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代代先人都是在国学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国学对他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全球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今天,当物欲充斥人心、“浮躁”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而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大学不断面临教育的种种困境时,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何在?高校需要什么样的国学和国学教育?
一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思想家们为应对西学的冲击而倡导国学以来,人们对于国学的含义、国学研究的范围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去界定国学,都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延续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学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以开启智慧为根本的求道的学问,用牟宗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的学问”。这种学问是古圣先贤通过躬身实践而体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些真理又被他们的传承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形成各家各派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教化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人群经由一定的教化,明德守礼、完善人格、自利利他。这样的国学就是生命意义上的国学,它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的对象,更是普罗大众修习实践、滋养身心和安顿生命的现实途径。
作为生命之学的国学,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上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主干,实践上则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主体。它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完善人的人格和精神生命的问题,这与西方主流哲学家仅仅将其哲学思想的起点视为逻辑预设的知识论建构方式大异其趣。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学为人类贡献的是成就精神生命的学问,或者说是开启人的智慧的学问,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在古往今来的实践中,国学开展教化的方式包括三个层面,即礼教、诗教和乐教。与现代教育相类比,这三个层面的教育大体可与品德教育、诗文教育和音乐教育相对应。品德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种使人之为人的教育;诗文教育包括传统的诗、词、歌、赋和书法等教育,是一种气质教育,可以在品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在培养学生的高雅品位和高尚情操方面可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二
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重知识、技能教育,轻德性、人文教育,大学生当中信念危机、道德淡漠、心理失衡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亟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亟须健康有效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国学中所富含的健康、有益的资源正好可以弥补现行教育的不足。概括地说,国学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国学有助于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工业文明是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这种文明自然要求能够满足其生产方式需要的工具性的人。高校作为直接为该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它培养的主要是工具性的人才,也就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所说的单面人”。这一点在职业院校尤为突出。然而,“君子不器”,人的本性要求自己成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有机体。虽说时代不可移易,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屈就市场,但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我们总还是能够也应当用一些东西来弥补或减轻这一缺憾。那么,靠什么来弥补这一缺憾呢?依靠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种种休闲或娱乐方式吗?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休闲或娱乐方式不过是暂时缓解人们紧张情绪的稀释剂,无法解决其内心深处的焦虑感,这从每一次长假过后上班一族普遍出现的“假期综合征”即可窥见一斑。而国学中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它们本身不是为某种功利目的设置的学问,而是抒情言志、修身养性的途径,具有化导人心的强大力量,无疑是高校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上佳途径。
国学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中国人尽管已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度过了上百年,但我们身上流淌的仍旧是华夏先人的血液。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的过程中,不少知识分子在痛惜中国贫穷落后的时候,矫枉过正地摒弃了国学而盲目、痴迷地模仿西方,结果是我们所学的西方文明固如逾淮之橘,而固有的国学则几乎丧失殆尽。今天,面对繁体字和文言文,多数大学生如对天书,以致不少有识之士慨叹当代大学生的英文水平远远超过了其国文水平。如此国民,如何能了解自己的过去?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去,如何能真正清楚自己的现在?又如何能切实把握自己的未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何以得建?当此存亡继绝之时,吾人还不重振国学,更待何时?
国学有益于学生安身立命。现代人之所以痛苦,工业文明的挤压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难以确立起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亦不例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可供我们选择的健康的生命哲学,而是学校专注于培养工具性的人才所需要的学问,忽视乃至无视对学生进行生命哲学的教育。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国学从本质上说是以安身立命为终极追求的生命哲学,即孔子所谓的“为己”之学。如果我们在为学生传授谋生技能的同时,也为他们敞开国学这一方天地,为他们打开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门,那么,我们所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找饭吃的技能,还有如何吃好一日三餐,如何保持身心平衡,如何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
在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旨在加强学生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意义和价值的觉解,形塑其丰厚蕴涵、高尚人格、高雅品德,逐步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这种教育与时下不少高校的学者所倡导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而类似于19世纪英国学者纽曼所谓的“博雅教育”:“博雅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或实用教育而言的,其目的在于培育‘统一的人格’(unified personality);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其目的在于达到‘统一的知识’(unified body of knowledge)。”[1]
三
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政府和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和高职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其一,从学制上来看,高职院校多为专科层次,学制短、课程多,较难像普通高校那样安排出相当的时间为学生开设国学类课程;其二,从教学目的上看,普通高校除注重专业教学外,还注重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论的训练,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则非常明确,就是将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合格的职业人;其三,从生源上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大大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理论素养相对较低,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具有弱理论、强实践的特点;其四,从学生的认知期待来看,不少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学得一技之长,因而他们比普通高校学生更容易提出“学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
鉴于高职院校独特的教育功能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应立足于将国学的精髓与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起来,通过经典教化和修身实践,将传统文化精华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学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的密切关系,切实体会到作为“趣智”之学的国学可以成为安顿他们精神生命的重要资源。
在此理念的推动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06年5月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国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以“国学精粹”必修课为核心的国学教育系列课程,每年有2 000余名学生修学课程,并围绕课程进行国学实践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外的普及和传播。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策划编写了这套“国学教养教育丛书”,丛书作者皆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专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其中不少还是该领域的大家。丛书的编写也得到了诸多国学研究领域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为丛书撰写总序,中山大学中文系陈永正教授为丛书题写书名,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国学精粹》教材是本套丛书中的一本,也是同名课程十余年来教学实践的成果。教材编写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国学与人生智慧”为主线,探讨出理论精粹与国学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精心组织教材内容及形式。在教学内容上,试图凸显国学的整体性。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三者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因此,本教材分为“国学与人生”(绪论)以及“儒家的人生智慧”“道家的人生智慧”“佛家的人生智慧”三编,让学生掌握国学的主要脉络和思想精华。在教学形式上,力图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国学的运用。教学设计中既有经典文本,也有拓展阅读,更有行为训练,力求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国学、用国学,追求知行合一。与传统纸质教材不同,本教材还配有我们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建设而成的同名网络课程。网络课程除包括所有知识点外,还包括教师分段教学视频、校本资源、课后练习等内容,为学生课外学习和体验提供了丰富资源。
本教材于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投入使用后,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还获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很高,他们普遍认为,教材既好看又好用,对学习和生活很有启发,甚至不少学生未等老师上课就先把教材通读了一遍,这说明教材的编写把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脉搏,基本达到了国学教育与普及的目的。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章节的编排不够合理,有些案例和阅读材料与讲授内容的切合度不高,等等。为此,我们组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具体分工为:宋婕教授提出并确定教材修订方案,负责教材前言和绪论的修订及全书统稿;儒、道、佛三编分别由黄冠文老师和李俊博士、黄伟明博士、谭习龙博士修订,董方明老师负责附录部分的核校工作,陈凯玲副教授对全书进行了核校。教材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借鉴了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出于美化版面所需,还选用了部分新闻图片与绘画作品,在此对原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在高职院校开展好国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将人文关怀放在教育的首位,就能探索出一条适当的教育途径,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会工作的“人”,就能达到亲近圣贤、净化心灵、服务社会的目的。
注释
[1]转引自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