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亚裔美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迄今已有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而作为亚美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则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在“民权运动”精神引领下,与美国亚裔弘扬族裔联盟的“泛亚运动”(Pan-Asian Movement)相伴而生的。
检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一、20世纪60年代末至1982年的探索期,以许芥昱(Kai-Yu Hsu)和海伦·帕卢宾斯克斯(Helen Palubinskas)合编的《亚裔美国作家》(AsianAmerican Authors,1972),以赵健秀(Frank Chin)为首的“哎—咿集团”(Aiiieeeee Group)编著的《哎—咿!:亚裔美国作家选集》(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1974)和王燊甫(David Hsin-Fu Wand)主编的《亚裔美国文学遗产:散文与诗歌选集》(Asian-American Heritage:An Anthology of Prose and Poetry,1974)的出版为代表,其选集的序言及作品评介开启了亚美文学批评的先河;二、1982年至1995年的形成期,以一批著名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家及其广为人知的论著的涌现为标志,该阶段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致力于亚裔美国文学版图的扩展以及对美国文学批评典律的重构。这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家包括金惠经(Elaine H.Kim)、斯蒂芬·苏密达(Stephen H.Sumida)、林英敏(Amy Ling)、黄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张敬珏(KingKok Cheung)等;三、1995年以来,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拓展期,新一代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家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全球化、离散及跨国主义理论话语观照下对亚裔美国批评进行拓展与反思,代表性批评家包括骆里山(Lisa Lowe)、李磊伟(David Leiwei Li)、马圣美(Sheng-meiMa)、大卫·帕兰波·刘(David Palumbo-Liu)、何丽云(Wendy Ho)、帕特西亚·朱(Patricia P.Chu)、莱斯利·包(Leslie Bow)、伍德尧(David L.Eng)、凌津奇(Jinqi Ling)、蒂娜·陈(Tina Chen)、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苏珊·科西(Susan Koshy)、拉歇尔·李(Rachel C.Lee)和柯灵·赖(Coleen Lye)等。迄今为止,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已经形成了以下几个关注点:在国家/跨国/全球化语境中亚裔美国文学内涵的界定及其有关问题,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性别与性,亚裔美国文学创作类型及形式的探讨,著名亚裔美国作家专论,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元批评研究(metacriti cal studie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等。
作为亚美研究的分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产生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系列的政治运动血脉相连。在黄桂友(Gui-you Huang)主编的《格林伍德亚裔美国文学百科全书》(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2009)中,学者专门梳理了美国“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ment)与“亚裔美国运动”(Asian America Movement)之间的关系:
亚裔美国运动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接影响其产生的因素有以下三方面:民权运动、具有批判精神的亚裔美国大学生、发展迅速的反[越]战运动。在1964年的《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及1965年的《选举权法案》(Voting Rights Act)通过之后,新一代领导者诞生了。……这些领导者中的大多数,由于国内的激烈斗争和国际的反殖民运动而磨砺得很激进,发出了认同第三世界人民的政治主张……在非裔美国人解放运动催生的种族自觉意识基础上,亚裔美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2]
民权运动及其发展而来的“黑色力量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强烈地激发了年轻的亚裔美国行动主义者:他们曾亲历亲见了民权运动,继而致力于强化自己社区的基础,效仿非洲裔、墨西哥裔、印第安裔等少数族裔群体,建立自己的组织,争取族裔权利。
“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正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一个词。该词来源于亚裔美国政治运动中两位亚裔学生(Yuji Ichioka和Emma Gee)的创见,其目的是以此颠覆具有种族歧视内涵的“东方人”(Oriental)的标签。[3]虽然“亚裔美国人”的定义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被某些学者认为“最初是为反对[美国白人]霸权而想象建构的一个对立场域”(“Asian American was first imagined as as an oppositional lo cale against hegemony”)[4],但联系当时的历史、政治及文化语境,考虑到来自不同祖居国的亚裔独立抗争的力量之薄弱,“泛亚”(Pan-Asian)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连横”策略,可以聚细流成江河,发出亚裔族群更加强大的抗议之声,对抗美国主流的霸权与种族歧视,最大可能地争取自己的权利。
亚裔美国运动致力于在教育、社会服务、政治组织及艺术创造方面争取地位——追寻自己的族裔之根,塑造自己的族裔身份。
1968年,在“第三世界解放联盟”(The Third World Liberation Front,TWLF)的直接领导下,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亚裔学生与其他有色人种学生团结起来,以罢课和请愿的方式要求学校当局扩大对“第三世界学生”的招生率,并且要学校开设由“第三世界人”主持的“族裔研究”(Ethnic Studies)系科,独立招聘教师,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少数族裔”的“自决”(self-determination)意识。[5]1969年春天,旧金山州立大学开设了美国第一个“族裔研究课程班”(Ethnic Studies Program),而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其他分校也加入了抗争的队伍并取得了胜利,其影响由西海岸扩大到东海岸,继而影响全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族裔研究在美国大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许多学子(尤其是少数族裔)以此为自己的主修专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亚裔美国研究中心于1971年春天创办了《亚美研究》(Amerasia Journal)杂志,专注于对亚裔美国历史的挖掘以及亚裔美国政治、经济、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以宣传亚裔美国人及太平洋岛诸民生活的历史及现实为使命”。[6]近四十年来,该杂志为确立亚美研究在学术研究、教学、族群服务及公共话语领域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亚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及其批评话语的提出、推进方面一直处于最前沿、最先锋的位置。
