嘈杂,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缓滑。
【治法】化饮和胃。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陈皮一钱,苍术一钱,厚朴(炙)一钱,砂仁(研)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竹茹八分。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李增蕃。
案433 气道欠和,壅滞胃气
【症状】食后嘈杂,眼目不爽,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方剂】加味焦三仙饮。
【药物组成】焦三仙二钱,瓜蒌(研)二钱,麦冬(去心)三钱,香附(醋炒)一钱五分,西洋参一钱,羚羊角四分,通草五分,茯苓一钱五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434 脾元较弱,运化迟慢
【症状】食后嘈杂,腹中作胀,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胃清热。
【药物组成】白芍一钱五分,麦冬(去心)二钱,天花粉二钱,谷芽(炒)三钱,山楂一钱五分,金石斛一钱,桑叶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厚朴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戴家瑜。
案435 肠胃渐和,湿滞见轻
【症状】食后嘈杂,口苦作渴,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缓。
【治法】调脾和中。
【药物组成】党参一钱,白术(生)五分,茯苓三钱,橘红一钱,白扁豆三钱,谷芽(炒)三钱,猪苓一钱五分,甘草六分。
【药引】龙眼肉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436 肝胃欠和
【症状】食后嘈杂,眼目不爽,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益气和肝。
【药物组成】人参八分,麦冬(去心)二钱,五味子五分,羚羊角六分,谷芽(炒)三钱。
【药引】金银花一钱。
【评注】本方生脉散加羚羊角、谷芽、金银花,清补兼施,颇有特色。按古方生脉散加陈皮、炙甘草为五味子汤,可治肺虚少气;加黄芪及甘桔汤为补气汤,治自汗怔忡;加茯神、远志、木通,为茯神汤,宁心止咳,皆另有所用。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437 胃气稍滞
【症状】膈间觉嘈,脉息左关弦缓,右关沉滑。
【方剂】和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金石斛一钱,谷芽(炒)二钱,青果七个。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438 肝脾有热,上焦浮火
【症状】胸膈嘈闷摆布,时作头疼,鼻干口黏,倦怠嗜卧,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热调肝化湿饮。
【药物组成】黄芩(酒)一钱,陈皮一钱,菊花三钱,桑叶二钱,白芍(炒)二钱,冬瓜皮三钱,茯神三钱,金石斛三钱,砂仁(研)八分,莲子三钱,藿梗七分。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439 气血虚弱
【症状】每申酉之时嘈杂懒倦,背热较甚,腰膝酸软,晚间足跗微觉浮肿,脉息右关稍弦,余部至数欠匀。
【方剂】保元健脾汤。
【药物组成】党参五钱,黄芪(米炒)四钱,白术(炒)三钱,鹿茸(炙)一钱五分,补骨脂(炒)三钱,煨姜三片,当归(土炒)二钱,续断(炒)二钱,半夏(制)二钱,茯苓(研)三钱,杜仲(炒)三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银柴胡七分,砂仁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佟文斌。
案440 中气不足
【症状】食后药后数刻时,食水即觉下沉,中脘微觉嘈辣,脉息渐有神力。
【方剂】益气建中汤。
【药物组成】党参五钱,鹿茸片(炙)一钱五分,黄芪(米炒)四钱,白术(土炒)二钱,肉桂六分,肉白芍(炒)二钱,茯神(研)三钱,杜仲(盐水炒)二钱,山茱萸(炙)二钱,补骨脂(炒)三钱,熟地黄二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五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庄守和、李德昌、佟文彬。
案441 肝脾有热,上焦浮火
【症状】胸膈嘈闷摆布,时作头疼,鼻干口黏,倦怠嗜卧,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清热调肝化湿饮。
【药物组成】黄芩(酒)一钱,陈皮一钱,菊花三钱,桑叶二钱,白芍(炒)二钱,冬瓜皮三钱,茯神三钱,金石斛三钱,砂仁八分,莲子三钱,藿梗七分。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442 肠胃未和,脾运仍慢,中气郁遏,清阳不升
【症状】头闷目倦,食后嘈杂,大便未调,身肢力软,脉息左关弦而近缓,右寸关较昨稍平。
【方剂】苓桂术甘汤。
【药物组成】茯苓(研)八钱,白术(炙)三钱,桂心七分,炙甘草一钱,党参三钱。
【药引】诃子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443 心气不舒,肝脾郁遏
【症状】胸满嘈逆,胃气夹饮不降,头眩咽干,颃颡早晨尚有血丝,脊背凉热,脉息左寸关微郁,余部尚平。
【方剂】理脾解郁饮。
【药物组成】党参一钱,白术(生)一钱,茯神二钱,炙甘草四分,当归一钱五分,白芍(焦)一钱五分,香附(制)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陈皮七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程春藻、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444 肝胃气机不利,津液不舒
【症状】胸满嘈逆,颃颡酸干时发五味,头眩肋胀,脉息右关软,左关微弦,两寸仍虚,余部平平。
【方剂】益气养荣汤。
【药物组成】人参八分,白术(生)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桂枝七分,香附(制)一钱五分,鹿角胶(蛤粉炒)一钱,陈皮七分,炙甘草六分,半夏(制)一钱五分,白芍(焦)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程春藻、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445 胃气壅滞,脾运仍慢
【症状】胃膈发辣作疼,夜寐未能安睡,身肢力软,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而近躁,中按鼓指。
【治法】和胃化燥。
【药物组成】石斛一钱五分,竹茹五分,青果十个,山楂一钱五分,五味子十粒,荷梗一尺。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446 胃气壅滞,阻遏清阳
【症状】浊气在上,头闷目倦,食后嘈杂,口干无味,身肢力软,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沉滑。
【治法】轻扬肺胃。
【药物组成】桑叶一钱五分,陈皮五分,菊花二钱,葛根一钱,金石斛二钱,神曲(炒)一钱五分,青果十个。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447 脾胃不和,尚有湿饮
【症状】胸膈不爽,时或嘈闷,身肢懒倦,谷食欠香,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清热调中化湿饮。
【药物组成】桑叶三钱,密蒙花二钱,菊花三钱,竹茹三钱,橘红八分,金石斛三钱,茯苓三钱,薏苡仁(炒)三钱,谷芽(炒)三钱,通草一钱,荷梗二尺。
【药引】青果(研)五个,芦根三把。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448 脾胃欠调,湿郁未化
【症状】中脘嘈杂,心微懊,困倦多眠,谷食欠香,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和中醒脾化痰饮。
【药物组成】白术(炒)一钱五分,橘红一钱,茯苓三钱,薏苡仁(炒)三钱,法半夏(研)二钱,金石斛二钱,藿梗一钱,神曲(炒)三钱,麦芽(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庄守和。
案449 脾胃不和,湿饮痰热
【症状】倦怠嗜卧,胸膈作嘈,谷食欠香,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方剂】和胃调脾化湿饮。
【药物组成】桑叶三钱,菊花三钱,竹茹二钱,金石斛三钱,橘红一钱,茯苓三钱,薏苡仁(炒)三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七分,神曲(炒)三钱,荷梗二尺。
【药引】灯心一子,青果五个。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第十一节 呕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对呕吐的释名,前人有两说:一说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另一说认为呕以声响名,吐以吐物言,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无细分的必要,故近世多并称为呕吐。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呕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且常相互影响,兼杂致病,如外邪可以伤脾,气滞可致食停,脾虚可以成饮等。呕吐的病机无外乎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气郁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一般来说,初病多实,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可由实转虚;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或成痰生饮,则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并见的复杂病机。但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都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济生方·呕吐》云:“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温病条辨·中焦篇》也谓:“胃阳不伤不吐。”呕吐的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呕吐医案主要症状以呕吐、恶心(呕恶)为主,伴随有胸闷、头晕、头痛等。常用药物主要为厚朴、陈皮、香附、半夏、栀子、枳壳、苍术、黄连等。常用的组方模式为理气药+化湿药+温阳药等。
案450 肝热气滞,中州蓄饮
【症状】胸膈堵满,头晕呕恶,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滑数。
【治法】清热调气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梗三钱,薄荷三钱,荆芥穗三钱,菊花三钱,香附(炙)四钱,青皮三钱,木香(研)二钱,黄连(研)一钱五分,羚羊角片(先煎)四钱,法半夏三钱,竹茹三钱,陈皮三钱。
【药引】炒栀子三钱,大黄(酒)二钱,益元散(包煎)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佟成海。
案451 肝阳结热,胃蓄湿饮
【症状】胸胁满闷,肢倦呕恶,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肝止呕化饮。
【药物组成】香附(炙)四钱,青皮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乌药二钱,当归(酒)四钱,赤芍四钱,桃仁(研)三钱,茜草三钱,延胡索(炙)三钱,苏木二钱,橘红三钱,木通二钱。
【药引】法半夏三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452 脾胃不和,停蓄水饮未化
【症状】头晕恶心,呕吐饮沫,脉息弦滑。
【方剂】正气平胃化饮。
【药物组成】藿梗叶各一钱五分,橘皮二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炙)二钱,半夏(制)二钱,木香(煨)八分,砂仁(研)八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竹茹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453 脾胃尚未调和,复夹水饮停蓄
【症状】呕吐,复作痰饮,清水强哕,少带血点,脉息右寸关弦滑而数,余部尚平。
【方剂】平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陈皮一钱,法半夏(研)二钱,茯苓二钱,桔梗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木香(研)五分,砂仁(研)四分,生地黄(次)三钱,牡丹皮二钱,茅根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竹茹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李德昌。
案454 肝肺结热,气道欠调
【症状】食后作呕,有时头疼,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上调中舒化。
【药物组成】菊花三钱,薄荷三钱,川芎一钱五分,龙胆草三钱,大腹皮四钱,栀子(炒)三钱,黄连(研)二钱,橘红三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二钱,焦山楂四钱,黄芩(酒)三钱。
【药引】瓜蒌六钱,郁李仁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455 胃气不和,蓄停水饮,微感寒凉闭伏
【症状】身肢觉热,早晨呕吐涎水,腹脘作痛,脉息左部稍浮,右关滑数。
【方剂】清解和胃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藿梗一钱,陈皮一钱五分,法半夏二钱,黄连(研)五分,焦神曲三钱,茯苓(研)三钱,砂仁(研)八分,厚朴(炙)一钱,竹茹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杨安贵。
案456 中气不调,停蓄饮滞
【症状】嘈杂呕吐,腹中作疼,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胃调中。
【药物组成】厚朴(制)一钱,陈皮一钱,半夏(制)一钱,竹茹一钱五分,苍术(炒)八分,焦三仙一钱五分,甘草六分。
【药引】藿梗六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457 内有湿热,外受微风
【症状】口干舌燥,呕吐恶心,脉息弦数。
【方剂】疏解除湿汤。
【药物组成】苍术(炒)一钱,黄柏(炒)一钱,藿香一钱,防风八分,黄芩一钱,香附(酒)二钱,栀子(炙)一钱,黄连(酒炒)八分,半夏曲(炒)二钱,泽泻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生甘草三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李德宣。
案458 肝脾有热,胃气不和
【症状】表凉已解,烦热作呕,脉息微数。
【方剂】清热和胃饮。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厚朴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半夏(制)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砂仁(研)一钱,茯苓一钱五分,竹茹一钱五分,黄连七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沙惟一。
案459 肝经有火,肺胃蓄有饮热
【症状】呕吐痰饮,有时作晕,脉息右寸关滑数有力,左关弦数。
【治法】清热兼化饮滞。
【药物组成】黄芩(酒)二钱,槟榔(炒)二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橘红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竹茹三钱,焦山楂三钱,羚羊角一钱,菊花二钱,香附(炙)二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桑叶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姚宝生。
案460 中脘停饮,胃气不和
【症状】呕恶发热,肚腹微痛,脉息沉滑。
【方剂】和胃正气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赤茯苓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苏梗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砂仁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罗衡。
案461 胃气不和,内停饮热,外受风凉
【症状】恶心呕吐,头闷发热,胸膈满闷,脉息浮滑。
【方剂】清解正气汤。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藿香梗二钱,半夏(姜炒)一钱五分,白芷一钱,川芎八分,瓜蒌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黄连(姜炒)一钱,赤茯苓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462 寒饮郁结,气血不通
【症状】腹腰胀疼,胸满呕逆,脉息沉迟。
【方剂】温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三钱,郁金三钱,厚朴二钱,赤茯苓三钱,杜仲三钱,续断三钱,五灵脂二钱,炮姜八分,猪苓三钱,焦三仙六钱。
【药引】草豆蔻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李德立。
案463 肝木欠和,胃脘稍蓄饮滞
【症状】有时呕吐,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缓滑。
【治法】舒肝和胃。
【药物组成】白芍(酒)四钱,当归三钱,香附(炙)三钱,青皮(炒)一钱五分,茯苓四钱,法半夏(研)二钱,陈皮二钱,白术(土炒)一钱五分,苍术(焦,土炒)一钱五分,厚朴二钱,吴茱黄连(研)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藿梗八分。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姚宝生。
案464 蓄饮为热,膈间气道不舒
【症状】呕吐,腹下作胀,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寸关弦数。
【治法】调中清热兼于利水。
【药物组成】苍术二钱,法半夏(研)四钱,茯苓三钱,陈皮二钱,槟榔(生)三钱,青皮三钱,木香(煨)一钱五分,泽泻三钱,砂仁一钱五分,瓜蒌三钱,白芍(生)二钱,木瓜一钱五分。
【药引】通草一钱。
【患者】宣统朝五奶奶。
【医家】任锡庚。
案465 停蓄饮滞,脾胃不和,外感风凉
【症状】头疼眩晕,身肢酸倦,胸满嘈杂,呕吐水饮,脉息左部浮弦,右关滑大。
【方剂】疏解调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薄荷六分,藿香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橘皮一钱五分,半夏曲二钱,苍术(炒)二钱,厚朴一钱,菊花一钱五分,神曲二钱,砂仁(研)六分,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466 肝阳结热,胃蓄湿饮
【症状】胸满作呕,有时头晕,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肝止呕化饮。
【药物组成】郁金(研)三钱,青皮三钱,厚朴三钱,木香(研)二钱,赤芍(酒)四钱,当归三钱,黄芩三钱,牡丹皮三钱,大腹皮四钱,枳壳三钱,大黄(酒)二钱,木通二钱。
【药引】黄柏三钱,橘红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467 肝阳热盛,中州蓄饮
【症状】胸满作呕,肚腹胀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调肝止呕定痛。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厚朴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青皮三钱,赤芍(酒)三钱,当归三钱,黄连(研)一钱五分,竹茹二钱,汉防己三钱,续断三钱,牛膝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大腹皮四钱,薄荷(后煎)八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468 肝胃蕴热夹饮
【症状】身倦胸闷,头重干呕,脉息弦数。
【方剂】清肝和胃饮。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栀子(炒)二钱,柴胡一钱,半夏(制)二钱,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咸丰朝贞嫔。
【医家】杨泰恒。
案469 心力久伤,肝阳虚火寄于胃湿不化而成痰涎
【症状】偶作呕吐,虚烦懊,脉息左关脉象弦滑而重按无力,右部洪滑兼数。
【治法】潜阳化湿。
【药物组成】生石决明(研)三钱,莲子心一钱,茯神三钱,白芍(生)三钱,法半夏三钱,黄连炭一钱五分,当归三钱,泽泻二钱,橘红三钱,栀子三钱,胡黄连八分,神曲(炒)二钱。
【药引】干荷叶一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周鸣凤。
第十二节 腹痛
腹痛,首载于《内经》(《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感受六淫之邪,虫积、食滞所伤,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经脉失荣等,均可导致腹痛。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腹痛医案以腹痛为主症,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隐痛,疼痛部位有在少腹,有在小腹,亦有在脐腹痛。证候多以气滞、肝热、寒湿、血瘀为主,以理气、清热、调肝、温中、化湿、活血为主要治法,通、补结合。通过对腹痛医案中用药的统计分析,按照使用频次大小排列依次为厚朴、木香、陈皮、香附、当归、神曲、白芍、山楂,高频药对为厚朴+香附、香附+当归、神曲+山楂等,组方模式多为理气药+化湿药+消食药。
案470 肝阳有热,阴分素亏
【症状】身肢酸倦,微作腹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滑缓。
【治法】益阴和肝调气。
【药物组成】龟板(炙)四钱,丹参三钱,当归四钱,赤芍四钱,桃仁泥三钱,延胡索(炙)三钱,香附(炙)三钱,青皮三钱,大腹皮四钱,木香(研)一钱五分,厚朴三钱,木通一钱五分。
【药引】焦山楂四钱,赤茯苓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471 肝阳有热,中焦蓄饮
【症状】有时呕逆,微作腹胀,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和肝清热化饮。
【药物组成】香附(炙)四钱,青皮(炒)三钱,厚朴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当归(酒)四钱,赤芍四钱,茜草三钱,桃仁(研)三钱,大腹皮四钱,枳实(研)三钱,大黄(酒)二钱,陈皮二钱。
【药引】木通二钱,竹茹一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472 湿滞不净
【症状】少腹作痛,夜间少寐,脉息弦数。
【方剂】养荣润燥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火麻仁(炒)二钱,郁李仁(研)二钱,桃仁二钱,香附(醋炒)三钱,山楂(研)三钱,牡丹皮二钱,木香一钱,青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砂仁一钱五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白云昇、回清泰。
案473 肝热阴虚,气滞停饮
【症状】胸满肢倦,时作腹胀,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益阴和肝调气。
【药物组成】当归八钱,赤芍四钱,泽兰三钱,延胡索(炙)四钱,香附(炙)四钱,沉香(研)五分,乌药二钱,厚朴三钱,大腹皮四钱,青皮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丹参四钱。
【药引】炙龟板六钱,牛膝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474 荣分不足,里滞未清
【症状】少腹作痛,夜间少寐,脉息弦数。
【方剂】芎归化滞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焦山楂三钱,牡丹皮(炒)一钱五分,川芎二钱,麦芽二钱,柴胡一钱,竹茹三钱,黄芩一钱五分,茯神二钱,枳壳一钱五分,乌药(炒)一钱,橘核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二十寸。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白云昇。
案475 胃中饮热
【症状】身肢软倦,腹中微痛,口燥食少,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调中饮。
【药物组成】麦冬(去心)三钱,陈皮二钱,枳壳(炒)二钱,厚朴一钱五分,黄芩二钱,香附(制)二钱,焦三仙六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灯心一束。
【患者】咸丰朝钟郡王。
【医家】李德立、冯钰。
案476 肝胃气道不宣,停滞受凉
【症状】口干胸满,腹胁胀痛,脉息弦数。
【方剂】乌药正气汤。
【药物组成】乌药三钱,陈皮二钱,半夏(炙)一钱五分,焦麦芽三钱,藿香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焦神曲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苏梗二钱,赤茯苓三钱,焦山楂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煨姜三片。
【患者】嘉庆朝大阿哥。
【医家】张永清、崔良玉。
案477 停滞受凉
【症状】恶寒口干,呕恶胸满,两胁牵引少腹胀痛,脉息弦滑。
【方剂】乌药正气汤。
【药物组成】乌药三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焦神曲三钱,藿香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麦芽(炒)三钱,苏叶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半夏(炙)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嘉庆朝大阿哥。
【医家】张永清、崔良玉、陈昌龄、王泽溥。
案478 停滞受凉
【症状】呕恶口干,胁腹胀痛,脉息弦滑。
【方剂】调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木香一钱,槟榔二钱,枳实(炒)二钱,厚朴(炒)三钱,橘皮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黄连八分,柴胡(醋)一钱,半夏曲三钱,香附(炒)三钱,砂仁一钱五分,草豆蔻(煨)一钱,伏龙肝三钱。
