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骂、不宠溺,刚刚好的教养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不同的教育细节的取舍,体现的是不同的教育逻辑和内涵,可以教育出截然不同的孩子。再好的教育理念,没有日常的具体行为细节配套,最终都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的个性,取决于家庭环境

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在家庭中以各种方式反映出来,而这种反映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就像鸡蛋与温度。没有合适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有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想象力十分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很强。但是,他的作文总给人一种满篇牢骚、怒火燃烧的感觉。写作的题材基本上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孩子将来能理性处事吗?——孩子的班主任想。

这个孩子对班主任是十分尊敬的,当班主任提及他的心中怒火时,这个孩子发怒了:“你问这个干什么?”说完扭头就走,喊都喊不回来。

一个星期天,他妈妈来找班主任。班主任给她讲了实话。没想到这位母亲竟和她的儿子说出同样的话:“你问这个干什么?”并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愤怒。

这位班主任慢慢地给她讲了一些培养孩子心理智慧和情感智慧的知识,讲了一些全面塑造孩子心灵的道理,这位母亲才平息了心中的愤怒。这位母亲是一个直性子人,愤怒平息后,她的态度很快就变得友好起来,并毫不隐瞒地讲了实话。

原来,在家里,孩子的父母几乎没有一天不吵架。他们之间没有情感的隔阂,但是,性格都十分火爆,几乎连一句平和的话都很少说,一开口就带有火药味。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一吵架,孩子吓得瞪着大眼睛发呆。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他们一吵架,孩子就咬着嘴唇愤怒地盯着他们,不说一句话。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干脆跑出屋子,几个小时不回家。

这位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为了孩子,要熄灭家庭战火。”过了几天,这个孩子的母亲带着父亲来了,非要班主任把给她讲过的话再讲给她的丈夫听。经过几次接触,这位孩子父母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家庭是第一个有面对面交流的初级群体,孩子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模式,是对峙还是容纳、是指责还是谅解、是互敬还是打击,以及父母怎么处理分歧,怎么沟通互动等方式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以后怎样和他人相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用心经营家庭环境更是每位父母最神圣的义务和责任。

家里硝烟不断,孩子心理凌乱

在孩子心理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父母不良的情绪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在日后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孩子就会无法面对某些情绪,出现紧张、害怕,孩子也因此会变得喜怒无常。

调查显示,一个家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这个家庭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比离异家庭中的孩子还要多。专家告诫,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君君的父母关系非常不好,经常在饭桌上当着君君的面吵得面红耳赤,吓得君君吃不下饭。有时候睡到半夜就听到隔壁妈妈在骂爸爸:“我瞎了眼了我,当初怎么就看上你这么个浑蛋,要不是为了君君,姑奶奶早就跟你这个不要脸的离婚了!”随即就是砸东西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君君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枕头都不知道被泪水打湿了多少次。

就这样,君君吃不好,睡不好,白天总是无精打采的,上课犯困,放学吓得不敢回家,他非常不想听到爸爸妈妈吵架的声音。终于有一天,君君实在受不了了,只好离家出走。

父母关系不和谐,实际是家长对孩子实施的第一种精神虐待。由于孩子年龄小,不了解导致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只能从自我的角度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从而形成一种深重的罪孽感和内疚感。同时,他们又担心父母大吵大闹的结果是抛弃自己,因而产生强烈的、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这种负面情感,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精神创伤,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障碍。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8%,离婚家庭的为30.30%,和睦家庭为18.88%。“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殊不知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伤害更难消除。”主持此项调查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另外,父母关系不和谐,还会造成孩子厌恶自己的家,觉得家庭并不是他们避风的港湾,所以也不愿意回家。严重一些的会有早恋的不良现象发生,因为他们在家找不到安全感和爱,所以他们就到其他人身上去找,一旦遇到一个关心他们的人,他们就会很快坠入情网,就算他们不懂得爱情,但是他们喜欢接近对他们好的人,而不是整天不顾他们的感受吵吵嚷嚷的人。

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不仅仅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父母相爱以及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因此,父母保持家庭稳定,减少冲突,不要大吵大闹,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所必须做到的,也是培养孩子的情感专注力所必不可少的。

1.夫妻之间要相敬相爱

夫妻应该相敬互爱,而且要公开地让孩子看到这种深厚的感情。比如,父亲在生活中多照顾妻子,逢年过节向他们的母亲赠送礼物,出门时给她写信等。如果孩子了解他的父母是相亲相爱的话,父母就无须更多地向她解释什么是友爱和亲善了。父母的真实情感流入了孩子的心田,从而有益于他在将来的各种关系中发现真挚的感情。

