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 发热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发热的概念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值。
要点二 发热的病因
1.感染性发热 临床最多见,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急、慢性感染均能引起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如大手术、内出血、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急性心肌梗死或肢体坏死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力哀竭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脑出血、脑外伤、中暑、安眠药中毒等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发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属功能性发热,多为低热。
要点三 发热的临床表现
1.发热的临床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临床经过
(1)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等。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或某些药物反应等。②缓升型:体温于数日内缓慢上升达高峰,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等。伤寒初期体温以阶梯状上升为特征。
(2)高热持续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增快,常出汗。此期可持续数小时(如疟疾)、数日(如肺炎、流感)或数周(如伤寒极期)。
(3)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降温的方式有两种:①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甚至可低于正常,伴有大汗。见于疟疾、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及输液反应等。②渐降:体温于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缓解期、风湿热等。
3.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日或数周。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和斑疹伤寒的高热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即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常考考点]热型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要点四 发热的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1.病史 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外伤史、药物或毒物接触史、手术史等。
2.临床特点 起病缓急、发热程度、持续时间等。
3.伴随症状
(1)伴寒战: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急性胆囊炎、疟疾等。
(2)伴头痛、呕吐或昏迷: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疟疾、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毒性痢疾等。
(3)伴关节痛:常见于结核病、结缔组织病等。
(4)伴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可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布鲁菌病、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5)伴尿频、尿急、尿痛:提示尿路感染。
(6)伴咳嗽、咳痰、胸痛: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等。
(7)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8)伴皮肤黏膜出血: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败血症、重型麻疹和病毒性肝炎等。
(9)伴结膜充血: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10)伴口唇单纯疱疹: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常考考点]发热的常见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知识纵横比较】
各种热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