【药引】姜汁一茶匙。
【患者】嘉庆朝大阿哥。
【医家】崔良玉、陈昌龄。
案479 脾热偶触微寒
【症状】腹中觉痛,咽间不爽,脉息右关沉滑稍数。
【方剂】和胃调中饮。
【药物组成】厚朴(制)一钱,陈皮一钱,茯苓三钱,木香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白芍(炒)二钱,炙甘草七分。
【药引】川贝母二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全顺。
案480 气道不宣,饮热凝滞
【症状】胸满腹痛,恶心嘈杂,脉息弦滑。
【方剂】香连化滞汤。
【药物组成】木香一钱,黄连(姜炒)一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槟榔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枳壳一钱五分,赤芍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大黄一钱,甘草八分,麦芽二钱,神曲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张肇基、李德宣。
案481 胃气未和
【症状】胸满腹痛渐减,脉息弦缓。
【方剂】香连和胃汤。
【药物组成】木香一钱,黄连一钱,赤茯苓三钱,猪苓一钱五分,泽泻二钱,苍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神曲二钱,半夏(制)二钱,麦芽(炒)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评注】湿浊已祛,理应和胃;热邪伤阴,自当养阴。唯湿邪未尽,故重在和胃。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张肇基、李德宣。
案482 肠胃欠和,脾元化湿较慢
【症状】腹中有时作痛,大便较勤,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缓滑。
【治法】理脾调中。
【药物组成】党参一钱五分,白术(生)一钱五分,茯苓二钱,薏苡仁(炒)三钱,莲肉三钱,木香(煨)五分,砂仁(研)八分,炙甘草六分。
【药引】佛手柑五分。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483 中气欠和
【症状】眼目发眩,肩臂酸沉,腹中隐隐作痛,脉息左关稍弦,右关滑而稍数。
【治法】调中和胃。
【药物组成】瓜蒌二钱,陈皮八分,通草八分,赤茯苓二钱,谷芽(炒)三钱,香附(炙)八分,甘草六分。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484 胃蓄湿滞,肠胃不和
【症状】身肢酸倦,谷食不香,有时腹中微疼,大关防欠调,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有力。
【方剂】平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茯苓三钱,藿香二钱,焦三仙九钱,苍术(炒)二钱,法半夏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枳壳(炒)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485 气滞饮热
【症状】胸腹胀痛,荣分正行,脉息弦数。
【方剂】调荣理气汤。
【药物组成】川芎一钱五分,当归四钱,丹参二钱,山楂三钱,香附(制)三钱,砂仁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木香一钱,黄芩三钱,大腹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甘草四分。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二十寸。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钱松。
案486 胃气不和
【症状】肠胃气道欠和,食后腹中微疼,脉息左关弦缓,右关滑缓。
【方剂】和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陈皮一钱,木香(煨)五分,生姜一片,炙甘草四分。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487 暑湿凝结,停滞未净
【症状】胸胁膨闷,肚腹微痛,脉息弦数。
【方剂】黄芩芍药汤。
【药物组成】黄芩三钱,芍药(焦)一钱五分,香附(制)三钱,砂仁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厚朴二钱,焦神曲三钱,山楂三钱,麦芽三钱,木香一钱,连翘三钱,藿香五分,栀子(炒)三钱,甘草四分。
【药引】鲜白扁豆叶十片,白矾黄豆大一块。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钱松、孙奉廷。
案488 肝胃不和
【症状】胸满腹痛,脉息弦数。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青皮(醋)二钱,苏梗二钱,半夏(炙)三钱,枳实(炒)一钱五分,厚朴二钱,赤茯苓三钱,香附(醋炒)三钱,焦山楂三钱,焦神曲三钱,栀子(炒)三钱,黄连八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489 肝肺有热,停饮受凉
【症状】寒热腹痛,夜间不寐,脉弦滑。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二钱,香附三钱,青皮二钱,桔梗三钱,白芍三钱,木香(研)一钱,陈皮三钱,赤茯苓(研)四钱,焦神曲三钱,天花粉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王允之。
案490 停饮受凉
【症状】胸满腹痛,口干身懒,脉息弦滑。
【方剂】调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藿香叶一钱五分,黄连一钱,半夏二钱,苏梗一钱,当归五钱,茯苓二钱,木香八分,川芎二钱,甘草一钱,砂仁八分,白芍(焦)四钱,陈皮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孔毓麟。
案491 寒饮下注
【症状】肚腹绕脐微痛,脉息沉缓。
【方剂】温中代茶饮。
【药物组成】香附三钱,乌药一钱五分,砂仁(研)一钱,丁香二分,藿香叶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厚朴(炒)一钱五分。
【患者】道光朝孝全成皇后。
【医家】苏钰、张新。
案492 肝脾欠和,肠胃湿滞尚有未清
【症状】肚腹胀疼,谷食不香,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方剂】调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木香(研)八分,砂仁(研)八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泽泻一钱五分,焦山楂二钱,大腹皮二钱,赤茯苓三钱,麦芽(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鲜荷叶(带梗)一小张。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493 胃经湿滞,饮热未清
【症状】口渴腹中胀痛,脉息左关弦缓,右寸沉滑。
【方剂】清化湿滞饮。
【药物组成】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木香(研)八分,砂仁(研)八分,藿香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枳壳(炒)二钱,赤茯苓三钱,泽泻二钱,神曲(炒)三钱,天花粉三钱,白芍(炒)二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494 肝经有热,气道欠调
【症状】腹胀作痛,腰酸腿疼,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寸关弦而近数。
【治法】和肝养荣拈痛。
【药物组成】香附(炙)二钱,青皮二钱,赤芍二钱,当归三钱,泽兰二钱,续断二钱,牛膝二钱,丹参一钱五分,木香(煨)一钱五分,艾叶炭三分,川芎一钱五分。
【药引】阿胶(炒)六分。
【患者】宣统朝淑妃。
【医家】赵文魁。
案495 湿热过盛
【症状】胸胁胀满,少腹牵引攻冲作痛,脉息弦滑。
【方剂】疏肝定痛汤。
【药物组成】黄连(研)八分,砂仁(研)八分,当归(酒洗)三钱,栀子(炒)二钱,木香(煨)八分,枳壳(炒)二钱,山楂三钱,生地黄三钱,青皮(炒)三钱,槟榔二钱,麦芽(炒)三钱,炙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陈昌龄、张新、郝进喜。
案496 气滞停饮,外受风瘟
【症状】发热头疼,有时腹中牵引作痛,咳嗽懊,脉息浮弦。
【方剂】清瘟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叶二钱,防风二钱,杏仁(去皮尖,研)二钱,桔梗三钱,前胡二钱,荆芥穗二钱,赤芍(炒)二钱,橘皮三钱,赤茯苓(研)三钱,半夏三钱,连翘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淡豆豉三钱。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甄景芳。
案497 饮滞受寒
【症状】肚腹疼痛,二便不利,头闷干呕,脉息沉弦。
【方剂】厚朴温中汤。
【药物组成】厚朴(姜炙)二钱,半夏(炙)二钱,乌药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二钱,桂枝一钱五分,炮姜一钱,苍术(泔炙)一钱五分,木香八分,泽泻二钱,羌活一钱,独活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寒湿腹痛,因于内有饮滞,外受寒邪而致。治疗先以温中除湿,次则温中和胃,终以健脾除湿,治疗之先后有序,自当收效。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
【医家】商景霨、舒岱、孙奉廷。
案498 内停湿滞,寒冷凝结
【症状】胁肋牵引少腹作痛,腿膝酸疼,脉息沉缓。
【方剂】加减五积散汤
【药物组成】厚朴(炒)二钱,半夏(炙)二钱,白芍(姜炒)二钱,肉桂(肉)一钱,陈皮三钱,枳壳(炒)二钱,延胡索三钱,炮姜一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当归四钱,香附(炒)四钱,茯苓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煨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崔良玉、王明福。
案499 肝经气滞
【症状】腰酸腿痛,肚腹疼痛,脉息沉数。
【方剂】养荣和肝汤。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白芍二钱,苏梗二钱,生地黄四钱,川芎一钱五分,延胡索二钱,香附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丹参三钱,木香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大格格。
【医家】鲁桓。
案500 胃气尚欠和畅
【症状】身肢疲倦,微有腹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养阴和胃调中。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厚朴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柴胡(醋)一钱,白芍四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栀子三钱,白术三分,白扁豆(炒)三钱,砂仁一钱,橘红一钱五分。
【药引】茯神(朱)四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佟成海。
案501 停饮受凉
【症状】胸胁胀满,少腹作痛,气道不畅,脉息弦滑。
【方剂】调气四磨饮。
【药物组成】茯苓□□,厚朴(炒)二钱,乌药一钱五分,延胡索(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枳壳(炒)二钱,香附(醋炙)三钱,砂仁(研)一钱五分,沉香(研末冲服)六分,橘红二钱,白芥子一钱,木通三钱。
【药引】生姜皮二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陈昌龄、郝进喜。
案502 脾经欠调,肠胃蓄湿气滞
【症状】便后腹胁作痛,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缓滑。
【治法】理脾止痛。
【药物组成】藿梗一钱,陈皮八分,白扁豆(炒)三钱,赤茯苓三钱,薏苡仁(炒)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香附(炙)八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砂仁七分。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庄守和。
第十三节 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泄泻医案主要症状有大便溏泄、夜间溏泄、腹中疼痛等,多由肝郁、脾虚、内寒、暑湿、停饮等引起,常用治法有理气、化湿、健脾、温中等,通过对泄泻医案中常用药物统计发现,按照使用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茯苓、白术、泽泻、陈皮、厚朴、猪苓、白芍等,可见这些常用药物是参苓白术散的主要组成药物,“以方测证”可以得出清宫泄泻医案中多以脾虚湿盛致泄为主,其主要组方模式多为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为主。
案503 内有寒饮,外受暑湿
【症状】腹中疼痛,大便溏泄,脉息弦滑。
【方剂】藿苓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紫苏一钱,大腹皮一钱,厚朴一钱五分,木香八分,泽泻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猪苓一钱,白术(炒)一钱,桂枝一钱,半夏曲(炒)二钱,炙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武世倬、李德宣。
案504
【症状】谷食欠香,大便带溏,背热如旧,脉息左寸稍弱,右关缓弱,余部静细有神。
【方剂】益气健脾汤。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白术(生)二钱,茯神三钱,半夏(炙)二钱,干地黄三钱,白芍(炒)一钱五分,当归(土炒)二钱,谷芽(炒)三钱,枸杞子一钱五分,女贞子三钱,桑寄生三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砂仁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505 脾虚夹湿
【症状】中气不运,夜间溏泄,脉息弦软。
【治法】扶脾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丸。
【药物组成】玉竹二钱,茯苓三钱,白术(土炒)二钱,莲肉三钱,桔梗二钱,薏苡米四钱,山药(炒)五钱,白扁豆(炒)三钱,砂仁(炒)二钱,炙甘草八分。
【评注】皇后之病荣分不断,缘于脾气不足,脾失充摄,则淋漓不止,经用归脾诸方,症势递减。改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开胃,益气除湿,徐徐缓图,乃稳健之治法。
【患者】嘉庆朝孝淑睿皇后。
【医家】张自兴、舒岱。
案506 脾胃运化迟慢,湿气下行
【症状】作泻,腹中微痛,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益气理脾。
【药物组成】人参六分,白术(生)八分,茯苓二钱,甘草五分,谷芽(炒)二钱,白扁豆(炒)三钱,莲肉(研)三钱,山药三钱。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李德源、戴家瑜。
案507 肠胃未和,湿气未净
【症状】口苦而渴,尚作泄泻,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缓。
【治法】理脾分利。
【药物组成】人参六分,党参一钱五分,白术(生)五分,白术(炒)五分,茯苓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车前子(包煎)三钱,白扁豆(炒)三钱,苍术八分,陈皮一钱,甘草五分。
【药引】五味子五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508 湿滞夹寒
【症状】肚腹作痛,有时微泻,脉息滑缓。
【方剂】香砂化滞汤。
【药物组成】木香(研)一钱,砂仁(研)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白豆蔻(研)一钱,麦芽(炒)三钱,焦神曲三钱,厚朴(炒)二钱,陈皮二钱,生甘草七分。
【药引】煨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张新、苏钰、郝进喜。
案509 热多实少,湿不易化
【症状】腹痛作泻,脉息右关沉滑稍数。
【治法】清热化湿分利。
【药物组成】葛根一钱五分,猪苓二钱,陈皮一钱,白芍三钱,泽泻二钱,茯苓三钱,木香一钱,藿梗二钱。
【药引】红枣五枚,黄连一钱五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全顺。
案510 肝热湿盛
【症状】四肢倦怠,大便作泻,脉息左寸关弦滑,右寸关缓而兼数,两尺缓而少力。
【治法】化湿平肝。
【药物组成】茯苓二钱,猪苓二钱,石莲肉二钱,泽泻二钱,白术(生)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
【药引】荷叶丝一钱,竹茹一钱。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郭泮芹。
案511 肝热湿盛
【症状】腹痛作泻,脉息左寸关稍弦,右寸关微大。
【治法】化湿平肝。
【方剂】清胃和肝代茶饮。
【药物组成】黄芩一钱,知母一钱,玄参一钱五分,麦冬二钱,白扁豆(土炒)二钱,白芍一钱五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何继德。
案512 湿滞下行
【症状】大关防泄泻,食后嘈杂,身肢较倦,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关滑而鼓指。
【治法】和胃化湿。
【药物组成】沙参二钱,茯苓一钱五分,白术(荷叶包米蒸)六分,金石斛一钱,菊花一钱五分,金银花一钱,竹茹一钱,谷芽(炒)三钱。
【药引】鲜荷叶一角。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513 脾胃欠和,化湿较慢,湿气下行,清阳不升
【症状】作泻,脉息左关弦缓,右关滑缓。
【治法】益气升清。
【药物组成】人参须各四分,白术五分,茯苓二钱,甘草六分,谷芽(炒)三钱,白扁豆(炒)三钱,薏苡仁(炒)三钱,金银花一钱五分。
【药引】鲜荷叶一角。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李德源、戴家瑜。
案514 胃蓄饮滞,过服寒凉
【症状】头闷肢倦,呕吐恶心,寒饮下注,泄泻腹疼,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调中和胃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梗二钱,黄连(研)一钱五分,竹茹一钱,泽泻三钱,赤茯苓四钱,木通一钱五分,新会二钱,猪苓二钱,木瓜二钱,鲜姜三片。
【药引】太乙紫金锭一粒。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案515 肠胃欠和,湿滞尚盛
【症状】口干恶食,肌肤发热,大便泄泻,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浮躁渐缓,右寸关尚滑。
【治法】和中解表。
【药物组成】党参一钱,薏苡仁(炒)三钱,白扁豆(炒)三钱,莲肉(去心,研)二钱,葛根一钱,陈皮八分,甘草五分。
【药引】红枣肉二个,生姜一片。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516 暑湿停滞
【症状】腹胀便泻,身体微热,脉息浮数。
【方剂】胃苓代茶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大腹皮一钱五分,猪苓一钱,泽泻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桔梗一钱五分,苍术(炒焦)八分,厚朴(制)二钱,陈皮一钱五分。
【药引】六一散二钱,灯心三十寸,薏苡仁四两。
【患者】嘉庆朝五阿哥。
【医家】赵壁。
案517 内伤生冷,外感风寒
【症状】腹内微痛,大便泄泻,脉息弦数。
【方剂】清暑胃苓汤。
【药物组成】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茯苓二钱,陈皮二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白术(土炒)二钱,香薷一钱五分,木通二钱,白扁豆(炒,研)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曼常在。
【医家】孙景燕。
案518 脾元积衰
【症状】大便六次,溏泄带水,并有不化,身软气怯,肢体仍热,脉息两关弦滑。
【方剂】益火理中汤。
【药物组成】党参五钱,鹿茸片(炙)一钱五分,黄芪(炒)三钱,白术(土炒)三钱,茯苓三钱,补骨脂(炒)三钱,肉桂六分,五味子(炙)五分,苍术(炒)二钱,巴戟肉(炙)二钱,干姜(炒)八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银柴胡七分,升麻三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519 脾元阳虚陷
【症状】食少口干,昨日下泻,间有完谷无味,气软形瘦较甚,口气五味,脊背凉热仍然,症势疲缓,脉息两寸虚弱,两关弦滑,重按亦无力。
【方剂】温补固肠饮。
【药物组成】人参(蒸兑)一钱五分,白术(炒)三钱,茯苓三钱,赤石脂(煅)三钱,肉豆蔻一钱,诃子(煨)一钱五分,肉桂(去皮)六分,禹余粮(煅)三钱,葛根一钱五分,白芍(炒)二钱,炙甘草八分,车前子二钱。
【药引】煨姜三片,乌梅二个。
【评注】西太后患有久泻之症,光绪六年时,四十六岁,宫中御医先以温补固肠饮治疗,温肾、健脾之中加仲景之赤石脂禹余粮汤,效不显,改加四神丸后好转,足见四神确为治脾肾泄泻良好之方,今人亦证明可用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之久泻。四神丸方出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原方有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姜枣为丸,临卧盐汤下。张仲景《伤寒论》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止利,系下利不止,心中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改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与此案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四神丸方单用补骨脂、肉豆蔻名二神丸;单用五味子、吴茱萸,名五味子散;《澹寮方》除五味子、吴茱萸,加茴香、木香,姜煮枣丸,亦名四神丸,治同。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汪守正、马文植、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520 湿热未净,肝胃不调
【症状】滞泻数次,胸闷倦怠恶食,脉息沉缓。
【治法】清热平肝,和中利湿。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黄芩(酒炒)三钱,谷芽(炒)三钱,黄连一钱,龙胆草一钱五分,白芍(炒)三钱,青皮(炒)三钱,木香七分,麦冬三钱,茯苓三钱,薄荷四分,天花粉三钱。
【药引】益元散(煎)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戴家瑜。
案521 寒热凝结,水饮不化
【症状】腹痛作泻作呕,寒热往来,胸膈不快,脉息沉缓。
【治法】和中分利。
【药物组成】茯苓四钱,法半夏二钱,檀香一钱五分,肉豆蔻一钱五分,六一散(煎)三钱,大腹皮二钱,厚朴一钱五分,藿梗二钱,车前子(包煎)三钱,木瓜三钱,砂仁(研)八分,香附(炙)二钱。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戴家瑜。
案522 水饮运化失常
【症状】日夜作泻数次,脉息右部沉滑,左部弦缓。
【治法】利湿分解。
【药物组成】茯苓四钱,厚朴(炙)一钱五分,木香一钱,泽泻二钱,白术(焦)二钱,猪苓三钱,诃子(煨)一钱五分,车前子(包煎)三钱,白扁豆(炒)三钱。
【药引】藿梗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戴家瑜。
案523 肠胃未和,饮滞尚盛
【症状】头闷觉疼,有时恶心,大便尚泄,胸胁作疼,身肢发热,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有力,紧象见缓。
【治法】调气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苏叶一钱五分,陈皮三钱,厚朴(炙)二钱,茯苓四钱,泽泻三钱,猪苓三钱,白术(炒)三钱,白扁豆(炒)三钱,大腹皮二钱,木瓜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红枣肉三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24 寒气凝结,停蓄饮滞
【症状】胸间作疼,呕吐饮沫,大便泄泻,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滑紧。
【方剂】温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厚朴三钱,陈皮三钱,苍术二钱,茯苓四钱,法半夏三钱,泽泻二钱,猪苓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白术(炒)三钱,藿梗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25 肠胃未和,饮滞未净
【症状】大便尚泄,有时恶心,口渴而黏,腰间酸胀,身肢力软,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有力。
【治法】和中分利。
【药物组成】葛根二钱,白扁豆(炒)三钱,薏苡仁(炒)三钱,赤茯苓三钱,黄连(研)一钱,木香(研)一钱,白术(炒)三钱,泽泻三钱,猪苓三钱,木瓜三钱,白芍(炒)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陈皮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26 肠胃未和,饮滞未净
【症状】头闷微疼,大便尚泄,口黏无味,身肢酸倦,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沉滑有力。
【治法】平胃化饮。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南薄荷一钱,葛根一钱五分,陈皮三钱,茯苓四钱,白术(炒)三钱,泽泻三钱,猪苓三钱,白扁豆(炒)三钱,大腹皮二钱,薏苡仁(炒)四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红枣三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27 寒湿凝结
【症状】腹痛下利,脉息右关沉弦。
【治法】温中化湿。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白术(生)二钱,苍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木香(煨)五分,桂枝六分,甘草八分。
【药引】老姜二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528 肝经有热,肠胃气道不和