2.夫妻双方都要懂得忍让

夫妻间如果有矛盾需要解决,应该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控制情绪,不要随意发泄。退一步讲,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孩子换个环境,或让孩子暂时离开。

3.心平气和地讨论双方之间的矛盾

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们之间的矛盾,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讨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不管孩子说得对与错,都不要争得面红耳赤。

4.不要拿孩子说事

有的父母喜欢在争吵时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就跟你离婚了。”这话如果让孩子听到了,她就会误认为父母的争吵是因为自己引起的,会因此产生内疚。父母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把孩子扯进来。

父母应尽量达成同步的教养认知

在许多家庭里,夫妻之间常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知所措或产生矛盾。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想法,甚至矛盾,这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自然现象。如同对一个事情,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看法一样,不足为怪。因此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时,不必彼此抱怨,可以通过讨论、协商达成共识。但是,在爸爸和妈妈有了分歧之后,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这种分歧和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

事实上,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错误。譬如,妈妈在教育或责备时,爸爸站出来替儿子说话;或者是在爸爸责备儿子时,妈妈站出来替儿子鸣不平。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譬如:

孩子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不肯起身,妈妈便催促孩子去做功课:“不要再看电视了,该去做功课了。做完了好睡觉。”孩子不起身,“我看完再去!”妈妈坚持说:“看完这个节目,就很晚了,还能做什么功课!快去,听话!”儿子正在犹豫,这时,爸爸却在一旁搅和:

“让他看完算了!”儿子当然也就不起身了。结果功课也就不要做了。

在花钱上也常出现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孩子跟妈妈要钱买新运动鞋,妈妈认为旧的没有破,可以穿,不必买,因而不给钱。孩子又去找爸爸,爸爸经不起他的纠缠便给了。这是两个常见的例子,夫妻虽然没有争吵,但是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却是一样的。这使爸爸(或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了威信,孩子有了依仗,可以不听爸爸(或妈妈)的话,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和娇气。而且,这样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更重要地是助长了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为既然爸爸认为妈妈责备得不对,或者反过来,妈妈认为爸爸的责备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当然可以不必听了,因而孩子的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就得不到纠正,而且会对父母的意见和责备都置若罔闻。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爸爸一定要与妈妈达成一致,任何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都不应该出面袒护,即使爸爸或妈妈责备得不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纠正,甚至是争吵。这样既会损害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使对方日后无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会伤害母子或父子感情。

那么在具体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看法,爸爸应该怎样处理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妈妈责备孩子之后,在孩子不在面前的时候,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妈妈讨论,以取得一致的看法,避免日后重蹈覆辙。

大人有矛盾,别在孩子面前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父母总是嫌弃自己的孩子脾气很暴躁或者是无法跟同龄的孩子友好相处,而有的孩子从上学开始就不断地跟其他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其实这些都和父母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性格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总是产生矛盾,而不管孩子在不在场,那么,最终孩子的情绪和性格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发展趋势。夫妻吵架过程中,往往会在激烈的争吵中丧失理智,许多刻薄的话、粗话乃至脏话也难免会脱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还会大打出手。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他们都有可能学到,也很可能会予以实践。日后孩子在参加游戏的时候,很可能会对着小汽车破口大骂,或者是对同龄的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妈妈们或许会对爸爸们有这样的抱怨:“你儿子的脾气怎么跟你一样啊,都这么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没法好好相处,动不动就打架,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形成这种性格的。”而爸爸们也会抱怨说道:“你看你儿子怎么动不动就哭,跟小闺女似的,一点男孩的样子都没有。”其实,妈妈们抱怨孩子脾气暴躁的问题,是跟大人们平时的性格有关系的。比如说,在看到大人们吵架之后,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在孩子看到父母吵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畏惧和恐惧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于是,在生活中,孩子在遇到一些具有威胁性的事情时,自然就会哭泣,这完全是因为内心比较恐慌和害怕的结果。

其实,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自然的行为是分不开的。当孩子看到爸爸总是冲着妈妈大嚷,他们的内心可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在以后看到同样的事情,比如说看到大街上两个人大嚷的时候,也会产生恐慌的心情。久而久之,孩子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之间存在的矛盾再尖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

苏亚下班后,匆匆忙忙地去接了儿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顺路买了菜,回家之后,赶快放下书包,照顾儿子喝水,然后让儿子写作业,自己则开始在房间里忙碌,一会儿要看看儿子的功课,一会儿去厨房看看饭菜。好不容易饭做好了,她还要给儿子洗衣服,忙活了大半天了,还是不见丈夫回家。她打电话给丈夫,但是手机打通了却没人接。

