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唐代交游别离诗的常见意象
纵观唐代交游别离诗,直接抒写离愁别绪的较少,大多是借意象抒怀,营造一种凄迷感伤的意境氛围。在唐代交游别离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主要有柳、酒,日暮、斜阳、月亮,长亭、谢亭,渡口、南浦,等等。
一 柳(折柳送别)
在我国古代有折柳送别之说,此说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柳这一事物本身来看,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斩不断、理还乱的丝丝缕缕的离愁非常相似。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二是从语音上看,“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古人这种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成了唐诗中最常见的题材,如盛唐王之涣的《送别》诗就是一例: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季凌,蓟门(今天津蓟州区)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之涣常与高适、王昌龄等人相互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现仅存6首绝句,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这首《送别》诗从眼前景物——柳产生联想,诗人看到树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为,侧面描写出送别之多。一个“苦”字,更体现了离别的愁苦。全诗看似平淡,却言浅意深,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饱含离别之苦,读来意味深长。再比如罗隐的《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罗隐(833—910),字昭谏,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晚唐诗人。大中十三年(859)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感弄猴人赐朱绂》),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这首咏柳七绝是写暮春晴日于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这首诗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他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夫妻或亲友离别相送,而是有感于倡女送别恋人的缠绵情景。诗人为了避免平铺直叙,采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写人,借助春柳的意象来表现这不同寻常的送别场景。
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因之“柳”成了唐代别离诗中的主要意象,借以表达离别依依的不舍情意。
二 酒(饮酒饯别)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别离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杯里充盈着说不尽的亲情、友情和恋情。我们先看贾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贾至(718—772),字幼邻,河南洛阳人,贾曾之子。擢明经第,授单父县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广德初,授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著有文集30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这首诗首句从眼前景色写起,“雪”“北风”点明送别时令气候,渲染凄冷的环境氛围;次句“楚水吴山”写李侍郎的行程及其路途的艰难。诗人从天时和地理两个方面表达了对友人前路漫漫的关切。后两句“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则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化出,“今日”“明朝”两相对照,直接抒发惜别之意。这首诗既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而且诗人用酒来强调这份深情厚谊,如不尽醉则不足以散愁,酒在诗中成了表现别情的重要媒介。再比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
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还山”,与大诗人杜甫相识,并在梁宋间相会、同游。天宝四载春,李白、杜甫在鲁郡(今山东兖州)重逢,并同游齐鲁。这年深秋,杜甫要西去长安,李白则再游江东,两位诗人相约在鲁郡的东石门处作别。这首送别诗就是李白在临行之时所作。
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特有李白风范!全诗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李白用“酒”把这场送别串起,将叙事、写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借景抒情,以情动人;描绘盛景,以美感人。全诗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是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在离别环境中,酒与歌融合,更是别见风致。比如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浑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将其与诗圣杜甫相比,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的评价。许浑的诗被误收入到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这首诗中的“劳歌”本指劳劳亭(今南京)送客时唱的离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此诗首句便用离别的谢亭和劳歌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第二句以江上美景反衬了欢聚的可恋和别离的难承,而那湍急的流水又更添追逐友人的离愁。三、四句写诗人身留谢亭而友人早已远去,并将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与酒醒之后的孤寂落寞之愁情相互映衬,具有不言伤而心自伤之神韵。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而风雨凄迷景色正衬离情,诗中情与景的点染交融,既富有变化又高度统一,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 日暮、斜阳等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傍晚时分的意象。这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例如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律等,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销魂,但那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为浓重、更为难耐。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可是,王维的这首诗不仅是写了日暮这一时刻,还特别注重细节刻画,诗人抓住日暮时分“掩柴扉”,这一日常化的动作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行人远去,送行者独自归家的寂寞神态,也可以感受到送行者的怅惘心情;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产生联想,继日暮之后迎来的将是黑夜,送行之人独自掩好柴门,他将怎么样来度过这漫漫长夜呢?王维的这首诗妙就妙在通过“日暮”这一时间意象来表达离愁别绪,着墨不多,却能牵动读者的内心情感。
日暮斜阳这一天中的最能惹人愁情的特殊时刻,再与秋日的肃杀冷清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别离人的心境。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生卒年不详),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授诸暨尉,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丹阳,地名。唐代天宝年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这是一首送别的好诗,诗中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诗的一、二句先写别时,第一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不仅交代了送行地点,还表明友人是走水路。第二句“一别心知两地秋”语带双关,表面上看“秋”是指时令秋天,实际上以“心”上有“秋”说明“愁”,诗人有意借萧瑟的秋景补写离愁。诗的三、四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用“江南”“江北”形成对比,突出了江水之阻隔。由“望”字带出望中所见:“寒鸦飞尽水悠悠。”秋日黄昏,江面上仅有的寒鸦点点却“飞尽”了,只剩下流向远方的悠悠江水,不禁让人联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愁思。
全诗情景交融,真切自然,诗人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送别的缱绻情丝。诗中的“秋(愁)”“日晚”“寒鸦”“水悠悠”所组成的意境,给人凄凉孤独、寂静空虚之感,从而展现出诗人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古人送别大多在日暮黄昏时刻,因此别离诗中多写傍晚时分的落寞情怀,这正好与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相吻合。
四 月亮
