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光景
被我描绘了的那些光景,无须追思。
翻开这些画,记忆涌向我。
老楼
2017年,我把画室搬到了离家稍近的地方。
从家走到画室的途中要经过林立的老楼,老楼间分布着一处菜场、三两个水果摊、几家便利店与一条绿色的河。
我每天踏着闲散的步子,张望着,也倾听着,往返其间。
日复一日,四季轮转,我细细咂摸着这一栋栋老楼在晨光下、在黄昏里、在秋雨中、在春风里的种种面貌。
也许,我还认识一两户住在楼里的人家。
于我,这一栋栋老楼从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有滋有味的市井生活。
我时常驻足,望向楼上的一扇扇小窗,想象着窗的背后,那一户户人家的日子。也许有的窗后面,是一个孩子的童年;有的窗后面,是一位老人的漫漫人生。
“老楼”系列的第一张画,始于一次散步。
高大的树木抖落了一身“戎装”,露出枝干,也露出树后方曾被茂密枝叶遮挡了大部分的老楼。
我看着细密的树枝后的一排排窗户,仿佛看见了时间流走的痕迹。
在时间的作用下,树木生长,充满着生命力,而楼房,却不断变旧,走向衰亡,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的与人造的。在我看来,绘画不应该仅仅是对美的呈现,也应该表达出画家的思想和情感。
《明御河边》(其一)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自我画出了第一张图,“老楼”系列的作品便逐渐增多。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与其说是我在构思着如何创作这个系列,还不如说是它们在召唤着我不停地画下去。
2017年冬,树干光秃秃的,后面是古旧的老楼。
2021年夏,茂密的枝叶生发出来,老楼几乎被一片绿色遮盖。
《尚书里》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旧光景》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老楼”系列的图片就像是有了生命一般,在四季的轮转中生长。
在找寻与偶得之间,我陆陆续续画了十来栋老楼。
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仅在从家到画室这么短的路途中就有这么多事物值得我画。
《百家乐水果大卖场》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画完这栋老楼没多久,便看见工人在它的外面搭起了脚手架,它被裹上密目网,像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纱。
实景拍摄。
老楼被修缮时的速写。
《尚书巷小区》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明御河边》(其二)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楼前开着月季》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8年
《八宝前街72号大院》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8年
《大光里》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粉色小楼》
尺寸:389mm×546mm
纸本丙烯
2018年
《十字路口》
尺寸:389mm×546mm
纸本丙烯
2018年
《秋天的楼》
尺寸:389mm×546mm
纸本丙烯
2019年
《白色小楼》
尺寸:389mm×546mm
纸本丙烯
2018年
《红色房子》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我喜欢的一栋老楼。
无论我们所处的地方多么广袤,行走中的每一刻都只能踩在脚掌大小的一块土地上。方寸里、重复中,我咂摸着细微的情感。
在我完成画稿不久后,街道陆续开始改造老楼。
那些历经时间的斑驳墙壁变了颜色,一些缠绕成结的电线被清理了,一些破旧的遮阳篷被拆除了。它变新了。它还是它,似乎又不是它了。
我为它而作的画,在此时,又成了一种记录,记录了它的旧光景。
右图中的楼是一栋我非常喜欢的老楼,我在创作绘本《蓝马和苍鹰》时发现了它。在决定把它当作故事的发生地之后,我时常去给它拍照。在不同的天色下,我都会去观察它的变化。我最喜欢的还是在黄昏时分的它,此时,天还没有黑,灯火初上。此刻的色调很温暖,也很统一。我想找一种适合的绘画方式呈现它,先用水彩画了一张,之后又用丙烯画了一张。
在我十多年的绘画探索生涯中,水彩一直是我的主要工具。它书写性强、灵动,又有些难以掌控。这些特性都令我沉醉。
水彩,是时间、水和颜色三者相互协调的艺术。因为它难以修改,绘画者需要有比较强的规划能力与预判力。
我很喜欢边画边摸索的乐趣,但因很难兼顾水彩的不可修改性与享受乐趣。于是,我改用丙烯。
丙烯相较于水彩,厚重、可覆盖,同时也更加容易兼容其他画材。因丙烯的操作难度低于水彩,所以从水彩转到丙烯,几乎不需要花时间适应。
刚拿到它,便一见如故,成了好伙伴。
自“老楼”系列第12幅画开始,我在作画时放大了主观意识,在造型上加大了概括的力度,同时也把绘画材料更换成了丙烯。
深挖一个熟悉的主题,探索更多的绘画方向,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明御河边》(其三)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8年
这幅画,画的是青岛的一处老街。
它也许很老了,街边的建筑即将被拆除,一些临街的门已经被水泥封上,一些门被改成了小小的铺面,又窄又矮。
这些都使我觉得有趣,那一次的青岛之行我拍了很多照片。
回到南京的画室之后,我细细地回味当时的感觉,再结合照片,把自己最想表现的部分融合在一幅画中。
我想,画画对于我而言,也许是表现或者润色一段记忆的一种方式。
《梅雨季》
尺寸:389mm×546mm
纸本水彩
2017年
《老树与旧楼》
尺寸:389mm×546mm
丙烯综合技法
2018年
在我孩童时期,一年夏天,南京连续多日暴雨。
低地的住户需要把家中的积水不断用盆泼出去。
这引起我的无尽遐想。
我幻想着如果这雨一直不停,水位慢慢上升,水在我家窗前荡漾。
这时,我就可以把澡盆推到窗外,再跳进澡盆,开始我的漂流了。
我不必撑伞,但我应该带上一些吃的。
一栋老楼与连日持久的大雨引发我诸多遐想。后来,这也成了我创作绘本的母题之一。
当我把“老楼”系列创作过半时,我想我应该为我的遐想也画一幅图。
《白色老楼》
尺寸:389mm×546mm
丙烯综合技法
2020年
《养鸽子的楼》
尺寸:389mm×546mm
丙烯综合技法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