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研究:基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优化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由凌经球教授团队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精准脱贫研究——基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优化的视角》(以下简称《精准脱贫研究》),以精准脱贫为主线,把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村精准脱贫问题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球减贫的宏大背景下来展开,聚焦如何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这一重点。并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构建基于精准扶贫的可持续脱贫理论框架及其综合评价体系,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户的贫困状况展开实证分析,探究实现其可持续脱贫的可行路径,尤其是该研究是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的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优化路径,对石漠化片区各地脱贫攻坚的实践创新展开分析,并对其脱贫成效作综合评价,可信度强。另外,该项研究还从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视角,剖析实现石漠化片区贫困农户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综观《精准脱贫研究》全书,其突出的特色主要有:

一是理论建构具有创新性。《精准脱贫研究》从治理目标、对象瞄准、治理理念、治理途径四个方面揭示精准扶贫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内在契合机理。从治理目标来看,可持续生计强调生计的可持性,其主旨在于通过资源配置、生计策略的选择来保障贫困人口生计得以可持续性的改善;精准扶贫的治理目标就是要实现“真脱贫”,即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可持续脱贫”,指的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地脱离贫困状态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贫困人口在摆脱了绝对贫困之后,持续性地促进其实现由贫困到非贫困的转化,最终实现进入到富裕阶层转变的“质的飞跃”,贫困治理的目标才能最终达成。从贫困治理对象瞄准看,精准扶贫与可持续生计都将治理的落脚点聚焦到一家一户之上。从治理理念来说,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因人因户制宜,更加注重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可持续生计强调生计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贫困治理途径看,可持续生计依据贫困家庭(或个体)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精准扶贫语境下的“五个一批”则是“项目安排精准”的具体体现,是对可持续生计治理策略的深化、拓展和升华。成果抓住精准扶贫与可持续生计具有内在的契合机理,通过对二者相关要素的优化整合,构建起基于精准扶贫的可持续脱贫理论分析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是逻辑起点,帮扶政策精准制定是中介环节,帮扶措施精准落实是关键环节,实现可持续脱贫是最终环节,构成一个前后承接、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对中国精准扶贫丰富实践的国际化“话语转换”,把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治贫道路,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二是研究视角具有独特性。该成果以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优化为出发点,以促进贫困农户精准脱贫为落脚点,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分析案例,探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到实处,推动实现贫困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的脱贫标准以及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的脱贫攻坚目标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既从微观层面探讨如何通过生计策略优化,帮助贫困农户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又从宏观层面分析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干预,为贫困农户提供生计策略优化的支撑条件。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视角探索贫困治理方略,为可持续脱贫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中国实践探索的成功范例。

三是论域探讨具有前瞻性。《精准脱贫研究》从对“真脱贫”概念内涵的拓展出发,论证了可持续脱贫是精准脱贫的题中之义,进而将论域探讨拓展到对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治理上来,提出2020年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应以促进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为导向,推进贫困治理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解决相对贫困治理转型的时代命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实际,提出促进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路径及政策保障体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进相对贫困缓解提供可行方案。

综上,《精准脱贫研究》一书是凌经球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走出“象牙塔”,扎根于偏远山村贫困治理第一线,对精准脱贫进行潜心研究的成果,是近年来脱贫攻坚研究领域的力作之一。凌教授对贫困治理研究的执着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

当下,脱贫攻坚已圆满收官,但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期待有更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为解决好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建言献策,这或许是当代学者的使命所在吧!

是为序。

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1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