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迹的贵州故事:脱贫攻坚案例选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决战脱贫攻坚启示

【摘要】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安龙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通过干部带、群众干、社会帮,进一步激发了群众“我要脱贫”和“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全员参与脱贫攻坚 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政策保障脱贫攻坚

【引言】 2015年1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群众对此深有感触。“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在乡镇层面,要着力选好贫困乡镇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使整个班子和干部队伍具有较强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在村级层面,要注重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一、背景情况

安龙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扶持县,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重点县。全县辖区面积2237.6平方千米,辖10个镇3个街道,2012年,全县有农村户籍人口43.14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227人;有9个贫困乡镇,99个贫困村,其中7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24.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龙县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团结带领48万干部群众披荆斩棘、战贫除困,上下一心奋力撕下贫困标签,用实际成效着力打造脱贫攻坚的示范样本!

2018年安龙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29.5亿元,是2012年的2.4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9306元,是2012年的1.7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91元,是2012年的1.96倍,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014年至2018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118户9760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2%。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攻坚作战体系,构建战时指挥中枢

在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安龙县在体系构架、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谋划部署,全面全线作战。全县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指挥作战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县委专职副书记任执行指挥长。在13个镇(街道)成立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由副县级领导干部任常驻一线指挥长,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任执行指挥长;设立181个村级脱贫攻坚前沿指挥所,下派7613名第一书记和包保干部,由镇(街道)班子成员和帮扶单位领导任双指挥长,形成县级主令、镇级主攻、村级主战如臂使指的网格化作战指挥调度体系。按照地域、习惯,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前沿突击机制,村按照30—50户为一个单元,将有脱贫任务的181个行政村划分成若干前沿作战单元,成立“尖刀班”,把县、镇(街道)、村(居)三级包保干部精准定位到每一个“尖刀班”进行前沿攻坚,做到尽锐出战、重心下沉,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系。

(二)坚持“书记”带头示范,以上率下合力攻坚

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安龙县县、镇(街道)、村(居)三级书记分级带头抓扶贫,强化“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战时纪律要求,当好施工队长、服务队长、宣传队长,强力开展脱贫攻坚大决战。用做证明题的思维和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结果导向,先后采取任务确认书、清单制、集中业务督导、问题歼灭战、百日大会战等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机制和抓手,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全县上下形成了高度统一、奋发向上的攻坚氛围。

(三)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筑牢一线干部保障

一方面,强化激励保障,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前沿工作组成员,按照55元/天标准据实发放食宿补助,派出单位解决帮扶村不少于1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县统一为驻村干部购买毯子、电烤炉、急救箱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四件套”等,为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加大一线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面向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表彰激励基层党员干部。自2016年以来,提拔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2人,其中2018年提拔5人;从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3人,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4人;8名村干部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2018年,12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获得省、州“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再一方面,印发《安龙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安龙县一线从严管理干部工作方案》《安龙县党建扶贫同步小康驻村“五人小组”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强化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明确党组织、村“两委”人员和驻村干部、派出单位的问责方式。2018年,调整第一书记34人(其中作用发挥不好2人)、驻村干部53人(其中作用发挥不好4人)。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好、履职效果不佳的干部实施组织约谈1127人,诫勉10人,停职检查4人。

(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打造产业发展引擎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实抓细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的新作为、新成效,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第一,加强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通过村级换届和换届后调整、整顿等后续措施,全县选优配强130名“发展型党组织书记”、14名“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书记”,建强村级党组织队伍,筑牢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堡垒。全县选派首批21名县直机关及镇(街道)优秀年轻干部,到全县贫困村、党组织后进村等重点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等职,切实破解村级党组织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老化、本领弱化、责任担当缺失等问题,建强党的基层组织队伍。第二,构建党建引领机制。采取思想上扶志、项目上扶持、资金上扶助、技术上培训等方式,全县156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效应”,引领全县3000多名农村党员创业带富,激活“产业革命”,引领产业发展。第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借鉴“三变”改革和“塘约经验”,用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贫、项目、资源、资产、村务平台”五把钥匙,因村制宜选准发展路子,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发展机制。围绕打赢产业扶贫硬仗,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部署,牢牢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全力发展以食用菌培植为主,温氏养猪、中药材种植、花卉种植为辅的“一主三辅”特色农业产业,探索出了食用菌“1210”[1]、温氏现代养殖“13013”[2]等一批产业扶贫模式。2014年至2018年,实现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覆盖三个“百分之百”目标。产业覆盖贫困户24710户104227人,受益产业帮扶资金达1.5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增收1439.16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带动贫困户脱贫15313户68445人,占全县脱贫人口总数的65.67%。2017年2月承接任务、召开了全国第二次产业扶贫现场会。截至目前,全县所有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达3万元以上。

(五)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改善群众生存环境

安龙县始终将农村基层基础设施改善作为脱贫攻坚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至2020年,投资28.62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现“组组通”石化路、串户路全覆盖。投资3.92亿元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安龙县供电局辖区电压合格率99.21%,供电可靠率99.66%,全县户均配变容量为2.67千伏安,提前两年达到国家规定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的标准。投资6.13亿元,建设基站1520个,铺设光缆9000余千米,实现全县187个行政村宽带、4G网络覆盖率100%,村组2G、3G网络覆盖率95%。2014年至2020年,建成饮水安全项目503个,新修集中式供水池881个,安装各类型供水管道4387.94千米。实现13个镇(街道)187个村(居)43.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99.5%,集中供水保证率达95%,水质达标率100%。2012年至2020年,实施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11671户,投入危改补助资金2.10137亿元。2015年,投资28.37亿元建成九龙小区、五福小镇、双龙小镇和蘑菇小镇4个新市民居住区,建(购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6752套,同步完善了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保障了新市民居住区完备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2019年2月,共完成5490户25526人搬迁入住,助推了4487户20873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实施“三改”14907户,兑现三改补助资金4811.19万元;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改造6261户,拨付补助资金1333.9万元。修路、引水、建房、改厨改厕改圈……一件件靶向精准的惠民实事,办到了贫困群众的心坎上。