【症状】大关防作泻,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稍数。
【治法】和中化湿。
【药物组成】茯苓四钱,陈皮一钱五分,苍术(焦,土炒)一钱五分,白扁豆(炒)四钱,黄连炭一钱五分,木香(煨)一钱五分,槟榔(焦)三钱,泽泻二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一钱,甘草一钱。
【药引】桑叶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姚宝生。
案529 气血虚弱,脾胃不能健运
【症状】泄痢不止,脉息郁滞。
【方剂】舒郁化滞汤。
【药物组成】郁金二钱五分,当归三钱,蕲艾叶(炒)三钱,香附(制)三钱,谷芽(焦)四钱,赤芍二钱,远志三钱,苏梗三钱,川芎二钱,没药二钱,炙甘草八分,肉桂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郑汝骧。
案530 寒湿伤脾
【症状】肚腹溏泄,大便泄泻清水,日夜五六次,气弱身软,懒食恶心,六脉沉迟无神。
【治法】升阳除湿。
【方剂】加减升阳除湿汤。
【药物组成】苍术(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赤茯苓二钱,猪苓八分,泽泻八分,升麻三分,柴胡五分,木香五分,砂仁七分,炮姜七分,白扁豆(炒)二钱,甘草(蜜炙)五分。
【药引】姜皮三片,陈仓米五分。
【患者】康熙朝御前一等侍卫海清。
【医家】李德聪。
案531 木郁土弱
【症状】食少难消,胸胁不畅,颃颡如昨,呕饮便溏,脉息右关滑而微大,左关稍弦,余部平平。
【方剂】理脾化饮汤。
【药物组成】人参六分,白术(土炒)二钱,黄芪(生)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橘皮六分,半夏(制)三钱,砂仁(研)八分,谷芽(炒)三钱,沙苑蒺藜二钱,佩兰六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程春藻、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532 肝火克于脾土,肺气逆行
【症状】头眩酸倦,懒食作泻,精神不振,胸中觉干,烦杂少安,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滑缓。
【治法】柔肝利湿。
【药物组成】生地黄二钱,茯神(朱)二钱,白芍二钱,泽泻一钱五分,薏苡仁(炒)三钱,益智仁二钱,菊花三钱,莲子三钱,代赭石(煅)三钱,枳壳(炒)二钱。
【药引】羚羊角五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王祯福。
案533 心脾素亏,虚火上浮
【症状】大便作溏,气怯神倦,睡醒时口干黏腻,舌边作痛,脉息左关尺平平,心脉虚软,右关稍见浮弦,尺部较弱。
【方剂】养心归脾饮。
【药物组成】党参二钱,白术(炒)一钱五分,茯神二钱,益智仁(炒)二钱,黄芪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橘皮六分,莲子二钱,谷芽(炒)一钱五分,山药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薛宝田、仲学辂、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534 脾元不壮,肠胃蓄有湿滞,气不调畅
【症状】大便见溏,肚腹便前作痛,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缓滑。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
【药物组成】潞党参二钱,白术(土炒)二钱,茯苓三钱,白扁豆(炒)三钱,薏苡仁(炒)四钱,木香(煨)六分,陈皮八分,泽泻一钱五分,白芍(炒)一钱五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庄守和。
第十四节 痢疾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痢疾,古代亦称肠、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多相染易”。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导致死亡,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各类型痢疾常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久痢,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
清宫痢疾医案主要症状多以腹痛、下痢红白、里急后重等为主,伴有胃不思食、胸满、恶心等症状。治疗主要以清热化湿、调气活血为主,主要药物有木香、黄连、大黄等药物,主要常用方剂有香连胃苓汤、香连化滞汤、香连芍药汤、香连仓廪汤等“香连”类方。
案535 暑滞凝结
【症状】腹痛重坠,下痢红白,脉息沉数。
【方剂】香连胃苓汤。
【药物组成】木香(煨)八分,黄连一钱,大黄(酒)一钱,枳实二钱,槟榔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山楂三钱,苍术(炒)二钱,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木通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
【医家】张自兴、王文彬。
案536 寒暑凝结
【症状】下痢红白,昼夜三十余次,肚腹重坠疼痛,脉息浮数。
【方剂】香连化滞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柴胡一钱,枳壳一钱五分,木香一钱,黄连一钱,大黄一钱,赤芍二钱,槟榔一钱五分,槐花三钱,甘草五分。
【药引】炒仓米一钱五分。
【评注】本例暑湿蕴热侵于肠胃,湿热蕴蒸,肠胃气血阻滞,气血与湿热之邪搏结而成。香连化滞汤具清热解毒、理气通滞之功效。
【患者】嘉庆朝总管张进忠。
【医家】张铎。
案537 湿热下行
【症状】下痢红白,色如鱼脑,里急后重,腰腹坠痛,年老气虚,又兼病后六脉尚大,脉症不宜。
【治法】调中益气。
【方剂】加减调中益气汤。
【药物组成】玉竹二钱,白芍(酒炒)二钱,茯苓二钱,陈皮一钱五分,黄连(酒炒)六分,木香(煨)四分,泽泻八分,炙甘草三分。
【药引】陈仓米(炒)二钱,灯心三十寸。
【患者】康熙朝武英殿赫世亨。
【医家】刘声芳、张睿。
案538 肺热熏蒸,湿热下流,元气大伤
【症状】脉息尚未宁净,下痢便数大减,小便赤色少退,咳嗽,两腿酸痛,时有发迷,气喘。
【方剂】加减归芍六君子汤。
【药物组成】玉竹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沙参二钱,麦冬二钱,茯苓一钱二分,陈皮一钱,白扁豆二钱,黄连五分。
【药引】灯心二十寸。
【患者】康熙朝武英殿赫世亨。
【医家】刘声芳、张睿。
案539 暑湿伤气下痢,元气大虚
【症状】腰腹坠痛,下痢紫红血水,两胁胀满,小水结涩不通,发烧烦躁,不思饮食,胸胃胀满。
【方剂】加减升阳益胃汤。
【药物组成】茯苓一钱五分,白芍(酒炒)一钱五分,牛膝一钱,薏苡仁二钱,椿皮(醋炒)一钱,萆薢一钱,玉竹一钱五分,当归八分,山药(炒)一钱,白扁豆(炒)一钱五分,车前子(炒)一钱,炙甘草三分。
【药引】莲子(去心)八个。
【评注】此案下痢,先后以清热除湿仓廪等汤调治,时好时复,后又以加减升阳益胃汤调治。由于前者效验不著,康熙皇帝朱批“尔等皆因医学粗浅之故,所以往往不能救人”,如此评斥宫中御医之词,不可谓不重,结合前此数案中朱批“用心治”及“用心救治”等语,再次证明宫中医疗必以疗效为重。
【患者】康熙朝正黄旗包依护军参领莫尔洪。
【医家】刘声芳。
案540 内停暑湿,外感风凉
【症状】头闷身酸,恶心胸满,肚腹泄泻,兼带红白下痢,日夜十余次,脉息浮缓。
【方剂】加减仓廪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独活一钱,前胡一钱,柴胡一钱,川芎八分,茯苓二钱,枳壳(炒)八分,桔梗一钱,木香(研)六分,黄连(姜炒)八分,白扁豆(炒)二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生姜一片,陈仓米一钱。
【评注】仓廪汤能治各种痢疾,发热心烦,头痛,食即呕吐。本方去人参合香连丸等药,旨在清热解毒,并止下痢。此方二活具祛风除湿之功,寓“风能胜湿”之意。
【患者】乾隆朝庄亲王。
【医家】刘裕铎。
案541 暑湿下痢
【症状】周身发热,肚腹重坠,凝结疼痛,下痢红白黏冻,口渴懒食,脉息弦滑。
【方剂】香连仓廪汤。
【药物组成】木香八分,柴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黄连八分,前胡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荆芥一钱三分,茯苓二钱,独活二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仓米二钱。
【患者】嘉庆朝总管张进忠。
【医家】傅仁宁。
案542 寒暑凝结
【症状】呕吐胸满,口渴腹痛,下利日夜数十次,脉息弦滑。
【方剂】香连芍药汤。
【药物组成】木香一钱,厚朴(炒)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三钱,黄连八分,青皮一钱五分,黄芩(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槟榔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赤芍一钱五分。
【药引】炒仓米二钱。
【患者】嘉庆朝总管张进忠。
【医家】刘德福。
案543 脾胃积蓄湿热,外感风凉
【症状】头晕身疼,腹痛凝坠,大关防五次,下痢黏冻,脉息左寸关浮弦而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解表清化湿滞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五分,防风三钱,葛根二钱,黄芩(酒)二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木香(研)八分,白术(炒)三钱,黄连(研)八分,枳壳(炒)二钱,槟榔(炒)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神曲(炒)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544 内有湿滞,外受风凉
【症状】头疼身痛,发热口渴,大便红白结滞作痛,脉息浮数。
【方剂】香连仓廪汤。
【药物组成】木香(煨,研)八分,黄连(姜炒)一钱,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苍术(焦)一钱五分,芍药(焦)一钱五分,槟榔二钱,枳壳(炒)二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陈仓米(炒)三钱,生姜一片。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545 暑滞湿热
【症状】夜间下痢红白二十余次,脉息滑数。
【方剂】香连化滞汤。
【药物组成】木香(煨,研)一钱,黄连一钱,槟榔二钱,赤茯苓三钱,当归二钱,赤芍二钱,大黄(酒)二钱,黄芩(酒)三钱,枳实一钱五分,青皮二钱,陈皮二钱,厚朴(炒)二钱,焦山楂三钱。
【药引】六一散三钱,兑红白蜜一茶匙。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孔毓麟、郝进喜。
案546 肠胃滞热未清,气道不和,上焦浮热
【症状】口黏作渴,腹中觉痛,即作躁汗,便痢尚勤,里急后重,有时烦躁,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稍数。
【治法】调中清热分解。
【药物组成】白芍(炒)四钱,白头翁二钱,黄连(研)七分,槟榔一钱五分,侧柏叶(炒)二钱,山楂三钱,木香(煨)七分,甘草一钱。
【药引】金银花五钱。
【评注】总管之案,脾胃素虚,故而虽用白头翁、黄连、木香等味治其痢,而用量皆轻,是虑其伤损胃气也。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547 湿热下行
【症状】腰腿酸疼,腹胀坠痛,微见白痢。
【方剂】调中化滞汤。
【药物组成】木香(煨)一钱,黄连(姜炒)一钱,厚朴(炒)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槟榔二钱,陈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二钱,白芍(炒)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赤茯苓三钱,羌活一钱,独活一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陈仓米(炒)三钱。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548 内有湿滞,外受于风
【症状】头痛恶心,少腹作痛,便泻白冻,脉息沉缓。
【方剂】仓平藿苓汤。
【药物组成】苍术一钱,陈皮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羌活一钱,藿香一钱,赤茯苓二钱,猪苓一钱,泽泻八分,防风一钱,枳壳(炒)一钱,青皮八分,黄连一钱,半夏曲(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仓米三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田福。
案549 暑湿滞热,外寒所闭
【症状】身热酸软,腹胀满闷,大便下痢,脉息沉弦。
【方剂】香连仓廪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二钱,柴胡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赤芍二钱,厚朴一钱五分,木香一钱,黄连一钱,大黄一钱五分,槟榔一钱,枳壳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钱。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武世倬。
第十五节 便秘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中医药对本病证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良好的疗效。
清宫便秘医案以胃阳燥结、便秘、大便未行等为主症,与脾胃不调关系密切,病因有燥热、血虚、湿滞等,治法多以通下热结、养血润燥为主。
案550 里滞未净,郁寒化热
【症状】胃阳燥结,蒸腾手心,以及周身皮肤发热,口黏而渴,有时躁汗,腹中闷胀,身肢懒倦,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调胃承气汤
【药物组成】大黄(酒)一钱,甘草六分,玄明粉八分。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张仲元。
案551 肺胃蕴热,湿滞尚盛
【症状】身肢酸倦,头晕耳响,微觉恶心,似饥非饥,大关防欠调,脉息左关弦而微浮,右寸关滑数,重按有力。
【方剂】平胃调中化湿饮。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厚朴(炙)二钱,苍术(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白扁豆(炒)三钱,猪苓三钱,泽泻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砂仁七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全顺、张仲元。
案552 血虚
【症状】便秘。
【方剂】当归润燥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火麻仁二钱,郁李仁二钱,桃仁(研)一钱五分,升麻(蜜炒)八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山楂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红蜂蜜一茶匙。
【患者】嘉庆朝玉贵人。
【医家】王泽溥、李承缮。
案553 经络尚有湿饮,肠胃燥结不润
【症状】皮肤中隐隐刺痛,大便秘结,脉息弦缓。
【方剂】除湿润燥汤。
【药物组成】苍术(炒)一钱,羌活三钱,川牛膝三钱,白术(土炒)三钱,当归五钱,赤茯苓五钱,大腹皮三钱,大黄(酒)一钱。
【药引】玄明粉(冲)一钱。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曹宗岱。
案554 里滞未净
【症状】便秘。
【方剂】调中润燥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火麻仁三钱,郁李仁二钱,杏仁二钱,大黄(酒)二钱,生地黄三钱,生甘草五分,焦山楂三钱,枳实(炒)一钱五分。
【药引】蜂蜜(兑服)一茶匙。
【调养】玄明粉(冲)一钱五分,服调理。
【评注】玄明粉在《神农本草经》中云其能“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结合二福晋病情,用此药亦属妙法。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傅仁宁、陈嘉善。
案555 停滞受凉
【症状】里滞未行,脉息滑数。
【方剂】当归润燥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大黄二钱,枳实一钱五分,火麻仁(研)三钱,黄芩(酒)二钱,厚朴二钱,焦山楂三钱,郁李仁(研)三钱,神曲(焦,研)三钱,六一散一钱五分。
【药引】蜂蜜一茶匙。
【评注】静妃里滞未行,润燥不下则用大黄下之,可见御医用药绝非一味平和敷衍,而是因证选方,辨证施治。此案一药之更,效即显著,足证其有识有胆。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郝进喜。
案556
【症状】腹胁胀满,大便未行,脉息弦数。
【方剂】当归润燥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桃仁(研)二钱,羌活一钱五分,火麻仁(炒)三钱,大黄三钱,赤芍二钱,玄明粉一钱五分,郁李仁(研)二钱,枳实(炒)二钱,厚朴(炒)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蜂蜜一茶匙。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赵汝梅、崔良玉。
案557
【症状】大便未行,脉息滑数。
【方剂】调中化滞汤。
【药物组成】大黄(酒)三钱,枳实(炒)二钱,厚朴二钱,焦山楂三钱,焦神曲三钱,麦芽(炒,研)三钱,苏梗二钱,赤茯苓三钱,半夏(炙)三钱,青皮(炒)二钱,木瓜三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558 气滞湿饮尚盛
【症状】大便数日未行,两胁胀痛,脉息弦涩。
【方剂】养荣化滞汤。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川芎(研)一钱五分,柴胡(醋)八分,黄连(研)八分,枳实(炒)一钱五分,青皮(醋炒)二钱,焦山楂三钱,焦神曲三钱,香附(醋炒)三钱,大黄(酒)二钱,厚朴(姜炒)一钱五分,生甘草六分。
【药引】白蜜(冲服)半匙。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王泽溥、方惟寅。
案559 湿热凝滞,气不宣通
【症状】胸腹胀满,肢体麻木,二便结燥,脉息滑数。
【方剂】清热化滞汤。
【药物组成】枳实三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二钱,赤茯苓三钱,槟榔三钱,大黄一钱五分,泽泻二钱,甘草八分,牵牛子一钱五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560 病后气滞痰热
【症状】胸膈痞满,大关方秘结,脉息沉弦。
【方剂】清热散结汤。
【药物组成】枳壳二钱,桔梗一钱五分,瓜蒌(捣)半个,黄芩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陈皮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香附(炒)二钱,苏梗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玄明粉(另包冲服)一钱五分。
【药引】灯心三十寸,荷叶三钱。
【患者】乾隆朝十一阿哥福晋。
【医家】张肇基、姜晟、王诏恩。
第十六节 胁痛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12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清宫胁痛医案主要症状以胁痛为主,单侧或双侧,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等,脉象多弦数。常见证候多以肝郁气滞为主,兼夹血瘀、湿阻、停饮等,治法主要以理气、疏(柔)肝、活血、止痛为主。对胁痛医案中用药进行分析,按照药物使用频率的大小排列依次为白芍、枳壳、当归、香附、青皮、延胡索等,高频药对为当归+白芍、枳壳+香附。可见白芍为治疗胁痛的主药,考白芍主入肝、脾经(《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及《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功效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其与胁痛的病位在肝胆相一致。胁痛医案中常用的组方模式主要为理气药+活血止痛药+利水消肿药。
案561 气道欠调,湿痰流注
【症状】左胁作疼,中脘结满,谷食欠香,身肢稍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调气和肝化痰。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青皮(醋)三钱,柴胡(醋)二钱,法半夏四钱,瓜蒌六钱,枳壳(炒)三钱,当归五钱,白芍(生)四钱,郁金(研)三钱,生地黄五钱,白芥子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分。
【药引】一捻金(煎)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562 肝气滞胃
【症状】左臂以及胁间作疼,有时串响,饮食起居如常,脉息左关弦数鼓指,右寸关沉滑。
【治法】调气舒化。
【药物组成】枳壳(炒)三钱,青皮(炒)三钱,香附(炙,研)三钱,白芍(生)四钱,焦三仙九钱,鸡内金三钱,栀子(炒)三钱,乌药三钱,玄明粉(煎)二钱,羚羊角一钱五分,郁金(研)三钱,槟榔三钱。
【药引】一捻金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63 肝胃气道欠和
【症状】胁下觉胀,有时串响,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肝调中。
【药物组成】白芍(生)四钱,羚羊角一钱,青皮(炒)三钱,陈皮三钱,枳壳(炒)三钱,鸡内金三钱,山楂炭四钱,大腹皮三钱,生地黄四钱,槟榔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橘红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64 肝阳结热,气道欠调
【症状】胸膈堵满,两胁作疼,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气舒化。
【药物组成】郁金(研)三钱,青皮三钱,厚朴三钱,乌药一钱五分,白芍四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黄芩三钱,黄连(研)二钱,香附(炙)三钱,延胡索(炙)三钱,枳壳(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焦山楂四钱,大腹皮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565 肝木欠舒,气道郁结未畅
【症状】胸胁串疼,有时堵闷,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弦而稍数。
【治法】和肝宣郁。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赤芍四钱,当归四钱,栀子(炒)二钱,黄连炭一钱,茯苓四钱,川楝子(肉)三钱,枳实(炒)一钱五分,大黄一钱,桃仁(炒,研)三钱,乌药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小枣肉三个。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66 肝郁未和,气道欠畅
【症状】胸膈堵闷见好,胁间尚觉串疼。
【治法】建中和肝。
【药物组成】栀子(炒)一钱五分,当归四钱,延胡索(醋炒)二钱,川楝肉二钱,乌药一钱五分,怀牛膝三钱,赤芍四钱,五灵脂(炒)二钱,大黄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桃仁(炒,研)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郁李仁三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67 中气不足,肝木未畅
【症状】胸胁串疼见好,身肢尚觉酸倦。
【治法】和肝宣郁。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赤芍三钱,延胡索(醋炒)二钱,川楝肉(研)二钱,五灵脂(炒)二钱,桃仁(研)三钱,大黄一钱五分,乌药一钱五分,怀牛膝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药引】郁李仁三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68 肝郁未和,气血凝滞
【症状】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胸胁时作串疼。
【治法】建中和肝。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赤芍四钱,延胡索(醋炒)二钱,五灵脂三钱,川楝肉二钱,三棱(醋炒)三钱,白豆蔻仁一钱,青皮(炒)一钱五分,大黄(醋)一钱五分,栀子(炒)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
【药引】郁李仁三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69 肝郁夹饮
【症状】两胁胀痛,心际嘈杂,气道不开,有时作嗽,脉息弦滑。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橘红二钱,苏叶二钱,赤茯苓(研)三钱,郁金一钱五分,半夏(制)三钱,瓜蒌仁二钱,厚朴三钱,浙贝母三钱,青皮二钱,枳壳二钱,黄芩(酒)二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光绪朝福嫔。
【医家】蔡钟彝。
案570 肝郁未舒,血气未和
【症状】胁下时作闷疼,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弦紧。
【治法】建中和肝。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赤芍三钱,党参三钱,白术(生)三钱,山茱萸(炙)一钱五分,茯苓四钱,法半夏(研)二钱,砂仁(研)八分,槟榔炭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71 中气不足,肝木未畅
【症状】胸胁时作串疼,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中调气。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茯苓四钱,白术(生)三钱,五味子一钱,当归三钱,白芍(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黄连(炒,研)六分,肉桂八分,牡蛎(生)三钱,炙甘草一钱。
【药引】乌梅肉三个,枳实二钱。
【外治】垣大奶奶熥药方:老葱白二斤,用老醋拌匀,银锅炒热,熥于患处。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72 肝郁欠舒,血气未和
【症状】胁下有时化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弦而稍涩。