正是有了研究机构和研究杂志,亚美研究才得以展开,随之有了亚裔美国政治、历史、文学、文化的命名。“亚裔美国运动”中的行动者们,转而走进学术研究或文学艺术创作殿堂,为族裔身份的追寻和建构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
这些在“革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和批评家包括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名字: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赵健秀(Frank Chin)、徐忠雄(Shawn Wong)、陈耀光(Jeffery Paul Chan)、劳森·稻田(Lawson Fusao Inada)、金惠经(Elaine Kim)等。
正是这批亚裔作家、学者的努力,“亚裔美国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获得命名并逐渐在亚裔美国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其命名及研究比亚裔美国文学在美的发端晚了100多年,但亚裔美国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彻底改观了美国的文学及文学批评典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了亚裔、非洲裔、墨西哥裔、印第安裔等多族裔背景的作家及理论家的巨大贡献,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美国文学及文学理论将黯然失色。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中重要的一支。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书目中,亚裔美国批评家的著作占据了相当的席位,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核心话语和诗学范畴,本著作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本著作在梳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展示近四十年来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产生、发展的总体概貌;另一方面找寻这一学科领域具有自身特色、带根本性的批评范式和理论命题,以夯实国内本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从以下诸方面展开。
首先,梳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追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产生的历史、政治、文化语境。挖掘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理论范式转变或热点理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与当代西方理论思潮之间的磨砺、抗争、对话融合与发展。
其次,厘清亚裔美国文学的若干批评范式和基本理论范畴,为建立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寻找建构性的“网结”和关键词。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亚美研究”的框架之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批评范式、话语场域和诗学范畴。诸如“亚裔美国感”、“文化民族主义”、“双重身份”、“边缘人”、“种族影子”、“种族阉割”、“身份操演性”、“杂糅性”、“去国家化”、“跨国”、“离散”等理论关键词,由于时间、空间及批评者立场的不同,其中不无混淆和歧义,本研究在精读批评原典的基础上,正本清源,整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关键词及核心诗学范畴。
最后,分析、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理论关键词在不同时期及不同批评范式中的呈现,紧扣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对关键词的产生、发展及其与亚裔美国文学的互动进行对比研究和评价。拟选涉及亚裔美国文学核心理论范畴的代表性批评文本和文学文本进行综合性的解读和评析。
著作分为绪论、主体论述(分为六章)和结语,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以简述亚裔美国批评的产生、发展阶段为起点,定位其在当代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中的地位,由此阐发梳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剖析、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关键词的重要意义,并对论著的主旨、论题、论路作出了清晰的界定。
第一章讨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范式,重返历史现场,研究20世纪70年代“亚裔美国”族裔身份论争的焦点、内涵与实质;聚焦当时出现的心理批评和历史文化批评中有关“亚裔美国人”人格特质的探讨,关注对亚裔美国文学及批评有着开拓之功的“哎—咿集团”(Aiiieeeee Group)所提出的“亚裔美国感”等理论关键词。通过追溯“亚裔美国感”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从出生地、语言、文化、族裔经验、人格气质、亚裔美国历史再现、亚裔美国书写传统等要素探讨“亚裔美国感”的本质特点,揭示以“哎—咿集团”为首的亚裔美国批评家提出“亚裔美国感”这一理论关键词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在此基础上,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亚裔美国族裔论述的代表性批评文本,对亚裔美国族裔身份的“间际性”、建构性、异质杂糅性等特质展开分析,揭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对亚裔美国族群发展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第二章聚焦亚裔美国文学之文化身份批评范式。首先通过梳理“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渊源,分析“哎—咿集团”所倡扬的“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 nationalism)中的误解与真相,揭示其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局限。其次,通过梳理与“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对立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形成、内涵及其与少数族裔内在的深厚渊源,探究美国亚裔作家的多元文化书写,并揭示少数族裔作家的多元文化身份诉求所引发的质疑及其深层原因。本章最后梳理“新生代”亚裔美国批评家的“杂糅性”(hybridity)身份观的基本含义及其变异;通过观照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杂糅性文化身份书写,理解亚裔美国作家与学者为文化身份的建构所作出的努力,指出“杂糅性”文化身份观出现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大背景下,有助于亚裔美国族群积极融入美国生活,并通过保留亚裔文化特点建构独特的亚裔美国身份,但亚裔美国人异中求同的策略并不能保证他们在美国社会如鱼得水,由于美国主流文化的优势地位使种族偏见无处遁行,亚裔美国人最终还是靠求异作为自己的生存途径。
