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何为亚裔美国人?
——关于“亚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及作家身份论争
值得注意的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一开始就是以“外部研究”引人瞩目,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作家族裔身份的界定和论争。
早在1972年,第一本亚裔美国文学选集——《亚裔美国作家》(Asian-American Authors)出版之时,编者许芥昱(Kai-Yu Hsu)和海伦·帕卢宾斯克斯(Helen Palubinskas)就以李金兰(Virginia Lee)与赵健秀(Frank Chin,1940—)在1970年一次访谈中的差异性身份认同为引子,提出了亚裔美国作家身份界定的问题。
在这次访谈中,李金兰说自己并没有关于身份的概念,声称“亚裔美国作家首先是一个人,正如诗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谈其诗性……我并不太关心我是中国人或美国人,或华裔美国人(Chinese-American),或美国华人(American-Chinese)”,而赵健秀则针锋相对地调侃道,“这等于说你是一粒豆子,是世界上成万上亿的豆子中的一粒,甚至既不是黑豆也不是黄豆,那你的身份是什么?”[4]
由此可见,关于族裔身份的论争,早在1970年已经出现,而李金兰与赵健秀的族裔身份观,基本上贯穿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对于“亚裔美国人”的区分和界定并不只是亚裔美国文学及批评界的学术命题,而是亚裔美国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界共同关注的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