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文学大师,一位传奇人物,也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在英语世界,伍尔夫生前就获得了广泛关注,逝世后的七十余年,关于她的作品、生平、思想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更是蔚为大观,且随着新资料的发掘和不同批评理论的更迭而日新月异。在国内,对伍尔夫的引介可以追溯到1928年徐志摩的演讲,20世纪30年代,伍尔夫的部分短篇作品获得了译介。但这次接受止步于40年代末,直至80年代初,中国的伍尔夫研究才重新焕发了生机。伍尔夫的大量小说和散文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对她的小说和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加。伍尔夫在中国已是耳熟能详的作家,有关她的研究论文和论著也层出不穷。如今研究她新意何在呢?纵观国内三十余年来的研究状况,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国内对伍尔夫非小说类作品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伍尔夫的文学批评没有足够的认识。其二,国内对伍尔夫日记与书信的研究较为匮乏。早在1984年,国外就已经整理出版了伍尔夫的五卷本日记和六卷本书信,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资料的接连问世。而在国内迄今为止只有《伍尔芙日记选》和《维吉尼亚·吴尔夫文学书简》两个选译本问世。其三,国内对有关伍尔夫的传记研究不够重视,以至于在解读伍尔夫的作品时流于陈旧而刻板的印象。其四,国内对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过于单一,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重新关注伍尔夫时,她在西方的经典作家地位已经确立。国内学界在西方盛赞她的女性主义热潮中一路跟进,却对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中引起批判和争议的部分一笔略过。而这些异议正是全面了解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非常值得关注和讨论。同时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对伍尔夫本人政治性、社会性一面的深入挖掘也没有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其五,9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已经拓展到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女同性恋研究等多个领域,这正反映了伍尔夫作为一位经典作家所具有的前瞻性和跨时代的特征,仍然有待国内学者深入挖掘。
已有百余年伍尔夫研究史的英语世界,见证了伍尔夫从一位“二流作家”上升为一位经典作家的全部历程,然而中国的伍尔夫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起航后,却没有关注英语世界早期伍尔夫研究的重要成果,对20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伍尔夫部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缺乏重视。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本书对英语世界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并针对国内忽视的视角和热点进行讨论,以期弥补国内伍尔夫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为国内的伍尔夫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本书由五个章节两条线索构成。第一条线索按历时的顺序展开,以伍尔夫在西方世界被确立为经典作家的20世纪70—80年代为界分为三章,用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这三个阶段内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状况及主要关注点。第一章梳理了20世纪初至6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概况。第二章着力探究20世纪70—8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状况。正是在这一时期,伍尔夫被尊奉为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先驱。第一节首先介绍了这一时期在英语世界大量涌现的伍尔夫研究的新资料。第二节多元发展的女性主义批评介绍了这一时期伍尔夫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状况,其中“政治性”伍尔夫的诞生和姐妹情谊的萌芽两部分引介了部分被国内忽视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第三节介绍了这一时期其他批评理论与伍尔夫研究碰撞出的火花,尤以斯皮瓦克对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的解构主义分析为例证。第四节集中考察这一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伍尔夫形象和研究方法转变的两次论争。第一次是简·马库斯和昆汀·贝尔围绕伍尔夫是不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展开的论辩。第二次论辩则由两位女性主义批评家主导,争论的热点是伍尔夫雌雄同体的创作观。
第三章就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情况展开考察。第一节介绍了90年代后文献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学术界对伍尔夫散文随笔和短篇小说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第二节、第三节则从后现代与后结构、文化研究、现代主义研究、后殖民研究、地理分析与新历史主义研究、女同性恋批评六个维度介绍了不同文学理论观照下的伍尔夫研究。简·马库斯的后殖民批评力作《大英帝国统治下的〈海浪〉》在该章得到了详尽阐发。
第二条线索集中讨论国内仍未足够重视的伍尔夫研究的重要方面,即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第四章从方法论角度入手,分别从精神分析、社会历史批评、文献与传记研究和对抗式批评这四个常常被国内学者所忽视的视角解读伍尔夫其人其作。第一节主要研究伍尔夫与精神分析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节着力考察社会历史批评角度下的伍尔夫研究。在伍尔夫生前,Q.D.利维斯从阶级视角出发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70年代后女性主义批评家又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赋予了伍尔夫表达愤怒的权力;21世纪伍尔夫作品中的民主意识重获关注,研究者从阶级敌人和愤怒女神的两极评价中发现了一条折中之路。这三种不同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在本节结合具体文本得到了分析。第三节将文献与传记研究作为考察对象,展现了伍尔夫手稿在英语世界的整理与研究状况,介绍了英语世界重要的传记成果,并探讨了国内伍尔夫译介可以继续深入发展的领域。第四节中哈罗德·布鲁姆对“憎恨学派”政治决定论的批判得到了关注。布鲁姆重新将伍尔夫定义为一位唯美主义作家,这位批评巨匠对伍尔夫作品艺术价值的再思考值得今日的伍尔夫研究者深思。
第五章从比较的视野出发,通过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比较研究和笔者对中英伍尔夫研究的比较展开。第一节从英语世界对伍尔夫欧洲接受的研究入手,探究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如何与欧洲学者合作考察伍尔夫在欧洲不同国家的接受情况。通过帕特里卡·劳伦斯的专著分析美国学者对伍尔夫中国接受的认识。此外,还关注了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关伍尔夫的英文专著以及海外华人学者对伍尔夫中国接受的研究。第二节中国与英语世界伍尔夫形象比较研究,对国内普遍认可的“美艳明敏”的“天使”伍尔夫形象在中国的体现及其成因进行了考察,在与英语世界伍尔夫“斗士”形象的对比中,分析文学误读与文化过滤如何影响了伍尔夫形象的中国接受。第三节中国与英语世界伍尔夫文学批评研究中,英语世界关于伍尔夫文学批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首先得到了考察,马克·戈德曼关于伍尔夫文学批评“中庸之道”的解读第一次被系统地介绍给中国读者。通过分析伍尔夫式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同与异,笔者考察了中国学界对印象式批评冷淡态度背后的成因,并在对伍尔夫式文学批评命运的再思考中探讨了理论建构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伍尔夫研究在当代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研究范围过窄、重复研究过多、译介成果滞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洞察中国伍尔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学者需要借助他者的眼光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全新的审视。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梳理伍尔夫在英语世界的研究史,更希望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彰显中西之间的同与异。在研究过程中,本书将比较的理念贯穿始终,每一章都融入了中国与英语世界的研究状况比照,在行文中把重点放在国内尚未引起重视的批评作品和研究方法上。针对具体的批评文本展开了较为深入的阐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文中对国内学界鲜有提及的新观点、新材料能够带给中国伍尔夫研究更多的新鲜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