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不打不骂,培养出色男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三了个解阶男段孩成长的

男孩成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都有所不同,同时又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孩子都是一天一天长大的,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清楚地了解每个阶段男孩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0~6岁,无忧懵懂的幼年时光

婴儿时期的男孩,需求和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他需要和一个抚育他的人建立特殊的亲密关系,这个人一般都是母亲,母亲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抚和拥抱。之后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开始慢慢出现,女孩比男孩更会认脸,触觉更敏锐;而男孩长得更快,从两三岁开始玩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空间,喜欢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高,而女孩更喜欢搭比较低的积木。

母亲的作用

如果母亲是男孩的主要抚育者,他会把母亲当作亲密关系和爱的学习榜样。如果母亲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而是温柔但坚定地设定规矩,他会接受这些规矩而且进步很快。因为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母亲喜欢教他说话,他大脑的语言能力会发展更快,让他更爱和人交往。而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长大后的弱点,母亲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弥补这一点。

如果母亲经常情绪悲伤,对男孩缺乏关注,男孩的大脑就会发生改变,变成容易悲伤难过。如果母亲总是生气,打骂他,他会迷惑母亲是否爱他,缺乏安全感。所以母亲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休息好,才能做好抚育孩子这项重要的工作。母亲也需要被照顾,她才能照顾好孩子。

爱冒险是男孩的天性,母亲应该欣然接受。当男孩捉了一只小壁虎或者用沙子堆了一团东西时,母亲应该感到骄傲和快乐,而不是催他洗手换衣服。父亲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装摔跤,同时是温和的,也照料他,给他读书,在他生病时照顾他。小男孩就会知道:男人可以是让人激动的、友好的、爱读书的,也可以分担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和母亲分离,男孩会有更强的焦虑症,如果感觉被抛弃,他更容易关闭内心,不和外界交流。如果可能,男孩在三岁前,最好由家人照顾,班级很大的托儿所或幼儿园特别不适合小男孩。有分离焦虑症的男孩可能会在幼儿园表现得好动或者有攻击性,大人们很可能会给他贴标签,说他好动、爱打人,而这个标签可能会一直跟随他。

如果是由家人照顾或者是在只有几个孩子的小型家庭式托儿所由有爱心的老师照顾,男孩会适应得更好,分离焦虑症会降低。3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和把他放在心里特殊位置的人度过幼年期。男孩们最早需要学到的是亲密、信任、温暖、快乐和友善。这些幼年时体验到的感情会帮助他更平稳地度过容易冲动的青春期,平衡他爱冒险和爱竞争的天性。

总之,6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的区别。母亲可以是主要的抚育者,但父亲也可以承担这个角色。重要的是有一两个关键的人爱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他会一生都有内在的安全感,他的大脑会获得亲密交流的技能,喜爱学习和互动。

6~14岁,学习男性的一面

6岁左右,男孩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他开始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这类的男性英雄的动作,喜欢挥枪舞棒,制造一大堆的噪声(和麻烦),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很黏父亲,如果父亲缺位,那么他会黏身边的其他成年男性,向他学习,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注意和关怀,很多男孩开始出现行为问题,如打架、具有攻击性、在学校不服管教等。

母亲的作用

虽然男孩开始黏爸爸,但不意味着母亲就不重要了。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坚毅顽强,其实能够勇于面对内心情感,有温柔、爱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母亲应该让男孩知道她一直会支持他、爱他,男孩还可以和母亲很亲密,保持柔软的内心。有的父亲抱怨儿子和妈妈太亲了,其实不是妻子做得太多,而是他和儿子的互动太少。如果父亲怀着抱怨的态度或者对儿子期待太高,只会把儿子推得更远。

如果母亲突然疏离他,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人际关系僵硬,感情单调。所以母亲们,不论你的儿子是5岁还是15岁,你都可以多多拥抱他。

父亲的作用

虽然6~14岁的男孩依然依恋妈妈,但他的兴趣已经改变了,他更加专注于男性角色能够给予他的东西。相比母亲,他们更注意父亲说的话,更愿意向父亲学习。

6~14岁这短短几年是父亲影响儿子的最宝贵的时机,父亲这段时间应该花更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如果父亲缺位,那么男孩会转向寻找其他能够教导他的男性。很可惜在当今的学校里男教师越来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长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学校中会有男孩的小团体甚至帮派。没有年长、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导,这些同龄人的团体在混乱中探寻方向,接触如暴力、过早的对性的认识、吸烟等不良现象。

父亲这时需要真正承担起父亲的角色,深入儿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长,在人际关系、品格力量、家庭婚姻、价值导向等方面做儿子的模范,成为儿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间的桥梁。

①父亲应该拿出时间陪伴儿子玩耍、教导儿子。要学会放松一点,不要仅仅出于压力或者责任感去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选择你们两个人都喜欢的活动,不要把和亲子时间变成学习时间,降低对儿子的压力,逐步教会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体会体育运动、远足、种植等活动的快乐。

