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货公司:商业银行
银行与长凳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平时打交道最多的金融机构,莫过于商业银行了,大到住房抵押贷款,小到存取款、办理信用卡业务,都需要与商业银行交往。生活在城市里的老百姓,出门没多远,看到的银行储蓄所,可能比菜市场、理发店还多。
可是,今天金碧辉煌的银行大楼,却是从封建时代欧洲的街边小摊发展来的。银行的英文叫“bank”。它源于意大利语“banca”,其含义并非今天让人艳羡的银行,而是“长凳”。
这就让人纳闷了,银行怎么就跟长凳扯上关系了?
这得从银行的起源说起。随着交换的扩大,集市贸易就兴起了。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商人带着成色和重量都不相同的货币,交换会遇到困难。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他们就是早期的货币经营商。那些拥有军队的领主,常常打家劫舍,老百姓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当时,人们认为,只有在集市上,而且在集市贸易的时间,才是安全的。然而,通往集市的道路也不安全,抢劫商队的事件仍经常发生。为了防止被打劫,商人既不携带大笔现金去集市采购,卖掉东西后也不敢把现金随身带回。
于是,集市中就出现了专门替人代管货币、办理兑换的商人,他们坐在长凳上经营货币。一开始,他们只是鉴别货币的真伪和成色,做着货币兑换和保管的生意,而且要收保管费。这些货币经营者,被认为是近代银行的起源,所以在意大利语中,“银行”这个词的原意,就是长凳。
除了兑换货币,商人也会异地汇款,于是就有了汇票。一般认为,犹太商人在西欧封建社会集市发展的初期,就发明了汇票。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犹太人发明了汇票,使得贸易能够避免暴行,并且能够在各地维持下去。最富裕商人的财产都看不见了,又可以寄送到各地去,不留痕迹。”
时间一长,精明的货币经营商发现,存款的人并不会同时来取款,在他们的铺子里,总有相当一部分货币结存。他们就开始琢磨,如何将这些结存货币用作他途,以获取利润。他们灵机一动,终于发现,只留一部分货币在手里,将其余的借给那些需要周转的人,好像是一个发财的途径,他们就在代管货币、办理兑换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贷款,为应对商人取款而保留部分货币,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准备金”。
当然,把钱贷出去,是要收取利息的。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息收入,就得放出更多的款,这又得需要替人代管更多的货币。于是,为了争取更多代管的货币,他们不仅不再收取保管费,而且向存钱者支付一笔费用,原来的代管费就演变成了存款利息。至此,那些坐在长凳上经营货币的商人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并且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把吸收的货币贷出去是有风险的,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入不敷出。当那些存款者前来取款、货币经营商却无法兑付时,不免怒从心头起,将货币经营商摆在集市的长凳子给“砸”了,被砸了的货币经营商就这样“破产”了。这就是“破产”的英文是“bankrupt”的原因。我们今天所说的企业破产,其实最初是银行被“砸”了。不过,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企业破产屡见不鲜,却很少听说银行破产了。
从古罗马到中国
早在公元前352年,罗马人就开始使用支票,罗马银行家通过账簿和特殊记号,来记录信用关系的转移。罗马的法律体系高度发达,对借款人和贷款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实际上,当今世界通行的合同法,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归功于罗马法系。
在19世纪复兴运动之前,意大利虽然四分五裂,城邦割据,而且有些地方被当时的强国如西班牙所占领,但银行业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们一般认为,成立于1171年的威尼斯银行是现代银行业的先驱。几个世纪后,热那亚成立了圣乔治银行,它有500多位股东,由股东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当然,现在人们对中世纪意大利最熟知的,要数佛罗伦萨的美第奇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管理国库资金,还开发了为商人转移资金到其他城市去支付货款的系统,它于15世纪在安特卫普、日内瓦、里昂、罗马和伦敦等城市开设了分支机构,建立了国际化的经营网络。
后来,荷兰、英国和瑞典等国纷纷效仿意大利发展银行业。17世纪中叶,在伦敦伦巴第大街上,一些金匠、珠宝店可以托管经营资金,成为英国早期的银行业。18世纪,随着经济发展以及资本流转的加速,一些金铺开始向私人银行转变,金匠也摇身一变而成为银行家。英国在18世纪就有大大小小几百家银行,它们发挥着资金集散中心的作用,各行各业将闲散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银行又向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吃了利差,也为工业化之初的企业家提供了资金。
虽然美国将欧洲作为样板来建设银行体系,但最开始,美国的银行业并没有模仿英国,美国最接近银行的首次尝试是土地银行。美国现代银行业的开端,则以1782年在费城成立的北美银行为标志。北美银行的成功,群起而效仿,于是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形成了一股建立银行的浪潮。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称,银行“已被证明是促进贸易的最有力机器”。
1863年之前,美国所有银行都由其经营所在地的州银行委员会颁发执照。但许多州的监管十分松懈,经常有银行因欺诈和资本金短缺而破产。为了消除州立银行的弊端,1863年的《国民银行法》创建了联邦注册银行(称为“国民银行”)。由此,美国形成了双重银行体系:由联邦政府管理的全国性银行和由各州管理的州立银行。早期美国各州还颁布自己的法律,限制各州银行只能在本州经营。1927年的《麦克登法案》禁止银行跨州开办分支机构,直到1994年,这个法案才被废除。虽然美国的银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但它们很快构筑起了金融帝国,拥有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无可匹敌的金融力量。