(六)全面落实政策举措,群众利益有效保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安龙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全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2014年至2020年,共资助学生46.69万人次,资助金额达7.08亿元,对符合资助政策的贫困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应助尽助。共筹集8.5亿元,累计参保人数为144.5万人次,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共支出基本医疗基金7.83亿元。2018年至2019年全县共开发“四员”(保洁员、护路员、护水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765个,均为贫困户和边缘户。开发就业补助资金专项公益性岗位573个。全县农村低保对象6550户17094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5698.65万元;供养特困对象781户800人,全年发放供养资金1230.21万元。争取国家财政投资3.82亿元,新增造林面积31万亩,直接补助群众资金2.56亿元,共覆盖农户46829户19.9万人,人均年增收1296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96户25058人,直接带动249户1045人脱贫。教育资助、医疗报销、农业直补、生态补偿、产业分红、金融贴息、民政救助……一件件惠农政策的落地落实,一笔笔惠民资金的“放水到田”,让群众从心窝里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恩情和政策的温暖。

三、经验启示

(一)“老乡进城”破困局

安龙县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机遇,结合县城建设“北扩、南伸、东疏、西迁”规划,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老乡进城”工程有机结合,积极动员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农户参与到“老乡进城”工程中来。“老乡进城”工程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17万人,使其“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成为现实。特别是随着搬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建立完善,“新市民计划”的逐步实施,将彻底改变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原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搬迁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困局,有利于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践证明,“老乡进城”工程得到了搬迁群众的高度认可,是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四三机制”促就业

即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采取“四个三”机制精准帮扶。第一,划分“三类人群”:一是不愿意进城务工,自身内生动力不足,缺少发展意愿的;二是有一定发展思路,想参与产业发展,但缺少资金和技术的;三是有劳动力,愿意进城务工,但缺少技术的。第二,建立“三个台账”:一是就近就业类人员台账;二是劳务输出类人员台账;三是公益开发类人员台账。第三,落实“三项保障”:一是培训提升保障;二是资金资源保障;三是组织机构保障。第四,挖掘“三类岗位”:一是县内就业;二是劳务输出就业;三是“家门口”就业。通过以上措施,共促进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万余人。

(三)夯实基础助发展

为消除发展桎梏,强化发展要素,助推产业发展,切实助农增收,安龙县始终把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高质量减贫摘帽的工作基础和首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专班推进。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县内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水利、电力、通信等发展要素得到明显改善,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减贫摘帽”巩固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五全模式”推产业

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安龙县结合生态资源禀赋,在省、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通过探索实践“全区域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全利益联结、全要素配置、全机制调动”的“五全”模式,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强有力推动特色产业裂变发展、贫困户增收、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探索形成了食用菌培植“1210”、温氏养殖“13013”、中药材种植“11023”等一批产业脱贫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获得推广。

(五)“园区共建”探新路

安龙与浙江省宁波市的慈溪两地开展干部交流、人才交流和实施项目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帮扶、民生事业帮扶,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机遇。依托东部企业现有优势资源,按照“共识、共建、共担、共享”的理念,与慈溪市、万洋集团三方合作签订框架协议,政企联手在安龙县共建占地面积约3000亩的扶贫产业园,投资约30亿元,全力打造宁波对口帮扶贵州黔西南州首个产业园援建项目,进一步夯实安龙县企业集聚、产业集合、资源集约、运营集成等产业发展基础,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六)“三支队伍”解难题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现象严重、青壮年外出较多、中老年就业渠道狭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困难等问题,安龙县通过组建“三支队伍”,把一部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留在当地,有效解决中老年就地就业增收的问题,还破解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难题。一是组建一支群众施工队伍,“建设扶贫”。以镇(街道)实施为主体,由中标企业与项目所在镇(街道)签订劳务分包协议,由村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就业,负责项目建设。全县组织了13—15人的工程队伍共600余支,帮助30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二是组建一支群众监理队伍,“全程监管”。由项目所在地的村组织中老年群众成立监理队伍,全程参与质量监督。建立举报有奖制度,对举报施工质量问题经复核属实的,视情况对施工队处以100—200元罚款,用于奖励举报群众。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三是组建一支群众养护队伍,“就业管护”。通过开发“十类”公益性就业岗位(保洁员、护路员、护水员、护林员、农保协管员、防疫监督员、治安网格员、文化宣传员、物业管理员、社区辅助员)4000余个,解决中老年贫困劳动力就业3000余名。

专家点评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因此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力量引领精准扶贫工作。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通过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探索了“三支队伍”解难题、“五全模式”推产业、“四三机制”促就业等有效举措。该做法的亮点在于:一是重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全县党员尽锐出战,并将扶贫队伍力量下沉,形成县级主令、镇级主攻、村级主战的网格化作战指挥调度体系,营造了高度统一、奋发向上的攻坚氛围;二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培养和激励一线干部的同时重视监督和考核工作,为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人才。该做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树立了“大党建”引领“大脱贫”的典型。


[1].“1210”: 1户贫困户种植2个大棚或1亩食用菌,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

[2].“13013”: 1个温氏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3000头,带动30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培育3个现代养殖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