【治法】理气和血。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土炒)三钱,茯苓四钱,当归四钱,砂仁(研)一钱五分,木香(煨)一钱五分,蕲艾(炒)三钱,肉桂(研)一钱,黄连(研)八分,枳实(炒)一钱五分,赤芍四钱,炙甘草一钱。
【药引】香附(炙)一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张仲元、姚宝生。
案573 肝经滞热,养分不和
【症状】胁腹作胀,有时疼痛,脉息沉弦。
【方剂】调荣和肝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青皮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香附(炒)二钱,牡丹皮一钱五分,延胡索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赤芍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藕节二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屠景云。
案574 湿饮尚盛,肝胃不和
【症状】胁肋胀痛,咳嗽痰壅,胸满懒食,脉息沉弦。
【方剂】和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川芎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青皮(炒)二钱,瓜蒌三钱,枳壳(炒)三钱,郁金一钱,砂仁(研)五分,厚朴(姜炙)二钱,橘红二钱,半夏(炙)二钱,茯苓(研)三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曹宗岱。
案575 肝虚气滞,停饮伤胃
【症状】胸胃作痛,两胁胀满,脉息弦滑。
【方剂】调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二钱,郁金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苏梗二钱,延胡索二钱,瓜蒌三钱,橘红三钱,青皮二钱,栀子(炒)二钱。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王世安。
案576 寒热不分
【症状】胁腹疼痛,脉息弦缓。
【方剂】藿苓汤。
【药物组成】藿香二钱,桔梗二钱,泽泻二钱,大黄二钱,半夏(炙)二钱,猪苓二钱,厚朴二钱,木香一钱,黄连一钱,青皮三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本案之寒热不分,实本于湿热郁滞于肝脾,寒由湿起,热因饮生,故不用发汗以解表,而用芳香消导、和肝化滞以和里,药后诸症俱好,可见宫中辨证用药之精当。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吴金声。
案577 肝热气滞,胃蓄湿饮
【症状】左胁作疼,脉息左寸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气化饮。
【药物组成】青皮(研)三钱,延胡索(炙)四钱,沉香(煎)六分,厚朴三钱,瓜蒌六钱,黄芩三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黄连(研)二钱,枳壳(炒)三钱,橘红三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焦山楂四钱,白芍四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578 肝肺气滞,饮停不化
【症状】两肋作痛,串及腰背,有时恶心,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急。
【方剂】调气化饮止痛汤。
【药物组成】厚朴二钱,青皮二钱,延胡索二钱,枳壳二钱,桑白皮(生)二钱,葶苈子(研)二钱,鸡内金三钱,焦三仙九钱,砂仁(研)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香附(炙)二钱,泽泻三钱。
【药引】大黄(酒)二钱,白芥子(炒)一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579 滞热未净,气道不调
【症状】左肋尚痛,连及胸臆,有时唾酸。
【治法】清胃化滞。
【药物组成】厚朴二钱,青皮二钱,延胡索二钱,枳实(小)二钱,大黄(酒)二钱,吴茱萸五分,鸡内金三钱,莱菔子(炒)三钱,泽泻二钱,焦三仙九钱,茵陈三钱,黄芩(酒)二钱。
【药引】柴胡(醋)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580 肝阳郁遏,气道不调
【症状】两胁作疼,肢臂抽痛,脉息左关沉弦近数,右关沉滑。
【治法】清肝调气活络。
【药物组成】白芍四钱,柴胡(醋)一钱五分,延胡索(炙)四钱,黄连(研)二钱,羚羊角面(煎)六分,沉香(煎)八分,厚朴三钱,瓜蒌六钱,橘红三钱,橘络三钱,钩藤四钱,焦山楂四钱。
【药引】青皮(研)三钱,枳壳(炒)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581 膈间有热,外受微凉
【症状】头疼胸闷,胁肋胀痛,脉息浮弦。
【方剂】香苏调中汤。
【药物组成】香附二钱,苏叶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川芎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二钱,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姜皮一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沙成玺、张肇基。
案582 肝胃有热
【症状】外凉已解,胸胁胀闷,脉息和缓。
【方剂】清热调中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黄芩一钱五分,神曲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沙成玺、张肇基。
案583 肝脾不和,心胃湿热未尽
【症状】腰肋仍作串疼,身肢软倦,谷食不香,脉息左寸稍数,关部弦软,右寸关滑软。
【治法】养肝理脾清心。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当归(土炒)二钱,白芍(生)四钱,川芎一钱五分,牡丹皮二钱,栀子(炒)二钱,莲子心一钱,焦三仙二钱,茯苓三钱,狗脊(去毛)二钱,麦冬(朱拌)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西洋参(研)一钱五分,菟丝子三钱,橘核(盐炒,研)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584 肝郁,气滞停饮
【症状】胸胁刺痛,脉息沉弦。
【方剂】舒郁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附(制)三钱,赤芍二钱,青皮三钱,枳壳三钱,赤茯苓(研)二钱,当归二钱,厚朴二钱,柴胡(醋炒)三钱,焦三仙六钱,薄荷八分。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同治朝宫女玉娟。
【医家】范绍相。
案585 肝胃不和,气滞停饮
【症状】胸满胁痛,兼懒食少寐,身肢酸软,脉息弦滑。
【方剂】香砂化滞汤。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砂仁(研)一钱五分,半夏(炙)三钱,黄连一钱,枳壳(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瓜蒌三钱,山楂三钱,麦芽(炒,研)三钱,神曲(炒)三钱,陈皮二钱,大腹皮二钱。
【药引】六一散三钱,木通二钱。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郝进喜。
案586 肝气未和,湿热不净
【症状】胸肋有时犹觉微痛,脉息右寸关滑缓,左关仍弦。
【治法】和肝养胃。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玄参三钱,赤茯苓三钱,旋覆花(包煎)一钱五分,麦芽炭三钱,谷芽炭三钱,山楂炭二钱,青皮(小)五分。
【药引】狗脊(去毛)二钱,胆南星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587
【症状】咳嗽顿引胸胁作疼,食后发堵,身肢力软,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滑而近数。
【方剂】清肝和中饮。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玄参三钱,地肤子三钱,连翘三钱,旋覆花(包煎)二钱,桔梗二钱,杏仁(炒,研)三钱,竹茹二钱,谷芽(炒)三钱,陈皮二钱,神曲(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菊花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88 气弱外感寒凉
【症状】左胁积气攻痛,脉息浮弦。
【方剂】建中缓肝汤。
【药物组成】白芍(炒焦)三钱,桂枝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枳壳(炒)一钱,半夏(制)二钱,茯苓三钱,香附(炒)二钱,砂仁一钱五分,白术(土炒)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胶枣二枚。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陈世官、张肇基。
案589 肝气尚滞,胃气未和
【症状】左胁作疼,谷食入胃即觉嘈胀,晚间头疼,身肢稍倦,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肝调胃。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白芍(生)三钱,川芎二钱,南薄荷八分,焦三仙三钱,青皮(醋)二钱,黄连(研)一钱,白术(炒)二钱,霍石斛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乌梅二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90 肝气未平,脾运不快
【症状】左胁尚疼,谷食入胃,即觉闷胀,晚间微有头疼,腰际酸胀,身肢力软,脉息左寸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缓肝和胃。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白芍(生)三钱,川芎一钱五分,薄荷八分,牡丹皮(炒)三钱,青皮(醋)三钱,砂仁(研)八分,栀子(炒)二钱,木香(研,炒)八分,黄连(酒,研)八分,甘草一钱。
【药引】神曲(炒)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案591 肝胃饮滞过盛
【症状】身体微觉酸疼,胸膈胀满,有时隐隐作痛,脉息弦滑。
【方剂】舒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川芎一钱五分,香附(炙)二钱,橘皮三钱,赤茯苓(块)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山楂(炒)三钱,麦芽(炒)二钱,黄连八分,泽泻二钱,木香(研)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纪振纲。
案592 肝木欠舒,肺胃饮热上蒸,气道不畅
【症状】胁下串疼,不时呕吐,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稍数。
【治法】舒肝和胃宣郁。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延胡索(炒,研)三钱,怀牛膝三钱,青皮(炒)二钱,茯苓五钱,陈皮三钱,苍术(焦)一钱五分,黄连(研)二钱,厚朴(炙)二钱,枳实(炒)一钱五分,槟榔(炒)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姜汁少半匙。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姚宝生。
案593 血虚不能荣肝
【症状】胸胁胀满作痛,有时抽掣,脉息虚数。
【方剂】调肝养荣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香附二钱,生地黄三钱,羌活二钱,白芍三钱,乌药二钱,天麻一钱,桂枝一钱,牡丹皮二钱,木香(研)一钱,木瓜三钱,苏梗二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常贵人。
【医家】王应秋。
案594 肝热未平,气道仍欠舒畅
【症状】胁下胀闷,卧则作响,隐隐觉痛,左边较甚,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微滑。
【治法】平肝理气。
【药物组成】白芍(炒)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二钱,黄芩(酒)二钱,柴胡(醋)一钱,瓜蒌仁(研)三钱,川贝母(研)二钱,郁金(研)三钱,香附(炙,研)三钱,龙胆草(酒)二钱,青皮二钱,延胡索二钱。
【药引】当归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李崇光。
案595 肝经宿郁
【症状】左胁胀闷,卧则加重,有时作响,脉息左关弦缓,右部和平。
【方剂】和肝理气化湿膏。
【药物组成】柴胡(醋)二钱,郁金(研)五钱,枳壳(炒)四钱,青皮三钱,川贝母(研)四钱,白芍(炒)四钱,瓜蒌皮六钱,桔梗四钱,陈皮三钱,茯苓四钱,法半夏(研)三钱,生甘草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李崇光。
案596 痰凝气聚
【症状】右胁内坚硬有块,牵引少腹攻痛,已经数日,饮食懒少,身酸倦软。
【方剂】二香分气汤。
【药物组成】香附(酒炒)一钱,木香(研)七分,枳壳(炒)二钱,瓜蒌仁一钱五分,陈皮一钱,半夏(制)一钱,茯苓一钱,白芥子(炒)一钱二分,山楂二钱,片姜黄一钱,炙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扎萨克喇嘛沙隆看布。
【医家】陈止敬、徐恒泰。
案597 肝胃欠和,停饮
【症状】胸胁胀满,牵引微疼,脉息沉弦。
【方剂】和中化饮汤。
【药物组成】陈皮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桔梗一钱,苏梗一钱,枳壳(炒)一钱,青皮(麦炒)一钱五分,香附(炒)一钱五分,木香(研)六分,草果(研)六分,苍术(炒黑)一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刘太平。
案598 肝胃有热
【症状】左胁下红肿作痛,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散肿汤。
【药物组成】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芍二钱,柴胡一钱五分,连翘二钱,金银花二钱,木通一钱,青皮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
【外治】外上金黄散,清茶蜜水调上。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武世倬。
案599 肝郁脾弱,湿饮不化
【症状】嘈满头眩,脊背掌心微热,左肋微有串痛,脉息两关弦滑,右尺未起。
【方剂】健脾和肝饮。
【药物组成】人参八分,茯苓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香附(制)一钱五分,陈皮八分,沙苑蒺藜(炒)一钱五分,续断(炒)三钱,炙甘草四分,鸡内金一钱五分,谷芽(炒)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600 内停湿饮,外受微凉
【症状】两胁胀满、攻冲作痛,有时湿泻,脉息浮数。
【方剂】胃苓汤。
【药物组成】赤茯苓三钱,泽泻二钱,猪苓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二钱,枳壳(炒)二钱,桔梗二钱,藿香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六一散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一束。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舒岱、郝进喜。
案601 湿热凝结
【症状】两胁胀满,攻冲少胀作痛,脉息弦数。
【方剂】润燥清凉饮。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黄芩三钱,大黄(酒)二钱,玄明粉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槟榔一钱,陈皮一钱五分,当归三钱,火麻仁三钱,郁李仁(研)二钱,生甘草七分。
【药引】滑石三钱,灯心一束。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舒岱、郝进喜。
案602 肝脾阴虚
【症状】不眠,心下堵满,饮食少思,气滞牵引作痛。
【方剂】益气理脾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白术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缩砂仁一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远志二钱,酸枣仁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二钱。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603 暑饮伤胃,肝气不和。
【症状】胸胁胀痛,发热呕逆,头晕身酸,脉息紧数。
【方剂】清暑化饮汤。
【药物组成】香薷一钱五分,藿香二钱,大腹皮二钱,半夏二钱,木香一钱五分,厚朴二钱,砂仁一钱,延胡索二钱,青皮二钱,枳壳二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咸丰朝贞嫔。
【医家】栾泰。
案604 肝经气血郁结,肠胃湿滞壅遏
【症状】胸胁胀疼,身酸烦热,脉息滑紧。
【方剂】和肝化滞汤。
【药物组成】香附三钱,郁金二钱,桃仁一钱,延胡索三钱,大黄二钱,枳壳二钱,青皮二钱,大腹皮二钱,焦神曲三钱,益元散三钱。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咸丰朝贞嫔。
【医家】栾泰。
案605 肝郁,气滞不畅
【症状】两胁有时作痛,腹满便秘,脉息弦缓。
【方剂】柴胡调肝饮。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青皮二钱,黄连八分,赤芍三钱,栀子(炒)三钱,枳实二钱,牡丹皮一钱,延胡索二钱,大黄(酒)二钱,木通三钱。
【药引】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杨春。
案606 肝郁不舒,阴虚有热
【症状】夜间不寐,腰酸胸满,两胁有时作痛,脉息弦缓。
【方剂】和肝清热饮。
【药物组成】半夏三钱,竹茹二钱,赤茯苓五钱,牡丹皮一钱五分,黄连(酒)一钱,瓜蒌四钱,生地黄五钱,栀子(炒)三钱,枳实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杨春。
案607 饮热凝结
【症状】胸肋满痛,夜间不寐,脉息沉弦。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半夏(炙)三钱,橘皮二钱,砂仁一钱,赤茯苓四钱,枳壳二钱,苏梗二钱,厚朴三钱,黄芩(酒)二钱,黄连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杨春。
案608 阴虚有热
【症状】夜间少眠,身肢无力,左胁微痛,口燥咽干,脉息沉滑。
【方剂】益阴养荣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酸枣仁三钱,麦冬三钱,枳壳二钱,细辛四分,川芎二钱,沙参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木香八分。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609 肝胃不和
【症状】左胁微痛。
【方剂】舒肝和胃汤。
【药物组成】香附(醋炒)二钱,苏梗一钱五分,柴胡(醋炒)一钱,白芍二钱,厚朴一钱,陈皮一钱,苍术一钱,青皮一钱五分。
【药引】荷蒂二枚,生姜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李德宣。
第十七节 头痛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我国对头痛病认识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素问·风论》认为其病因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而致。《素问·五脏生成》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伤寒论》在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篇章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头痛病的辨证论治。隋代《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可致头痛。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内伤头痛已有较充分的认识,认为“有气血食厥而疼者,有五脏气郁厥而疼者”。金元以后,对头痛病的认识日臻完善。《东垣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普济方》认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明代《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对头痛病进行总结说:“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垣六经之类是也。”另外,文献有头风之名,实际仍属头痛。正如《证治准绳·头痛》所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头痛医案主要症状以头部疼痛为主,部位有在左头痛,有在右头痛,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等,伴随症状有耳鸣、腹胀、呕吐、恶心等,其病机多为风热或暑热,或夹湿或受风引起,治法多为清热、祛风、化湿。经过对头痛医案中所用药物的统计发现,按照使用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薄荷、黄芩、菊花、枳壳、栀子、桑叶等,其组方模式多为发散风热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
案610 肺胃饮热,感受风凉
【症状】偏右头痛,胸膈懊,呕吐水饮,身体酸倦,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浮数。
【方剂】疏解代茶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二钱,桑叶三钱,薄荷一钱,枳壳(炒)三钱,厚朴(炒)二钱,陈皮二钱,苍术(焦)二钱,茯苓(焦)三钱,焦三仙六钱,木香(研)八分,槟榔(焦)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白文寿。
案611 受风湿滞
【症状】头痛项痛,脉息沉象见轻,左脉微觉沉细。
【治法】散风逐湿。
【药物组成】防风五分,半夏一钱,白芍一钱,秦艽一钱,橘络一钱,菟丝子二钱,白术(炒)三钱,桑寄生三钱,甘草八分,茯苓三钱。
【药引】芡实十粒。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陆润庠。
案612 虚热上攻
【症状】头痛,脉息渐缓。
【方剂】芎菊养荣汤。
【药物组成】川芎一钱,蔓荆子一钱,焦山楂三钱,菊花二钱,当归三钱,麦芽(研)三钱,黄芩(酒)二钱,薄荷六分,黄连(酒,研)一钱,生地黄五钱,益元散二钱,半夏曲三钱。
【药引】青茶叶(炒)一钱,荆芥穗一钱。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郝进喜、苏钰、张新。
案613 肝热冲肺,气道不舒
【症状】头疼,咽痛,烦渴,懒食。
【治法】清肝平肺。
【方剂】清肝平肺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玄参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赤芍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荷蒂二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张淳。
案614 肝热未清
【症状】头项强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
【治法】清上和肝舒化。
【药物组成】白芍四钱,川芎一钱五分,薄荷一钱五分,菊花三钱,龙胆草(酒)三钱,栀子(炒)三钱,黄芩三钱,牡丹皮三钱,枳壳(炒)三钱,大黄一钱五分,钩藤三钱,橘络三钱。
【药引】羚羊角面(先煎)六分,鲜桑叶十片。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615 湿滞不净
【症状】有时头疼,腹胁胀满,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化滞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生石膏三钱,生地黄三钱,竹茹三钱,黄芩(酒)二钱,知母(生)三钱,青皮(炒)二钱,栀子(炒)三钱,半夏曲(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葛根(洗)二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菊花二钱。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张永清、苏钰、王明福、郝进喜。
案616 肺胃湿热,外受微风
【症状】头疼恶心,身软口干,胸膈烦满,脉息洪滑。
【方剂】清解六和汤。
【药物组成】藿香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杏仁一钱,砂仁八分,大腹皮八分,木瓜一钱,赤茯苓二钱,苍术一钱,白扁豆二钱,半夏曲一钱五分,苏梗一钱五分,木通八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黄芩一钱。
【药引】生姜二片,红枣肉二枚。
【评注】六和汤出自《医考方》,治夏月湿伤脾胃,胸膈满闷,饮食不调诸症。汪昂谓:“风寒暑湿燥火之气,夏月感之为多,故用诸药匡正脾胃,以拒诸邪而平调之也。”可参考。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617
【症状】稍有头痛耳鸣,脉息左部见平,右关和缓。
【方剂】清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蔓荆子(炒)二钱,薄荷五分,神曲(炒)二钱,竹茹二钱,生甘草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618 血分有热,肝胃未和
【症状】头项作痛,日晡潮热,夜不安寐,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和中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赤芍三钱,羌活二钱,藁本三钱,川芎三钱,黄芩(酒)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生地黄五钱,牡丹皮五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咸丰朝祺嫔。
【医家】冯钰。
案619 肝胃有火,蓄有滞热
【症状】头面有时串疼,鼻息不爽,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关弦数。
【治法】清肝胃热化滞。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菊花三钱,薄荷一钱五分,桑叶三钱,黄芩(酒)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橘红二钱,枳壳(炒)二钱,焦三仙九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青果九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姚宝生。
