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漳河流域民间信仰的生成路径及其泛众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神农神话在上党

神农氏是上古神话传说之一,是关于中国农耕民族发展过程的重要记载。在传统的文献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神农氏的传说、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会讲述神农炎帝的故事。

一 早期史籍中的神农氏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史事一直是历史研究中争论的话题,早期先民的活动与生活方式在史学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以文字记载为主的史学研究与以口传、考古为主的史学研究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形式。无论怎样,它们都成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已经承认了史前史的地位,承认了这段历史的客观存在。但是历来对这段历史的评论与分析就一直在持续与争论着。神农氏作为其中之一,也影响到今天(图1-1)。

图1-1 长治市老顶山炎帝像

先秦典籍中关于神农氏的资料:

《周易》系辞下第八:“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于是始作八卦。……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代之,使民宜之。”

《竹书纪年》:“少典之君,娶于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神农。三日而能言,七日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其起本于烈山,号烈山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元年即位,居陈,迁曲阜。尊师受学,作五弦琴,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日中为市。辨水泉甘苦味,尝草木,作《方书》。建明堂,作《中天易》,有火瑞以纪官,命官他职,作《下谋》之乐。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炎帝益修厥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其地。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砀谷,西至三危,莫不服从其化。”

《世本》:“姜姓,炎帝神农之后。许、州、向、申、逢、吕、齐、纪、莱、薄、焦、戏、露、怡、厉。”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列氏,古帝王烈山氏之后,子孙氏焉。郑有隐者列御寇。山氏,列山氏之后。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任] 缙云之官。封氏,炎帝之后。封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夏封父侯国君也,今封邱是。神氏,神农之后。农氏,神农之后。

《山海经》卷一八《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如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关,节关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争论,即神农与炎帝究竟是否为一人?田兆元、明亮在《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两汉文化逻辑》一文中辨析了炎帝与蚩尤、黄帝、神农等的关系,认为炎帝就是蚩尤,蚩尤与神农并列,但在时间上为后。炎帝与黄帝之争其实是汉代赤统文化与黄统文化之间的较量。并且指出,班固《汉书》对炎帝地位的恢复,并非层累地造成古史,而是对真实历史的客观记载。[1] 刘毓庆通过对先秦文献记载、当地习俗传说、地理生态环境的解读,认为炎帝与晋东南有不解之缘,炎帝的活动范围就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而这一块正是晋东南的地理范围。[2] 此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用民俗现象来证明历史事实,似乎尚有欠缺,因为这些民俗事象以及地方志中的记载,大多属于明清时期,难以成为古史研究的证据。四川大学周及徐在《“炎帝神农说”辨析》一文中指出,神农与炎帝为二,不能相混,二者所处的时代、重大的行为都相差很大,神农早于炎帝数百年,汉代刘歆塑造了炎帝神农说,以后混淆视听,影响数千年。[3] 龚维英指出,神农与炎帝并非一人,炎帝是与神农同时代的人,亦在发明农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均未将二人分开,只是到了皇甫谧时,大造伪书,加上汉代开始的谶纬学说,才将神农与炎帝合而为一。[4]

在周及徐与田兆元的文章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汉代提出的太昊、炎帝、黄帝的世系,重视这一材料,也许能更进一步说明黄帝以前的关系。对三皇的说法,可以进一步厘正汉代人的一些观念,可以使上古史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也可以进一步对神话传说进行解读,也是对上古神话传说的丰富与弥补。近代以来,袁珂、茅盾、顾颉刚等人都对神话作过不同的解释[5],这些解释也都自成一派,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当然,如果有新的考古发掘材料,自然可以使这些争端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对炎帝活动的时代、地域以及炎帝功绩的论述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内容。他们运用考古资料论证了炎帝的活动区域,对当前的一些观点予以了驳斥,指出炎帝应该为南方人,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很多研究仍处于猜测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也没有真正有效的史料与实物。[6] 乡梓之情浓厚,固然值得肯定,但说服力却仍有欠缺。这类观点都从民俗角度对神话进行解释,可以说是一种研究视角,是一种文化阐释,但民俗活动只能说明一种文化现象,并不能成为历史事实考证的有力证据。民俗现象具有传播性、复制性,甚至是超越性,就像韩国、日本现在仍然保存了我国大量的文化现象一样,并不能说这些文化最初是在韩国、日本。

