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埠设厂到“共和国长子”:东北工业百年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自然不能飞跃”[1],今天的现实是从昨天的历史中走来的。而“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的古训,则很好地诠释了现代历史的理论意义。按照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的理论,经济变迁的历史决定了今天经济的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出现了困境,按照亚洲开发银行专家戴维·沃尔(David Wall)的说法,东北的有些问题甚至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段历史。[2]解决今天东北经济的现实困境,提出发展对策,须对症下药。东北工业基地犹如一个患病的巨人,我们如何“望、闻、问、切”?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东北地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在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工业是如何运行和发展的。以往我们知道东北对于共和国,可谓举足轻重,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但东北到底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历史贡献,以往的历史记载和学术论著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彻底的、完全清晰的答案,所以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去研究它、探索它。当然,本书的写作也不例外,三百页篇幅,如何能将东北30年的工业发展概括得恰如其分?二十余万字,又如何能将东北长达百余年的工业发展历程描述得客观清楚?但因兹事体大,颇有研究的必要,而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它作为引玉之砖,以向各位专家和学者请教。这就是笔者之所以选择此课题的最初动因。


注释

[1]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问世。马歇尔借鉴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把它延伸到了经济学范畴。他认为经济学是“广义生物学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也是渐进发展的,不会飞跃或突变,形成了“自然不能飞跃”的渐进观。

[2] 参见《解决东北问题不能指望立竿见影》,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