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最强法务部
看着有些急眼的胡金全,陆容声笑了。
李汉祥也是笑了。
难得看到自己的小老弟露出这样一副模样。
“小胡你这是当局者迷,陆大少为了你如此煞费苦心,他是不然不会空手而归的!”
“好你个李黑子,你这是将我看作贼了啊!”
胡金全看着嬉笑的二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陆生......你......你这是?”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胡兄你的才华不止于此,在未来你必将是世界性的名导,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你和邵氏的合约解决了!”
陆容声这样做,自然是有道理的。
胡金全在脱离邵氏之后。
在台岛拍摄的新作《龙门客栈》于香港首映票房爆收210万港币。
位列当年的票房榜第一。
而且足足比第二名的《独臂刀》多了一倍有余。
发行公司台岛喜笑颜开,直接拿着钱盖了一个制片厂。
本来只是个发行公司。
胡金全一部电影就让其转型为制片公司了。
回想当时邵毅夫对胡金全看不上,也对他的离去也不咸不淡。
估计后悔得直跳脚。
于是他再次耍起老手段,跑到法院去状告胡金全。
说他欠了我们邵氏几部片约。
逼迫台岛把此片在东南亚的发行权交给邵氏。
吃相特别是极其难看。
不仅如此,邵毅夫打算压榨胡金全在邵氏的剩余价值。
开拍《大醉侠》精神续作《金燕子》。
那么这个重任自然就交给张撤了。
张撤从未与胡金全有过正面交锋。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并且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心中总是有一股傲气。
因此张撤不想拾人牙慧拍《金燕子》。
但老板的命令又不得不从怎么办呢?
张撤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拍了这部《金燕子》,但主角又不是金燕子。
而是由王宇演的银鹏。
就是夹带私货。
金燕子在本片一亮相就退隐江湖了。
整部电影的视角都是跟着银鹏走的。
讲他如何报仇雪恨,如何逼迫金燕子出山。
还给他穿上了一些白衣,一席白,嘎嘎乱杀。
拍的那叫一个帅,那叫一个潇洒。
而主角金燕子呢,反而是经常呆呆愣愣的站在一旁,完全没有什么存在感。
整个成一NPC了。
郑配配当然对此非常不爽,一赌气就跑到台岛去了。
看样子是想告别邵氏,接着和胡金泉合作拍片。
胡金全就问郑配配。
“和邵氏的合约完了吗?”
郑配配:“没有!”
胡金全就把她劝回去了。
邵氏的法务部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可是和迪士尼的法务部有一拼的。
也不知道后世有没有这么强的法务部啊!
郑配配也因此和张撤结了梁子。
一直到张撤去世之前,郑配配都没看过这部《金燕子》。
所以,陆容声自然对胡金全的合约无比重视。
有了先见之明,又怎么能给自己留下隐患呢?
有些心急的胡金全却是满不在乎的说到:“不用怕,我在邵氏也没什么人能管得住我,我拍拍屁股走人,不领他邵氏的薪水就是了!”
陆容声则是严肃的摇摇头。
“胡兄啊!你想一想,六老板目光严肃的看着你,面无表情的着‘胡金全你不要忘了,你和我们邵氏可是签过合约的,你如果要违约,就得付天价违约金!’怎么样?你怕不怕?”
不知道为什么。
陆容声明明是面无表情的复述一段话。
但是在胡金全听来,却犹如魔音环绕。
内心之中感觉到丝丝寒气,顿时不由得打个寒颤。
李汉祥也是有些气恼的说道:“啊呸,邵氏这么些年违约的次数多了去了,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不了你来台岛,看能把你怎么样!”
陆容声摆了摆手。
“我们的征途不是香江这一隅之地,没必要因为邵氏的合约影响到你,我们需想个万全之策,让你从邵氏从容脱身!”
胡金全气愤的一拍大腿。
“真tnnd晦气,前段时间找我签合约的时候,我就在想,李黑子当初说过。邵氏的合约不能签,签了就是戴上了紧箍咒!”
“不过又一想,没合约一辈子只能做个副导演,咬咬牙就同意了,现在想想真后悔,陆大少爷,你怎么不早些来救我脱离苦海?”
因为那时我tnd还没穿越呢!
陆容声无语的在心中吐槽。
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当时的家父和邵老板两方的挖人大战打的是风起云涌,引来了不少圈内前辈调停,那个时候谁也不好出头啊!”
“即便此时,双方也已经签订了君子协议,邵氏势大,我也不好带头违反协议,所以需要个万全之策才好!”
对面的李汉祥却是推了推自己的墨镜。
“小胡,你不是说了吗?你的合约当初是找二老板签的,只要二老板同意,他六老板又能把你怎么样?何况二老板也不会向着六老板说话啊!”
李汉祥所说的二老板,乃是如今邵氏掌门人邵毅夫的二哥邵村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邵氏的一段往事。
1925年上海有一个叫做邵醉翁的富二代看上了电影这项新兴行业。
他联合了三个兄弟,斥资5万元创办了天一公司。
四兄弟中,大哥邵醉翁担任总经理与导演。
二哥邵村人,主管公司财务。
三哥邵仁梅负责发行。
邵毅夫。
当时19岁,还在上中学。
一边读书,一边在片场打杂。
后来上海六大电影公司,明星、大中华百合、友林、上海民新、华剧,组成了六合影片。
他们规定任何发行商想买我们六家的电影,就绝对不能够买天一的片子。
此战史称六合围剿。
天一顿时傻了眼,完了!
上海眼看是呆下去了,赶紧派三弟邵仁梅和六弟邵毅夫赶往南洋建立海外发行网。
经过不断的打拼,终于在南洋脚跟。
1930年在新加坡建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不久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打响,天一影片审时夺势,把生意南迁至香江。
邵氏兄弟的天一影片初来咋到,立即受到了香江同行们的热烈欢迎。
他们在天一影片的片场放了两把大火。
祝福他们的电影产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天一影片十数年间的基业,连同胶片拷贝在大火中毁于一旦
话事人邵醉翁顿时五雷轰顶,心灰意冷。
决定告别香江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回到上海养老。
天一影片就由二弟邵村人打理。
最终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
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这个邵氏父子,不是邵氏四兄弟和他们的父亲。
而是邵村人自己和他的儿子邵维枚。
因此形成了南洋地区的邵氏兄弟作为发行公司,拥有强大的院线。
所以对电影的需求量很大。
而香江的制片公司,拥有稳定的后方市场。
不愁拍出来的电影没销量。
这种模式和当时的电懋很像。
都是母公司在南洋拥有强大的发行能力。
制片业务在香江。
但是后来的意外导致邵毅夫亲赴香江。
并且将邵氏父子公司变更为邵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