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伦理思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当代印度伦理思想

第一节 印度伦理学的界定与流派

对于印度伦理学,很久以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一曰,印度只有伦理学,亦即印度不存在独立于伦理学的哲学;其二曰,印度没有伦理学。[1]这两种极端的见解固然与对伦理学的不同界定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印度伦理思想的独特之处。许多印度思想家和印度思想研究者已经指出,印度哲学的目的不仅是对于理智的穷究,而且是对于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的追求。一般说来,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2]如果我们将伦理学等同于对于人生意义和终极目的的探究,那么,势必会得出印度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伦理学的结论。然而,印度思想家对于人和人生的探讨集中于轮回业报与解脱,并且通常是建立在个体精神与最高神(Brahman,梵)的关系的体悟之上。至于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对集体的义务等问题,往往被看做是次要的,这些关系和义务可以通过宗教戒律或带有宗教色彩的法律来确立和调整,不需要进行详尽的理论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注重分析各种人伦关系的思想学派,关于世俗社会的人际关系学说的确淹没在追求神秘和超越的彼岸境界的信仰的汪洋大海之中了。一个很能说明这种趋势的现象是,多少年来,有关“印度哲学”或“印度宗教”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却很难见到专门研究“印度伦理学”的著作,直到1985年,才由I.C.沙尔玛首开纪录,出版了《印度伦理哲学》(Ethical philosophies of India),对印度古代和近代伦理学作出系统研究。

另一方面,各国印度学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印度古代乃至中世纪的传统,而置印度近代思想于不顾。不少思想史著作,以商羯罗(Sankara)或罗摩奴喑(Ramanura)作为最后一个加以分析的人物。许多人认为,印度哲学是一种“死”的或“静态”的哲学。自从各个哲学派别在纪元前后大致定型以来,便很少有新的学派出现。吠陀文献一直是印度正统思想家信奉的经典,思想家的大量著述采用“注疏”的形式,很少有独立阐发创造性思想的作品。近现代印度的思想家们,不少仍以“吠檀多”(Vedan-ta)学派的追随者自居。这些,都是造成人们对于印度思想的静止性的印象的原因。假如印度哲学的确没有历史发展,那么研究印度近现代思想也就确实失去了意义。事实上,印度思想家们虽然尊崇传统,却不无创新精神。进一步说,通过“注疏”或“解说”经典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乃是世界上中世纪诸哲学文化体系的共通之路。只不过注释的对象各自不同而已:印度有《吠陀》,欧洲有《圣经》,中国有“五经”。欧洲近代哲学的诞生早于其他两大文明,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和印度无近代思想可言。虽然中国和印度的一部分近代思想家仍然以儒家和吠檀多自居,但他们的思想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决不仅仅是重复古代传统思想。

一定的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道德等诸多因素,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自从英帝国主义在印度封建社会危机之际开始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来,印度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殖民主义的掠夺破坏了印度传统社会的整个结构,摧毁了印度原有的农村经济和手工业;另一方面,某些印度沿海地区被动地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样,印度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新与旧的斗争,加之由来已久的宗教、种姓和部落之间的冲突,使印度近现代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十分错综复杂。印度近现代思想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19世纪初,近代印度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印度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出现在南亚大地,这一运动中诞生了一批建立新体系的印度思想家,他们往往同时兼为精神指导者与政治组织家。这一运动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最终导致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印度的独立。由于印度近现代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已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其内容和形式都不可能重复欧洲近代哲学的发展道路。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印度传统思想博大精深,同中国、希腊古典哲学一道,被誉为世界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印度中世纪思想的发展也相当充分。因而,印度现代思想家在建立其哲学体系的时候,没有、也不可能抛开传统彻底重建。可以说,创造性地改造和发展传统思想是现代印度思想家的共识和反抗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需要。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势必吸收西方哲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于是,这些因素造成了印度近现代思想印西混杂、古今交融的特色。

综上所述,伦理思想与宗教哲学的相互渗透以及印西古今学说的交融汇合,给印度现代伦理思想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然而,也只有充分认识印度现代伦理思想的上述特殊性,才能科学地分析这一思想。当然,承认印度现代伦理思想的特殊性并不意味否定人类现代伦理思想发展的共性。事实上,有一些印度思想的研究者正是试图夸大印西思想的差别来否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印度思想发展的可能性。这种观点,已受到了印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批评。尽管印度现代伦理学思考问题的角度及其理论来源具有很大的特异性,但它不可能回避诸如善与恶的起源,人的理想与幸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发展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伦理学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印度近代与现代或当代思想的划分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不少题为“当代印度哲学”的著作把“当代”的上限划在20世纪初,也有人将印度现代哲学定义为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的思想发展。必须考虑到,大多数有代表性的印度现代思想家诞生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前半叶建立起思想体系,这些体系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可能将1947年以后的思想发展同20世纪上半叶印度思想伟人辈出的时代截然分开。因此,本书所说的当代印度伦理思想,是指在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印度依然流行或有重大影响的伦理学说。

当代印度伦理思潮的流派或发展趋向相当错综复杂,我们可以最为约略地作四重划分:其一,以封建经济政治的残余为背景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当代印度,这一思潮虽未能产生出典型的新的理论代表,正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顽固守旧派无力产生重要理论家一样。但是,对于印度大众的实际生活说来,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仍然是不可轻视的,特别是通过仍然十分强盛的宗教势力而控制人民思想的宗教伦理观念,还是决定人们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势,可以通过印度当代的婚姻、家庭等生活侧面清楚地显露出来。其二,由西方引入的近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这种学说在印度的一些大学中是哲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大学的伦理学课程几乎完全是照搬西方。以著名的德里大学哲学系为例,硕士研究生的伦理学课程使用8种教科书,7种是西方伦理名著,从亚里士多德到美国实用主义,只有1本是印度学者所著;而在17种推荐参考书中,更是清一色的西方著作。但是,纯粹的西方伦理学说既不能在印度民众中扎根,也不可能造就有代表性的印度伦理学家。显然,只有对外来思想在本国的社会环境下加以改造和发展,它才可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三,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它以印度传统人生哲学,特别是以吠檀多学派为代表的正统思想,以及以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伦理学说作为主要的理论来源,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当代印度伦理思潮的主体。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伦理学在其不同的代表人物那里,具有很不相同的理论形式和特点,对待传统和西方影响的态度也各有不同,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不尽一致,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其四,印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1920年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印度传播和发展,虽然未能在全国范围成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但却一直保持着相当强大的力量,对于印度工农大众和左翼知识分子有重要影响。著名的印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D.恰托帕底亚耶(1918—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印度思想的历史发展,对印度哲学遗产作批判继承,发掘被埋没的印度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他的研究涉及伦理与道德哲学。另外,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著作也在印度问世。然而,根据现有材料看,印度马克思主义者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具有印度特色的伦理学体系。

考虑到上述四个基本派别的现状,我们不能不以印度当代伦理思潮的主体——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下面将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


注释

[1]参见[印]P.T.拉卓:《印度思想的结构深度》,558页,新德里,英文版,1985。

[2]参见[印]M.希里衍那:《印度哲学纲要》,18~19页,伦敦,英文版,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