丈夫是搞销售的,平日里要见客户,她心想丈夫一定又在忙着工作,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已经七点多了,儿子叫嚷着饿,苏亚便先和儿子一起吃饭了。当两个人快吃完饭的时候,门铃响了,打开门是丈夫回来了。他一脸的疲惫,苏亚还在为刚才没打通电话的事情不高兴,见丈夫回来了,也没说话,只是开了门,回到座位上继续陪儿子吃饭。丈夫看到苏亚没有等自己,竟然已经开始吃饭了,心里也很不痛快。

此时,他坐下也开始吃饭,两个人各吃各的,都不说话。苏亚心想自己忙活了半天,回来之后又要接孩子,又要做饭,为什么丈夫不能够帮自己做点呢,哪怕按时间回家看着孩子也行啊。而丈夫此时也憋不住了,生气地说道:“我在外面这么累,你连吃饭也不等着我。”苏亚听了心里更是不舒服,说道:“我给你打电话也打不通,你看看你手机我打了几次。”“你还说打电话呢,当时我正和一个重要的客户在一起,电话不停地响,差点影响到我谈业务。”丈夫显然生气了,苏亚根本不管那么多继续说道:“我给你打电话还打错了啊,你想想你一个星期关心过儿子几次,你接过儿子几次,你工作忙,难道我闲着了吗?”

显然两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丈夫不甘示弱:“我这么忙是为了什么啊,难道我是为了让别人好过点啊,我还不是为了多赚点钱,让你们母子好过点啊。”苏亚更是生气,说道:

“那你赚到钱了吗?工资不还是那么多,天天就知道见客户、喝酒吃饭……”

苏亚和丈夫开始了吵架,在一旁的儿子吓得连饭都不敢再吃了。第二天苏亚送孩子去学校,晚上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告诉苏亚说:“你儿子今天一天心不在焉,中午午睡的时候还做梦吓哭了,问他怎么了,他就是不说。你们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到孩子了。”当老师说了这些之后,苏亚才回想起来,可能是昨天和丈夫吵架的事情吓到了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内心要比大人的内心脆弱得多。父母可能在吵完架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就能稳定自己的情绪,但是孩子的内心十分敏感和脆弱,或许父母的吵架会给孩子造成长时间的心理阴影和障碍。争吵会在无意间伤害到孩子的内心,就如同苏亚和丈夫因为一点小事情吵架之后,直接影响的是孩子的情绪,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表现出恐惧,内心容易受到惊吓,这无疑就是父母吵架的后遗症。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如果是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就应该及时地去弥补和想出对策,缓解孩子的恐慌和紧张。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天生具有模仿力。家庭中,夫妻意见不统一,甚至发生争吵都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切忌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仅会对孩子的情绪和个性产生危害性的影响,更会让孩子产生模仿的心态,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观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总之,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如果偶尔出现了争执,那么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给予及时的安慰和开解。

谨防“隔代娇惯”把孩子宠坏

有一幅漫画:孩子做了坏事,爸爸拿着鞋底子追着,要教训孩子;爷爷亦拿着鞋底子紧跟其后,要教训孩子的爸爸。漫画刻画得入木三分,叫人看后拍案叫绝。

还有这样几个实例:

其一,小姨子家的孩子爱吃零食,因而不好好吃饭,饭菜都端上桌子了还在那儿磨磨蹭蹭东游西逛,妹夫决定治一治孩子的这个毛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他吃零食。这时孩子爷爷说话了:“别人家孩子都吃,为啥不让我大孙子吃?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爷爷这儿有。”

当孩子吵着要吃零食时,爷爷二话不说就去给买了一大堆。妹夫在说这件事时,一脸的无奈之色。

其二,弟弟让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的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他没好气地骂了一句,弟弟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我们家老太太却在一旁说话了:“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有个朋友,孩子刚上幼儿园,死活不愿意去,每天早上真是能拖就拖啊,送他去上学真要费好大的力气。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不让孩子去,说自己看孩子,比幼儿园还周到呢。朋友责问父母:“你能教他知识吗?你懂得拼音吗?”结果惹得俩老人非常不高兴。但最后,无论孩子怎么哭闹,不管他耍什么伎俩一拖再拖,爸妈还是坚持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而有些父母,因为孩子哭闹,爷爷奶奶反对,就没有送孩子上幼儿园,乃至学前班都没有上。结果,上了一年级之后,孩子不会学习,不知道团结,没有跟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到这时,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傻眼了。