案620 肝胃郁热未清
【症状】有时项后牵引头顶作痛,脉息左关稍弦,右关滑数。
【治法】清肝祛风止痛。
【药物组成】川芎二钱,蔓荆子(炒)三钱,藁本二钱,白芷二钱,赤芍三钱,龙胆草一钱五分,防风二钱,陈皮二钱,甘草八分,当归三钱,香附(炙)二钱。
【药引】芦根(切碎)二支。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庄守和
案621 肝热冲肺,气道不舒
【症状】头疼,咽痛,烦渴懒食,脉自弦数。
【方剂】清肝平肺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黄芩(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玄参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牛蒡子二钱,赤芍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荷蒂二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张淳。
案622 荣分湿热,气道不和
【症状】头疼烦热,膈胁引痛。
【方剂】清热调荣汤。
【药物组成】黄芩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白芍(炒)一钱,薄荷一钱,柴胡(醋炒)一钱,香附(炒)二钱,苏梗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茯苓一钱五分,白术(炒)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荷叶一钱。
【外治】冰片一钱。
【评注】冰片具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效。此次惇妃用冰片之原因,或为治其颈痛烦热,《寿域仙方》曾载有以冰片熏鼻治头痛之法。亦或为因以通窍醒脑之用。然以其用量而论,亦仅属临时所用。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刘太平、杜朝栋。
案623
【症状】头部微痛,饮食不香,脉息左脉平和,右寸关稍见滑数。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葛根一钱五分,枳壳二钱,天花粉二钱,焦神曲一钱五分,石斛二钱,知母三钱,山楂三钱,桑白皮(炙)三钱,陈皮二钱,前胡三钱,清半夏二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黄芩(酒)三钱。
【患者】宣统朝书格。
【医家】杨世芬。
案624 肝胃湿热蒸灼上焦
【症状】身肢酸倦,胸胁不爽,头目迷闷,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平肝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蔓荆子(炒)三钱,菊花三钱,桑叶三钱,薄荷一钱五分,龙胆草(酒)二钱,青皮二钱,槟榔(炒)三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苍术(焦)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木通二钱,瓜蒌皮三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李崇光。
案625 肺胃湿热熏蒸,肝阳上乘
【症状】睡醒后偏右头痛,日晡较甚,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关见弦。
【治法】清热化湿平肝。
【药物组成】菊花三钱,白芍(生)三钱,薄荷一钱五分,玄参三钱,黄芩(酒)三钱,桑叶二钱,川芎一钱五分,枳实(研)一钱五分,茵陈三钱,厚朴一钱五分,焦神曲四钱。
【药引】竹叶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佟文斌、忠勋。
案626 湿热在中,脑虚引风邪而内侵
【症状】颠顶沉痛,咳嗽频作,脉息右关浮滑而大,左三部弦软,浮取较数。
【方剂】脱风化饮汤。
【药物组成】蔓荆子(研)三钱,藁本一钱五分,杏仁(研)三钱,麦冬三钱,法半夏(研)三钱,瓜蒌(研)三钱,赤茯苓(研)三钱,甘草五分,菊花三钱,苏梗一钱五分,陈皮二钱。
【药引】荷叶一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周鸣凤。
案627 湿热受风,熏蒸上焦
【症状】头疼牵引颠顶,脉息右寸关滑数,左寸关沉弦。
【治法】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薄荷八分,蔓荆子(研)一钱五分,荆芥穗二钱,白芷一钱五分,菊花三钱,川芎一钱,黄芩(酒)二钱,桑叶三钱,瓜蒌皮三钱,川贝母三钱,陈皮二钱。
【药引】栀子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全顺。
案628 阴分不足,肝经湿热上蒸
【症状】头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关缓滑,两尺微有力软。
【治法】养阴缓肝止痛。
【药物组成】当归(酒)四钱,白芍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二钱,香附(炙)三钱,乌药二钱,青皮(炒)二钱,牡丹皮三钱,蔓荆子二钱,白芷二钱,藁本二钱,桑叶二钱。
【药引】苍耳子三钱。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范一梅。
案629 气道渐畅,肝热未清
【症状】晚间有时头疼,右臂抽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缓。
【治法】清肝调气。
【药物组成】羚羊角(先煎一刻)三钱,白芍(生)六钱,菊花四钱,桑白皮六钱,瓜蒌八钱,生地黄六钱,钩藤四钱,秦艽四钱,青皮(研)四钱,香附(炙)四钱,栀子(研)四钱,龙胆草三钱。
【药引】大黄(酒)三钱,薄荷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第十八节 眩晕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以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清宫眩晕医案的症状以头晕为主,还可伴有头疼、目眩或头目眩晕。眩晕病的症状表现较为多样化,消化道症状可有口渴、口苦、口黏、谷食不香、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恶寒、身倦嗜卧等。此外,还常见胸胁胀闷。值得注意的是眩晕病记录了舌象,为舌苔黄腻;脉象多为滑脉,或为弦象。
眩晕医案中证候涉及肝、脾、肺、胃等四个脏腑,与当今普遍认为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稍有不同。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共有多份眩晕病医案的证候涉及肝脏,如肝热证、肝阳证、肝气证、肝阴证,且肝证常与胃、脾或胆有关,如肝胃证、肝脾证、肝胆证。此外,肺胃证以热夹痰饮为主。类似阳热上冲的证候有肝气上逆、肝热上冲、肝阳上越等。眩晕病多与热或湿有关,如热证、湿证、湿热并发、饮热证、痰热证。湿热证出现多次,或肝胃湿热,或脾胃湿热,或湿热上蒸,还见有湿热伤阴证。湿热证较多,难怪症状中出现舌苔黄腻。
清宫医案中眩晕病的辨证围绕“肝”脏进行,辨别气阴阳热,兼及胃、脾二脏腑,注重热证,辨别夹湿夹饮。眩晕病医案中治法种类多样,主要包括清热、化饮、和肝、化湿、清肝、和中等。因而针对眩晕病证候,其治法主要为清热化饮、和肝清肝、化湿和中、益阴养阴等。与头晕症状关联性最强的治法是和肝清肝,其次是益阴养阴,这与镇肝息风汤的功效比较靠近。
在清宫眩晕医案中按用药频次排列依次是菊花、白芍、茯苓、桑叶、枳壳、瓜蒌、栀子、延胡索、麦冬、泽泻、郁金、白芍等。眩晕病的方剂基本都以治法命名,除了清热化饮汤重复用了两次,而且两个清热化饮汤用药不相一致。清宫医案中治疗眩晕病的方剂配伍模式多为发散风热药+理气药+清热化痰药+清热燥湿药,可能与证候中多热证、湿证高度相关。
案630 脾元不足,湿滞未净
【症状】时作眩晕,肢体倦软,食后消化较慢,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两尺力软。
【方剂】理脾化湿饮。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七分,白术(土炒)一钱,橘红一钱五分,半夏(姜炙)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枳实(炒)六分,胆南星(炙)六分,防风六分,黄芩(酒)八分,羌活七分,白芷七分,甘草三分。
【药引】川芎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忠勋。
案631 肺胃积热
【症状】头目眩晕,痰多便难,脉象两寸浮数,左关尤甚,右关两尺亦均见数象。
【治法】清热平肝。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黄芩(酒)二钱,薄荷八分,六神曲二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浙贝母二钱,蔓荆子(炒)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白芍(生)三钱,知母二钱,甘草五分。
【药引】荷叶边一圈,淡竹叶二十片。
【患者】宣统皇帝。
案632 阴虚内热
【症状】头目眩晕,有时烦躁,夜间少寐,脉息滑缓。
【方剂】育神归脾汤。
【药物组成】沙参六钱,茯神(研)三钱,白术(土炒)一钱五分,制芪(制)二钱,麦冬(朱砂炒,去心)五钱,生地黄(炒焦)五钱,当归(酒洗)五钱,龙骨(煅,研)二钱,白芍(焦)二钱,龟板(炒,研)五钱,冬瓜仁(炒,研)三钱。
【药引】福圆肉三枚。
【患者】道光朝静贵妃。
【医家】郝进喜、苏钰、张新。
案633 胃气尚浊,脾运迟滞
【症状】头闷目眩,鼻不知味,有时烦闷,大便欠调,身肢力软,脉息左关弦缓,右关滑而近缓。
【方剂】四君子汤。
【药物组成】人参六分,茯苓二钱,甘草五分,石斛一钱五分。
【药引】鲜佛手柑一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634 胃气欠和
【症状】停饮头眩,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和中化饮。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化橘红一钱,泽泻一钱五分,谷芽(炒)三钱,菊花二钱,竹茹一钱。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635 肝胃湿热未清,时或熏蒸
【症状】头晕口渴,小水不畅,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沉滑。
【方剂】平胃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赤茯苓三钱,车前子(包煎)三钱,橘皮二钱,大腹皮二钱,灯心三子。
【患者】光绪帝。
【医家】李德昌。
案636 中气欠和
【症状】脊背觉热,眼目发眩,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肝和中。
【药物组成】羚羊角六分,香附(制)一钱,茯苓二钱,橘红五分。
【药引】桑叶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案637 饮热感寒
【症状】胸闷头眩,腰膝酸软,脉息弦数。
【方剂】四七化饮汤。
【药物组成】苏梗二钱,半夏曲(炒)三钱,厚朴(炙)二钱,赤茯苓三钱,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黄芩二钱,黄连一钱,栀子(生)二钱,焦山楂三钱,槟榔二钱,青皮(炒)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傅仁宁、陈嘉善。
案638 肝阳上潜
【症状】有时眩晕耳鸣,步履无力,饮食消化较慢,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方剂】清肝调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钩藤三钱,陈皮一钱,苍耳子(炒,研)二钱,麦冬二钱,芍药三钱,菊花二钱,西洋参一钱,熟大黄六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焦神曲三钱。
【患者】光绪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39 肝热未清,肺气欠调
【症状】头目不爽,膈间滞闷,有时咳嗽,夜卧躁急,谷食欠香,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沉滑而数。
【方剂】清热调中饮。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生地黄四钱,羚羊角一钱五分,栀子二钱,枳壳(炒)二钱,焦三仙九钱,前胡二钱,橘红一钱五分。
【药引】菊花三钱,竹茹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
案640 肝胃欠和
【症状】口津少干,时作头眩,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轻清和中。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金银花二钱,瓜蒌(研)三钱,麦冬(去心)三钱,谷芽(炒)三钱,橘红八分。
【药引】青果七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641 肝脾有热,胃欠调和
【症状】头晕目眩,中脘气道不畅,时或疲倦,谷食欠香,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清肝和胃饮。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三钱,桑叶三钱,菊花二钱,石斛三钱,焦三仙六钱,竹茹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青果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
案642 肺胃痰热,外受微凉
【症状】头眩咽干,胸满嘈杂,脉息浮滑。
【方剂】清解和中汤。
【药物组成】薄荷一钱五分,桔梗二钱,苏叶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竹茹一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灯心一束。
【患者】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
【医家】刘彬、吕纶。
案643 肝热上壅
【症状】头眩心悸,身肢酸倦,懒食少寐,脉沉弦。
【方剂】清肝饮。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桔梗二钱,陈皮一钱,枳壳二钱,香附二钱,青皮二钱,厚朴二钱,焦山楂三钱,槟榔二钱,薄荷八分。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李万清。
案644 肝胃气滞,停饮受风
【症状】头晕作疼,胸膈烦闷,呕吐水饮,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浮滑。
【方剂】和中疏化饮。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生地黄四钱,白芍(生)三钱,川芎一钱五分,法半夏三钱,化橘红三钱,天麻二钱,枳实(炒)二钱,茯苓四钱,蔓荆子(研)二钱,南薄荷八分,泽泻三钱。
【药引】栀子(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顺承郡王福晋。
【医家】张仲元。
案645 肝木欠舒,胃蓄痰饮
【症状】头晕作疼,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软。
【治法】养阴调中。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当归三钱,香附(炙)三钱,泽泻二钱,茯苓四钱,厚朴(炙)二钱,枳壳(焦)二钱,化橘红一钱五分,姜半夏二钱,神曲(炒)三钱,黄连炭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夏枯草二钱。
【评注】从脉象来看,“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数”,仍病在肝脾两经,故治法以调肝理气,和中化饮为主。案中用四物养血柔肝,二陈和胃化痰,为其着眼点。
【患者】光绪朝顺承郡王福晋。
【医家】姚宝生。
案646 风热未清,湿滞尚盛
【症状】头眩而痛,食后恶心,胸中觉热,胯骨隐疼,脉息左关浮弦,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药物组成】羚羊角二钱,瓜蒌四钱,胡黄连三钱,芦荟二钱,茵陈四钱,葛根三钱,大黄(酒)七分,鸡内金三钱,旋覆花(包煎)三钱,赤茯苓五钱,泽泻三钱,薄荷一钱五分。
【药引】焦三仙二钱,藁本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647 肝胃湿热熏蒸
【症状】时作头晕,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见滑。
【治法】清解湿热。
【药物组成】桑叶三钱,菊花二钱,天麻一钱五分,荆芥一钱,黄芩(酒)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薄荷六分。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庄守和。
案648 肝胃湿郁生热,微受风凉
【症状】时作头晕,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滑数。
【治法】清眩化湿。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苍术(炒)二钱,黄芩(酒)二钱,神曲(炒)三钱,赤茯苓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鲜荷叶一角。
【患者】光绪朝四格格。
【医家】庄守和。
案649 肝经有热,肺胃饮热熏蒸
【症状】时作头晕,上腭发干,喉中时觉不清,脉息右寸关滑而近数,左关弦数。
【治法】清热化饮平肝。
【药物组成】黄芩(酒)二钱,川贝母(研)二钱,桑叶三钱,菊花二钱,竹茹二钱,橘红一钱,枳壳(炒)二钱,厚朴(炙)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焦三仙二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姚宝生。
案650 饮伏于肝
【症状】头晕耳不聪,足痛,脉息两关脉浮弦。
【方剂】舒肝健脾利湿汤。
【药物组成】白芥子(研)二钱,柴胡二钱,白芍二钱五分,汉防己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五分。
【药引】香附(炙)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马之骥。
案651 肺胃湿热上蒸
【症状】头眩作呕,头晕仆地,左肘右腿稍有红肿,脉息弦缓。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赤茯苓三钱,厚朴一钱五分,陈皮三钱,黄芩一钱,木通二钱,藿香二钱,枳壳二钱,竹茹一钱五分。
【药引】朱砂面(冲服)二分。
【患者】同治朝大公主。
【医家】高充照。
案652 肺胃蓄有湿热
【症状】早晨头晕,心中稍有懊,脉息左寸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滑缓。
【方剂】清热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黄芩(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神曲(炒)三钱,谷芽(炒)三钱,藿梗一钱,竹茹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653 胃气欠和,湿饮不净
【症状】动则头仍眩晕,时或懊,脉息左寸浮弦,右寸关滑缓。
【方剂】清胃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厚朴(炙)一钱五分,白术(土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菊花二钱,天麻一钱,法半夏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焦三仙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654 浮热未清,气道壅逆
【症状】头目眩晕,耳鸣烦急,夜不得寐,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热调气。
【药物组成】菊花三钱,桑叶三钱,天麻二钱,法半夏二钱,茯神(朱拌)三钱,黄连二钱,白扁豆(炒)三钱,当归二钱,薄荷一钱,白芍(生)三钱,竹茹二钱,旋覆花(包煎)二钱。
【药引】酸枣仁三钱,火麻仁四钱,玄参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655 肝气未和,脾湿不净,熏蒸于上
【症状】头晕,腿痛,食后腹疼,脉息左寸关沉滑,右关沉弦。
【治法】清肝调脾利湿。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青皮一钱,狗脊(去毛)三钱,菊花三钱,天麻二钱,白扁豆三钱,赤茯苓三钱,槟榔(炒)二钱,防己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莱菔子(炒)三钱,白术二钱。
【药引】焦三仙三钱,石膏(煅)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656 脾肾不足,肝胃饮热熏蒸
【症状】动则头晕,胸脊串痛,腿膝酸软,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眩和肝。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玄参三钱,荆芥穗(炒)一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西洋参(研)三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竹茹二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荷叶一角。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忠勋。
案657 胃气稍弱,湿饮熏蒸
【症状】动则头沉,眩晕,口干作渴,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益气平胃化饮。
【药物组成】潞党参二钱,白术(炒)二钱,茯苓三钱,橘红一钱五分,法半夏二钱,天麻一钱,菊花二钱,黄连(研)八分,焦三仙二钱,砂仁(研)八分,麦冬三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658 肝胃湿热熏蒸
【症状】呕吐黏涎酸水,动则足软头晕,口干作渴,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平胃化饮汤。
【药物组成】厚朴(炙)二钱,陈皮二钱,白术(炒)二钱,黄连(酒,研)八分,法半夏三钱,天麻一钱五分,菊花三钱,桑叶三钱,神曲(炒)三钱,麦芽(炒)三钱,赤茯苓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
案659 肝胃蓄有饮热,时或熏蒸
【症状】头作眩晕,胸膈不爽,口干微渴,小水不畅,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滑数。
【方剂】平胃清上代茶饮。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焦三仙二钱,车前子(包煎)三钱,竹茹二钱,橘皮二钱,天麻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660 肝胃饮热未清,时或熏蒸
【症状】头晕口渴,脉息左关弦数,右关沉滑。
【方剂】抑火化湿代茶饮。
【药物组成】玄参三钱,生地黄(次)三钱,天花粉三钱,陈皮二钱,赤茯苓四钱,石斛三钱,竹茹三钱,桑叶二钱,菊花二钱,灯心三子。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661 肝胃湿热,饮滞未清
【症状】头觉眩晕,胸膈不爽,有时懊,口干作渴,大便虽行,里滞尚有未净,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稍数。
【方剂】和中清化饮。
【药物组成】茯苓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藿梗一钱,橘皮三钱,竹茹三钱,葛根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砂仁(研)八分,焦三仙六钱。
【药引】芦根(切碎)二支,灯心三子。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
案662 阳气郁遏,痰饮未清
【症状】眩晕时轻时重,口渴耳鸣,左胁微疼,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理脾化痰。
【药物组成】茯苓八钱,白术(生)四钱,白芍(生)八钱,附子(炙)五分,五味子一钱,炙甘草一钱。
【药引】桂枝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63 阳气郁遏,腑气不通
【症状】眩晕时轻时重,口渴耳鸣,左胁微疼,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宣郁化痰。
【药物组成】白芍(生)三钱,桑白皮(生)三钱,玄参三钱,菊花三钱,枳实(炒)二钱,瓜蒌仁(研)三钱,厚朴(炙)二钱,甘草七分。
【药引】玄明粉(后煎)一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64 阳气郁遏,痰饮未清
【症状】时作眩晕,口渴,耳鸣,脊间微疼,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益阴调气。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一钱,白芍(生)三钱,肉苁蓉三钱,淡菜(研)三钱,苍耳子(炒,研)三钱,木香(研)八分,陈皮二钱,钩藤三钱,当归(酒)三钱,瓜蒌仁三钱。
【药引】牡蛎(生)四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65 阳气郁遏,痰饮固结未化
【症状】眩晕,口渴耳鸣,脊间微疼,步履无力,夜间心下作悸,唇指动,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涤痰化滞。
【药物组成】瓜蒌仁(研)三钱,白芍(生)三钱,钩藤三钱,苍耳子(炒,研)二钱,枳实(炒)二钱,厚朴(炙)二钱,淡菜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玄明粉一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66 肝热脾湿,微感风凉
【症状】头目眩晕,身肢倦软,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浮滑而数。
【方剂】疏表清热化湿汤。
【药物组成】川芎二钱,菊花二钱,桑叶三钱,生地黄三钱,荆芥二钱,青皮二钱,知母二钱,槟榔三钱,陈皮二钱,薄荷八分,黄芩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蔓荆子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李崇光。
案667 阳气郁遏,痰饮上干
【症状】眩晕,口渴,耳鸣,左胁微痛,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理脾化痰。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一钱,白术(生)二钱,茯苓四钱,柴胡(醋)一钱,牡蛎(生)三钱,法半夏(研)二钱,枳实一钱,甘草八分。