月亮也是离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者,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使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如薛涛《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薛涛(约768—约834),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去世早,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薛涛熟悉音律,八岁能诗,名噪一时。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薛涛得以召见并入乐籍,成为歌伎。韦皋觉其才华出众,拟奏请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薛涛和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过唱酬交往。她居住在成都浣花溪边,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有《锦江集》五卷,已失传。《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
薛涛这首《送友人》可与“唐才子”们竞雄,向来为人传诵。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别浦晚景。“水国蒹葭夜有霜”化用《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月照山前明如霜,这是诗人登山临水之所见,“有霜”与“月寒”相映,“水国蒹葭”与“山色”相融且“共苍苍”的景象,令人顿生寒意。诗人如此造境,主要是借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第三句是对友人的慰勉,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千里自今夕”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千里佳期一夕休”(李益《写情》)的无限深情和遗憾。女诗人在这里却加“谁言”二字,反诘之中使其情味更为深厚,大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之意,也有“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的慰勉之调。末句则直接抒写离情之苦。“关塞长”是说友人此行是到边塞,天高水长,难得一见,只能梦中相逢,可最为悲伤的是“离梦杳如”连梦也做不得。这一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并将离别的难堪之情推向了高潮。
全诗围绕“月”展开,借月表达相思之情。结构上层层推进,处处曲折,语短意深。“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刘熙载《艺概·诗概》)。
借月表达别离相思的盛唐诗人中李白堪称一绝,且看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此诗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洪江市)县尉,李白当时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挥笔写下了这首赠别诗。
李白的这首诗重在写人隔两地,难以相见的思念状态。诗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将自己的思友情怀寄予明月。全诗借月抒怀,内蕴丰赡。李白先将自己心中愁思诉之于明月,因为明月无私,友我同照,同时诗人又让明月捎愁以托付离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在李白笔下被赋予人的情态,月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诗人借机把对迁谪好友的思念托一轮皓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了分离造成的痛苦。
五 长亭、谢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比如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又名新亭,是古人送别之地。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诗句之意,劳劳亭也因之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李白的这首《劳劳亭》比较有特殊性,诗人并不是真的去劳劳亭送别友人,而是信马由缰,游玩流连到了劳劳亭有感而发之作。同样是表达送别之时的伤心,李白却从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明明是春风未绿江南岸之际,却被他写得有情有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原来春风就是怕送者和行者太伤心,才没有把柳条吹绿。这种看似无理的拟人写法,却更加丰富了人世间的离情别恨。
除劳劳亭经常作为送别地之外,还有谢亭。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朓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且看李白的《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诗之首联“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是说谢朓、范云当年离别之处犹在,每睹此处景物则不免生愁。颔联“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紧承上联“离别”“生愁”,写谢公亭的今日风景。由于离别,当年诗人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此地显得天旷山空,谢公亭上唯见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这两句写的是眼前令人生愁的寂寞之感。李白把他那种怀斯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就使得这种寂寞而美好的环境,似乎仍在期待着久已离去的前代诗人,从而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年客散之前景况的遐想,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颈联继续写景。诗人抓住谢公亭春秋两季的景物特点来写:勃勃的春日,池中之花自开自落;静谧的秋夜,窗外修竹随风作响。虽然不是孤月、空山那些令人生愁的景物,但联系上联的“客散”“山空”,即便眼前的景色优美,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人事的寂寞。这正是诗人面对谢公亭的追思,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诗的尾联:“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诗人在缅怀遐想中,似是依稀想见了古人的风貌,沟通了古今的界限,乃至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这里所谓“一相接”,是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是写在精神上对于谢公旧游的追踪。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读者却从中感受到李白的精神性格,即美好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志趣情怀。
六 渡口、南浦
送别地点除了陆路的长亭、谢亭外,水路也有。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渡口也是常见的送别地点。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建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比如李白的《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这首诗的主旨意在表达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但诗人不是简简单单写别离,而是融入了诗人自己对当时社会政治局面的隐忧。诗中展现的西京古道、暮霭紫阙、浩浩灞水,以及那无花古树、伤心春草,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而几乎目不暇接的画面。李白这种随手写去,自然流逸,但又有浑厚的气象,充实的内容,是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楚辞·九歌·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中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等。故“南浦”像“长亭”“劳劳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试看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诗的前两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诗人用“南浦”衬离情,渲染离愁别绪。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值“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倍增离愁。后两句更是情真意切,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离人虽已踏上征程,但仍旧一步一回头,不忍离去。这两句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是什么离别誓言,看似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把送者和行者双方的离情和内心的悲楚表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外,“秋”“寒蝉”“阳关”“古道”“灞桥”“西风”“春草”等也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离别诗中这些常用意象经常叠加在一起,更增离情。比如傍晚、月夜等意象的交融叠加,暮色苍茫与别离忧伤相协调,进而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