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告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那一刻,我有了家的感觉

我打了一辆出租车,二十分钟后便抵达了那个叫土城的地方。

这是龙门区内一处开放的居民聚居区。

基本一个格调的建筑,平整矜齐的楼房,外缘层粉刷着浅黄与纯白的混搭色儿。一栋栋,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像是早三月里怒生的春叶,只是这里的分布更加均匀和谐。

当然,有些楼层已经陈旧,即便从远处看,斑驳的墙面,起皱的灰白色墙皮,裸露在外。

楼层大都设有七层,其中最高一层是一个阁楼,那种三角架式的钟表洋房,同时也只有这一层的墙壁束着野菊黄,颇有些欧式格调。

后来住下来知道那里到处都是由胡同巷子构成的,并且这些胡同巷子跟七八十年代里老北平往事里写的老旧的古巷差不多。韵味十足,细细品味,可拾掇起一缕缕久远的文化风韵。在这里,很多条路还栖着昔日里磕磕绊绊的黑土路,就像那一会儿,经雨雪后变得潮湿泥泞。

熟悉了之后,更感觉那里四通八达,到处都有入口和出口,不过自己刚去那儿停下来的那个入口是最大的,旁边的土城洗浴是个标志性建筑物,非常高,也非常老旧。

两边簇立着大大小小的小商店,自行车电动车修理铺,青菜水果商店,农家馒头铺,烧鸡烤鸭铺……生活气息非常浓郁。

我看到雨雪后的老人们大都搬着凳子,三五人聚在一起打牌或是闲聊,对进来进去的陌生租客,视而不见。

当然,各色的人进进出出,开汽车的、骑摩托车的、不行走的……都是常态。

房东就是那位中年妇女,泡面头,一身时髦装扮,但内外透着几分《功夫》里包租婆的味道。

她动作很娴熟,不到半个小时,水电房间应用设备全都准备齐全。

我住在四楼。因为周边都是一栋栋整齐划一出租房,所以挨的比较紧密,房间便略显黯淡。白天不开灯,看起来比较阴沉。不过,不太喜欢强烈光线的我感觉刚刚好。

那让我想起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完试的那个下午,同学们一放学都回家了。我待在教室,度过了一整个下午。

外面的天空阴沉得厉害,我独自坐在教室里,隔着半掩着的卡其色垂帘,望着外面出神。

暮色将至的时候,雪花一片片落下来,那种心情说不上是孤寂还是平静。总之,那时候一个人,感觉整个世界都睡着了。

不用刻意去寻找什么,也不用慌张。

我待在自己的季节里,不用着急着长大。

我默默写道:

好想回到七八十年代

天衣,静水

你素妆研墨用烟霭写三页正楷

半年寄往人海

半年用来等待

安顿好之后,十点去往塞纳校区办理好入职。

中午在土城吃了一碗杂烩面,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步行去了金明。

天气依旧阴寒,但是我心底暖了很多。尤其是经过廊寰古城,然后一路向南的街道。高大的泡桐树上,还存留着几片深色的枯叶。几只寒鸦,短暂的停憩,又忽地朝着灰色的天空飞去了。来来往往的车辆,带走地上零落的枯叶,不快也不慢。

生活,渐渐有了气息。

两点半,我早早等在金明校区。

前台告诉我昭姐还没到,待会儿到了再一起上去。

学生不是很多,都是零零落落地进来。然后,上电梯,去往二楼。

十分钟后,下来一个女老师,姓程,很有礼貌地招呼我上去。里面几个老师在昭姐的通知下,已经坐了整整一排。房间不算大,人也不是很多,七八个的样子,只有一位是男老师,泡面头,婴儿肥的体态和面庞,笑起来很温馨。后来熟悉之后,听他讲话和做事,诚如三月暖煦。

这不像是个公司,倒更像是一家人。尤其是昭姐和校长郑亚楠,当晚我在日记中写道:

八点整下班,穿过城南街,然后是金明大道。城南街道是一条老街,整条街上全都是小超市,理发店,小吃摊,衣服地摊……比土城显得更正式一些。我最喜欢那条街上的五香烧饼,两块钱一个,滋味甚佳。

烟火气浓郁,很适合生活和晚来散步,纵然是冬天,也不觉得寒冷。

路半绕过金明广场,一个圆形的城市雕塑,然后走到路的尽头是廊寰古城。暮色降临之后,这里便灯火辉煌。黄红搭配的荧光线条勾勒出整座小城完美的轮廓,壮观又精致地镂刻出旧时的风韵。

我想起那句词: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第二天我下班晚很多,因为我要学习公司的一些文化。而且还要考试,我想给他们留下一个认真勤恳的好印象,所以公司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当然,偌大的公司就只有我一个人,显得十分空旷。

城南街基本上也都收摊了,晚间细碎的寒风直往怀里钻,我一边走一边裹紧衣服。

似乎没有走很远,就看到土城洗浴中心,几个大红荧光字,在暮色下显得十分扎眼。

十点二十,入口处两侧的小吃摊还在卖宵夜。饥饿让这摊铺的香气变得立体起来。

我着急着往住的地方赶,没有停留。

然而,没走几步,就远远地看到苏冰站在岔道口。手里拎着一个装着东西的塑料袋,旁边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红色行李箱。

“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满脸惊喜,这场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半个小时前。”

苏冰微微一笑,寒风中她的长发有几分凌乱,脸颊也因为寒冷呈现出些微的涩红。

“我给你买了玉米莲子粥,然后给你带了一床被子。”

语气平缓,但能够感觉到一份适然的欢喜。

夜晚循环着李闰珉的钢琴曲《River follows in you》,而苏冰在橘色的暖光下安静地写论文。

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