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二十)南滑公司成立
“陈总的行程安排好了么?”李真淑一边看着经营报表,一边问道。
这是她主持轴承厂的第三年,面向航空业的滑轮轴承产品也已推向市场一年,收到了不错的反响。但相较传统的成熟客户,新拓展的航空市场,压款现象也越来越多。经营部的分析原因主要为:新品推广,主动给予较长的赊销时间;航空业主要以大客户为主,其本身结算周期就比传统客户长。
李真淑看着报表上的分析,思索着对策。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此问题,随着新品占比越来越大,不稳定的现金流将把轴承厂再次拖向深渊。
“陈总明天中午到京。”新来的助理张小梅说道。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广东宏广集团的董事长陈耀林。”李真淑向在座陪同的王玉荣和刘红杰介绍道。
陈耀林一行的航班,刚一落地就被李真淑安排的转车接送到酒店,李真淑已经在此摆好了洗尘宴。
“我过去多次去深圳、广州也都是陈总招待,陈总属于我们的大客户,对我们帮助不少。”
陈耀林双手合十,高高举起向众人轻摆,说:“李总过誉了,大家互相合作,共惠互利。”
“陈总上次来BJ是什么时候?”
“有5、6年了吧?”
“感觉怎么样?”
“变化太大了。”陈耀林感叹着:“BJ算是很熟悉了,几十年前和我爸做生意就来过,每次都不一样,这次和上次比,感觉更漂亮,街道更干净,新式建筑也多了起来,最明显的是自然环境变好了,记得以前的时候,这个季节很多很多黄沙。”
“是的,特别是申奥成功后,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治理环境。”
李真淑伸手向餐厅服务员示意给陈耀林倒水:“很多传统行业都要搬迁,我们可能也要搬迁。”
“政府的决心很大。奥运会对BJ是一个历史机遇。”陈耀林的集团包括金融投资,有专门的团队研究经济趋势。
“那陈总应该在BJ扩大业务范围。”李真淑建议道:“现在的时机应该成熟了。”
“确有此意。”陈总说看着坐在旁边的4个人,“这几个随我一起来的就是集团行业和投资部的专家,这次会一并拜访相关机构和行业。”
李真淑微笑着朝陈耀林的随属点了点头。
精美的菜肴不久便摆满了宽大的餐桌,期间众人随意的聊着业务、行业及经营动态等。
坐在陈耀林旁边的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士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未来国内资本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一二级市场也将同步发展,传闻中小板马上要在深圳设立。”
李真淑眼睛一亮,隐约感觉是一个新世界。
“只要行业好,公司治理结构稳健。”眼镜男士继续谈论,“未来的作为不可限量。”
“马老师是我们集团从中山大学聘请的资深专家。”看到李真淑等人认真倾听,好似非常感兴趣,陈耀林高兴的对着众人夸道。
“有深度,有见地,受益匪浅。”说着,李真淑便举杯向马老师敬了一杯。
就餐完毕,李真淑安排人将陈耀林等人送入酒店后,带着王玉荣、刘红杰等人匆匆回到办公室。此时的刘红杰已就任财务主任。
“起草方案。”李真淑像拨开云雾见日出一样,兴奋、自信,“以轴承厂全体员工为主体集资成立新公司,承接原航空业务。”
敢想敢做的李真淑,说干就干,脑海中的蓝图愈加清晰。
听着李真淑突然的想法,刘红杰等人既诧异又不解,不过,诧异过后便是无条件的执行,过去的经验让她们非常明白李真淑的雷厉风行。
第二天,李真淑带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了工业局,将要退居二线的马辅听取了详细方案,由衷赞赏的看着李真淑。
“马局,我希望你也能入股新的公司,份额我帮你定。”李真淑看着马辅。“你不方便,可以由别人出名。”
马辅颇有深意的看着李真淑,是该退位了,让有想法,敢创新,敢承担的人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自愿出资?”
“出资了就是老板了吧?”
“新业务能成么?”
“亏了怎么办?”
