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
瓷器是由陶器演进而来。许多国家都有陶器,似乎只要有了农业、理解了生火,便拥有了制陶的需求和条件。不过,中国率先跨进了瓷器的门槛,并且使它远销海外数百年之后,欧洲才开始依样画葫芦。在德意志的萨克森王国制造出第一个硬质瓷以前,整个西方大陆对中国瓷器的模仿、效法一直不尽如人意,或是由于材料缺乏,或是由于技艺不精。五代时期的福建闽国墓中,便出土过一件波斯商人带来的蓝瓶,大概是储存酒水等液体所用(2-1-1)。瓶子虽上了蓝釉,但质地疏松,仍处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阶段。
2-1-1 孔雀蓝釉瓶
陶和瓷的区别不少。瓷器需要专门的土质,不像陶器只需黏土即可;瓷器成品也需要更高的温度来烧制,在一千二百至一千四百摄氏度之间。陶瓷成品更具有透明度,不吸水、硬度大,即使用钢刀在其表面划,也很难留下划痕。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瓷器,只是当时的釉色不稳、胎体杂质多。直到东汉末期,绍兴上虞才第一次制成了成熟的瓷器。南京出土的一款青瓷虎子(夜壶)(2-1-2),就刻着“上虞师袁宜”(上虞工匠袁宜)的名字。
2-1-2 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江西省景德镇距离青瓷的发源地较近,大概也是因此受了影响。文献记载中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之景德镇,其冶陶始于季汉”,都说明了景德镇的瓷器史大约也起源于汉末。相较于其他地区,景德镇似乎更具地理优势,不仅丘陵密布,有百分之七十的森林覆盖率,而且水网密布,西河、南河汇入昌江,向南注入鄱阳湖。此外,景德镇人才众多,拥有大量劳动力。最为重要的是,烧瓷最优质的原料——高岭土,也独产于景德镇高岭村。欧洲研制瓷器长期不成功,便是因为缺少这种土质。
2-1-3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瓷虽然闻名遐迩,但很少能出土完整的瓷器,这件器物是最早的青花完整器
2-1-4 元青花凤首扁壶
这件器物的造型是龙首+手环的天鸡壶和扁扁的马蹄壶融合的产物;花纹则是枝叶缠在一起,属于典型的阿拉伯风格
隋唐时期,景德镇瓷器已经“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隋炀帝要求景德镇烧制狮象大兽,献给皇宫。当时的人们还给景德镇瓷器取了个“假玉器”的诨名。到了宋元时期,景德镇已经成为名窑,先后创造了青白瓷、青花瓷(2-1-3、2-1-4)等新产品。青白瓷又称影青,比如莲瓣口碗,白中透青,青里含白。其瓷壁薄得可以透光,将莲瓣口碗举到阳光下,便能看到碗壁内外细碎的冰裂纹交叠在一起。青花瓷则是蓝釉、白底,不仅着色更稳定,且其淡雅的色调也更符合中国文人的山水意境美,因而广受追捧。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进一步扩大规模,会聚各地能工巧匠,并更新了技艺(例如将铁刀应用于旋坯,以及吹釉法的诞生)。一些精致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明朝的釉里红(2-1-5)、福海纹(2-1-6)、成化斗彩;清朝的郎窑红、粉彩(2-1-7)等。彼时,又恰好撞上了欧洲的“大航海”,景德镇瓷器源源不断输入西洋,风靡整个贵族上层。欧洲对中国的称呼“China”,便是瓷的意思。还曾有人指出,这个名称源自景德镇的原名“昌南”。
2-1-5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这是先在塑形的瓷泥上绘制红色花纹,再在其上涂透明釉的技术
不过,从清朝中期开始,景德镇就不可避免地式微,官方和瓷业的种种努力都无济于事。高岭土越发稀少,再加之战乱延绵。欧洲则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提高了制瓷技术,反而让清末的中国成为他们瓷器的倾销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瓷器的生产与销售才重新恢复。
2-1-6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此瓷炉模仿青铜器,花纹所描绘的是波涛汹涌的海洋;蓝底白纹需要大面积涂抹苏泥勃青,这种釉彩得从波斯进口
2-1-7 清乾隆粉彩百花尊
粉彩受到了西洋珐琅的影响,但其色调显示出柔软的粉化模样
工序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说过:“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可见瓷器制作之难。
1.拉坯(2-1-8、2-1-9、2-1-10、2-1-11)。又称走泥,这是制作瓷器的首要步骤。将制作好的泥团放在坯车的轮盘上,用轮制成型的方式塑造泥团的形状。先要将泥团抱正,然后在泥团中间抠出一个窝来,再逐渐上提将窝壁拔高,就能把泥团修整成匠人想要的样子。
2-1-8
2-1-9
2-1-10
2-1-11
2.晾坯。湿度高的瓷坯很容易在烧制过程中变形,因此拉坯完成后就要将其放置于太阳底下晾晒,等它到自然干透。不能为了求快而采取火烧或炭火烤的方式,否则瓷坯便会干裂或干湿不均匀。
3.利坯(2-1-12、2-1-13、2-1-14、2-1-15、2-1-16)。又称修坯,在瓷坯半干的时候将其放于轮车之上,用利刀修整其厚薄和直曲线程度,使得表面光洁、均匀。匠人的技艺就体现在这里,景德镇瓷器薄如纸,关键就在于利坯。