除了历史学者,还有相关学科的学者也运用不同的学术理论、方法对炎帝进行探讨。林河运用符号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模糊语言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炎帝生于距今1万年前,诞生于长江中游,其实就是现在的湖南境内,距今七八千年,逐渐向长江下游、向北扩展到黄河流域,4000 年前出现在陕西姜水一带,与黄帝同时代的炎帝,是炎帝向北迁的分支之一。[7] 这个观点与北方学者研究正好相反,他们认为炎帝最早兴起于长治,而后逐渐向南迁徙到湖北神农架、历山、湖南炎陵一带。

围绕神农炎帝展开的数次学术讨论会,更是全方位展开研究的重要表现。[8] 这些都说明对神农与炎帝的争论决不会止步于此,而是随着史学的多元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变革、社会现实的需要必将提出新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将其作为神话还是作为历史,随着它逐渐在社会层面的沉淀,随着民众对其特定元素的利用,神农(或炎帝)在民间信仰中的内核越来越大,在社会中的分量也与日俱增。到目前神农炎帝作为民间信仰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这一点无可非议。

二 从神农氏到民间信仰

晋东南是古上党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很早就流传着关于神农炎帝的故事,其丰功伟绩,令人敬仰。唐代统治者始正式建庙立祀,祭古圣帝明王。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敕建三皇庙和五帝庙,三皇庙祭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庙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均于春秋二祭用少牢礼。在晋东南目前保存下来的庙宇碑刻中充分记录了神农炎帝的功劳和德行。“粤稽神农氏,王天下以来,树艺五谷,德配三皇,造三农,兴万世,治民之本。……述厥后遗迹。”[9]“帝之神,由来远矣。大凡闾阎之日用饮食,无思不报。感其树艺五谷,开民生粒食之利;亲尝百草、除□世困□之灾。帝德巍巍,覆万国无知黎庶。所以人心耿耿,酬百神有应元功。是以北三角村有古刹炎帝大庙。”[10] 主要讴歌了神农氏在农业生产、医药发明方面的贡献(图1-2)。

图1-2 高平市庄里村炎帝陵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将农业作为邦之本业,对农业的崇尚与关注成为历代帝王与农民的首要目标。对神农氏的伟大功绩,他们深怀感恩之心,通过立庙祭祀的方式予以表达。“自古圣帝明王,皆有大功德以及于民,利济群生,万世永赖。后之人被神庥,荷圣泽,报功报德,皆其性之所不容也,而炎帝神农氏为尤著。想其制耒耜,教稼穑,易木食之世,为粒食之天;又作方书,以疗民病;立市法,以通贷,厥功亦甚伟矣。故立祠奉之者,所在多有,借俳优以答神惠,亦随在皆然,此舞楼所由设也。”[11]“历稽往圣,炎帝尚矣。嗣庖牺氏之本,而以火德王,故曰炎帝。帝以民无非生民可久之利,制为耒耜,教天下□□耕驾□□,此农之始也,故又隆其号,曰神农氏。考帝之教曰:民为邦本,食为民天,一人不耕,天下有受其饿者矣;一女不绩,天下有受其寒者矣。故教夫必亲耕,妇必亲绩,天下万世,始有大食之利。且尝百草,制医药,以疗民疾,俾无夭折。而且教民,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民始知有,有无相济,此岂一方一世之利赖而已哉!”[12]“余惟炎帝神农氏,斫揉木为耒耜,以粒民之养,尝百草为药饵,以寿民之生,功德覆被天下以及后世,而天下后世作庙以祀,固其宜也。”[13]“睹刈梁之有秋伊,何人之肇始?思磐中之粒食,实有开之,必先自炎帝之御世也。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原湿平矣,而教之稼穑。雨旸时矣,而教之播种。创前圣未有之奇,开来世休养之德。以及八蜡始作,百草亲尝,廛市之货,既通陶冶之器以治其所以。为民谋者,重以周。而人之被其泽者,深且远也。”[14]“其人虽往,功业常新,第即斯庙而详言之。其神也,仰之曰神农,尊之曰皇帝。威灵之显赫,道贯古今,德同天地。独得天地精英之气,能尝百草之涩苦咸酸;垂为医经,令万世之医流而受其芬芳;特禀乾坤神灵之精,能辨五谷之菽黍稻粱,教以稼穑,令百代之万姓而沾其惠露。壮如岱岳,耀如星日,不但一时而被其泽,即万世无不永赖也已矣!”[15]“神农炎帝,功德馨香不朽。”[16]对这种功德的崇敬,进而演变为民间信仰,成为当地民众的心理支柱,内化于民众意识之中。对其真实性,已留于史学家争论;作为一种信仰,其已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而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民间信仰具有三大载体:庙宇碑刻、传说故事、祭祀仪式。关于炎帝信仰的三大载体在晋东南到处可见,并且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支撑着神农炎帝在民众心中的认可度。