轴承厂员工看着公示墙上的集资公告,议论纷纷。
你出了么?出多少?这是那几天员工间讨论最多的话题。
截止日前,在对未来的期盼和王玉荣的沟通解说下,全厂在职员工589人,共有330人愿意出资,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合计金额达到450万。
“李厂长,这是出资人员明细表。”王玉荣将一本册子放到李真淑的办公桌。
李真淑翻着本子,满意的笑笑:“看来大家蛮积极的。”
“还有几个人也要加上。”说着,李真淑便报出一连串姓名。
王玉荣登记着李真淑叫出的名字和金额,渐渐的认出一些熟悉的名字,有工业局的,也有区里的。
当听到“马东”这个名字时,王玉荣愣了一下,随即明白——马东是马辅的儿子。
集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认缴的人很快将款项交到财务部。
“厂长,认缴的出资款已经全部到位,实际收到480万元。”刘红杰将明细递给李真淑。
接过明细表的李真淑没有马上打开:“好,你先忙吧,可以准备了,最终金额,看完找你。”
刘红杰走后,李真淑认真的翻看着,姓名已经按照金额大小顺序排列。
李昆6万、刘红杰5万、王玉荣5万、马东5万、李静4万、张达3万…
李真淑合上册子,摘下眼镜,看着窗外。
“陈总,最近几天考察的怎么样?”李真淑拨通了陈耀林的电话。
“很期待。”电话那头的陈耀林一如既往的热情饱满:“团队调研了几家企业,也拜访了政策部门,收获很大,下一步回总部再做详细研讨。”
“恭喜收获满满。”
“多谢李总的盛情招待。这次在BJ的时间很充裕,也差不多达到了此行的目的,我们计划后天回去,明天抽空再见个面。”
陈耀林一行在BJ考察期间一直由李真淑安排的车辆和司机接送,相关行程安排也提前打点妥当。
第二天的席间,陈耀林高兴的介绍着本次行程的收获并再次感谢李真淑周到的安排。
菜剩三盏,李真淑转头对着随从司机说道:“小王,你先下去大厅等会,我和陈总还有点事要谈。”说完转身对陈耀林略使眼色。
陈耀林心领神会,也对着旁边的人说道:“大家这次来BJ忙于工作,还没好好休息,下午大家好好逛逛吧。”
不一会,偌大的餐厅包间便只剩下陈耀林和李真淑。
“陈总,我的业务之前和你提过,现在要落地。”
“李总要大展宏图了。”陈耀林收起笑容,正襟危坐。
“这次事要顺利办成,少不了陈总的支持。我们为新公司成立进行的员工集资工作已近结束,随时可以登记。”陈耀林露出的惊诧佩服的表情,李真淑继续坦然的说道:“但离我的设想还差一点,所以我想由我个人向你们金融公司借款,用轴承厂的设备和你们欠款做担保。”
陈耀林调了调身姿,看了看已关上的包间大门,微微的低头:“我答应的事,一定鼎力支持。”
“好,100万,2年内还清。”李真淑顿了顿:“利息按照你们正常业务走。”
陈耀林所属的金融板块具有融资租赁业务,在轴承厂上线新设备的时候就对李真淑表达过合作意向。考虑到增资及资金支出的特殊性,李真淑当时并未采用。
“陈总。”李真淑满面笑容:“这次新设公司也是受到你们的启发,之前一直有思路,没有具体的方案。”
“是李总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陈耀林赞许道:“短短的时间就把几百人的集资工作做到位,有魄力。”
从处理完举报信的那一刻起,李真淑就在做着筹划,一切的牵绊都不是如今的她想看到的。
“这次新设公司全是内部员工。此阶段,暂不适合接受外部资方合作。”李真淑说着收起笑容,缓缓看向陈耀林:“不过,请陈总放心,有我在,合作机会永远都在。”
“非常理解李总周到的考虑。所以这次来我就没提这个事。”精明的陈耀林知道时机的重要性。
“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你看虽然我们集团这次入不了资,但这不是又有新的合作了么。以后合作的日子还很长,李总要随时支持啊。”陈耀林哈哈的笑着补充道。出于对李真淑上线的新产品前景十分看好,陈耀林屡次表达要深入合作的意愿。
新公司最终的筹资金额达到700万,其中李真淑出资220万。
“李总,我们认缴人数过多,需要另外采用书面协议补充工商无法登记的人数。”刘红杰来到李真淑办公室汇报最终结果。
“就按照名册上排列的金额。后面合计200万金额的人员全部列我的名字,相关协议由我签。”李真淑沉思后回道。
“好的。还有公司的名字也需要你定一下。”
李真淑起身踱着步走到窗前,看向窗外天空中南飞的雁群,良久,缓缓的说道:“南滑。”
“南滑?”刘红杰揣摩着这两个不知何用意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BJ南滑精密有限公司。”李真淑再次清晰的重复着。
那天餐桌上马老师的话让李真淑记忆犹新。虽然新公司还在孕育中,但李真淑已经给它设定好了终点,南方那个具有吸引力又充满挑战性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