2-1-12
2-1-13
2-1-14
2-1-15
2-1-16
4.雕刻。匠人需要以瓷为纸,以刀为笔,在瓷坯上雕刻花纹。花纹应有尽有,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走兽。
5.补水。雕刻之后,瓷坯上会留下些细小的刀痕或小孔,直接上釉则会导致缩釉、麻点,因此需要先补水。一方面,可以借此平整坯面,消去刀痕和小孔,并除去坯屑和粉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补水来发现坯体隐藏的气体及硬泥。
6.上釉。将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釉料涂在瓷坯表面,一方面能起到保护瓷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使瓷体表面具有玻璃般的光泽,更具美感。
7.入窑(2-1-17)。上釉后就可以将瓷坯放入窑体进行烧制了。火的脾气并不是每一次都那么一致,即使最有经验的制瓷人也无法保证自己亲手推入的一窑中,可以得到满意的成品。一般情况下,瓷器需要一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炼,十二至十八小时的自然冷却。如果设备运转不顺畅,有时烧到一半火枪还会喷火。
2-1-17
8.开窑(2-1-18、2-1-19、2-1-20)。当窑体的温度降至常温时,整个制瓷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就要到来了。如果烧制成功,匠人便会发现一个完整的、闪着光泽的工艺品,这就是最终的瓷器了。
2-1-18
2-1-19
2-1-20
匠人董全斌
董全斌就是一位居住在景德镇的陶瓷匠人。他曾是北京的工业设计师,从没接触过手工艺,也从未做过瓷器。董全斌来到江西后从零开始做茶器,仅仅过了四年,他的作品就火爆到需要提前两年预订。他说自己制瓷技艺的提高,离不开景德镇环境的滋养。
董全斌和景德镇的缘分源于2011年,当时的他还没辞去北京的工作。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的弟弟跟他说:“乐天集市特别好,把景德镇救活了。”董全斌起初并不相信,但当他来到集市,却发现雕塑瓷场的一方小小空地上,满满的都是各式摆摊的人。董全斌爱上了这里的氛围:开放的创作环境,自由贸易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凭借作品崭露头角。就这样,他决定留下来。从大城市搬到一座小城镇,董全斌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做了这个决定。搬家也很迅速,简单交接了工作,就举家迁移。
(c)
搬家到景德镇之后,董全斌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北京做设计时,需要接触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案子,好似始终生活在他人的要求里。“景德镇的日子更自主一点,也活得更本质一点。”董全斌这样形容道。
从零开始学习制瓷并不容易。来到景德镇的第一年,董全斌就烧了近两百窑,这相当于其他制瓷人十年的工作量。在如今的景德镇,从事陶瓷制作的生产厂家多达千家,算上各种家庭作坊足有上万。从宋代到清代,景德镇就是全国制瓷中心,“天下窑器之所聚”。因为规模够大,分工细致,制瓷的流程从来都不是秘密,所以每一道工序都有合适的师傅可请教。有些作坊里的小伙子可能不过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但他们修坯的手艺已经有十几二十年了,和他们探讨,甚至随意聊天的时候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是在其他地方做不到的。
董全斌留在景德镇的另一个原因是窑口众多,可以去市场上淘来很多经典的、传统的瓷片,看到它们的内部结构、胎土和拉坯的状态。董全斌非常看重这一点,初学时的他会天天摸着瓷片,摸得多了就会意识到,瓷片的重量、手感、质感,以及握手的尺寸合宜度,都对器具用来喝茶时的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时董全斌甚至会握着瓷片睡觉,直到第二天醒来时,手里还握着瓷片。
2-1-23 董全斌作品
董全斌制作的器物上的花纹都与植物有关,这源自他对自然的观察。一棵芭蕉的枯焦边,一株蒲公英的倒刺,都对他有所启发。他曾经制作过各式各样的瓷器组合,每一只都圆润无缺,但是,对自然的感受越深,董全斌越是发现之前追求的完美其实只是一种执念。他把含铁的釉料放在茶杯口,烧出的杯子有芭蕉叶枯焦的感觉(见对页图),这是故意保留的残破,也同时适应人们喝茶时的嘴唇触感。起初,购买者接受不了这种设计风格。慢慢地,大家越看越顺眼,甚至还有人指名要“有黑点的、口子敲得最厉害的一只”。
董全斌选择制作日用之器,他觉得日用之器和人们的关系最紧密,也是匠人制作艺术品的思想来源。要想评价董全斌的茶器,其实很简单,“好用好喝就是了”。由物及人,董全斌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自然而然简简单单就是了”。他用“醒梦如一”来解释自己理想的生活:“一生就这一件事,白天思考、晚上做梦都是这件事,就不用作计划,也不会去考究分寸了。其实这样的生活于我而言,是最理想、最简单的。”董全斌的瓷器里,就融入了这样一种简简单单而又充满专注力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