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优势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是融合了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相较于普通的慢病管理,其优势主要在于中医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通,群众易于接受;中医学的群众基础深厚;中医学提倡的个体化、整体观、治未病思想有着先天的理念优势;中医特色管理手段与措施已实践数千年,具有实践优势;中医药介入的慢病管理可深入“全生命周期”“全疾病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程管理优势。
一、群众易于接受
中医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中医学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被运用于中医学中,如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也不断带来中医学的发展。从古至今,每一次传统文化的大繁荣,都会迎来中医学的一次大发展。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百家争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便形成于这一时期;宋代之后,儒家文化空前繁荣,诞生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临床医家,其相关理论影响至今。
此外,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更容易为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所接受。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气质特征深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易经·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中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见中医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被打上了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二、群众基础深厚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前,中医学在华夏大地上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播广泛而深刻。而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复兴,国民的中医素养逐渐提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持续提升,达到15.34%。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超过1.58亿。可见,中医文化已经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中医学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群众基础。
三、先天的理念优势
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提倡个体化防治和管理疾病。个体化防治疾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因制宜。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万物之一,深受自然界的影响。中医学注重天人相应,时令节气的变化,对人体的五脏、阴阳、气血、疾病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中医学强调“因时制宜”的原因。因时制宜作为中医治疗用药的原则之一,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治疗疾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不仅用药、饮食同法,疾病的管理也应同法。
不同地域,其气候特点亦不同,因此当地流行的六淫邪气、当地的人群体质等亦不同,而治疗更是因此明显不同,这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因。正如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
中医学更强调因人制宜,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每一个个体也会受到诸如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环境、时令节气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慢性疾病更是如此。
(1)年龄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虚证宜补,攻邪宜慎,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的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2)性别 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3)体质 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在《灵枢·通天》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均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同中求异”的方法,从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体态和生理、心理特征等方面论述了“五形之人”各自的特点。这些差异不仅会造成对疾病的易感性及发病的倾向性,还会导致同一种疾病可表现出寒热虚实的不同。国医大师王琦提出的“中医九种体质”,亦是“因人制宜”原则的具体体现。
根据中医这一思想,慢病管理中也应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季节、节气、地域、体质等而调整慢病管理方案。
四、实践优势
中医情志调养、导引、药膳、中医“话疗”、四时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中医体质养生等中医特色管理手段与措施,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先秦文化奠定了中医情志理论的思想基础。如《易经·系辞》中已经蕴含了调节情绪以防病强身的医学思想,如“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者,故全也”。又如,道家主张的“无为”“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医调情志以养生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认为在精神调摄方面应做到减少物质欲望,如《孟子·尽心下》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对情志太过伤神害身的认识较为深刻,如《吕氏春秋·尽数》曰:“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先秦诸子百家对情志的论述散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虽尚未形成系统理论,但为中医情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黄帝内经》形成了系统的中医情志理论。《黄帝内经》不仅论述了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论述了五脏主五志;《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论述了一脏多情,而且详细论述了情志致病规律,认为情志致病可伤及内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同时,情志致病可扰乱气机,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此外,《黄帝内经》还论述了情志病证的治疗,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提出了以情胜情的情志治疗原则,即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同时还提出了移精变气的祝由疗法。《素问·移精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通过转移精神注意力,达到纠正气血紊乱的状态。
后世医家实践并发展了中医情志理论。宋代陈无择明确提出了“七情”概念;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提出了“五志化火”论;张从正的《儒门事亲》详细记载了以情胜情的生动医案;朱丹溪阐述了郁证理论并创立了用越鞠丸治疗诸郁,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明清医家在医案、医著中单列“情志病”“神志门”等章节,显示了中医情志学说在临床中的广泛实践和发展。
中医导引之术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有关中医导引的文献应该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44幅《导引图》,它集中表现了多种古代导引法,如仿生导引、呼吸导引、辨证施功导引等。此外,《黄帝内经》详细记载了导引按跷;以张仲景、华佗为代表的汉代医家,则拓宽了导引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华佗创立的五禽戏,更是开创了导引发展的新分支;南北朝的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导引资料进行整理的专辑;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详细记载了“天竺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导引之法;由宋人编创的八段锦是一套简单易行的导引法,包括坐、立两种,后得到迅速发展,先后演变出四段锦、六段锦、十二段锦、二十四段锦,形成了八段锦系统。可见我国古代对于中医导引之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食疗方法从古至今都有详细记载,且一开始采用中药治病也多与食物相关。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药食两用之品就有30余种。汉代张仲景处方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流传至今;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更是首设“食治”专篇,提出“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观点,足见他对食疗的重视程度;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建立了完整的食疗体系,详细记载了药用食物260余种,并对“食性”与“食宜”进行详细记述,同时记载了“食忌”与“食方”;宋代《太平圣惠方》中专设“食治门”,列述了诸多食治方药;元代《饮膳正要》成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首次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饮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明代《本草纲目》中载药粥52种,并按不同功效分为调理脾胃、消烦止渴、止泻止呕、补益肝肾、消利水肿等;当代的《中国药膳大辞典》载药膳方7368首,是有关药膳的一部大型工具书,书中详细总结了传统食疗和当代药膳。
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由来已久。随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布,对于时间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而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已出现,其中有大量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性、周期性的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顺应四时节气变化的重要性。该篇还提出了生活起居、情志养生的基本原则:“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强调人的生活起居、情志养生要随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变化。该篇更是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时养生法则,由此引申出后世的“冬病夏治”。清代的《张氏医通》中详细记载了该法则的具体运用,即在夏季运用中药贴敷治疗哮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日,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
此外,在2016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二十四节气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其实,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的重要时间节点,是对春、夏、秋、冬四时的细分。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古人发现二十四节气对疾病也有很大影响,很多疾病在节气交接时可能发生激烈的变化,正如彭子益所说:“二十四节气,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久病之人,腠理闭塞,交节不能通过,是以死也。”因此,历代名医无不重视在天地大气流转的关键节点,根据节气变化特点,采取措施预防相关疾病,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芒种夏至天渐热,宜益气分以充脾胃。”另一方面,他们还采取借势用力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如《本草纲目》引用虞抟《医学正传》中的记载:“立春节雨水,其性始是春升生发之气,故可以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古方妇人无子,是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二十四节气养生则更重视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而达到顺应节气阴阳变化的目的。
五、全程管理优势
上述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特色管理手段与措施,使得中医药介入慢病管理成为可能。
中医体质调养以五形体质辨证、中医九种体质辨证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证,并针对不同的体质给出在情志、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及调整方案;运气调养是实现“预测—预防”的主要途径,针对每年的运气特点、二十四节气变化情况,结合患者体质、病情特点等,对患者未来一年的情况进行预测,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中医“话疗”亦是慢性肝病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一部分,慢病管理医生制订好方案后,通过中医“话疗”形式,为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理念疏导、健康教育等。
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实现“预测—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程化中医特色慢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