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以前,东北的工业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工业,而只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手工业,尤以烧锅、榨油为典型。这种手工操作的行业从原料的采集到产品的制作与出售,都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所以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在没有外者与之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生产方式尚可继续存在与发展,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以后,东北手工业在蒸汽机的轰鸣和洋货的涌入中,日益陷入衰败与破产的境地。
营口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蜂拥而来,向东北地区输出大量商品。在输入的洋货中,主要有棉织品和丝织品(包括斜纹布、粗布、条布、罗纱等)、金属制造品、钢板、铁条、洋铁,以及点灯用的煤油、火柴和鸦片等。[1]在输入的棉织品当中,主要是英国货,美国货的增长也非常迅速。输入煤油的主要是美国和沙俄。这些有着价格和质量优势的洋货的大量涌入,首先破坏了东北地区长期存在的手工业,逐渐占领了东北的市场。例如辽南地区的土法炼铁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西方国家的商品入侵后,其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与摧残。
在东北地区的输出商品中,主要是东北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品,例如大豆、豆饼、豆油、柞蚕丝、野兽毛皮和药材(人参、鹿茸等)。在大豆的出口对象中,尤以日本为突出。日本明治维新后,丝织业兴起,而日本缺乏发展此业的基础资源条件,东北豆饼就成为受日本民众欢迎的价廉物美的饲料和肥料。正因为如此,东北的豆类出口与日本利害甚大,所以引起日本方面极大的兴趣。1882年,离关内最近的奉天省,从事豆类的生意还操纵在中国商人手中[2],可到了1892年,日本商人几乎独占营口的出口贸易。
西方国家不仅把大量的廉价商品大肆销往中国东北地区,而且利用东北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投资设厂。1868年,英国的太古洋行在牛庄投资设厂,从英国购买蒸汽机,建立普拉特公司(Thomas Platt&Co.)。[3]这是一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榨油工厂,对于封闭已久的东北地区来说,它是一个新事物,标志着机器化的生产开始落户东北。尽管这个工厂的命运不是很好,开业没有几年,就陷入破产的境地,但它标志着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发轫。1884年,又有丹麦商人在牛庄建立了榨蓖麻油的“苏尔兹洋行榨油厂”。[4]1891年,《捷报》刊载消息称,有英国商人“密君”企图在奉天省开采煤铁各矿,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5]英国和沙俄资本家还企图在东北地区攫取修筑铁路的特权,先后派人到东北进行勘测。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西方国家进一步取得了开矿设厂的权力。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大肆在东北开矿设厂,到了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沙皇俄国开始了进一步入侵中国的运作。同年9月8日,中国驻俄公使许景澄和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托姆斯基以及该行总办罗特斯泰因在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使得俄国取得了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的权力。1898年3月,《旅大租地条约》签订后,沙俄又取得了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权力,从而形成了一条2800多公里的“丁”字形铁路图。在铁路沿线的大城市,沙俄设立了许多工厂和洋行,榨取高额利润。沙俄以哈尔滨为中心建立了许多重、轻工厂,垄断了哈尔滨的电力工业。沙俄为了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其设立的工厂不仅控制了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在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领域进行大肆扩张。1900年,沙俄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强迫盛京将军增祺的代表在旅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意图将东北完全置于沙俄军事控制之下。为了争夺中国东北,日俄矛盾激化。日俄战争以后,东北地区由沙俄独霸变成了俄日共同控制,俄日分别控制了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
日俄分赃以后,分别在各自控制范围内投资设厂。特别是日本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的设置,将其控制范围迅速延伸到中国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欲图实行全面的殖民统治。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及经济势力在东北的蔓延,在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外国资本的巨额利润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也促使东北地方当局的统治者和较为开明的地主和商人投资于近代的机器化产业,从而带动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
注释
[1] 参见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105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 参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1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参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122~123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 参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239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 参见上书,219~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