第三章和第四章着力探讨亚裔美国文学之心理批评范式及其理论关键词。
第三章首先梳理现代西方反传统主体性的文化思潮和后现代主体性理论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以“亚裔美国主体性”、“种族面具”、“身份扮演”、“双重能动性”等理论关键词为切入点,展开对亚裔美国族群精神、心理维度的探究,揭示亚裔美国“身份扮演”中的主体能动性及其与族裔主体性建构的关系,指出无论是性别身份扮演、族裔身份扮演,还是“面具”理论中的“性别操演”,都是被“他者化”的弱势群体以一种间接的、隐蔽的方式争取权利和自由、定义自我的政治策略,本质上都反映了某一形式的“他者”身份政治。简言之,“身份扮演”就是“他者”的一种“面具”政治;美国亚裔“他者”以角色面具为掩护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公的政治和文化制度作抗争,又在行使某种身份/角色的过程中改造、解构霸权文化对这一身份/角色的规定性话语,并在这一过程中彰显出族裔主体能动性,将自我建构成自我言说自我决定的亚裔美国族裔主体。
第四章主要关注亚裔美国主体所承受的精神创伤及其在亚裔美国文学文本和批评话语中的表征,对亚裔美国心理批评范式下的理论关键词如“种族阉割”、“种族阴影”、“种族抑郁症”进行了心理学理论溯源和具体文学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剖析,从历史语境、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关注亚裔美国族裔自我所遭受的“种族阉割”,所经历的自我憎恨与扭曲,以及由此落下的“种族抑郁症”病根。本章解读将亚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亚裔美国个体视作真正的生命主体,深入其灵魂深处,听其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声,揭示出亚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独特经验和情感感受,而不是将其视作社会政治中的客体,被动地等待来自政治博弈中各方的评判。
第五章考察亚裔美国文学之女性主义批评范式。首先讨论亚裔美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女性的“沉默”书写与论述,指出亚裔女性作家书写“沉默”,亚裔文学评论家论述“沉默”,缘于“沉默”既有亚洲的文化特征,又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下被强化。鉴于“沉默”对亚裔族群的有害性,亚裔作家、批评家们致力于打破沉默,让被湮没的族裔历史以更清晰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亚裔美国女作家和评论家致力于“母性谱系”建构,如汤亭亭、谭恩美等的“母与女”叙事,林英敏“寻找母亲的花园”、建构亚裔美国女性“她们的文学”传统的努力——她们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一方面受到西方女性主义大潮的裹挟,另一方面更是出于族裔女性的自觉,旨在帮助亚裔美国女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以利于亚裔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本章最后考量苏珊·科西对亚裔美国女性以“性资本”对白人男性的依附,以“婚姻”、身体为资本获得国家身份的论述。“性资本”的提出,一方面意味着亚裔美国女性向美国主流社会归化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亚裔美国女性彰显自己主体性的途径在于自己对情欲的主动权,通过主动展示被社会历史文化重重遮蔽的亚裔女性身体,反抗父权制度及族裔不平等。
第六章讨论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流散”诗学的关系。随着20世纪后期“流散”作为一种批评范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兴盛,流散批评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也日益声势浩大。但其中的发展流变如同“流散”一词本身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迂回曲折、纷繁复杂的变化过程。本章首先回溯、厘清流散与流散批评的源起、发展及其当代的批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亚裔美国文学文本,分析从作为流散者的亚裔美国人、亚裔美国文学的迁徙与回望主题及亚裔美国文学的异质杂糅性特质分别展开讨论,透视在当代全球化的语境下的文化流散,流散族裔如何在流散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文化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在强势与弱势之间进行互动和补给。随着亚洲和中国的崛起,随着游走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之间的流散者队伍的壮大,这一种流散的视角将会更加流行,这也会影响美国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整体景观。本章指出,流散批评已从原先的被动的他者化批评演变成当今的主动迈向差异性文化批评及比较研究,使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逐渐从一种族裔政治批评走向流散的比较诗学,也使得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走向更加开放、动态、多元。
最后是结语,综观四十多年来亚美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学科体制之内,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其关注的核心问题、理论热点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研究范式的转变,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关键词也得到丰富和拓展:从早期批评话语中对“亚裔美国”定义的区分,对“亚裔感性”的追寻,对弘扬“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 Nationalism)还是“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讨论,到后现代思潮观照下对亚裔种族、性别、性、阶级的多维度呈现,以及20世纪末“全球化”语境中的“去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跨国”(transnational)、“离散”(diasporas)论争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观照亚裔美国人各个历史阶段的生存语境和文学想象,在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的互动中,凝练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关键词,初步形成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