虽然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很早就有商品交换,但中国并没有在交换中产生现代银行。直到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银行业才进入中国。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率先在我国香港和广州设立分行。随后,西方各国纷纷来华设立银行。直到1894年,中国才成立了第一家自办的银行——通商银行。在此之后,我国创设的银行才进入初步发展期,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成立。在清末10余年里,先后成立了32家华商银行。银行的纷纷设立,伴随着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迅速瓦解。不过,新中国成立后,撤销了原本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银行在中国一度销声匿迹。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才逐渐恢复商业银行体系。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主要由3个层次构成: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等。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原来叫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它们是1979年以后陆续恢复或分设的,在设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具有严格的业务分工:工商银行主要提供城市工商信贷业务;中国银行主要经营外汇业务;建设银行主要承担中长期贷款业务,以满足固定资产投资之需;农业银行以开展农村信贷业务为主。正因为如此,那时它们被称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它们的业务界限已被打破,外汇业务不只是中国银行的特权,工商银行也不再局限于为工商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在城市的霓虹灯下,到处挂着农业银行醒目的招牌。
迈入新千年后,中国开始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对它们进行财务重组、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又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本,使它们都成了上市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但国家仍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份制银行,它们现在是“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不再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通过募集股本发起设立的商业银行。它们在某个中心城市设立总行,然后在其他大中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招商银行总行在深圳,但你可持有它发行的一卡通到武汉或成都去取款(前提是卡上还有“钱”)。城市商业银行简称为“城商行”,它们有的已经成为公开上市的公众银行。一些地方政府也对辖区内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合并和重组,成立了规模较大的区域性银行,例如,徽商银行和江苏银行。与城商行相对应,还有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虽然它被贴上了“农村”的标签,但在北京、上海或深圳等现代化大都市,都有农商行。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开展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也闯入了传统的银行圈中,它们像是天外来客一样,吸引着人们的极大兴趣。最有名的,无疑是“微众银行”了。
银行是金融百货公司
虽然银行诞生之初,只是替人代管货币、办理兑换。但现在,银业务林林总总,经营范围极广,比如,证券保证金存管、销售各类理财产品、管理财富、帮助企业并购重组、替企事业单位代发工资,等等,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不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仍是银行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业务。
虽然银行业务范围甚广,但归纳起来,它们的基本职能无非有3个: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就是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充当将经济体系中的赤字与盈余部门联系起来的中介角色,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即便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银行仍然是最重要的资金媒介机构。中国的社会融资仍有超过80%来自银行贷款;即便在美国,企业融资中来自银行的贷款仍占相当一部分;德国和日本的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也在70%以上。尤其是,个人和中小企业,想要获取外部资金支持基本上只能靠银行。银行出于贷款本金安全的考虑,常常会提出诸多条件,尤其是,当一些借款者陷入经营困境后,银行最擅长的就是抽贷。打个比方,在有的借款者已快要倒下时,银行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会猛地将它踩在脚下。所以,人们常常抱怨,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这就难怪有人说,银行与企业也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借助如支票、汇票之类的工具,通过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办理货币结算和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普通人对银行的支付中介可能没有直接体会,因为我们没有个人支票,也不会借助银行汇票去购物。在移动支付兴起前,我们购物、消费,常用现金,或借助POS机刷卡转账。