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红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8章 《红楼梦》最早是手抄本 只有皇室宗亲才读得到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最初是以抄本形式在极小的范围内流传的,我们来看看,最早看过《红楼梦》并写诗评论的都是什么人。

1.墨香

墨香是敦敏、敦诚的亲叔叔额尔赫宜。《红楼梦》一书,最早是从敦诚敦敏的叔叔额尔赫宜那里传出去的,永忠的诗提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证明墨香是最早看到《红楼梦》一书的人。

2.永忠

爱新觉罗·永忠是允禵的孙子,允禵是雍正的同母弟弟。永忠《延芬室稿》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诗中有“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之句,由此可知,永忠并不认识曹雪芹,他是因墨香而得观《红楼梦》。

研究者认为:永忠的三首题红诗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也是“考曹”的最重要的资料。永忠的堂叔、乾隆的堂兄弟瑶华道人即是康熙的第十三子弘旿,他在永忠诗的天头批道:“此三章诗极妙,《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已,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至乾隆四十九年的《甲辰本》才首题《红楼梦》,可是,永忠诗题明确写道“因墨香得观《红楼梦》”,乾隆三十三年,墨香和永忠怎么会看到《红楼梦》呢?而且,诗题《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明显的语法不通,不伦不类,有人认为此诗绝非永忠所作,作诗的时间也绝不可能是乾隆三十三年。

有学者认为,《石头记》初期,一共有《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五个名字。《红楼梦》只是其中的一个名字,到了乾隆十九年甲戌脂砚斋重抄再评时,“仍用《石头记》”。

但是,甲戌本的日期本身就有很大疑点。《甲戍本》在第一回“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一页至下一页有一大段眉批:[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而甲午年是乾隆三十九年,据此,甲戌本的抄阅再评的时间就不可能是甲戌年。关于“甲午八日泪笔”,后有专文论述。

3.富察明义

明义,姓富察氏,号我斋,满洲镶黄旗人,傅恒的二兄傅清之子,孝贤皇后之侄,是清皇朝的皇室成员,做过乾隆的上驷院侍卫。

首次将“曹雪芹”与江宁织造的曹家联系起来的人是富察明义。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作为较早的正面提到《红楼梦》的资料,一直备受红学界的重视。明义在题红诗的《小序》中曰:“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明义提到曹雪芹先人为“江宁织府”,但未提出任何根据。

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写作时间众说不一,探佚学者坚称明义组诗题咏的是一个只有明义等少数人读过的旧时真本,称为“明本”。但也有学者认为,明义读到的是1791年问世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的程甲本《红楼梦》,他对《红楼梦》著书内幕并不知情。研究者举出的证据是:

明义《题红诗》第十九首写道: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

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这首诗题写的是贾宝玉离家出走的情节,“石归山下”显然来自于最后一回“那僧道仍携了玉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这一描写。

明义于1795年所作的一首《和随园自寿诗韵》也是一个力证:

随园旧址即红楼,粉腻脂香梦未休。

定有禽鱼知主客,岂无花木记春秋。

西园雅集传名士,南国新词咏莫愁。

艳杀秦淮三月水,几时衫履得陪游。

原注:新出《红楼梦》一书,或指随园故址。(《随园八十寿言》,嘉庆刊本,卷五)

一个“新”字道出明义读到的就是1791年问世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的程甲本《红楼梦》;一个“或”字,说明他对《红楼梦》著书内幕并不知情。由此可证明明义从未见过《红楼梦》抄本。

研究者认为:1791年程甲本出版,明义原题诗二首,1792年袁枚《诗话》收录;1794年周春《随笔》记述。明义另十八首题红诗和序是后人伪造的。

4.袁枚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第二十二条记载:“曹練亭(即曹寅)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袁枚没有读过《红楼梦》,他是从明义的《题红楼梦》诗的小引中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并知曹雪芹“先人为江宁织府”。袁枚想当然地以为曹雪芹为曹寅(楝亭)之子。

5.裕瑞

豫亲王多铎五世孙,清朝和硕豫良亲王爱新觉罗·修龄次子,皇室宗亲。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评析了《红楼梦》,《枣窗闲笔》大致成书年代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二十五年(1820年)间。《枣窗闲笔》根本不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书中写道:

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研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

裕瑞是贬斥“高续”后四十回的第一人。《枣窗闲笔》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曹雪芹个人和著书的材料,以及脂砚斋评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前多冠有“闻”、“想系”、“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等等,可见信息来源及其准确性并不十分可靠。

6.弘晓

允祥第七子和硕怡亲王,乾隆的堂弟,正宗的皇亲。现存于世的己卯本正文避国讳“玄”和“禛”,避两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的名讳“祥”和“晓”,红学界据此判定为清代怡亲王弘晓府中的原抄本。

再就是和珅和乾隆了。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富察明义,永忠,还是裕瑞、弘晓,谁也没有真正见过“曹雪芹”和其原手本;他们的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的著述的真实性存在很大争议,没有一个是坐实了的。永忠肯定不认识曹雪芹,明义题红诗的写作时间是研究者为加强自己“曹学”立论的需要推断出来的;裕瑞笔下的曹雪芹是道听途说和想象来的,他也没看过原本;已卯本最多也就能证明是弘晓家的藏书或者他的家人抄录过。

由此可见,《红楼梦》最先是在皇族的极小范围内流传的。如果说作者是曹雪芹即曹寅的后人,或是曹頫、洪昇、袁枚等人,他们的祖籍、人脉关系都在江南,小说应该首先在南方流传,而江南历来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可奇怪的是,同时期江南的那些文人名流的记载中关于《红楼梦》没有任何记载,而恰恰是皇族里的这几个人最先看到了此书,这说明什么?说明作者是和皇室宗亲关系很近的人,否则,为什么是这几个人最先看到《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