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另一面:贪婪与恶魔
虽然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多种职能,但金融也一直受到道德上的责难,在几乎所有文学作品中,金融家不是贪婪,就是冷酷,没有一点人道主义精神。在德莱塞的《金融家》中,柯帕乌就被比喻成冷血的蛇,总是潜伏着,伺机而动。在但丁的《神曲》中,那些放贷取息的人,被打入地狱的第7层。
马克思曾说:“产权以股票的形式存在,其流动和转移就是和股票市场对赌的结果,这个市场里大鱼吃小鱼,股票市场的恶狼吞掉所有小羊。”福勒在1870年的《华尔街10年》中,苛责地写道:“道德家和哲学家将华尔街视为赌场——不洁鸟类的牢笼,令人深恶痛绝之所。人们在这里从事可怕的交易,靠吸食他们朋友和邻居的鲜血而养得肥肥胖胖。”
尤其是,每当遇到金融危机时,就会唤起人们对金融贪婪的鞭挞。罗斯福就指责,大萧条是由“身居高位而缺乏信誉”的“骗子”造成的,他将责任笼统归咎于道德上的错误:全国范围内的贪婪。他说:“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向贪婪之神屈服过,投机的高额利润、不经过艰苦劳动就能暴富的事例诱使我们跨越了传统的障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直言:“金融本质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体系,也是不道德的,遵循市场规律不过成为掩盖一切错误的借口。”弗格森在《金钱关系》中引用屈斯蒂纳伯爵的话说:“他们是吸附在体制上的蚂蟥……吸取着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即便是对国债,孟德斯鸠和休谟也认为,国债扩张了懒散的食利者阶层。
金融和资本也更有可能成为非常时期人们激愤的对象。据弗格森所述,法国大革命前,巴黎革命者的重要口号中就有“反金融”。比如,科贝特在他的《骑马乡行记》中描写了英国农业在拿破仑战争造成的债务重负下苟延残喘,指责国家债务是“破坏法国的自由体制,压制英国的改革”,“债务,该死的债务,就像套在这个国家脖子上的重担”。弗格森接着说,资本就像“旋涡”,把穷人的钱卷入新财阀的腰包中。
不仅在法国革命中具有强烈的反金融倾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还发生过持续一年多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抗议者高喊,“我们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与腐败”。英国《独立报》更是评论道:“许多美国人现在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社会前进的方向存在根本性错误,并质疑经济体制似乎不再把果实平等地分配给社会广大阶层。”一场打着“要工作”口号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如期而至,而且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这股“怒气”很快传播到美国的其他城市。
愤怒归愤怒。“占领华尔街”运动无疾而终。运动平息后,人们还是惯常生活在金融的世界里。无论那些人对金融多么怀恨在心,他们最终会发现,人人都需要金融,社会离不开金融!
金融真可谓“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