②学会表达感情。男孩子喜欢拥抱、玩耍、摔跤,但父亲们也可以通过读书、讲故事、并坐聊天、和听音乐等安静一点的活动和儿子建立感情联系,要真诚地夸赞孩子的聪慧、努力或者创意。有些爸爸害怕这些会让儿子娘娘腔,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同性恋是因为缺乏父爱而寻找与其他男性的亲密感情。

③父亲要做慈父也要做严父。部分父亲喜欢做轻松的慈父,把难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担家务、监督作业、为孩子做出选择等交给妻子。有些妻子半开玩笑地说:“我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我的丈夫。”不要让自己的妻子陷入这样的境地,父亲不仅要做孩子的朋友,还要和妻子分担养育和引导孩子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问题

6~14岁的男孩会面临幼儿期没有碰过的问题,如霸凌、歧视、同龄人和社会过早带来的性信息等,需要父母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的表征。比如,在学校受到霸凌的男孩会有不想上学、缺乏朋友、零花钱丢失等现象。而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男孩在这段时间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入学,好抢先一步,其实男孩如果晚一年上学,才会和女同学旗鼓相当,才能比较自信,顺利地学习和适应学校生活。

总之,男孩6~14岁是父亲为之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再忙的父亲在这几年也应该挤出时间多关注儿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夏夜散步、和儿子聊聊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起打球、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他他很棒……这些美好的记忆会一直伴随他的成长。

14岁以后,帮助孩子变成成年人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从14岁到成年的过程顺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学习,多发展课外特长,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找到体面的工作。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则、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有不役于外物的能力、有对朋友和家人的爱。这样的成年人能面对家庭的矛盾、处理自身健康的问题、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职场技能更替的挑战,他对自身的认同、家人的关系和幸福感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轻易改变。所以在孩子14岁到成年的这段时间,父母的目标不应该是名牌大学,而是如何培养他成年,父母要做的应该与男孩的前面两个发展阶段相反: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让他接触外界的优秀的人,给他更广阔的视野,给他帮助别人的机会,给他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经验。

男孩在 14岁到成年期间的发展特点

①思考

男孩在这段时间里发育的重心其实在于他的头脑。可以说青春期是男孩开始思考的年纪,他开始抽象思维,开始批判、分析自己及他人和他身边的世界。青春期的男孩经常说这样的话:“我父母总是说他们支持我,但他们不让我去探索真正的自我”“我爱我爸爸,但他说话会有种族歧视”“我妈妈人很好,但她总是让别人左右她”等等。他开始有沉默独处的时候,用来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意义。父母们这时要相信我们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础,要信任他。

②多变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变的,容易情绪化。为了探索自我,他会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他可能会一时很自信,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时又忧郁害羞,一会像个学究,一会像个嬉皮士。父母们有时会很不喜欢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头发、戴耳环、批判别人等,但只要我们记得一点,就可以平静地对待他,与他沟通。他的行为不是针对我们的,不是故意让我们难堪生气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这个世界,或者通过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们接纳。

③从否定到肯定

青春期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从13岁到16岁左右(大概就是初高中阶段),男孩子们带着美好的希翼去探索世界,他们期待发现真善美,但却失望地发现丑陋、不公和人性的缺点,他们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态度,他们对事情的批判会毫不留情、犀利准确。但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进入大学后),男孩们从希望破灭到接受现实,希望改变现实中的不公,开始期待新生活。

④精力旺盛

这段时间里,男孩的荷尔蒙会是幼年期的800倍,身体飞速发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所有的男孩这时都应该有体育活动,父母们应该帮助他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虽然篮球、足球等非常盛行,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喜欢或适合团体运动,内向一点的孩子可以练习游泳、自行车、摔跤等个体运动。

父母要做的事

①沟通

父母要做的不是关注于男孩这时让你烦恼的表面问题,如染发、打耳洞等。我们要透过这些表面,去发现男孩内心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们抱怨的话里,理解他们的正面诉求。比如“爸爸,你总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着他其实需要你的支持和认可?“我恨你!”是否是表达他感到受伤?“我找什么样的女朋友不关你的事”是否意味着“我需要隐私,我需要更好地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②避免“做过头”

现代父母往往过度关注孩子的成功,他们为孩子聘请昂贵的私教,送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和比赛,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学里推,帮助孩子选择研究生学院,甚至帮助孩子投递简历。这种overparenting(过度养育)不仅限制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而且人为地把孩子的发展划定了一个框框,限制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导致孩子抑郁和焦虑。

总之,在14岁到成年的阶段,男孩渐渐脱离家庭,渴望成为更独立的人。父母需要把视线超越上大学这个门槛,关注成年的真正意义,为他寻求可以辅导引领他的优秀成年人,给他独立发展的空间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