【药引】桂枝八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68 肝阳上越,脾胃不和
【症状】头目眩晕,谷食消化不快,胁脊骨间隐痛,步履无力,大便仍燥,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疏风化湿清热。
【药物组成】钩藤三钱,防风一钱五分,白芷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菊花二钱,桑叶三钱,茯苓三钱,西洋参(研)一钱五分,火麻仁三钱,溏瓜蒌三钱,白芍三钱,鸡内金(炒)三钱。
【药引】苍耳子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全顺、忠勋。
案669 上焦微有浮热
【症状】眩晕耳鸣,喉中觉咸,谷食消化不快,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热调中。
【药物组成】苏叶一钱,薄荷八分,苍耳子(炒,研)三钱,菊花三钱,桑叶三钱,玄参三钱,焦三仙二钱,菟丝子三钱。
【药引】枇杷叶(炙)三钱,知母(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全顺、忠勋。
案670 饮热内盛
【症状】头目眩晕,脉息弦缓。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黄芩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陈皮三钱,半夏(制)二钱,天麻一钱五分,神曲(炒)二钱,苏梗一钱五分,蔓荆子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评注】眩晕之成因,有风、火、痰、虚之不同。惇妃之病眩晕,当以痰阻中州,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兼以湿浊蕴热所致。中医向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故本方以二陈汤为主加清热健脾之品天麻、蔓荆子清头止眩之属,旨在祛痰化湿,清热和胃,俾湿浊得除,中州得运,升降得宜,而眩晕自除。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张肇基、姜晟。
案671 肝阳上越,中气郁遏
【症状】眩晕耳鸣,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清肝和中。
【药物组成】钩藤三钱,陈皮一钱,麦冬二钱,茯苓二钱,石膏(煅)五分,西洋参(研)一钱,菊花三钱,苍耳子(炒,研)二钱,甘草五分,竹茹二钱,桑叶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72 肝阳上越,肾水不足
【症状】眩晕时轻时重,耳中觉鸣,谷食虽香,消化不快,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方剂】柔肝清化饮。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三钱,羚羊角一钱,钩藤三钱,苍耳子(炒,研)三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远志(肉)一钱五分,石菖蒲一钱五分,化橘红二钱,谷芽(炒)三钱,竹茹二钱。
【药引】玄明粉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73 肝脉不和,胃饮调
【症状】眩晕手足觉凉,脊背微疼,鼻息觉干,食后消化不快,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柔肝清肺调脾。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二钱,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川贝母(研)二钱,枳壳(炒)一钱五分,瓜蒌三钱,钩藤三钱,苍耳子(研)一钱,续断一钱五分,谷芽(炒)三钱。
【药引】没药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
案674 内热受凉
【症状】头疼眩晕,恶风身软,脉息弦滑。
【方剂】川芎茶调饮。
【药物组成】川芎一钱五分,菊花二钱,荆芥穗二钱,白芷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细辛六分,黄芩二钱,蔓荆子二钱,生甘草八分。
【患者】嘉庆朝总管张进忠。
【医家】傅仁宁。
案675 肝阳未平,痰饮尚盛
【症状】眩晕,口渴耳鸣,左胁微疼,步履无力,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柔肝理脾化饮。
【药物组成】白芍三钱,肉苁蓉三钱,菟丝子三钱,茯苓四钱,橘红二钱,牡蛎(生)三钱,旋覆花(包煎)二钱,火麻仁(研)三钱。
【药引】炒谷芽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76 脾虚停饮
【症状】眩晕,口渴耳鸣,饮食虽香,消化不快,步履无力,大便觉燥,脉息左部沉弦而细,右寸关沉滑。
【治法】理脾化饮。
【药物组成】茯苓五钱,白术(生)一钱,白芍三钱,泽泻二钱,化橘红二钱,瓜蒌仁(研)三钱,猪苓二钱,桂枝五分,桑白皮(生)二钱,川贝母(研)二钱。
【药引】黄土八两。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全顺、忠勋。
案677 肝胃不和,气滞停饮
【症状】头晕恶心,胸闷发热,两肋牵引少腹胀满,脉息浮滑。
【方剂】清气利湿汤。
【药物组成】苍术一钱(炒黑)五分,陈皮一钱五分,香附(盐炒)二钱,藿香梗一钱,厚朴一钱五分,苏梗一钱,木通一钱,赤茯苓二钱,柴胡(醋炒)一钱,半夏曲(炒)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天花粉二钱,生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三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惇妃。
【医家】田福。
案678 胃气壅滞,阻遏清阳
【症状】头闷目倦,膈间饮逆,大便不调,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沉滑鼓指。
【方剂】平胃散。
【药物组成】苍术(石斛水炒炭)一钱五分,陈皮二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神曲三钱。
【药引】佩兰梗六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679 肝胃之气欠调,湿热不净
【症状】胸间不畅,头疼眩晕,大关防两日未行,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热润燥。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三钱,麦冬三钱,旋覆花(包)三钱,枳壳二钱,火麻仁三钱,玄参三钱,栀子(炒)二钱,菊花三钱,石斛三钱,橘红二钱,瓜蒌仁三钱。
【药引】泽泻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忠勋。
案680 肝经有热,扰动神明
【症状】头晕心烦,夜寐不安,胸膈满闷,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育神清肝。
【药物组成】白芍(生)四钱,青皮三钱,延胡索(炙)三钱,香附(炙)三钱,牡丹皮四钱,羚羊角(先煎)一钱五分,酸枣仁(焦)三钱,黄连(研)一钱五分,代赭石(煅)六钱,牡蛎(生)四钱,栀子(研)四钱,大黄(酒)二钱。
【药引】橘红三钱,桑叶一两。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681 胃有湿热,熏蒸于上
【症状】头晕作痛,咳嗽心悸,有时自汗、目迷,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治法】养阴清热。
【药物组成】生地黄二钱,玄参三钱,沙参三钱,麦冬(朱)三钱,牡丹皮三钱,青皮七分,瓜蒌仁(研)二钱,金石斛二钱,狗脊(去毛)三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薄荷七分,藁本五分。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忠勋。
案682 脾胃不和,停蓄湿热
【症状】头晕口干,心烦作呕,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正气平胃清化饮。
【药物组成】藿梗一钱,陈皮一钱五分,麦冬三钱,赤茯苓三钱,菊花二钱,桑叶三钱,竹茹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芦根一支。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庄守和。
案683 肝经有热,脾胃不和
【症状】头闷觉晕,倦怠嗜卧,胸膈不爽,时作烦急,食即作呕,脉息左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滑数。
【方剂】调中和胃化湿饮。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陈皮一钱,竹茹三钱,茯苓三钱,石斛三钱,桑叶二钱,白芍(生)一钱,砂仁八分。
【药引】芦根(切碎)一支,谷芽(炒)三钱。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全顺。
案684 肝热气滞,中州蓄饮
【症状】头觉晕痛,胸堵呕恶,谷食欠香,身肢酸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滑数。
【治法】和肝调中化饮。
【药物组成】生地黄六钱,白芍四钱,当归四钱,陈皮三钱,香附(炙)四钱,青皮(研)三钱,木香(研)二钱,瓜蒌四钱,竹茹三钱,赤茯苓四钱,苍术(炒)三钱,薏苡仁(炒)六钱。
【药引】谷芽(炒)四钱,胡黄连二钱。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佟文斌。
案685 肝热停饮,阴分不足
【症状】头目眩晕恶心,腰腿酸沉倦怠,脉息左关沉弦,右关缓滑。
【治法】养阴清热化饮。
【药物组成】当归(酒)六钱,白芍四钱,川芎三钱,益母草四钱,延胡索四钱,杜仲(炒)四钱,香附(炙)三钱,青皮(炒)三钱,鸡血藤(研)三钱,黄芩三钱,菊花炭三钱,砂仁一钱五分。
【药引】鸡冠花五钱。
【患者】宣统朝皇后婉容。
【医家】范一梅。
案686 上焦浮热较轻,肝胃湿滞未化
【症状】头目仍闷,胸膈气道欠爽,大便结秘,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而微数。
【治法】清热平肝降滞。
【药物组成】菊花三钱,桑叶三钱,龙胆草(酒)二钱,青皮二钱,槟榔(炒)三钱,枳壳(炒)二钱,香附(炙)一钱,黄连(研)一钱五分,木香(研)一钱五分,大黄三钱,瓜蒌皮三钱,木通二钱。
【药引】益元散三钱。
【患者】宣统朝总管春恒。
【医家】李崇光。
案687 肝阴不足,虚阳引湿热
【症状】头目时作沉闷,脉息右关渐缓,寸部较大,左三部弦劲而滑。
【治法】凉阴调气。
【药物组成】生地黄五钱,青皮(炒)一钱,牡丹皮三钱,玄参五钱,栀子三钱,黄芩(酒)二钱,菊花三钱,麦冬三钱,木香(煨)五分,桑叶二钱,羚羊角二钱,泽泻一钱五分。
【药引】荷梗一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全顺、周鸣凤。
第十九节 中风
清宫中风医案多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麻木为主症,出现神昏、目闭者为病情急危重导致。病因多由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而致,病机多为内风越动、五志化火、痰阻脉络、气机失调及血脉瘀滞引起。治疗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使用平肝息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清热涤痰等诸法,其中更重在化痰,常用方剂有祛风化痰汤、星香化痰汤、育神化痰汤等。
案688 经络壅闭
【症状】右半身牵引疼痛,口眼歪斜,牙关偏紧,饮食艰难,时或头晕,心悸,言语健忘。
【方剂】疏经活络汤。
【药物组成】僵蚕(炒)二钱,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秦艽二钱,薄荷一钱,菊花一钱,钩藤二钱,桂枝一钱,白芍(炒)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评注】是方具平肝息风、通经活络之功,当可收效。
【患者】乾隆朝礼部侍郎齐召南。
【医家】刘裕铎、邵正文。
案689 风湿夹痰
【症状】右半身麻木,二目微斜,脉息沉滑。
【方剂】疏风化痰汤。
【药物组成】苏梗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桑寄生一钱五分,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天麻一钱五分,木瓜二钱,乌药二钱,橘红二钱,沉香八分,青皮(炒)二钱,僵蚕(炒)二钱。
【药引】姜汁一茶匙。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侧福晋。
【医家】王文彬、薛文昱。
案690 心阴不足,血不荣筋,肝经气滞不畅
【症状】右手筋颤偶作,胸膈满胀,夜寐不实,脉息左寸关弦涩而数。
【治法】舒肝养血,荣筋育神。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远志三钱,益智仁三钱,半夏曲三钱,白芍(炒)三钱,川芎三钱,酸枣仁四钱,续断三钱,茯神(朱)五钱,陈皮三钱,麦冬(朱)四钱,杜仲(炒)三钱。
【药引】郁金(研)二钱,炙甘草一钱,谷芽炭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石国庆。
案691 中经络
【症状】神昏目闭,痰涎壅塞,左半身不遂,汤水难咽。
【治法】祛风化痰。
【方剂】祛风化痰汤。
【药物组成】橘红一钱,半夏(制)一钱,茯苓一钱,胆南星(制)五分,僵蚕五分,石菖蒲八分,天麻一钱,防风一钱,当归八分,生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三片,竹沥五分。
【患者】康熙朝镶黄旗食阿思哈尼哈番俸硕色。
【医家】刘声芳、李德聪。
案692
【症状】抽搐未止,痰涎壅盛,气息尚闭,神识不清,仍觉筋惕肉颤,症势见重,脉息左关弦细,右寸关沉伏。
【治法】调肝化痰止抽。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郁金(研)三钱,代赭石(煅)三钱,乌药三钱,天竺黄三钱,胆南星(炙)三钱,秦艽三钱,青皮(炒)三钱,南薄荷一钱,钩藤三钱,青风藤三钱,橘红二钱。
【药引】琥珀抱龙丸一丸煎。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聂鸿钧、周鹤龄。
案693 气不化饮
【症状】气道梗阻,脉息弦耎而虚,有似厥闭之象,病势重大,气体太虚。
【方剂】助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沙参五钱,麦冬五钱,伏龙肝五钱,枇杷叶二钱,白薇二钱,陈皮二钱,五味子四分,柏子仁二钱。
【药引】一捻金六分。
【患者】同治皇帝。
【医家】王允之。
案694 痰热犹盛
【症状】气弱身软,时或迷晕,痰热犹盛,脉息细涩。
【方剂】育神化痰汤。
【药物组成】茯神三钱,远志一钱五分,白术(土炒)二钱,橘红一钱五分,半夏(制)二钱,白芍(炒)一钱五分,白扁豆(炒)四钱,泽泻一钱五分,酸枣仁(炒黑)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
【药引】莲子肉三钱,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李德宣。
案695 内有痰热,外受风热
【症状】神昏,咽喉痰鸣不语,脉息虚滑。
【方剂】星香化痰汤。
【药物组成】胆南星一钱,木香一钱,枳壳一钱五分,橘红二钱,半夏(制)二钱,黄连(生)一钱,石菖蒲一钱,茯神二钱,僵蚕(炒)一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汁一茶匙。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鲁瑾。
第二十节 疟疾
疟疾由感受疟邪、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侵袭人体,伏于少阳,出入营卫,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体若燔炭、头痛、烦渴、汗出、寒热往来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
清宫疟疾医案多以寒热往来、皮肤潮热等为主症,伴头晕、身倦等症。病因病机多为感受疟邪兼感风寒暑湿、情志劳倦、痰食所致,治法以截疟为主,伴以和解少阳、清热化湿、建中化痰等。常用方剂有柴平汤、七宝截疟饮、滋益健中化痰汤等。
案696 劳碌郁闷,饮滞停蓄,感受风凉
【症状】头闷眩晕,唇燥口黏,胸膈膨闷,谷纳欠香,皮肤潮热,身肢懒倦,脉息左寸关弦数稍浮,右寸关沉滑。
【方剂】加味达原饮。
【药物组成】葛根二钱,银柴胡一钱五分,槟榔三钱,草果一钱五分,厚朴(炙)一钱五分,藿香二钱,白芍(生)三钱,知母(炒)三钱,黄芩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薄荷一钱。
【药引】蔓荆子(生)三钱,焦三仙九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德昌、范绍相。
案697 湿热盛于荣分
【症状】寒热往来,胁腹胀满,脉息弦滑。
【方剂】柴平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赤茯苓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草果(煨)八分,槟榔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知母(生)一钱五分,当归(酒洗)三钱。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一束。
【评注】柴平汤为小柴胡汤与平胃散之合方,功能为和解少阳而治湿疟。本案得之夏月,暑湿凝结,故本方颇为对症。方中更增草果、槟榔等治疟之品,可见御医除辨证论治外,也注意到用专方专药治病。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所称之疟疾,包括类疟。
【患者】光绪朝珍嫔。
【医家】崔良玉、陈昌龄。
案698 湿饮过盛
【症状】时或往来寒热,脉息滑数。
【方剂】七宝截疟饮。
【药物组成】常山二钱,草果(姜炙)二钱,知母二钱,槟榔二钱,青皮二钱,半夏二钱,橘红二钱五分,麦冬三钱,黄芩二钱,柴胡二钱,滑石二钱,木通三钱。
【药引】青蒿二钱,乌梅三个。
【患者】嘉庆朝南府首领禄喜。
【医家】张自兴。
案699 暑湿疟邪未清,气道不畅,饮滞化而未净
【症状】头闷眩晕,口黏作渴,胸膈不爽,谷食无味,身肢酸倦,脉息左寸稍浮,关部沉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和解清胃代茶饮。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地骨皮三钱,青皮(炒)二钱,黄芩三钱,胡黄连一钱,蔓荆子(炒)三钱,常山三钱,生地黄六钱,玄参五钱,焦三仙(研)三钱,厚朴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张仲元、杨世葆。
案700 痰饮滞热未清,阴亏脾弱
【症状】头疼身倦,胸闷懒食,腿膝空酸,大关防下有黏滞,脉息左寸关弦滑,右寸关滑数,沉取力弱。
【方剂】滋益健中化痰汤。
【药物组成】西洋参三钱,鳖甲八钱,黄芩(酒)三钱,赤茯苓三钱,白术(生)一钱五分,柴胡二钱,知母(炒)二钱,瓜蒌仁(研)三钱,厚朴二钱,槟榔(炒)三钱,青皮(炒)二钱,常山(炒)二钱。
【药引】郁李仁(研)三钱,大黄(酒)二钱。
【评注】此方本截疟七宝饮与大柴胡汤方意化裁而成,一以治疟,一以通便,于瑾贵人病情颇相适合。方中常山为中医抗疟专药,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其所含之生物碱对间日疟及三日疟均有良好抗疟效果,同时还有抗阿米巴痢疾及解热作用,施于本病,当属允当。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王继曾、杨世葆。
第二十一节 淋证
淋证以小便频繁而数量少、尿道灼热疼痛、排便不利,或小腹急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此病多因嗜酒过度,或多食肥甘食品,造成湿热,或情绪不好,郁怒伤肝所致。清宫淋证医案多以小水涩痛、小关防频数赤少、小关防短赤等为主要症状,伴以腹胀、发热、脉洪等症状,病机以五脏之热移于膀胱所致,治疗主要以清热导赤为主,常用方剂以导赤散加减。
案701 肝胃湿热
【症状】小水涩痛,少腹作胀,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导赤汤。
【药物组成】木通二钱,栀子(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生地黄二钱,甘草一钱,泽泻一钱五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
【外治】盐葱熨法方:食盐一两,葱白二两,炒热温熨。
【评注】食盐可清热解毒,葱白可发表通阳解毒。
【患者】乾隆朝五阿哥。
【医家】张桐舒。
案702 心经有热,移于膀胱
【症状】大小关防不利,脉息沉洪。
【方剂】导赤八正饮。
【药物组成】木通一钱五分,车前子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萹蓄一钱,大黄一钱五分,瞿麦一钱,滑石二钱,泽泻一钱,麦芽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栀子(炒)一钱,甘草(炒)八分。
【药引】灯心五十寸,姜皮一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田福。
案703 心脾积热,移于膀胱
【症状】小关防频数赤少,四肢发热,脉息弦数。
【方剂】分清导赤饮。
【药物组成】车前子二钱,赤芍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滑石三钱,木通二钱,生地黄二钱,川荜薢一钱五分,栀子(炒)二钱,木香(研)八分,泽泻一钱五分,甘草一钱,大黄(酒)三钱。
【药引】灯心五十寸,葱尖五个。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罗衡、牛永泰。
案704 心脾积热,移于膀胱
【症状】大小关防不利,四肢发热,脉息沉数。
【方剂】八正导赤饮。
【药物组成】木通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赤茯苓二钱,泽泻一钱五分,滑石三钱,大黄(酒)二钱,栀子(炒)二钱,连翘二钱,黄芩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生甘草梢八分。
【药引】竹叶二十片,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马敬伦。
案705 心脾积热渐减,唯膀胱余热未清
【症状】小关防短赤,脉息渐缓。
【方剂】导赤分清饮。
【药物组成】连翘二钱,赤茯苓二钱,木通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栀子(炒)一钱五分,生地黄二钱,滑石三钱,瞿麦二钱,川荜薢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灯心五十寸。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陈世官、沙成玺。
第二十二节 遗精与滑精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梦遗”,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谓“滑精”。本病记载首见于《内经》,该书称遗精病为“精自下”,并对起病原因、兼见证候,均有阐述。《灵枢·本神》篇指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明确指出遗精与情志内伤有密切关系。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失精”,认为本病是由虚劳所致,对其证候亦有诸多描述。
清宫遗精医案皆是光绪帝的医案,为其反复发作、缠绵不已的病证。据光绪三十三年自书之起居注称:“遗精之病将二十余年,前数年每月必发数十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治疗医方有内服、外治之分,本节所列皆为内服汤药医案,光绪帝除服汤药外亦常服丸药,其丸药处方列在清宫保健养生医方中。
案706 肝肾不足,风湿所阻
【症状】筋络不舒,时作疼痛,食物不化,梦遗滑泄,足膝软弱,脉息左部寸关俱弦,右部亦见弦象。
【治法】祛风逐湿兼顾肝肾。
【药物组成】秦艽一钱,橘络一钱,沙苑蒺藜二钱,白术三钱,桑寄生三钱,桑枝三钱,茯苓三钱,菟丝子二钱,杭菊花二钱。
【药引】鲜藕节一段。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陆润庠。
【疾病】遗精。
案707
【症状】厥阴肝客于阴器,则梦接相火,鼓之致肾不闭藏,则遗,脉息左关微弦,右寸关稍数。
【方剂】滋阴固肾汤。
【药物组成】桂枝一钱,白芍一钱,牡蛎(煅)一钱五分,蛤粉一钱五分,芡实二钱,甘草一钱。
【药引】生姜一片,红枣三枚。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李锡璋。
【疾病】滑精。
案708 肝肾不实,气息欠和
【症状】胸旁脊间滞痛,项筋微疼,腰间有时流串,周身筋络欠和,足膝少力,下元虚弱,时或梦遗自泄,脉息左部沉弦,右寸关沉缓。
【治法】滋益肝肾清气。
【药物组成】白术(炒)三钱,茯苓三钱,生地黄(次)三钱,白芍(生)二钱,杜仲(炒)二钱,橘络二钱,青皮一钱,桑寄生三钱,川贝母(研)二钱,山茱萸肉二钱,川牛膝一钱五分。
【药引】沙苑蒺藜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全顺。
【疾病】遗精。
案709 禀赋不壮,肝肾不实
【症状】精滑自遗,脉息左部沉弦,右寸关沉缓。
【治法】滋益肝肾强胃健脾。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白芍(炒)二钱,山茱萸二钱,牡丹皮二钱,芡实(研)三钱,茯苓三钱,怀山药(炒)三钱,莲子心一钱,桑叶三钱,菊花二钱,薏苡米(炒)三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核桃肉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全顺。
【疾病】滑精。
案710 肝旺脾弱,心肾两亏,阴虚肺燥
【症状】喉痒呛嗽,口内起有白泡,每遇多言气息作促,久坐腰酸腿膝疼痛,睡欠沉实,偶有滑精,手足发胀,不耐劳乏,脉息左寸关沉弦,重按力弱。
【方剂】滋阴益肾健脾代茶饮。
【药物组成】熟地黄(捣碎)六钱,麦冬四钱,茯苓三钱,怀山药(炒)四钱,芡实(炒)三钱,莲蕊三钱,黄芩(酒)二钱,知母(酒)三钱,白芍(炒)二钱,牡丹皮二钱,川贝母(研)二钱,甘草(制)一钱,金狗脊(制)三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杨际和。
第二十三节 血证
血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清宫血证医案包括鼻衄、咯血、吐血、便血等,表现为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而出,伴有发热、烦渴、头晕、伤风等症状,基本病机为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导致,治疗以止血为主要大法,包括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益气止血、凉血止血、活血止血等。
案711 肝胃蓄有滞热,阳气郁遏
【症状】恶寒身倦,鼻中流红,膝上筋脉有时抽疼,脉息左关弦滑有力,右寸关沉滑。
【治法】调气清热化滞。
【药物组成】枳壳(炒)三钱,青皮(炒)二钱,鸡内金三钱,焦三仙九钱,生地黄四钱,栀子(炒)三钱,羚羊角一钱五分,瓜蒌四钱,柴胡(醋)二钱,白芍(生)三钱,甘草一钱,一捻金二钱。
【药引】玄明粉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
