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姥被迫当演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写道具

五子牛和吴启都是文化人,都主攻历史剧方向。

尤其是五子牛,基本上就是历史专业户,现在因为孟德字画的原因,跑来担任这部剧实际上并不缺的监制。

“没问题,那就开始吧。”看着现在比五子牛还热心的吴启,孟德点点头,接着拿起刚才已经拿出的家伙事里的笔。

这一切转的太快,幸好五子牛即使回过神来,直接喊停:“等等,老吴,老曹,别急啊。”说着,捧出早已准

备好的好几个长盒。

“这是我准备的笔,都是朋友送的,你用这个吧,顺便挑一根,就当我们的回礼了。”老牛热情的同时还是个讲究人。

还有这好事?

要知道,他的家伙事,是从原身家里拿的,一般用来写年底春联的,全套买的时候貌似不过几十块。

这家伙,能处。

心中想着,孟德点点头,开始挑选,非常的专业。

嗯,人家准备的笔也很专业。

狼毫、羊毫、兼毫。

提笔、斗笔、屏笔。

长锋、中锋、短锋。

因为给剧组写字,工作量非常大,还有不同的字体和大小要求,所以孟德没必要只用一支笔死磕。

于是一番挑选后,他还选了一根属于自己的羊毫。

他用的最多的是行草,而羊毫最能写出那种飘逸感。

这顿时让五子牛忍不住眼角抽抽,一脸的肉疼。

因为孟德挑了他最珍贵的那根羊毫湖笔——据送礼的人透露,说是出自制笔大师之手。

最后,孟德收起羊毫,拿起一根狼兼毫,看向五子牛:“五导,既然笔都提供了,纸墨估计也备好了,就不耽

误了,开始吧。”

有机会看大家挥墨,五子牛也不心疼了,很快就把东西给准备妥当。

于是,孟德按照导演吴启的要求,仿柳如是的笔迹,开始写书法。

又因为这是纯道具,价格卡死了的原因,所以一丝难度都没有,比喝水都简单。

只见孟德漫不经心地提笔就写,一气呵成。

虽然孟德都连半成力都没用了,但毕竟是仿人家的嘛,没其神,但其型还是不缺的。

因此写出的字还是让人感到非常的赏心悦目,起码不是他们原来打算请的那些本地大师们可比的。

但最重要的孟德书写时,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气质和韵味,直接逼格拉满。

不管有没有文化的都能够清晰并深深感受到,并深深地道一句:卧槽!

与此同时,还能一边拿着剧本自己解读起来,主要是解读柳如是和钱谦益这两人。

这个两人是明朝人,孟德当年历史课时,老师也是提过几句这两人,不过没详细了解过。

但也是知道柳如是的死节和钱谦益那句出名的水太凉的,所以这部电影才叫《柳如是》。

同时通过剧本的解读,孟德发现,吴启在这部剧里头,多多少少还是美化了一下钱谦益的。

但也能理解,不然的话,这电影就没法拍了。

一句话概括就是:淡化悲剧,展现文化风情。

不然人长熟官方也不可能会大力支持了。

孟德写的第一篇,是柳如是的《河东君仿古真迹》。

真迹,据说现藏于米果弗利尔美术馆。

听到这里时,孟德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想起了那神州沉沦的百年,他本就是个愤青。

实际上,若不是现在情况不允许,得先想办法赚停留时间的话,他早就去欧美和小日子家一趟了。

幸好天龙世界那边,他早做好了规划,不管他还能不能回去,那些白皮猪和小日子没都难逃做苦力,榨干所有价值后,再到灭族的命运。

“好了,打完收工。”一个来小时后,本来那些本地大师,状态一直不变,都起码得写上一天的字,就被孟德写完。

“……嗯!?这么快!?”又过了近半分钟后,沉醉在孟德气场里五子牛和吴启两人才回过神来。

而后两人便迫不及待地和真迹照片对比了起来。

“好字!简直是一模一样……”

“师弟,你还差了点啊。真是可惜了,空有其形而无其神……老曹,这……”

吴启对书法的研究远比不上五子牛,人是真爱好。

“贪心了啊,我就收了十万,且本来就是做道具的,写成这样给你们,你们已经是赚大了好不好。”对此,孟德淡淡来了一句。

“唉……也对。”见此,五子牛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但马上又神色一变:“老曹,我们那两幅你应该不会这么敷衍吧?”

这话一落,旁边的吴启也是盯着孟德。

“放心,我这人一向是拿钱办事,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更何况还是这种说好了的。”孟德给了个安心丸。

“那就好。”五子牛松了口气,接着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手上还拿着一幅字:“对了,老曹,这些字,你不盖个章么?”

虽然是仿的,有形无神,但这字也很不错了,就是落款处空白如也,缺了个印章。

“那玩意,我原来的章不小心摔坏了,加上我也不想靠这吃饭,就一直没再弄,想要我盖章的话,就送我块好料和工具,我自己刻。”孟德撒了个谎。

原身有屁的印章啊,毛笔字也一般,更别说做画了。

倒是他在天龙世界的时候,上到穿到这里前寻到的,之前失传消失的和氏璧玉玺,下到随身小印章,大大小小的确也是有不少。

有自己刻的,也有同时代顶级名家篆刻的。

而印章,宋时文人墨客中流行的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必不可少的姓名印。

姓名印,顾名思义,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

它是取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书画艺术家。

因为姓名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一幅作品可以无款但不能少印,无印则不能称为完整作品。

第二种是字号印。

字号是古代文人的癖好,除了有一个正式姓名外,还要给自己起几个字、号或多个别号,以示风雅。

字号印起源于唐,从宋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如苏轼有“东坡居士”印,赵孟頫有“松雪道人”印,朱耷有“八大山人”印等。

最后一种是鉴藏印。

鉴赏收藏印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二字连珠印,今天在唐代御藏书画作品上即能见到,为鉴赏收藏印之起源。

其后是南唐的“建业文房之印”,宋太祖的“秘阁图之印”,宋徽宗的“大观”、“政和”、“宣和”印等。

文人艺术家有苏轼的“赵郡苏轼图籍”印,米芾的“米氏审定真迹”印等。

而到了元、明、清的鉴藏印更是兴盛,不计其数。

其中玩的最溜的就是十全老狗乾隆了。

什么东西他都要盖个戳,妃子的屁古可能都不放过,简直就是灾难。

孟德最常用的私印是“天山隐世”,最隐秘的私印则是“顶阳先生”。

“没为题,弄印的材料我帮你找,晚上就能搞定给你送过来!”闻言,五子牛大喜,急忙说道。

字画这玩意,有印和没印,逼格上真的是有些不同的。

五子牛已经想好了,包括还没影的那副高订在内,过后他都是要好好装裱起来,再挂到自家储藏室里。

他就好这口,好到了不务正业这种。

他家的别墅里,专门有一个大房间,挂满了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