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还请老兄考虑一二
所以直到刚才,我还是有些犹豫。但一是我家里那边,迫切需要人品佳、敢管事、学问好的夫子。
二是我看老兄你学问已是很好了,书院这边却教职紧张,你也暂未定下。如此一来,我便忍不住开口一说,想看看老兄你的打算。”
李忻听了不免惊讶,却也没有拒绝。他沉吟片刻,笑道:“多谢贤弟看重。兹事体大,愚兄得想一想才能给你答复。”
贾珠笑着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又补充道:“我们族学,我已是重新编制了章程。我爹任山长,宁国府那边的族长也是名誉山长。
但他们基本不会插手族学的事。族学这边,以后就是我总揽了。
说起蒙童班的课程,我也有些个想法。既是开蒙,便请一位夫子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开始教。
另一位则是从《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开始为好。
左右这些都是进学必读的,况且人常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打好基础,也不好学后面的。
等把这些个学完,也得二三年了。到时候再找几位夫子,分别通讲四书五经、八股文、试帖诗等课业,我觉得这样倒是合适。
另外,如果老兄愿意过来,我们贾府每月给一两银子的月银。此外,因着老兄还有家人一起过来,我们还将族学附近宁荣街的一套一进宅子给你们住。
这宅子,只要老兄愿意在我们族学里教上三年,等到三年后春闱之时,不论你到时候还在不在族学,我家都免费送予你,算是辛苦一场的酬劳。所以,还请老兄考虑一二。”
这宅子原是族里一远亲的,那一家子要回江宁,便要作价卖了。
王夫人见状,便掏了私房银子买了下来。贾珠想用这宅子收服李举人,王夫人也慷慨应了。
当然在王夫人心中,儿子想要的,那自然没有不给的。
说罢,贾珠灌了一口茶。放了茶盏在一旁,他又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忻。
李举人被这灼热的视线看得都有些躲闪,心下却不由意动。自己在白檀书院代课,因着这月还没完,所以月银还没到手,只听闻是五百钱。
那教秀才班的孟夫子,一月倒是有一两银子,但一来,自己一时半会儿可能也轮不到教职。
二来,书院毕竟在山上,出行很是不便,且也不像贾府一样,大手笔的送宅子啊!
现如今京里一进的宅子,怎么着也得二百两银子。自家只是个小地主,肯定买不起的。自己就算当了官,一时半会儿也一样买不起呀。
只看看多少小官在京里都是租房住,就知道贾珠给的这条件是多么丰厚了!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隐秘的心思。贾贤弟人品上佳,学问更好。跟着住得近了,一方面请教学问方便,这对自己春闱有益。
另一方面,自家儿子也要六岁了,跟着进了族学,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教起来岂不更是方便?
这么一想,李忻心下已是有些肯了。可他又觉得不能这么快就应了,还是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二。
于是也不提这茬,一转话题,又跟贾珠说起别的事来。待到晌午,丫鬟进来回禀,说是午饭已是便宜了。
李忻笑道:“你嫂子亲自下厨,说一定要谢谢你上次的救命之恩!”说罢,不待贾珠谦虚一二,就携着他一并去用饭了。
到了席间,却见不仅有李忻的儿子,还有他媳妇在。李忻笑道:“贾贤弟救过我的命,况我家是普通乡户人家,也就不讲究那些个规矩了,今天都一桌用吧。
说罢指了指那妇人对贾珠道:“这是拙荆,”又低头看向那妇人怀里的男孩,“这是犬子,叫作李清。”
那妇人闻言,带着儿子上前见礼。贾珠连忙回礼,笑道:“大嫂子莫要如此客气。
我和李兄交好,就不要再提什么恩情了,我那都是应该的。倒是今天上门,实在是叨扰了。”
又摸了摸那小孩头顶,李清也不怕他,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贾珠心里倒是庆幸,还好来的时候跟老娘说了,王夫人一听他要去人家家里做客,还给准备了好几样礼。
既有给女眷的衣料子,也有上好的笔墨纸砚,倒是准备的样样周全。贾珠心里不由感叹:“有娘帮忙就是好,真是再稳妥不过了!”
李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所以菜都是粗瓷碗碟盛着,但真是满满当当,可见乡间人家淳朴。
待一块儿吃了饭,因着书院离家有些远,怕回去天要黑了,贾珠看时间已是不早,便告辞离开。
李忻一直送到山脚下,贾珠便不让再送。上了马车,见李忻站在一旁还没走,他又从车窗探出个脑袋,挑眉笑道:“老兄,千万考虑一二,到时候给我说一声啊!”
李忻正色点头:“好,去不去的,我都给你答复。”贾珠这才让车夫赶车,径直回家去了。
却说李举人回了家,正看到媳妇在清点贾珠送的礼。待见到那些个料子,江氏两眼放光,不由轻轻用手摸了一摸,生怕把那锦缎勾了丝。
恋恋不舍地放下,又看了看上好的细棉布,觉得给相公做几身里衣再好不过了。
突然见着有一套崭新的笔墨纸砚,却是小了一号,正好给清哥儿用,心里不由欢喜,对贾珠的细致周全更添几分好感。
李举人见媳妇美滋滋地轻点礼物,看都不看自己一眼,不由清咳一声道:“娘子,看完了就都收起来吧。”
江氏嗔他一眼:“人家上次救了你,这次又带这么多的礼物,如此礼遇,是有什么事儿吗?”
李忻不由惊讶地看向媳妇,嘿,这娘们,还挺灵光啊!
见状,他也不隐瞒,一五一十说了:“贾贤弟家里有族学,想每月一两银子聘我去当夫子,如果坐馆满三年,还送我一处一进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