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四十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贾敬之谜

荣国公和宁国公早年靠军功起家。到了第三代,宁国府的贾敬是进士出身,袭了祖上的官。荣国府的贾赦是世袭祖职,贾政本想走科举没走成,皇上体恤功臣,给了个员外郎。宁国府第四代的贾珍世袭了贾敬的官。如此看来,贾家仅有贾敬考过科举,进士出身,是有学问的。可这么一个有学问的人却一心惦记着得道成仙,整天跟道士胡羼,不能不让人猜想其中的缘由。书中,甄士隐出家是因为家道衰落,柳湘莲出家是因为感情受了挫折,贾敬出家是为了什么?

为了情。这份情来自贾蓉的亲生母亲、贾珍的第一任妻子。书中介绍,尤氏并不是贾蓉的亲生母亲。在第六十八回,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时,骂了这样一句:“天雷劈脑子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种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成日家调三窝四,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你死了的娘阴灵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还敢来劝我!”

贾珍的第一任妻子、贾蓉的亲娘为什么早早离世?也是因为情。书中第五回《红楼梦》曲《好事终》道:“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大意是:晚春时节,画梁之上的美人自尽。卖弄风情、倚仗美貌就是败家的祸根。传统中断、后继无人是从贾敬开始,家业败落始于宁府家风不正。说到底,罪恶之源在于风月之情。

“箕裘”原指簸箕和皮袍。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好的铁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学补缀皮衣,以便将来接班补金属器具;好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做簸箕,以便将来接班做弓弩。“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宁国府从贾敬开始,就丢失了传统,变成了一片腌臜之地。

因为贾蓉的亲生母亲与贾敬私通后,如秦可卿一样忐忑不安,坐卧不宁,最后一死了之。所以贾敬如贾珍一样同为情种,为了情远离红尘,来告慰曾经的爱恋。

惜春是贾珍的胞妹,所谓一奶同胞,是指同一父亲同一母亲。

书中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文中形容惜春身量未足。当时林黛玉是六七岁的年龄,那么惜春约是三四岁。当第六回,贾蓉去向王熙凤借屏风时,形容贾蓉是十七八岁的少年,由此可知他与惜春相差十三四岁。

古人结婚早,如果按照荣国府长子贾珠的成长轨迹来推算,“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贾珍应该也是二十岁上下生子,在林黛玉进京的时候正值壮年,三十六七岁。贾珍与惜春兄妹俩相差三十余岁。彼时贾敬也要五十有余,就是说五十有余的贾敬还生了惜春。

贾敬的妻子该是多大呢?第二十二回,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时,说宝钗时年十五岁,是及笄之年,宝玉比宝钗小两岁。贾宝玉挨打时,王夫人哭诉自己年近五十只有这个逆子。据此推算,当时宝玉在十五岁以内,王夫人是在三十五岁左右生下宝玉的。元春省亲时,书中还提到元春“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

按照贾府夫妻相配规律,一般是夫妻年龄相当,不会相差太大,只有妾才比丈夫更小一些,也是为了生育着想。

也就是说,贾敬的妻子在四十岁以上五十岁以内生出了惜春,这在古代有点不可思议。

最靠谱的解释是,惜春的母亲就是贾蓉的母亲,惜春是贾敬与贾珍的第一任妻子所生。这样一来,既可以解答读者对惜春年龄的疑惑,又可以圆惜春为贾珍之胞妹嫡出之说。

正是由于身份不明,惜春对于宁国府好似不存在一般。秦可卿死的时候没看到惜春的身影,尚可以用年龄小遮掩。等到其亲生父亲贾敬死的时候,此时的惜春也怕是十岁有余,却依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宁国府好像也忘了惜春这个嫡出的长小姐,宁国府祭祖是通过薛宝琴来见证其盛大场面的。宁府的中秋节,也没见惜春过来一家团聚。

当王夫人搜查大观园,从惜春的丫鬟入画箱子里搜出男人的鞋袜和金银锞子时,惜春要赶走入画,她与尤氏的一场争论,使惜春扑朔迷离的身份逐渐清晰。

惜春告诉尤氏:“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尤氏的话问得好。有慧根的惜春回答得也巧妙:“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

问得好的尤氏“心内原有病”,这病不是一般的病。宁国府官是世袭,爬灰也有传承。自己的丈夫与儿媳妇乱伦,怕是天下人皆知。公公与儿媳妇也清白不到哪里去,扔下个来历不明的小姑子,让人说三道四。自己像个灭火队员,在两府东奔西走、周旋讨好、遮遮掩掩。可纸里包不住火,一天比一天大的小姑子也听闻了风声,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疑惑。

尤氏虽然心中羞恼,还是老办法: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牙掉了咽进肚子里。她领走入画,灭掉来自惜春的这股小火苗。

惜春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既是看破红尘,逃离那个即将颓败的家族,也是对自己不明身世的一种回避和遮掩。

正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不齿和对昔日爱人的留恋及对女儿惜春的愧疚,贾敬宁可躲在城外也不回家,自称是清静惯了的,不愿意往是非场中来。孙子媳妇死了,任凭贾珍挥霍,他却整天惦记着得道成仙,借此逃避曾经的胡闹与不堪。

通过对贾敬的分析,以事实推理为依据,终于弄明白了焦大的那句名骂,到底是谁爬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