【疾病】鼻衄。
案712 血分蓄热,循肝肺之经脉上炎
【症状】鼻血如流,脉息左关数大,右部浮洪。
【方剂】犀角地黄汤。
【药物组成】犀角八分,生地黄三钱,桑叶一钱五分,菊花一钱五分,牡丹皮二钱,栀子二钱,当归一钱五分,赤芍(炒)一钱,玄参二钱,麦冬三钱。
【药引】鲜藕五片。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周鸣凤。
【疾病】鼻衄。
案713 胆经郁火,冲动脑髓,偶因风寒,引动邪火,肺气上壅,血不归经
【症状】血自鼻窍出,细按六部左关弦而数浮,右关滞泥,而右寸尤甚。
【治法】清利胆经,收领肺气,引血归原。
【药物组成】苏子二钱,侧柏叶(炒)三钱,白茅根四钱,龙胆草二钱,牡蛎粉一钱五分,牡丹皮三钱,知母二钱,生地黄三钱,僵蚕(炒)三钱,桔梗二钱,荆芥穗(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二分,紫花地丁一钱二分。
【药引】古墨汁二钱。
【患者】光绪朝总管崔玉贵。
【疾病】鼻衄。
案714 里热尚盛
【症状】口黏而渴,头晕腰疼,有时鼻衄,气短身倦,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轻清化热。
【药物组成】菊花三钱,桑白皮二钱,桑叶二钱,金银花三钱,连翘三钱,桔梗三钱,川贝母(研)三钱,黄芩三钱,瓜蒌(研)三钱,薄荷五分,生地黄五分,辛夷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药引】古墨汁二钱。
【外治】治鼻衄不止方:明矾一钱,白龙骨一钱,麝香五厘共研细面,先用冷水洗净鼻内血涕,然后吹药于鼻,或以湿纸捻蘸药塞鼻。
【患者】光绪朝总管崔玉贵。
【医家】张仲元。
【疾病】鼻衄。
案715 邪热伤阴,血溢清道
【症状】午后发热,时作鼻衄,烦躁口渴,身肢懒倦无力,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关芤象。
【治法】养阴清热,引血归原。
【药物组成】生地黄六钱,赤芍三钱,牡丹皮三钱,玄参五钱,栀子三钱,蒲黄炭五钱,小蓟四钱,青蒿三钱,地骨皮四钱,金银花四钱,怀牛膝三钱,当归四钱。
【药引】犀角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总管崔玉贵。
【医家】张仲元。
【疾病】鼻衄。
案716 肝热未清
【症状】鼻衄肢烧,脉息右寸关滑而近数,左寸关弦而稍数。
【治法】清热和肝止衄。
【药物组成】青皮(研)二钱,香附(炙)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赤芍二钱,牡丹皮三钱,栀子三钱,当归二钱,续断二钱,怀牛膝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丹参一钱,泽兰一钱。
【药引】茜草二钱,木香三分。
【患者】宣统朝淑妃。
【医家】赵文魁。
【疾病】鼻衄。
案717 阳气郁遏,湿热熏蒸
【症状】头晕,有时咳嗽,鼻涕带红,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宣郁清热。
【药物组成】南薄荷一钱,荆芥炭七分,菊花三钱,桑叶三钱,生地黄三钱,白芍(生)三钱,羚羊角一钱,瓜蒌(研)三钱,枳壳(炒)六分,茵陈二钱,连翘三钱,黄芩(酒)二钱。
【药引】荷叶一钱五分,芦根(切碎)二支。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忠勋。
【疾病】鼻衄。
案718 肝阴有热,胃阳湿郁熏蒸
【症状】五心发热,头闷口渴,鼻涕带血,寤后躁汗,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治法】养阴清热。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白芍(生)四钱,知母(炒)三钱,青蒿三钱,牡丹皮三钱,地骨皮四钱,麦冬(去心)三钱,竹叶二钱,桑白皮(生)三钱,生甘草一钱,陈皮一钱五分。
【药引】羚羊角一钱,青果十个。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忠勋。
【疾病】咯血。
案719 肝胃有热,停蓄水饮
【症状】头晕心跳,胸闷发热,唾有血色,脉息右关滑数,左寸关稍弦而数。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菊花二钱,桑叶二钱,茯神(朱)三钱,陈皮二钱,栀子(炒)二钱,香附(炙)一钱五分,益元散(煎)三钱,茅根三钱。
【药引】牛膝二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李德昌。
【疾病】咯血。
案720 心肝蕴热未净,肺气亦欠清
【症状】痰中见红,时作咳嗽,脉息左寸关沉弦近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加味犀角地黄汤。
【药物组成】地黄炭三钱,白芍三钱,玄参四钱,牡丹皮三钱,犀角(先煎)四分,栀子三钱,黄芩二钱,浙贝母(研)二钱,侧柏叶炭一钱,茅根一钱五分,瓜蒌四钱。
【药引】鲜藕节三个。
【患者】宣统皇帝。
【医家】赵文魁。
【疾病】咯血。
案721 肺胃痰热未清,又兼伤风
【症状】咳嗽痰红,脉息滑缓。
【方剂】清肺饮。
【药物组成】犀角一钱,生地黄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前胡二钱,桑白皮一钱五分,苏梗一钱,桔梗一钱,浙贝母二钱,瓜蒌仁一钱五分,一捻金(冲)五分。
【药引】藕节五个。
【患者】同治朝大公主。
【医家】李德全。
【疾病】咯血。
案722 肺胃痰热,外受风瘟
【症状】发热自汗,咳嗽气喘,吐痰带红,胸胁胀闷,咳则牵引胸中疼痛,脉息浮弦而数。
【方剂】清肺饮。
【药物组成】荆芥二钱,前胡一钱,瓜蒌五钱,生地黄六钱,赤芍三钱,郁金三钱,牡丹皮三钱,犀角一钱五分,侧柏叶炭三钱,浙贝母三钱,杏仁(研)三钱,桃仁三钱。
【药引】藕节三枚,栀子(炒)二钱。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李万清。
【疾病】咯血。
案723 肝肺不和
【症状】胸满咳嗽,有时见红,脉息弦滑。
【方剂】百合固金汤。
【药物组成】百合三钱,生地黄八钱,玄参五钱,川贝母三钱,桔梗二钱,麦冬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五钱,牡丹皮三钱,黄连一钱,甘草八分。
【药引】梨汁二匙兑服。
【患者】同治朝璷嫔。
【医家】冯钰。
【疾病】咯血。
案724 肝胃不清,阴分郁热
【症状】眼目发眩,脊背作烧,大关防便血紫黑,脉息左寸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清热化郁。
【药物组成】栀子一钱五分,黄芩(酒炒)一钱五分,大黄炭(酒)一钱五分,通草八分,瓜蒌(研)二钱,陈皮一钱,生甘草六分。
【药引】鲜藕(切片,研)二两,芦根(切碎)二支。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疾病】便血。
第二十四节 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西医的许多慢性疾病过程出现各种虚损症候、各种重病后期的恶液质状态等,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清宫虚劳医案多为各种慢性证候的表现,如不寐、食少、手麻、头晕、腰酸、腿疼、嘈杂等,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所致,需要综合调理,临床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在进行补益的同时,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故应十分重视调补脾肾。
案725 心脾气血未壮
【症状】食少欠香,运化仍慢,夜寐不实,肩臂筋脉强痛,手指微麻,有时头沉眩晕,脉息左寸缓软,右寸关微弦而滑。
【方剂】补脾化湿汤。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炒)二钱,茯苓三钱,苍术(炒)二钱,当归(土炒)二钱,藿梗一钱,桔梗二钱,橘络一钱,菊花三钱五分,砂仁(研)八分,薏苡仁(炒)四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五个。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昌、佟文斌。
案726 脾胃尚弱,肝气水饮不利
【症状】食少难消,左肋淹串,颃颡浸渗五味,黏涎血沫,四肢倦软,脉息右关稍大,重按无力,余部平平。
【方剂】调胃理脾汤。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茯苓三钱,白术(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一钱五分,谷芽(炒)三钱,砂仁(研)八分,陈皮八分,车前子(包)二钱,炙甘草四分,香附(制)一钱。
【药引】荷叶蒂五个,肉桂面三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727 心脾气血不足,筋脉失其荣养
【症状】夜寐不实,两臂筋脉强痛,腿膝筋亦欠舒,谷食稍好,消化不快,有头晕,精神倦怠,背串凉热未减,大便连日带溏,脉息左部缓弱,右关见滑。
【方剂】益气养荣汤。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五分,白术(炒)二钱,茯神三钱,木瓜二钱,当归(土炒)二钱,白芍(炒)二钱五分,杜仲(炒)二钱,枸杞子三钱,金狗脊(炒)二钱,桑寄生三钱,炙甘草八分,海桐皮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728 肺气不清,饮热未净,心脾尚弱
【症状】夜寐欠实,晚间咽干咳嗽,早晨头晕,谷食不香,消化仍慢,胸脘嘈杂,肩臂筋骨屈伸强痛,背热未减,脉息左寸缓弱,右寸关弦滑。
【方剂】理肺健脾汤。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炒)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当归(土炒)二钱,麦冬(去心)三钱,桔梗三钱,谷芽(炒)三钱,砂仁(研)七分,浙贝母二钱,菊花二钱,益元散(煎)三钱。
【药引】桑枝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729 气血未曾充复
【症状】连日早晚均用半膳,不甚香甜,背热未减,指臂筋脉仍痛,每遇劳乏,则夜寐欠实,脉息和缓而软。
【方剂】益气养阴汤。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白术(炒)二钱,茯神三钱,白芍(炒)一钱五分,当归(土炒)二钱,干地黄三钱,杜仲(炒)二钱,谷芽(炒)三钱,半夏(制)二钱,益智仁(炒)一钱五分,柴胡(醋)五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肉三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730 肝郁夹湿生热
【症状】嗳逆串胀,夜不安寐,脊背作热,今早痰沫带有血丝,唇干口黏,脉息两关左弦右滑。
【方剂】理脾和肝饮。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五分,黄芪(米炒)二钱,茯苓三钱,谷芽(炒)三钱,焦神曲一钱五分,砂仁(研)八分,赤石脂二钱,炙甘草六分,牡丹皮(炒,酒)一钱五分。
【药引】柴胡(醋)五分,青果五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731 营血尚虚,不能荣筋
【症状】夜寐安适,谷食不香,指臂筋强痛如旧,偶患口渴,脊背作热未平,脉息左寸稍起,右关重按仍软,余部平和。
【方剂】益气养营汤。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炒)三钱,茯神三钱,白芍(炒)一钱五分,陈皮八分,干地黄三钱,女贞子三钱,当归(土炒)二钱,柴胡(醋)六分,牡丹皮二钱,麦冬一钱五分,炙甘草八分。
【药引】鲜桑枝三钱。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732 肝肾阴亏,脾胃不足
【症状】谷食不香,食后胀闷,立久气短,似欲喘促,口渴较轻,手仍发胀,体倦嗜卧,腰腿酸疼,脉息左寸关弦软近数,右寸关滑而稍数,两尺细弱。
【方剂】益气养胃健脾饮。
【药物组成】西洋参(研)三钱,白术(土炒)三钱,茯神(朱)三钱,远志一钱五分,白芍(炒)三钱,陈皮二钱,茯苓四钱,薏苡米(炒)五钱,怀山药(炒)四钱,白扁豆(炒)四钱,谷芽(炒)三钱,炙甘草一钱。
【药引】鲜荷叶半张,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庄守和、杨际和。
案733
【症状】大便未行,饮食仍好,寝寐前半夜未熟,早晨脊热较甚,旋觉串凉,颃颡津液下渗酸苦之味为多,嗽痰中有一口微带血丝,足胻微浮,膳后腹胀串热,而消化略快,眼目久视仍涩,脉息两手至数见匀,左寸稍软。
【方剂】清金养血汤。
【药物组成】沙参三钱,白术(土炒)三钱,茯神(研)三钱,当归(土炒)三钱,干地黄四钱,白芍一钱五分,石斛三钱,杜仲(炒)三钱,女贞子三钱,半夏(炙)二钱,桔梗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柴胡(醋)六分,枸橘叶五片。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庄守和、李德昌。
案734 肝木不和,水饮不化,气液未足
【症状】口咽津干,早晨痰有血丝,左肋气饮作痛,颃颡脊背如昨,头眩神倦,脉息关弦寸濡,两尺尚平。
【方剂】益气滋液汤。
【药物组成】人参八分,白术(生)二钱,茯苓三钱,炙甘草六分,当归二钱,白芍(焦)一钱,桂枝八分,香附(制)二钱,麦冬(米炒)二钱,半夏(制)一钱。
【药引】桂元肉五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程春藻、汪守正、马文植、赵天向、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735 气血不荣
【症状】气怯头眩,身热足软,寝食未能如常,脉息虚缓。
【方剂】益气养荣汤。
【药物组成】人参八分,黄芪(生)二钱五分,白术(炒)二钱,茯苓(研)二钱,白芍(炒)一钱五分,女贞子二钱,粉牡丹皮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砂仁(研)七分,炙甘草七分。
【药引】艾叶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
案736 胃欠冲和,脾阳尚弱
【症状】谷食不香,兼嗳腐气,头晕腿软。
【方剂】归芍异功饮。
【药物组成】党参二钱,白术(炒)一钱五分,茯苓二钱,当归(土炒)二钱,砂仁(研)五分,白芍(炒)一钱五分,益智仁(盐水炒)八分,姜半夏一钱,炙甘草五分,佩兰三分。
【药引】煨姜三片,红枣五枚。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薛福辰、汪守正、马文植。
第二十五节 痹证
痹证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证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证,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证,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肢体经络痹证,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清宫医案中具有完整病证-症-法-方(药)的痹病医案的常见症状为“腿膝疼痛”“手足转侧、不能屈伸”“身肢拘急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酸痛、刺痛、胀痛、热痛等,病机多为风、寒、湿、热侵犯机体,表现为外受风寒、血虚受风、热浮于上、湿注于下,治疗中有多处医案中以内服方药结合外用熨药法,内、外治结合,取得较好疗效。对痹证医案中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列依次为当归、木瓜、独活、苍术、川芎、白芍、羌活等,高频药对为当归+木瓜、当归+独活、当归+白芍,常用方剂为拈痛汤系列方(当归拈痛汤、疏风拈痛汤、调气拈痛汤、除湿拈痛汤等),组方模式多为活血止痛药+祛风湿药+理气药。
案737 热浮于上,湿注于下
【症状】腰胯酸痛,左足跟有时觉疼,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稍数。
【治法】抑热化湿,
【药物组成】茯苓片六钱,杜仲(炒)三钱,松节二钱,核桃(捣)三枚。
【药引】猪腰子一对。
【患者】光绪皇帝。
【医家】忠勋。
案738 湿热下注
【症状】腿膝疼痛,脉息弦滑。
【方剂】当归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二钱,黄芩二钱,柴胡(醋炒)一钱五分,苦参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木瓜三钱,知母一钱五分,黄连一钱,牛膝二钱,茵陈二钱,赤茯苓三钱。
【药引】桑枝五钱。
【外治】外用熨药法:香附面四两,木瓜三两,食盐二两,干酒四两,拌炒装布袋内,熨痛处。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傅仁宁、郝进喜。
案739 血虚有热,外受风凉
【症状】周身疼痛,胁下积饮,攻冲作痛,脉息浮弦。
【方剂】疏风拈痛汤。
【药物组成】荆芥穗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川芎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羌活一钱,前胡一钱五分,白芍(生)一钱五分,茯苓二钱,青皮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香附(炒)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花映墀、马敬伦。
案740 气血两虚,内湿外寒
【症状】手足转侧,不能屈伸,肢体疼痛,自汗恶风,脉息沉涩。
【方剂】养荣蠲痹汤。
【药物组成】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生地黄三钱,秦艽一钱五分,威灵仙一钱五分,桂枝一钱五分,木瓜二钱,独活一钱,牛膝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姜皮二片,荷叶三钱。
【外治】熨药:川乌六钱,草乌六钱,羌活八钱,青盐五钱,补骨脂一两,透骨草五钱,白鲜皮六钱,乳香五钱,共为粗末,兑麸子一碗,加醋搅匀,炒热,入布袋内,熨痛处。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花映墀。
案741 风湿下注,袭于经络
【症状】两腿足抽筋,屈伸疼痛,脉息沉缓。
【方剂】当归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威灵仙一钱五分,木瓜(酒洗)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茵陈三钱,赤茯苓一钱五分,猪苓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怀牛膝二钱,甘草三分。
【药引】生姜二片。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花映墀、鲁维淳。
案742 寒饮气滞
【症状】两胁刺痛,腰酸腿软,牵引膀背作疼,脉息沉弦而细。
【方剂】调气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延胡索三钱,杜仲二钱,独活二钱,白芍三钱,秦艽三钱,山药三钱,防风二钱,木香(煨)二钱,没药一钱。
【药引】桑寄生三钱。
【患者】咸丰朝吉嫔。
【医家】范绍相。
案743 湿热下注
【症状】胸膈堵闷,时作咳嗽,左边腿膝筋脉串疼,脉息左寸关沉弦,右寸关滑数。
【方剂】调肝舒郁化湿饮。
【药物组成】郁金(研)三钱,赤茯苓三钱,青皮二钱,黄芩二钱,橘络一钱,枳壳(炒)二钱,栀子(炒)一钱,苍术二钱,苦参二钱,秦艽二钱,续断三钱,生甘草一钱,
【药引】牛膝二钱。
【患者】光绪朝珍妃。
案744 湿饮下注
【症状】胯腿疼痛,腹胀不舒,脉息沉弦。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苍术二钱,厚朴二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二钱,防己一钱,独活一钱五分,羌活一钱,黄柏一钱,大黄(酒)二钱,神曲二钱,木瓜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皮三片。
【患者】乾隆朝循嫔。
【医家】刘太平。
案745 肝阴不实,气道欠畅,肺胃饮热,稍受风湿
【症状】周身筋脉抽掣,牵及腿膝疼痛,胸膈胁胀满,时作烦躁,谷食不香,夜不得寐,脉息右寸关滑数稍浮,左寸关弦数。
【方剂】舒肝调气拈痛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二钱,薄荷一钱五分,香附(炙)三钱,郁金(研)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次)四钱,粉牡丹皮三钱,栀子(炒)三钱,秦艽三钱,牛膝三钱,木瓜二钱,橘络三钱。
【药引】乳香一钱,没药一钱。
【外治】熥熨方:透骨草三两,青风藤一两,独活二两,防己二两,木瓜二两,赤芍一两五钱,当归一两五钱,香附(炙)三两,共捣粗末,烧酒醋拌潮润,装布袋二个,蒸热,换熥腿膝疼处。
【患者】光绪朝珍妃。
案746 湿热受风
【症状】腰腿疼痛,发热胸满,脉息浮数。
【方剂】当归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羌活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葛根二钱,黄芩(酒)二钱,知母(炒)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茵陈三钱,泽泻二钱,猪苓二钱,赤茯苓三钱,苦参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747 风湿闭塞经络
【症状】胸胁肢体尚觉酸痛,脉息弦滑。
【方剂】疏解胜湿汤。
【药物组成】羌活三钱,独活二钱,前胡三钱,防风二钱,苍术(炒)二钱,白术(土炒)三钱,苏叶二钱,牛膝(酒炒)三钱,橘红二钱,赤茯苓三钱,续断三钱,杜仲(炒)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
【评注】湿困则肢体酸痛,故用疏解胜湿之法。
【患者】道光朝彤妃。
【医家】曹宗岱。
案748 肝脾湿热,荣血不能下注
【症状】腿膝浮肿,疼痛身热,口渴,脉息沉紧。
【方剂】温经养荣汤。
【药物组成】独活三钱,桑寄生三钱,川芎二钱,当归四钱,木瓜三钱,茯苓三钱,白芍三钱,威灵仙一钱五分,松节二钱,乳香(去油)三钱,川牛膝三钱,桂枝一钱。
【药引】生姜三片,老酒一匙。
【患者】乾隆朝定贵人。
【医家】聂继昌。
案749 肝脾湿热,荣血不能下注
【症状】腿膝浮肿,疼痛身热,口渴胸满食少。
【方剂】温经定痛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三钱,当归(酒炒)三钱,独活(炒)二钱,茯苓三钱,白芍(酒炒)三钱,木瓜三钱,桑寄生三钱,松节三钱,泽泻三钱,川牛膝(炒)三钱,秦艽三钱,川乌二钱,桂枝八分。
【药引】炮姜六分,老酒一匙。
【患者】乾隆朝定贵人。
【医家】聂继昌。
案750 湿热未清
【症状】寒邪已解,腿膝疼痛渐止,浮肿酸痛。
【方剂】温经渗湿汤。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白芍三钱,松节三钱,茯苓三钱,秦艽三钱,桂枝八分,木瓜三钱,泽泻二钱,独活三钱,牛膝三钱,川乌二钱,茵陈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老酒一匙。
【患者】乾隆朝定贵人。
【医家】聂继昌。
案751 湿热下注
【症状】腿膝肿痛,发热恶寒,夜不得寐,脉息浮数。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防风二钱,牛膝二钱,木瓜三钱,苦参三钱,川芎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茵陈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生甘草五分。
【药引】木瓜酒一盅。
【患者】道光朝珍嫔。
【医家】郝进喜、曹进昇。
案752 脾阳郁遏,风湿未解
【症状】筋脉痹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祛风除湿。
【药物组成】防风一钱,羌活五分,威灵仙八分,川芎五分,黄柏一钱五分,防己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药引】泽泻(炒)一钱五分,薏苡仁四钱。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案753 气弱脾湿,肝阴不足
【症状】四肢筋脉不和作痛,饮少,小便多,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缓。
【治法】益气理脾养肝。
【药物组成】党参三钱,白术(炒)二钱,茯苓二钱,当归(土炒)一钱,白芍(炒)二钱,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一钱,木瓜一钱,山药(炒)二钱。
【药引】川芎一钱。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李德源。
案754 湿热久郁,经络未畅
【症状】筋脉作疼,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而稍数。
【方剂】木通一味汤。
【药物组成】木通一两。
【患者】同治朝太监李莲英。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
案755 内停湿滞
【症状】头闷身酸,胸满恶寒,腿膝疼痛,脉息浮数。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防风一钱五分,羌活二钱,苦参二钱,葛根二钱,泽泻二钱,猪苓二钱,茯苓二钱,苍术(炒)一钱五分,黄芩(酒)二钱,知母二钱,茵陈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木瓜三钱。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郝进喜。
案756 湿滞受凉
【症状】头闷身酸,胸满恶寒,腿膝疼痛,脉息弦滑。
【方剂】除湿化滞汤。
【药物组成】柴胡一钱,泽泻二钱,赤茯苓三钱,神曲三钱,猪苓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焦山楂三钱,青皮二钱,枳壳(炒)二钱,麦芽(研)三钱,黄芩(酒)一钱五分,生甘草八分。
【药引】木瓜三钱。
【患者】道光朝祥妃。
【医家】郝进喜。
案757 胃阳蓄热,稍有感寒
【症状】头闷身疼,肢体酸倦,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微浮,关部近数。
【治法】轻扬化热。
【药物组成】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忍冬藤一钱五分,竹茹二钱,黄芩(酒炒)八分,陈皮六分,甘草五分。
【药引】佩兰梗八分。
【患者】慈禧太后。
【医家】张仲元、李德源。
案758 湿热袭于经络,外受风凉
【症状】胸胁胀满,腰腿疼痛。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苍术一钱五分,升麻八分,当归三钱,苦参二钱,黄芩二钱,赤茯苓二钱,猪苓一钱五分,知母二钱,泽泻一钱五分,茵陈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外治】疏风熨药。
【患者】嘉庆朝华妃。
【医家】张昱煃、田广福。
案759 内有湿热,外受风凉
【症状】身肢拘急疼痛,胸满热盛,脉息浮数。
【方剂】当归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一钱五分,苦参一钱五分,葛根一钱,防风一钱,大黄(酒)二钱,茵陈二钱,赤茯苓二钱,泽泻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黄芩二钱,瓜蒌三钱,枳实二钱。
【药引】生姜二片,灯心三十寸。
【患者】乾隆朝禄贵人。
【医家】张肇基、李德宣。
案760 湿热尚盛,下聚于经络
【症状】腰酸腿膝有时作痛,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化滞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赤芍三钱,茵陈二钱,苍术二钱,黄芩(酒)三钱,焦三仙六钱,枳壳三钱,大黄三钱,黄柏(炒)三钱,六一散二钱。