(一)神农(炎帝)庙

在晋东南区域,目前保存下来50 多座神农(炎帝)庙宇以及上百通碑刻[17],最早的碑刻可以上溯到北齐时期,记录了神农氏与本地域的密切联系。大量的碑刻都予以记载。修建庙宇是民众表达敬仰之心的最高规格,他们认为,“庙宇之建,所以妥神灵,隆赛社,崇祀典,报宏恩也”[18]。只有建立庙宇才能表达他们虔诚的心情,“以故四方村落,多立庙以祀之”[19]。在清代,就有人说:“天下万世,庙祀之所由盛也。最盛莫如吾邑,计长平百里,所建不止百祠。”[20] 每当看到庙宇破败不堪,风雨飘摇,就有善人信士奔走号呼,鼎力捐资,集众人之力重修庙宇,因此,使得神农(炎帝)庙宇能够一直传承下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对神农氏的信仰。

(二)传说故事

神农故事主要流传于高平、长治一带,已有地方文化人士对其进行了整理,出版了多部著作(图1-3),成为深入研究的基础,本书无须赘述。但是这些故事大体包括以下几类:教民种五谷、为民医疾病、助民度难关。[21]

图1-3 已出版炎帝研究著作

今天当地将其打造成祖先崇拜。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其中的凝聚作用。尤其是海峡两岸对神农炎帝的崇拜,成为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正因如此,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更是对这一信仰的确认,赋予神农信仰以方向和力量。近几年来,高平市政府主办了多场与神农炎帝、农耕文化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与祭祀仪式,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既有政治意义,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至此可以说,神农故事是文献资料在民间不断地传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传承过程中,又结合当地资源,经过文人加工,经过民众“在地化”,最终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故事。在先秦文献中,关于神农氏的事迹亦不过两大类:种庄稼发明农业、尝百草医疗疾病。而关于神农氏的其他故事则是民众不断演绎出来的。

由于传说故事已无时代性,因此很难捋出故事演变的轨迹,但是可以看到故事越来越丰富,炎帝的形象越来越丰满。

(三)祭祀仪式

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敬仰与信奉之情,民众还通过一年一度或一年数度的祭祀仪式表达着自己的信仰。这些祭祀仪式既是上古春祈秋报传统的延续,亦是民众娱乐自己的特殊方式(图1 -4)。“春祈秋报,宣约化民,岁时伏腊,聚国簇而洽比邻者,胥于是乎?在独舞楼建之庙内,每岁报赛之下演戏,殊未甚便,其何以悦神明而慰民志哉?庙前数武一隙地,里中善信久欲修举之,奈有其志焉,而未之逮也。是岁春,共议斯举而众志一心。”[22] 在高平各地都有祭祀神农炎帝的庙会、仪式,“岁逢享祀,民商云集一旷,望间即深,人以帝德广大之恩”[23]。尤其是官府重视。“在下庙未创建前,县官朔望行香,春秋祭祀大典,必须亲诣换马岭五谷庙、炎帝陵墓……不敢废也。”[24]

图1-4 炎帝陵祭祀仪式

表1-1 《炎帝古庙》① 所载祭祀神农仪式概况

① 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炎帝古庙》,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表1-1 《炎帝古庙》① 所载祭祀神农仪式概况续表

此外,董富来还记载了长畛村祭祀炎帝的习俗以及官方祭祀炎帝的仪式。[25]

三 神农信仰的泛众化

民众在信仰、祭祀神农的过程中,对其传说故事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将其丰富与充实,使得原本极其简单的创世神话成为民间流传的话语。民众话语的融入,使得高大上的世界观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对神农的形塑过程中,民众不仅编织了美丽的故事,而且使得神农与民众更加相似,他不仅自己为民做贡献,而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其亲属也在为民众做奉献,这些在社会层面广为流传,形成了一代一代的故事。

在神农炎帝的故事之上,又形成了与其家属有关的故事。有一则“金牛”的传说,讲的是炎帝的三儿子教人们耕地的事情:

