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与诸国: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晋国第四

公子重耳的一生

公元前637年,即周襄王十五年,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一行人匆匆离开了齐国,这时距离齐桓公去世已经过去六年。尽管文献将重耳的出行描述得非常仓促,但不能否认,有一种力量正推动他会成为晋国的君主;同样的力量也推动晋国取代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

十八年前,重耳曾为避晋献公的诸子争位,逃亡到母族所在的狄人部落中居住了十二年。六年前,因为被异母兄弟夷吾(晋惠公)派人追杀,与赵衰、魏犨等人翻越太行山,来到齐国定居(1)。在齐国的日子里,重耳先后经历了齐桓公之死,齐国的君位之争,以及得到宋襄公支持的齐孝公的即位,但这段时间仍被他视作人生中最安乐的日子。

公子重耳的命运在前637年突然有了转变,这时他已年届六十。是年去世的重要君主一共两位,一是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的宋襄公,另一位则是重耳的兄弟晋惠公。晋惠公之子太子圉在惠公死前便已从羁留他的秦国逃回,即位为晋怀公。而太子圉刚走,秦国便不远千里,招来身在齐国的重耳(2)。这一切并非一个巧合。重耳连续经过曹国、宋国、郑国和楚国,最后(不出意外地,经过武关道)由楚入秦,这一路上的遭遇为他日后的称霸行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秦国的支持下,重耳最终由陕西入晋,杀死侄子晋怀公,即位为晋文公。

登位后的晋文公连续出击,在第二年(前635年)就南下南太行,对陷入王室变乱的周襄王施以援手,接着还杀死了变乱的主导者王子带——这场变乱其实和晋国有着莫大的联系——取得了“尊王”的实质性进展。此后,他为了解救被楚国围困的宋国,先后攻击了楚国盟友卫国和曹国,将晋国疆域扩大到了太行山以东区域,而这无疑是以卫国西鄙的缩小为代价的。

终于,在即位后的第五年(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一战。这场“城濮之战”以晋国大胜、楚国大败而告终。这也为晋文公在随后的“践土之盟”上,会见鲁、齐、宋、蔡、郑等诸侯及周襄王,获得周天子所颁《文公之命》(3),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正因为他在会盟上得到了象征周天子才能拥有的征伐大权的彤弓、彤矢等物,晋文公也成为后世公认的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

“践土之盟”后四年,也就是前628年,即晋侯位已九年的公子重耳去世。他在此期间仅取得了一次伐郑的胜利。虽然晋文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流亡中度过,在位仅九年,而且也只是举行了一次诸侯会盟,远不及齐桓公的“九合诸侯”,但他却成功地抓住了机会,以少敌多,成为春秋时代第二重要的人物。其中的传奇之处,抛开运气的因素,其实与我们之前几章试图揭示的人群迁移趋势有着颇为一致的联系。


(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 《史记·晋世家》: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内之。

(3) 刘向《新序·善谋》。《史记·晋世家》为另一说,述周襄王授《文侯之命》于晋文公。本书文侯、文公两种说法皆采,不作判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