诸如此类,屡见不鲜。在当今家庭,有不少儿童从小是被寄养在长辈家中的,因此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要疏远一些,甚至有些祖辈与孙子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互相间的精神寄托。这种祖辈对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老人对孙辈的疼爱,大大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仅用血缘关系解释还不够,其中还有心理上的原因。孙辈犹如日之东升,祖辈恰如夕阳的余晖,他们之间有相同性,更有互补性。俗话说“老小孩”、“小大人”,就是说这隔代人相同之处;祖孙在一起,幼者受到爱抚,长者得到欢乐,他们之间互相补充了中间一代人由于工作家务繁忙而留下的时间空间的空白及遗缺,这就是形成隔代亲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年龄的关系,父子辈在生活观念等问题上更多地具有自己的主张而易产生隔阂、矛盾,甚至冲突;而祖孙辈之间则互不设防,所以更易亲近,这无疑也是形成隔代亲的重要因素。

有人认为,“隔代亲”有三大优点:一是对孙辈的发育成长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祖辈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二是对子辈有利,子辈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辈接去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于事业;三是对祖辈有利,不仅可以解除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提供机会。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大有裨益,“隔代亲”的优越性尽管不少,但也带来了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与成才的“隐患”。

其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不统一,彼此间沟通配合较少,导致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漏洞,其后果是孩子很容易钻管理和教育的空子。因此两代人育儿应该统一要求,不能各行其是。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孩子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地耍小聪明,无法形成规律的习惯。

事实上,只有全体家庭成员坚持一致的标准要求,日积月累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意识才能“定型”。那时孩子会认为他做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会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如果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教育存在分歧,一方面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有所依仗,因而随性而为不肯按爸爸妈妈的要求做事,当爸爸妈妈的态度严厉时,他们又会感到被压制、强迫,更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理解并倾听孩子,跨越亲子代沟

父母和子女最常出现的问题便是“代沟”。由于父母和子女所生长的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距,既然差距不能避免,为何不去适应彼此的差距,喜欢这样的差距,然后接纳差距呢?

所以,当父母与孩子出现代沟时,应具备如下的看法:

1.代沟不是坏事,反而代表一种进步,只有在进步的社会中才会有这种现象。

2.青少年在这段时期应完成的使命便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所以,当子女和父母意见不同,表示他开始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只要有道理,父母都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或许子女现在的意见与父母不同,但不表示永远不相同,等到他成熟起来,或为人父母时,就会体会到你的苦心。

如果我们把“代沟”看成是一种良性的冲突,有助于亲子之间的了解,则不失为增进彼此关系的妙方。

我们接触过一些美国教师的家庭,他们父母子女间善于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这一点很值得国人学习。同时,我们深感父母应该多学会一些说理工作。

我们认为争执的原因就在于两代人之间缺少沟通,所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对孩子发挥影响的首要条件。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用了解吗?其实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理上每天悄悄发生的变化,如果不精心对待的话,父母并不能了解。

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父母与孩子的差距首先是由心理发展水平引起的。由于儿童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外界的感觉与成人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看电视剧《鲁西西的故事》,当鲁西西趴在床上哭时,成人看到“鲁西西受了委屈,很难过”,但一个4岁孩子“看到”的却是“鲁西西不是好孩子,她穿鞋上床”。

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书籍里有充分的理论根据说明,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多大的差距。

其次,两代人的知识差距、生活经验的差距以及对新技术适应能力的差距等都有可能造成代际隔阂。

作为父母,你也许会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下降了,孩子“人不大,心不小”,样子还挺张狂。这是今天许多父母都曾碰到的难题。退回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在今天,你敢说你比孩子知道得多吗?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情况不仅仅如此,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

至于说到孩子的张狂,假如你的孩子在10至20岁之间,完全是正常现象。10至20岁是国际学术界认定的青春期。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又变为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因此,10至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但是,代际冲突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它是社会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

当然,父母的权威主要来自人格的魅力,而不是知识。不过,如何对待新知识和新信息,尤其是如何对待走向新世纪的下一代,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当你不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的关系极容易雪上加霜,而当你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都会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总之,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应当即质问或训斥,而应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

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不少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与孩子沟通为什么那样难呢?

儿童教育专家为父母提出以下方法:

1.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这是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父母也是人,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希望别人能够明白我们内心的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呢?

孩子也是人,他们也同样希望别人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2.倾听是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最佳策略

如果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意见或情绪,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要做到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应该注意:

(1)和孩子交谈的时候要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专心地交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心。

(2)父母要清楚倾听的目的。倾听就是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和感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对此,父母应该表示理解而不是要批评。

(3)父母要认真体会是不是听到了孩子的心声,孩子对自己是不是没有保留了。

(4)父母要帮助孩子更深入、更具体地去面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