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 “战略企业家”亨利·福特的创业之道
徐中博士
领导力学者,高管教练
北京智学明德国际领导力中心创始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培训中心
前常务副主任
2020年底,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特斯拉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全球九大汽车企业的市值之和,这九大汽车企业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本田、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一跃成为世界首富!在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动汽车给燃油汽车市场带来了日益加剧的颠覆性影响。中国的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华为等相关生态链企业也一路高歌猛进,加快了对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塑!展望未来10年,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将彻底改变未来的交通和社会生活。如同100多年前汽车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样,今天,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正在到来!
丘吉尔曾说:“我们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要展望未来汽车行业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我们首先需要回顾汽车行业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尤其要领悟历史上重要的企业家和企业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其中亨利·福特和福特汽车公司是首先需要研究的。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讲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比尔·盖茨在自己办公室挂着亨利·福特的画像,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1999年,《财富》杂志称福特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2005年,《福布斯》评选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中,亨利·福特名列榜首。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率先使用流水线进行大批量汽车生产的。这种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不但革新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研发的T型车正式上市,在那个汽车价格动辄两三千美元的时代,T型车仅售850美元,上市之初就掀起了一股风潮。1910年T型车的售价降至780美元,1911年降至690美元,1916年更是大幅降至360美元,它是一款普通民众能轻松买得起的汽车。1908—1927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1 500多万辆T型车,使美国得以成为“车轮上的国家”,亨利·福特也因此被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关于亨利·福特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图书已有不少,包括《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福特自传》(My Life and Work: An Autobiography of Henry Ford)、《统一行动》(Americon Icon)等,这本《我缔造了新世界》有什么特别的新意,值得一读呢?
提前拿到这本书之后,我一口气花了5个多小时深入阅读,几乎在每一页都划出重点。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值得企业家、管理者、创业者和MBA同学学习。我借此分享三点感受与大家共勉。
· 第一,看一家企业的成长,要有系统性思维。科技创业成功有五大关键要素:创业家、机会、资源、组织能力、绩效。福特汽车作为100多年前最具创新性的科技产品,它的成功是亨利·福特(创业家),欧美汽车行业兴起(机会),人才、技术、资本集聚(资源),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形成(组织能力)和规模化绩效凸显(绩效)五大要素的有机组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第二,福特是一位战略企业家,是中国当下和未来特别稀缺的企业家类型。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他提出战略科学家的标准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这个标准也同样适用于战略企业家。本书生动描述了福特的企业家精神和胜任力。他在孩童时代就对机械产生了兴趣,在青年时期接触到蒸汽机并深受启发。他早年明智地选择加入爱迪生照明公司去学习新技术,之后两度创业积累了经验,最后在40岁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这些都体现了他高瞻远瞩、求知若渴、创新变革、务实进取、领导有方的能力。他深刻而超前地意识到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从“奢侈品”变成“人人买得起的大众消费品”,并因势利导地在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生产让农民也买得起的T型车”“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日薪5美元让工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所有工人都成为潜在顾客”等具有划时代、开创性意义的理念和制度,建立和塑造了美国的工业标准,影响了全世界的企业生产方式。
· 第三,作者是美国知名媒体人理查德·斯诺,他以翔实的资料、热情敏锐的眼光,对亨利·福特的创业历程、“改变世界”的T型车的研发过程和美国汽车行业的早期发展进行了鲜活、细致和有趣的描述,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1899年8月12日晚,亨利·福特有幸和作为自己老板、偶像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共进晚餐。听福特惴惴不安地介绍自己制造的燃油汽车之后,爱迪生用拳头猛击了一下桌面说:“年轻人,这就是关键所在,坚持下去!”35年之后,福特感激地说:“爱迪生捶在桌面的那一拳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让我的方向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天才已经完全认同了我的方向。”
实际上,福特汽车公司创业成功的经历,也非常符合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和《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中构建的成功四要素模型: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动,以及“飞轮理论”。
未来30年的中国和世界精彩无限,需要无限的想象力,需要像福特这样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企业家。我们不仅要开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产品,而且要开创新的行业、新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管理效能,造福最广大的用户和员工!愿我们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鼓舞!
当然,福特也不是完人,他晚年严重的“家长式管理”导致优秀高管离他而去,唯一的儿子也不幸早逝等,不能说不是一种深深的遗憾!这对中国的企业家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做“一把手”时间太长,缺乏约束和制约,企业家的行事风格很容易变成“一言堂”,使优秀的人才出走,让企业陷入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