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
立坚志,担大任
古之立大事①者,不惟有超世②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③之志。
——苏轼《晁错论》④
字斟句酌
① 立大事:成就大事,建立伟业。② 超世:杰出不凡、异乎寻常。③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④ 《晁错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人物评论文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认为晃错被杀的原因是削藩失败,表达出对晁错改革失败的叹惋,以及自己愿意为国效力却有志难伸的抑郁心情。
古文今译
自古以来那些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具有超凡出众的才干,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古论今
成就大事,建立伟业,是许多人的梦想。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
在这一章里,苏轼将成就伟业的条件归结为两点:“有超世之才”和“有坚忍不拔之志”,而后者尤为重要。成就伟业的历程必定崎岖不平,充满艰辛困苦,没有远大的志向、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难以克服艰难困苦的。正如王守仁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立下鸿鹄之志,筑牢坚如磐石的信念,肩负起家国大任,勇于开拓,奋力拼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趣读故事
精忠报国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出生于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爱学习,四五岁时,因为家里穷,母亲就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识字。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省吃俭用,把岳飞送进学堂。岳飞不怕吃苦,勤奋努力,爱动脑思考,成绩很优秀。
后来,岳飞因家贫如洗,学业难以为继,只好到几十里外的富人家当仆客。时逢乱世,人们为了护家防身,纷纷学起了武术。岳飞自幼喜欢武艺,经常和伙伴们一起舞枪弄棒,此番情境下,便萌生了以武报国的志向。
周侗武艺高强,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武师,岳飞在乡邻的支持下,拜周侗为师习武学艺。周侗不仅教岳飞武艺,还在岳飞心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岳飞眼见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更坚定了以武报国的志向,于是练武日益勤奋刻苦,无论严寒酷暑,总是苦练不辍。几年之后,十八般兵器,岳飞样样精通。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岳飞结合自己的独创,开创了岳家枪法。
学成之后,岳飞意欲投军,报效国家。他的母亲深明大义,不仅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亲手在他的后背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他能为国尽忠。岳飞不忘母亲的告诫,时刻谨记国家民族的危难,赤诚报国,名留青史。
头脑风暴
小明是一个有理想的学生,也很聪明,就是做事三分钟热度,没有恒心,禁不住诱惑,管不住自己。
结合本章内容,你有什么想对小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