【药引】灯心二束。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761 肝胃欠和,血分有热
【症状】日晡微作潮热,腰腿牵引疼痛,夜间少寐,脉息弦数。
【方剂】清热凉血汤。
【药物组成】黄连(酒)八分,黄芩(酒)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生地黄五钱,牡丹皮三钱,知母三钱,大黄三钱,焦三仙六钱,六一散三钱。
【药引】竹叶二十片。
【患者】咸丰朝玟嫔。
【医家】冯钰。
案762 肝气流注,湿热未清
【症状】肩臂以及左腿气串作疼,精神较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调气活络化湿。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赤芍三钱,瓜蒌六钱,钩藤三钱,青皮(研)三钱,木香二钱,法半夏三钱,海藻三钱,橘红络各三钱,黄芩三钱,栀子三钱,大黄(酒)一钱五分。
【药引】桑叶二两。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赵文魁。
案763 气道郁滞,心热脾倦,兼有湿痰
【症状】右半身走痛,有时串及左膊,胸中堵闷作疼,头闷心悸,腹内、两腋胀疼,右膝上酸痛,神疲嗜睡,食后恶心,脉息右寸关沉滑,左关沉弦。
【治法】调气行血化湿。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赤芍三钱,川芎三钱,生地黄三钱,延胡索二钱,五灵脂二钱,青皮二钱,龟板四钱,荆芥(炒)二钱,独活二钱,砂仁(研)一钱,焦三仙三钱。
【药引】牛膝三钱,大腹皮二钱,黄连七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764 肝胃不和,气滞湿郁
【症状】两肋酸坠作痛,右半筋脉串疼,有时心悸发热,神疲嗜卧,脉息右寸关沉滑有力,左关沉弦。
【治法】调肝和胃化湿。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赤芍三钱,延胡索二钱,龟板四钱,侧柏叶二钱,僵蚕(炒)二钱,苏木三钱,焦山楂三钱,片姜黄一钱五分,枳壳二钱,茵陈三钱,赤茯苓四钱。
【药引】桑寄生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忠勋。
案765 脾湿受凉
【症状】胸膈痞满,腿膝疼痛,脉息弦数。
【方剂】疏解除湿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苍术(炒)一钱五分,厚朴(炒)二钱,陈皮二钱,赤茯苓三钱,半夏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生姜皮三片。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侧福晋。
【医家】商景霨、崔良玉。
案766 湿热壅于经络
【症状】胸满咽嗌作痛,身肢酸疼,脉息弦滑。
【方剂】清热化滞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苍术(炒)三钱,苦参三钱,茵陈三钱,石膏三钱,大黄三钱,枳壳(炒)三钱,黄芩(酒)三钱,栀子(炒)二钱,赤茯苓三钱,泽泻(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咸丰朝禧嫔。
【医家】冯钰。
案767 肝郁血虚,湿热下注
【症状】左半身酸痛,头眩心悸,腿膝无力,筋骨作痛,脉息沉缓。
【方剂】和肝渗湿汤。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泽泻二钱,茵陈二钱,当归三钱,木瓜三钱,独活二钱,牛膝二钱,白芍三钱,橘皮一钱五分,五加皮二钱,炙甘草八分。
【药引】荷梗一尺,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聂继昌。
案768 血亏肝胃湿热未净
【症状】左半身酸痛微减,头眩口渴,脉息弦数。
【方剂】养阴和肝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四钱,当归三钱,白芍一钱五分,木瓜四钱,乌药一钱五分,香附(炒)三钱,青皮(炒)一钱五分,黄连七分,茵陈三钱,泽泻二钱,赤茯苓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桑枝三钱,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萧学中。
案769 肝胃湿热
【症状】左半身疼痛。
【方剂】和肝清热饮。
【药物组成】独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木瓜三钱,牛膝一钱,苍术一钱五分,青皮(炒)二钱,赤茯苓四钱,泽泻二钱,生地黄三钱,半夏二钱,茵陈三钱,生甘草八分。
【药引】灯心二束。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张如翰。
案770 内有湿痰,外受寒气
【症状】四肢微凉,右膊臂有时麻木,脉沉滑。
【方剂】蠲痹化痰汤。
【药物组成】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当归二钱,赤芍一钱五分,片姜黄一钱,黄芪(炙)三钱,茯神二钱,橘红一钱五分,半夏(炙)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
【药引】姜汁一茶匙。
【评注】麻木之原因,多缘于气血两虚,经络失养;或气滞血瘀,或痰湿阻留经脉,以致气血失于流通所致。以嘉庆帝病麻木而论,本有气血之虚,标有痰湿寒气所痹。故治以蠲痹化痰、祛风通络之法,诸证俱减。次以养血益阴之品相伍,标本兼顾,冀收全功。
【患者】嘉庆皇帝。
【医家】鲁维淳、陈昌浩。
案771 肝郁血虚
【症状】左腿疼痛。
【方剂】舒肝养荣汤。
【药物组成】蔓荆子(炒)三钱,天麻二钱,血竭三钱,柏子仁三钱,当归四钱,郁金一钱五分,香附(炙)三钱,没药(炒去油)二钱,川芎二钱,续断三钱,杜仲(炒去丝)五钱,乌药(炒)一钱五分。
【药引】生姜三片,红枣肉五枚。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郑汝骧。
案772 肝胃湿滞尚盛
【症状】胁痛腿胫作痛,脉息弦数。
【方剂】当归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洗)三钱,升麻八分,葛根二钱,茵陈三钱,羌活二钱,防风二钱,苍术(炒)二钱,苦参三钱,焦三仙六钱,大黄一钱五分,黄芩(酒)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咸丰朝祺嫔。
【医家】冯钰。
案773 肝郁络阻
【症状】肩臂有时疼痛,少有咳嗽,气血欠调,脉息左关见弦,右寸关沉滑。
【治法】舒肝活络。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秦艽二钱,威灵仙一钱五分,僵蚕(炒)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片姜黄二钱,赤芍(炒)二钱,香附(炙)二钱,柴胡(醋)一钱五分,桑白皮(炙)二钱,甘草八分。
【药引】海桐皮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774 肝肺气滞,湿郁经络,外受风邪
【症状】左边肩臂作痛,项筋疼痛,胁肋串疼,身肢酸倦,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而数。
【治法】祛风舒络止痛。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二钱,川芎二钱,僵蚕(炒)二钱,秦艽二钱,前胡二钱,枳壳(炒)二钱,青皮一钱五分,当归三钱,赤芍二钱,桃仁三钱,甘草八分。
【药引】桑枝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庄守和。
案775 气郁停饮
【症状】肢体牵引作痛,胸满呕恶,脉息弦滑。
【方剂】舒气化饮汤。
【药物组成】乌药二钱,白芍(酒炒)三钱,川芎二钱,泽泻三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砂仁(研)一钱,木瓜三钱。
【患者】同治朝宫女素琴。
【医家】薛天锡。
案776 寒湿下注
【症状】腿膝肿疼,牵及足胫筋骨,脉息沉弦。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四钱,羌活三钱,独活三钱,防己三钱,川牛膝三钱,苍术(炒)一钱五分,赤茯苓五钱,黄柏二钱。
【药引】生姜汁一匙。
【评注】三妙除湿,二活辛温散寒定痛,组方颇为严谨。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曹宗岱。
案777 寒湿
【症状】腿膝遇凉则痛,脉息沉缓。
【方剂】疏经祛湿汤。
【药物组成】当归五钱,赤芍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生地黄(姜汁炒)四钱,川牛膝三钱,续断三钱,秦艽三钱,独活三钱,杜仲(炒)三钱,防己三钱。
【药引】生姜三片。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曹宗岱。
案778 肝阴素亏,复受风凉
【症状】周身酸软,腰膝作痛,脉息弦数。
【方剂】独活寄生汤。
【药物组成】独活一钱五分,生地黄五钱,木瓜三钱,桑寄生三钱,秦艽二钱,防风一钱五分,川芎一钱五分,杜仲(炒去丝)三钱,白芍(炒)二钱,当归(酒洗)三钱,牛膝(酒炒)三钱,威灵仙一钱。
【药引】桑枝五钱,生姜二片。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赵汝梅、崔良玉。
案779 肝阴素虚,下焦湿气不清
【症状】左膝牵引腰酸,脉息和缓无力。
【方剂】内服健步虎潜丸,外用熨药调理(组成方药如下)。
【药物组成】透骨草五钱,川牛膝三钱,防风三钱,木瓜五钱,独活三钱,防己三钱,麸子一两。共研粗末,老酒拌炒,布包,热熨。
【评注】热熨治疗腰膝酸软,属今理疗范畴,其药多祛风胜湿活络之品。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甄景芳。
案780 荣卫不和,湿饮郁结
【症状】头痛腿疼,筋脉拘急,脉息弦缓。
【方剂】理气除痹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二钱,茯苓三钱,川乌(制)一钱,木瓜三钱,桂枝一钱,白芍三钱,麻黄(制)八分,独活二钱,党参三钱。
【药引】乳香一钱。
【患者】咸丰朝丽皇贵妃。
【医家】李万清。
案781 湿热下注
【症状】腿膝肿痛,脉息滑数。
【方剂】除湿拈痛汤。
【药物组成】苍术一钱五分,黄柏(酒)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猪苓二钱,当归三钱,茵陈三钱,苦参二钱,麻仁三钱,郁李仁(研)三钱,大黄三钱,枳壳(炒)二钱,香附(醋炙)三钱,川芎一钱五分,木瓜三钱。
【药引】滑石三钱。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郝进喜。
案782 脾胃虚弱,饮湿下注
【症状】牵引腿膝酸痛,脉息沉缓。
【方剂】缓肝除湿汤。
【药物组成】瓜蒌二钱,香附(醋炙)二钱,青皮(醋炒)二钱,枳壳(炒)二钱,当归(酒洗)二钱,白芍(醋炒)一钱五分,橘红二钱,半夏(炙)一钱五分,郁金一钱五分,木瓜三钱,神曲(炒)三钱,谷芽(炒)三钱。
【药引】木通二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陈昌龄、郝进喜。
案783 气道欠和,湿热郁滞
【症状】胁胯酸胀,项背筋脉酸痛,胸闷口渴,有时恶心头眩,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关尺滑数。
【治法】调气化湿。
【药物组成】柴胡(醋)一钱五分,香附(制)二钱,延胡索一钱五分,狗脊(去毛)三钱,黄柏二钱,南苍术一钱,陈皮二钱,菊花三钱,秦艽二钱,天花粉二钱,金石斛三钱,泽泻二钱。
【药引】竹茹二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忠勋。
案784 肝郁制脾,运化失常
【症状】膝上作疼,胃纳减少,肢体有时懒倦,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滑而近数。
【治法】开郁调脾化湿。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苍术二钱,焦神曲三钱,川芎二钱,佩兰二钱,栀子(研)三钱,木通二钱,黄柏二钱,瓜蒌三钱,甘草一钱,薏苡仁(炒)四钱。
【药引】丝瓜络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佟成海。
第二十六节 痉病
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对痉病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清宫痉病医案常以筋肉拘急挛缩为其共同的证候特征,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如胸满、胁痛、纳呆等,病因病机或为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壅经络,或因阴血亏损,或因瘀血内阻所致,认为病位在肝,治疗方法多为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滋阴养血等综合运用,常用方剂为清肝饮、调肝和脉清热饮等。
案785 肝郁气滞,扶饮
【症状】胸膈满闷,手足瘛疭,两胁胀痛,脉息弦滑。
【方剂】和肝调气饮。
【药物组成】川芎二钱,当归三钱,香附(制)三钱,枳壳(炒)二钱,黄连一钱,青皮(炒)二钱,厚朴一钱,半夏曲三钱,柴胡(醋)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郁金(研)一钱。
【药引】荷梗一尺。
【患者】道光朝常贵人。
【医家】张世良。
案786 饮滞酸热不清
【症状】胸膈嘈热,两胁稍有串疼,有时筋惕,谷食不香,周身筋脉酸痛,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而数。
【药物组成】生地黄五钱,当归三钱,白芍(生)三钱,木瓜三钱,香附(醋)三钱,青皮(炒)二钱,郁金(研)三钱,秦艽三钱,栀子(炒)三钱,橘红二钱,茯神(朱)四钱,枳实(炒)三钱。
【药引】焦三仙九钱。
【患者】道光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聂鸿钧、周鹤龄。
案787 肝胃不和,湿滞凝结
【症状】胸胁满痛,气促抽搐,夜不得寐,脉息弦数。
【方剂】清肝调气汤。
【药物组成】郁金二钱,香附(炙)三钱,槟榔二钱五分,青皮(醋)二钱,整瓜蒌(打碎)三钱,黄连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二钱,苏梗二钱,葛根二钱,枳实(炒)一钱五分,沉香(研面冲服)八分,橘皮一钱五分。
【药引】六一散五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张自兴、郝进喜。
案788 肝胃不和,湿滞凝结
【症状】抽搐渐止,胸满胁痛稍减。
【方剂】清热调气饮。
【药物组成】黄芩二钱,天花粉三钱,黄连一钱,木香二钱,香附(炙)三钱,青皮(醋炒)二钱,白芍(炒)二钱,槟榔二钱,牡丹皮三钱,焦山楂五钱,枳壳(炒)二钱,羚羊角一钱五分。
【药引】佛手五分,六一散五钱。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张自兴、郝进喜。
案789 湿滞未净
【症状】胁痛胸满,抽搐渐止,少腹微痛。
【方剂】清肝调气汤。
【药物组成】郁金二钱,香附(炙)三钱,槟榔二钱五分,青皮(醋)二钱,整瓜蒌(打碎)三钱,黄连一钱五分,半夏曲(炒)二钱,苏梗二钱,葛根二钱,枳实(炒)一钱五分,沉香(研面冲服)八分,橘皮一钱五分,枳壳二钱。
【药引】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二阿哥福晋。
【医家】张自兴、郝进喜。
案790 血热肝旺,胃火上冲
【症状】胃胁胀满,寒热往来,间有抽搐,脉息虚涩。
【方剂】调荣疏肝汤。
【药物组成】川芎一钱五分,当归三钱,茯神四钱,白术(土炒)二钱,香附(炙)三钱,砂仁一钱五分,枳壳(炒)一钱五分,牛膝一钱五分,龟板三钱,丹参二钱,菊花(炒)一钱,郁金一钱五分。
【药引】红枣二个,灯心一子。
【患者】嘉庆朝三阿哥大格格。
【医家】钱松。
案791 血不荣筋
【症状】偏头作痛,四肢抽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滑缓。
【治法】平木止抽。
【药物组成】柴胡(醋炒)一钱,钩藤三钱,羚羊角二钱,木瓜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白芍三钱,桑寄生三钱,生地黄三钱。
【药引】竹茹二钱,青风藤一钱。
【患者】光绪朝垣大奶奶。
【医家】庄守和。
案792 肝经郁结有热
【症状】筋脉有时掣动,脉息弦滑。
【方剂】清肝饮。
【药物组成】羚羊角二钱,钩藤三钱,川牛膝三钱,紫草二钱,郁金一钱五分,木通二钱。
【药引】活络丹半丸。
【患者】道光朝云贵人。
【医家】栾泰、纪振纲。
案793 肝虚饮热
【症状】胸满胁胀,口渴心悸,四肢抽颤,脉息滑而弦数。
【方剂】清肝化饮汤。
【药物组成】柴胡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防风三钱,半夏(制)二钱,赤茯苓(块)五钱,橘皮二钱,黄芩(炒)三钱,焦神曲三钱,木通三钱,大腹皮二钱。
【药引】荷梗二尺。
【患者】道光朝常贵人。
【医家】栾泰。
案794 血虚肝风
【症状】稍有外风乘袭,即作抽搐,脉息弦数。
【方剂】疏风和血饮。
【药物组成】防风二钱,川芎二钱,桂枝二钱,银柴胡一钱五分,丹参二钱,当归三钱,香附(炙)三钱,陈皮二钱。
【药引】钩藤一钱。
【患者】道光朝四福晋。
【医家】栾泰、张世良。
案795 痰热未清,气滞血脉
【症状】左肋稍有跳动,两胁微有串疼,稍有动坐,即觉头晕,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沉滑,数象见缓。
【方剂】调肝和脉清热饮。
【药物组成】当归三钱,生地黄五钱,白芍(生)二钱,竹茹二钱,香附(炙)三钱,陈皮二钱,代赭石(煅)三钱,牛膝二钱,茯神(朱)五钱,南薄荷八分,半夏曲二钱。
【药引】橘络二钱。
【评注】瑾贵人此案责之在肝,肝阴不足,不能荣筋则有抽搐筋惕之症,胁肋亦为肝之分野,故御医张仲元始终以四物养血而柔肝,代赭石钩柴平肝疏肝,参以化饮通络之药为方。治血即是治风,疏肝即可定痛,是治此证之要着。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张仲元。
案796 元阳不足,血不荣经
【症状】左面庞肉,精神减少,脉息迟涩。
【方剂】养血营经丸。
【药物组成】蔓荆子(炒)五钱,川芎五钱,没药五钱,当归八钱,肉桂五钱,远志(去心)五钱,蕲艾叶(炒)六钱,香附(制)五钱,郁金四钱,补骨脂五钱,赤芍三钱,核桃肉八钱。
【调养】养血营经丸。
【患者】道光朝定贵人。
【医家】郑汝骧。
第二十七节 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常伴有腰部的酸楚感。清宫腰痛医案以腰痛、腰酸为主症,伴有腿膝无力,病因病机有外因如感风、寒、湿、热,有内因多责之肝脾肾亏损,主要治法有温寒、清热、化湿、和络等,与现今以补肾为主治疗腰痛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清宫腰痛医案用药除内服汤药外,亦有外用熨药方,如佳贵人之寒湿腰痛外用熨药方取得较好疗效。
案797 肝胃结热,湿饮下注
【症状】腰际酸痛,腿膝无力,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数。
【治法】清肝活络化饮。
【药物组成】白芍六钱,青皮三钱,厚朴三钱,苍术(炒)三钱,汉防己三钱,牛膝三钱,续断三钱,黄柏三钱,枳实(研)三钱,橘红三钱,大黄(酒)三钱,木通二钱。
【药引】独活(盐)三钱,木瓜三钱。
【患者】光绪朝瑾妃。
【医家】赵文魁。
案798 肝阴不足,湿饮下注
【症状】腰痛,脉息沉弦。
【外治】熨药方。
【药物组成】香附二两,威灵仙五钱,木瓜五钱,独活五钱,没药二钱,川牛膝一两,苍术五钱,赤芍五钱。
【评注】佳贵人之腰痛症既有肝阴不足,湿饮下注之内因,也有外受寒凉,以致经脉痹阻,气血连行不畅,故治当祛湿温散为主。用药熥熨,借热药温散之力,可以直接促进腰部患处血液循环。方中威灵仙、没药、牛膝、秦艽等药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消瘀,更能增进药效。
【患者】道光朝佳贵人。
【医家】李吉祥。
案799 中焦气脉不得流通
【症状】腰间作痛,脉息关滑而结,两尺无力。
【方剂】和胃理气汤。
【药物组成】焦三仙二钱,苍术三钱,瓜蒌三钱,薤白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法半夏二钱,槟榔二钱,枳实二钱,茯苓三钱,橘红三钱,金银花二钱,泽泻二钱。
【药引】生姜三片,甘草一钱。
【患者】光绪朝珍妃。
【医家】刘玉璋。
案800 气道未畅,湿热未能下行
【症状】咳嗽,顿引腰痛,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乌药三钱,青皮(炒)三钱,木香(研)一钱,杭菊花三钱,秦艽三钱,独活一钱五分,防己三钱,怀牛膝三钱,黄芩(酒)三钱,桑白皮(炙)三钱,大黄(酒,后煎)二钱。
【药引】玄明粉一钱五分。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801 气滞夹湿
【症状】腰际沉坠作疼,有时咳嗽口渴,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而近数。
【治法】疏气化湿。
【药物组成】香附(炙)三钱,乌药三钱,青皮(炒)三钱,木香(研)一钱五分,当归三钱,白芍三钱,黄柏三钱,泽泻三钱,独活二钱,秦艽三钱,汉防己三钱,甘草一钱。
【药引】怀牛膝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案802 肝阴不实,气道未畅,湿热下注
【症状】腰际坠疼,手间筋脉,午后作胀,咳嗽,夜寐不实,醒则汗出,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
【方剂】养阴调肝化湿丸。
【药物组成】香附(炙)二钱,骨皮三钱,沙参四钱,延胡索一钱五分,金狗脊三钱,秦艽二钱,黄柏二钱,苍术(炒)二钱,怀牛膝三钱,防己三钱,独活二钱,丹参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后。
【医家】忠勋。
案803 饮热未净
【症状】腰胁微觉酸痛,脉息渐缓。
【方剂】清热化饮汤。
【药物组成】黄连八分,黄芩二钱,竹茹三钱,木香八分,天花粉三钱,茯苓三钱,砂仁八分,麦冬三钱,陈皮(炒)三钱,半夏曲三钱,山楂(炒)三钱,青皮二钱。
【药引】灯心一束,竹叶五分。
【患者】道光朝孝慎成皇后。
【医家】张新、苏钰。
第二十八节 临终
案804 和妃临终脉案
【证候】原系大病后元气未复,火郁生痰,以致脾肺两亏。
【症状】喘汗交作,脉息虚细。
【方剂】保元汤。
【药物组成】党参四钱,生黄芪三钱,五味子十一粒。
【药引】大枣肉三枚。
【转归】本日亥刻,急用保元汤救治不应,于亥正二刻逝了。
【患者】道光朝和妃。
【医家】苏钰、周龙章。
【评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和妃素有饮疾,从道光十五年以后又加喘咳,伤脾伤肺由来已久,正气自然虚衰,故临危时虽用保元汤亦不能稍挽其万一。据临终症情和既往脉案推测,和妃之病与今之慢性支气管炎所致之阻塞性肺气肿颇相类似,可能即死于肺心病。
案805 临终用益阴止嗽饮、生脉饮救治案
【证候】原系气血两亏、痨瘵之症,由脾虚不能健运,气不胜暑导致。
【症状】形羸气怯,咳嗽痰喘,肚腹溏泄,脉息虚数。
【方剂】益阴止嗽饮。
【药物组成】沙参八钱,知母(炒)三钱,当归身四钱,桔梗二钱,麦冬四钱,茯苓三钱,白芍药二钱,百合三钱,生地(土炒)八钱,白扁豆三钱,山药(炒)三钱,川贝母三钱。
【药引】红枣肉二枚。
【转归】六月初一日,孔毓麟、叶元德请得大阿哥福晋六脉俱无,服生脉饮救之不应,于本日酉时逝了。
【患者】道光朝大阿哥福晋。
【医家】张永清、苏钰。
【评注】中医所称痨瘵包括多种虚劳病,其中肺劳、传尸等类似今之结核病。另外虚损之重证也称痨瘵。《杂病源流犀烛》指出:“五脏之气,有一损伤,积久成痨,甚而为瘵。”《医宗金鉴》还有“久病痨疾,而名曰痨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的说法。总之痨瘵一证过去为人之大患,几乎谈痨色变。大阿哥福晋所患似为肺结核病,缠绵日久,气血两败,故救治不效而逝。若在今日则治疗当较易,说明医学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昌明。
案806 西太后临终脉案
【症状】气短痰壅,势将脱败,脉息欲绝。
【方剂】生脉饮。
【药物组成】人参一钱五分,五味子一钱五分,麦冬三钱。
【患者】西太后。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评注】由此可知生脉散乃当年急救要方,本方由复脉汤(炙甘草汤)中之参、麦,加五味子而成,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子酸温敛肺,收耗散之气为佐。气流则脉复,故称生脉。西太后年老久病,此时该方自亦不济。
案807 隆裕皇太后临终脉案
【证候】证势垂危,痰壅愈盛。
【症状】脉息左寸关浮散,尺部如丝。
【治法】生脉化痰。
【药物组成】西洋参三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橘红二钱,竹沥水三钱。
【患者】光绪朝隆裕皇太后。
【医家】张仲元、佟文斌。
【评注】隆裕自光绪、慈禧相继谢世以后,宫中位置至高,其脉案表明亦多为脾胃不健、肝气不舒之疾。隆裕死于1913年(甲戌)正月十七日,临终用此方为生脉散加味,方中用西洋参,不用高丽参,取其性凉而补,滋阴降火,生津止渴;劳嗽之人用生脉散以此为好。加竹沥水者,治其痰涎壅盛。竹沥水清热滑痰,《备急千金要方》用之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本案恐其大寒,而加性温之橘红以利气、宽中,配伍精当。
案808 恭忠亲王奕临终脉案
【证候】痰热上壅,证势重险。
【症状】汗出不止,喘息抬肩,精神不固,脉息左寸关数而无力,尺部虚大,右三部软而无根。
【治法】保肺固脱。
【药物组成】人参三钱,麦冬三钱,老米五钱。
【患者】光绪朝恭忠亲王
【医家】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
【评注】参麦饮为清宫抢救重危病人必用之剂,当时用之,虽因病势险重,往往不救,但可能与给药途径、用量大小有关,而方药本身实有进一步研究之价值。
案809 慈禧用加减生脉散救治脉案
【症状】气虚痰生,精神萎顿,舌短口干,胃不纳食,脉息左部不匀,右部细数。
【治法】益气生津。
【药物组成】人参须五分,麦冬二钱,鲜石斛二钱,老米一两。
【患者】慈禧。
【医家】张仲元、戴家瑜。
【评注】查阅慈禧十月二十二日以前十余天之脉案,可知其临终病重以老年性支气管肺炎之可能性最大,医治无效。临终日(十月二十二日)医方用加减生脉散以益气生津,但已难挽回,终年73岁。考慈禧平时亦常服人参及生脉散加减方,光绪三十四年四、五、六月用之最多,常以此方加和肝理脾调中之品如羚羊角、谷芽、白芍、茯苓及泽泻等味调理。
案810 嘉庆帝临终医案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商景霨、郝进喜恭请皇上圣脉虚软。原系暑湿停饮受凉之症。以致懒食少寐,烦热口渴。服过清解代茶饮等药,表凉已解。唯余热未清,又因劳动伤气,虚火熏蒸,咽喉疼痛,小水频数,气喘声重。今用养阴清心汤调理。
七月二十五日,商景霨、李澍名恭请皇上圣脉虚软。原系暑湿停饮受凉之症。以致烦热口渴,咽喉疼痛,小水频数,气喘声重,又因劳动复伤正气,肺虚不胜痰热,喘促过盛。今设法用参麦定喘汤调治。
七月二十五日,商景霨、李澍名、苏钰、杨庆祥、王殿安恭请皇上圣脉六脉全无。原系外感后,又因劳动复伤中气,耗散津液,湿痰上壅,喘汗交作,神脱气散。吹通关散无嚏,于本日戌时升遐。
【评注】暑湿之发生,因于暑伤津气,湿浊阻滞气机。嘉庆帝之病暑后,又复感风凉,以致热邪内蕴,暑热交炽。虽经清解之法,表凉渐解,但伤津耗气之虞尤甚。适值劳动伤气,以致元气耗散,津液枯涸,痰饮乘而上壅,终致神脱气散。临终抢救纵用养阴清心、参麦定喘、通关诸方,亦无济于病。按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帝“巡幸木兰”,“驻驿避暑山庄”。据脉案载,七月二十三日因“暑湿受凉之症,以致头疼身热,咽喉疼痛,烦躁口渴,议用清解代茶饮调理”。此案由暑湿外感,又兼出游劳累,致症情急剧恶化,七月二十五日出现“脱惫之象”,用生脉散救治,后用参麦定喘汤,崩于热河行宫,时年六十一岁。生脉散治暑症致脱,原系切合之方,本案惜用法及剂量等均无确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