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惊现曲辕犁图纸【求追读】
书房。
听完曹斌侃侃而谈的一番话,曹操、荀彧、贾诩、许褚四人都沉默了。
他们的心中都涌起了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息。
首先这幅九州堪舆图,就已经给他们强大的冲击,让人大惊失色。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堪舆图都很粗糙的大概草图,根本无法精确到各郡县地方。
即便如此,堪舆图也是最为机密的文件,平常人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而曹斌拿出来的这张堪舆图呢,却极为详细的标注了各势力的地盘大小,以及各州郡县的方位。
虽然暂时还未验证其精准度,但光凭其绘制之精良,就已经让众人大喜过望了。
然后,就是曹斌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要知道,战败的曹操狼狈退回许都之时,天下各地都议论纷纷。
他们好似已经预见,此战之败势必会动摇到曹操的统治。
而北地的各世家大族更是冷眼旁观,指望着曹操倒下,他们才有可趁之机。
实际上,退回许都之后,曹操就召集麾下众谋士商议。
众臣一致认为,此战虽失利,但并不算太过失败。
仅仅只是损失了一些士兵,打断了南下的统一步伐罢了。
这没什么,大不了埋头发育,来年再战好了。
顶多算是皮毛之伤,远远没有伤及筋骨。
然而,天下间,有如此远见的人太少了。
却不曾想,今天居然被十一岁的少年曹斌一口道破,当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斌儿,这些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还是说,别人特意告诉你的?”
过了许久,曹操从震撼之中回过神来,双目炯炯的看着曹斌,颤声问道。
“呃,没人告诉我,这都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啊。”
曹斌摊了摊手,回道。
这当然是我前世在历史书中看来的结论。
但既然穿越了,可不就是我自己的观点么。
没毛病。
“当真?”
曹操还是有些不信。
“孙儿对天发誓,我方才所言句句属实。”
曹斌伸出右手,指着天空,郑重的说道。
“好好好,大父相信你。”
曹操见他目光清澈,并没有躲闪,遂相信他的话。
站起身来,曹操四下打量着书架上的书册,随手抽出一本。
一看封面,写着《春秋》二字。
此乃儒学经典六经之一,记录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的历史。
每句话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当然,这本经书也是此时学子的必读经典之一。
“斌儿可读春秋?”
翻开手中的书,曹操随口问道。
“孙儿倒背如流!”
曹斌微微垂眸,却骄傲的说道。
得‘学习空间’第一次奖励‘洗筋伐髓’之后,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就连记忆力也大增。
寻常的书本看上一遍,就能记住个七七八八;再看个三五遍,就能倒背如流,永远铭记在心。
“哦,郑伯克段于鄢何解?”
曹操闻言,倒是没有太大的疑问。
他早就从模拟器里得知大孙儿自小聪慧过人,能背出《春秋》并不奇怪。
“嘶...”
但荀彧、贾诩、许褚三人就大吃一惊了。
曹斌才多大,十一岁而已。
这个年纪正是青春萌动,玩兴正浓的时候,能安心坐下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就更别说将隐晦难懂的六经之一《春秋》背下来了。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曹斌闻言,点了点头,将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典故全文背诵了一遍。
“这段典故,讲的是千年前的郑庄公与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夺国君之位而兄弟阋于墙的往事。”
随后,他又解释道:“庄公之母武姜偏爱其弟共叔段,使其养成骄纵蛮横之性,欲夺庄公国君之位,庄公师出有名,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有颍考叔等人规劝,并设计母子二人黄泉相见,重归于好。”
曹操闻言,心中大为欣喜,又问道:“曹刿论战何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斌没有犹豫,直接将其背诵出来,并解释道:“此典故亦发生在庄公时期,庄公十年春...”
曹操又一连问出几次,他都能背诵并解释其意。
这番对话一出,荀彧、贾诩等人齐齐点头。
由此可见,曹斌确实对《春秋》倒背如流,并深明其意。
“勤于学业,不错。”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面露嘉许,对这个大孙儿满意极了。
他将手中的《春秋》放回原处,却看到桌上有一份图纸,引起了他的兴趣。
曹操拿起图纸,只见上面用细狼毫画了一幅奇怪的图样。
看上去,有点儿像是百姓耕地所用耦犁,却又似是而非。
旁边标有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其尺寸大小。
图纸的最右边,写着一列正楷大字:曲辕犁详解。
“斌儿,此图所画何物?”
光看图纸而没有实物,老曹一时之间竟然没认出来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大父,此图所画名为曲辕犁!”
见老曹已经发现了图纸,曹斌解释道。
“曲辕犁?”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好似明白了什么。
“正是曲辕犁,此犁有别于时下百姓所用之耦犁。”
曹斌解释道:“孙儿在谯县之时,曾见百姓用耦犁于田间耕地,三人两牛花一日时间仅能耕得亩许地,效率极为低下。”
“此后,孙儿苦思冥想,对其进行改良,尝画出此曲辕犁!”
“据孙儿估算得知,此曲辕犁只需一人便可掌握,使一牛之力,一日可耕得二三亩地,可极大加快耕地的效率。”
“孙儿得知,大父号召百姓开荒屯田,但苦于农具稀缺,且效率低下,便将其画出,正准备献给阿爷,为大父分忧!”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是李唐时期才会出现的曲辕犁,被曹斌毫不犹豫剽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