石末村南有座小山,名紫峰山,山阴半崖有一天然石洞,名壁掌洞,洞内藏有一头金牛,传说是炎帝的儿子格送给这一带农人拼地用的。在炎帝女儿教这一带的人们学会种植嘉谷以后,此地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繁重的人工拼作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翻拼太慢,经常延误农时。一天中午,忽然一个眉清目秀、脖子上戴着一块玉圭的青年小子来到这里,送给人们一头牛,并教会人们怎么更快地耕地。这年春天,地刚犁了一半,老牛就病倒了。一天清晨,老牛突然说话了,告诉人们那个小伙子是炎帝的三儿子格,是以前来教大家种植嘉谷的精卫姑娘的弟弟,并说自己老了,要走了。说完挣扎着朝紫峰山半山的壁掌洞走去,消失在洞里。人们点着火把进去找,发现里面奇岩怪石,一条流向远方的河挡住了去路,远处有闪闪发亮的金光。后来有人传开了,说老黄牛是炎帝儿子格送来的一条神牛。神牛入洞后变成了金牛,洞内的金光就是金牛身上发出的光。从此,壁掌洞名声大振,越传越远。常有贪徒入洞,欲盗劫金牛,但都是大胆而来,惊恐而去。[26]

在高平庄里村炎帝陵的角殿,供奉着炎帝的三个儿子,其故事就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组合。那为什么三位太子也会配享祭祀,而且都称太子呢?这源于当时正在进行的食物革命。由于火的使用、石器的使用、弓箭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先民搏击猛兽的战斗力,猎获物大大增加,人口迅速增长。食物需求越来越大,三位儿子也有艰辛劳作,补充了神农炎帝耕作的不足,因此,也得到民间祭祀。[27]

从现存碑刻来看,虽然民众的情感与事实有较大差异,但是却清楚地表达了民众对炎帝儿子的情感:

泫邑北越故关里换马东南,有炎帝庙古址也。其创建遐哉莫考,迄今祈报甚应。予虽沁人,窃尝闻之。正殿东旧有夹室,太子栖焉,已从来矣。但年湮日远,庙貌渐倾,墙壁几颓,神像零落。于是兹里乡约申崇修等,性善弗泯,目击愀然,乃向予唏嘘曰:“斯神也,禀天地正气,佑万祀生民。今夹殿若斯,神将何依?况吾侪密迩左右,倘不修,洁心何安乎?”[28]

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重修殿宇,使得民众对炎帝太子的祭祀不断传承下去。但是,三位太子的表述本身不太准确,但是在民众的情感中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这种说法只是对神农炎帝及其家人功绩的肯定,是在神话人物信仰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是一种常见状态。

位于高平市北15千米处的故关村有炎帝行宫一所,主要供奉炎帝三太子(图1-5),每年四月初八日是炎帝陵祭祀的首社之一,每年的祭祀活动,故关村要送太子前往,太子不到场,戏不能开演。[29]

图1-5 高平市故关村炎帝行宫

在神农镇下台村的炎帝中庙,元时已有,至正年间,村人王德诚膝下无子,因此祈求于神,并于正殿偏西建立太子殿与子孙殿。德诚去世后,其夫人说,“吾夫曩以有愿为神立祠,神之降祐,亦既多矣,继所天志,以答神祐,功曷敢后?”“遂于室内叠甓为供台,并甃其地,外则伐石为基。其子孙殿之像,德诚独设,其太子祠神像,则里人赞力。而魏仲达者,功居半焉。”[30] 距下台村不远的邢村,“居人郭钦,伊父景昭遘疾日沉,朝不保夕,钦思罔极之恩,何以补报?仰天叩地,无所控告。于炎帝神农之祠,焚香祷祝,愿父病瘥,于自建太子祠座。既而神昭灵贶,如祷病痊,父寿七十余岁而天年考终,皆神之保佑之惠也。今建祠既完,恭酬前愿。如此则神有所栖,人有所瞻也”[31]。因祈愿成功,建庙还愿,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之情。由此可见,从太子到三太子再到三位太子,其中虽有以讹传讹、不断变化的成分,但民众的情感是不会变的,信仰的力量是凝聚、升华民众的情感,进而成为区域文化的精神力量,最终起到凝聚区域与群体的作用。

炎帝女儿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炎帝有四个女儿,两个女儿得道成仙,今天的人们已不知道她们的事迹。另外两个,一个叫瑶姬,一个叫精卫。瑶姬的故事流传在湖南,精卫的故事流传在晋东南。

神话故事是民众解读自身的一种方式,是其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民众对上古之世的认识,正说明他们也在探讨自身的来源,但由于其知识水平较低,将其载体依附于神话故事。因此,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是我们研究民间信仰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