其实,转账支付就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借助了银行支付中介的职能,把我们账户里的钱转移给商家。移动支付工具出现后,人们连现金和银行卡也懒得带了,扫个二维码,就完成了支付,但企业间的大额交易,仍然需要借助银行转账或承兑汇票来完成。我们在上一章提到,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支付,它省却了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促进了长距离的大额贸易和资金转移,准确地说,这个功能就是由银行来完成的。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来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和创造购买力的过程。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最明显、独特的特征。
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企业从银行获得了10亿元贷款。它获得贷款后,会取走10亿元现金放在自家财务部吗?当然不会。这样做,既麻烦,也不安全。它会将获得的这笔贷款存在银行账户上。这样,它获得一笔贷款的同时,就会自动地增加相应的存款。注意,这笔存款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而“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所以叫“派生存款”。
我们已经知道,在统计上,存款是货币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也是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是故,商业银行又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但这并不是指它拥有开动印钞机的权力。企业可动用它的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去购买原材料、设备和支付工资等,所以,熊彼特讲,信用(贷)就是购买力的创造,于是,资金就像人体内的血液一样,进入了经济的循环流转过程。通过信贷创造新的购买力,唤醒了原来沉睡在企业仓库里的存货,要么进入生产过程,要么进入消费过程。
是否担心银行存款取不出来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存在银行的钱取不出来的糟心事。但在1933年以前,这在英国、美国是时有发生的。一旦有传言某银行无法兑付存款,存款者就会连夜跑到银行门口去排长队,纷纷提现。这就是挤兑。一旦在存款者中出现恐慌,存款者也不清楚到底哪家银行不能履约兑付存款,一家银行挤兑,可能造成众多银行挤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些本来状况较好的银行也就“躺着中枪”了,取款者太多而无力清偿,不得不破产。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中,美国有1万多家银行倒闭。
后来,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对美国金融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革,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建立新制度,防止一家银行倒闭或挤兑造成连锁性的恐慌。这就是存款保险,它是为银行经营不善或遇到流动性困境、无法满足存款者的取款需要而设立的保险制度。当时,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都必须进行存款保险。一旦银行倒闭或破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就替银行向存款者支付相应的金额。有了这个保险,就不必过于担忧在银行存款的安全性了。
在美国之后,其他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这个制度。中国也于2015年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若一家银行破产倒闭,无力清偿存款者,50万元以内的存款就由存款保险公司予以偿付,存款者是存款保险的受益人。普通人到银行去存款时,自然不会自己掏钱去买这个保险,而是由银行统一为存款者购买。比如,某银行倒闭了,不幸的是,你恰巧在它那里存了90万元,存款保险公司会为你偿付50万元,剩下的40万元存款就可能受到损失。所以,银行存款也并非100%安全。
在实践中,存款保险发挥了金融稳定器的功能,避免了大面积的银行挤兑。由于银行与存款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当有银行陷于困境的传言时,很容易波及其他原本健康的银行。这正如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说:“在挤满了人的戏院里,一根冒烟的火柴,就会引起一片混乱。”这一比喻完全适用于没有存款保险的银行体系。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大约每隔2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银行恐慌;在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平均每年约有600家银行倒闭,在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前,银行挤兑是常有发生的。
可见,存款保险是基于银行危机史的教训,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角度出发而建立的金融安全网。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存款保险就是提高人们对银行体系信心的一种手段。
事实证明,存款保险制度很好地起到了危机免疫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银行倒闭和挤兑,从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立之后,美国银行倒闭的数目平均每年不过10多家,即便是像2008年危机,美国银行业也没有遇到大麻烦。不得不说,存款保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央行的建立,没有阻止银行挤兑;而存款保险制度却让银行挤兑不再是常见的恐慌现象了,它就像在千千万万的互不相识的存款者之间,自动地建立了银行恐慌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