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养子的我逍遥江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函谷关

函谷关乃是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的边关,其易守难攻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基地。战国时,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在函谷关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影响。...

黎明初破,函谷关关令尹喜登临关上一处土台,举目远眺。俄而,东方天际紫气升腾,万道霞光穿云裂雾,绚烂非凡。尹喜目睹此景,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高声疾呼:“紫气东来,祥瑞之兆,圣人将至矣!”

言罢,他急忙从土台上跃下,脚程加快,几近小跑,回到关内即刻吩咐手下官吏,清扫街道,务必整饬一新,以最高的礼遇准备迎接那位即将莅临的圣人。时光未几,预言中的景象显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与一名英气勃发的少年缓缓步向关隘,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

尹喜快步近前,谦卑之态尽显,深深一揖:“小人函谷关守关小吏,诚惶诚恐,迎接圣人光临。”

面前二位,正是李耳与其弟子李墨道。李耳闻言,以手轻捋银丝般的长须,笑声朗朗,透着几分豁达与不羁:“圣人之称,实不敢当!老朽李耳,仅一介书生,无奇术异能,此行仅为求索真理,穿越函谷,别无他图。”

李耳虽自谦如此,其言辞恳切,但那突变的天象,似与他行踪暗合,令尹喜心中不免更添疑惑:若非圣人显化,天何以变,气何以动?这等异象之下,凡人焉能不惊?

尹喜语气坚定,言之凿凿:“圣人谦辞,然晨曦初现之际,东方便已紫气缭绕,瑞彩千条,此等吉兆独为圣贤降临之象。观今日之情形,除却尊驾与那位静默沉思的少年郎外,再无他人能引此天地共鸣。”言罢,尹喜含笑侧目,轻轻一指旁侧沉浸在深思中的李墨道,眼神中既有好奇亦含尊重。

李耳闻此言,眸中笑意更甚,其中闪烁着对尹喜洞察力的赞许,却又故作逗趣,再度发问:“那么,依你之见,何以断定老朽即为那传说中的圣人,而非这位少年,或许他才是隐藏真身的智者呢?”语毕,目光温和地掠过李墨道,仿佛在考验尹喜的判断,又似在微妙地考较着李墨道的心性。

尹喜面带淡然,不骄不躁地应对李耳的试炼:小人自幼偶得《望气诀》一部,因缘巧合之下习得观气之术。这位少年固然气质超群,但在臣看来,其气韵犹如夜空疏星,与圣人您那般皓月当空、紫气东来之象实难比肩。”言及此,尹喜的眼神闪过一丝追忆,似乎在回忆往昔偶得秘籍,凭借望气之能步步高升的历程。今朝天象异常,尹喜心中早有预感,待李耳师徒现身,其目光所及,只见尊师李耳周身紫气氤氲,几近化境,而少年李墨道周遭亦有紫气缭绕,虽不及李耳之盛,却也非同小可,这一切都在尹喜的望气之术下无所遁形。

李耳抚着银丝般的长髯,朗声大笑,眸中闪烁着慧黠之光,一切尽在不言中。李墨道乖巧地站在一旁,静默不语,眼神里满是对师尊的崇敬与默契。尹喜同样保持着会心的沉默,三人间流转着无需言语的心照不宣。

于是,尹喜恭敬地邀请李耳师徒二位,在这清幽之地小憩一日。李耳沉吟片刻,感知天时地利,判定次日才是行事的吉时,便欣然接受了尹喜的盛情。这一决定,仿佛是天地间的某种微妙和谐,让接下来的时光充满了期待与祥和。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曦光穿透薄雾,李耳、李墨道与尹喜已整装待发。对李墨道而言,这不仅是与师父李耳的一次别离,更是心灵深处难以割舍的诀别,尽管他知道,这并非生离死别,但胸臆间仍涌动着难言的惆怅。

李耳的步伐稳健而庄重,每一步都似踏在历史的脉搏上,缓缓迈向函谷关那雄伟的城门。随着他的前行,一股无形的威严逐渐凝聚,空气似乎变得凝重,令紧跟其后的李墨道与尹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仿佛天地间的气机都在向这位智者低头。

此时,天空中紫气缭绕,宛如万千祥龙竞相汇聚,争先恐后地涌入李耳的周身,天地间的灵韵与他融为一体。李耳闭上了双眼,面容平和而庄严,口中低吟着古老的咒语,那声音虽低沉却透着无上的威严,如同远古的雷鸣,震颤着九天云霄,宣告着一场伟大蜕变的序幕。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