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未来的企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引领全球的11家公司的时评及3大趋势

谷歌 从搜索后的世界到“搜索前”的世界

谷歌接下来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大到它连自己一直以来的主营业务“搜索”都放弃了。

现在,我们获取某些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互联网上搜索。但如果我们在进行搜索之前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何等便利呀!现在的谷歌致力于探索的,就是这样一个“搜索前”的世界。

比如说,有一位用户每周五傍晚都会上网搜索“西餐厅”,而谷歌掌握着这位用户搜索习惯的数据,于是它就能够根据这位用户的搜索习惯,在用户周五傍晚启动浏览器后,就自动向他推荐相应的西餐厅。

这项服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这种为用户提供“经过整理可以立刻使用的信息”的服务,正是谷歌当前的使命。

除了搜索业务,谷歌还在开展其他多项业务。其中有很多项业务内容,谷歌是通过并购的手段来实现的。“搜索前”业务的开展,需要其他多项业务加以配合。

迄今为止,谷歌并购的企业数已经达到200家以上,其并购金额超过3万亿日元。这些被收购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即它们大都是成长型企业。

例如2006年并购的油管(YouTube)。当时谷歌正准备推出跟油管类似的视频服务,但由于油管发展迅猛,对其进行并购显然比自主开发要划得来。当时的并购金额是16.5亿美元。后来正如大家预想的那样,被谷歌纳入麾下之后,油管以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

谷歌在对安卓进行并购时,也同样引发了轩然大波。当时谷歌预测到手机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应该也听说了苹果正在研发iPhone的消息,意识到如果再不有所行动,就会在与苹果的竞争中败北,所以才决定收购正在开发基础性技术和服务的安卓。

第一代iPhone推出的时间是2007年,而谷歌收购安卓的时间是2005年,从时间上来看,足见其有先见之明,且其开展业务的行动也十分迅速。我在谷歌任职的时间是2013~2017年,曾经参与过油管的相关业务,因此对谷歌在这方面的商业敏感度颇有体会。

对于其他提供搜索服务的企业,谷歌也进行了积极的并购。谷歌起步虽然比雅虎晚了3年,但还是成功超越了雅虎,掌握了搜索市场的主动权。此外,它还并购了主营广告业务的美国企业Applied Semantics,对广告业务加以强化,谷歌的业务也因此迅速拓展,不仅实现了盈利,搜索业务方面的市场份额也得以迅速增长。

近年来谷歌最引人注目的动作,就是对云服务及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展开积极的并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英国一家名为DeepMind的人工智能开发企业的并购。

谷歌试图建立这样一种机制,那就是用人工智能解析各项业务中收集的大数据,从而为每一位用户提供符合其偏好的个性化服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谷歌近年来的表现中略知一二。

另外,谷歌还有意将其业务范围拓展至自动驾驶领域。为此,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创建了一家名为Waymo的子公司,进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实验。

亚马逊 Alexa将走到室外,大街小巷到处都是Alexa的身影

当人们走在街上,Alexa将会成为主要会话对象

“Alexa,今天天气如何?”

目前,亚马逊的Alexa只能在室内环境使用。但在将来,Alexa及搭载Alexa系统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无疑会大放异彩。

在2020年1月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亚马逊展示了一款能够与加油站实现互联的Alexa产品。以前Alexa只能与室内的产品进行互联,此次的展示则将Alexa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室外。这说明亚马逊决意扩展其业务范围,从室内走向室外,进而与城市互联,并收集相关数据。

加油站搭载了Alexa系统之后,只要说一句“Alexa,帮我支付加油费用”,系统就会自动登录你的亚马逊账户并通过信用卡支付此次费用。今后,或许我们在支付停车费时也只需说一句话,就可以由Alexa代劳。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Alexa已经成了我们与城市进行交互的主角。绘制这张未来愿景蓝图的,正是亚马逊。

Alexa成了我们与城市进行交互的主角以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不仅是购物、搜索历史会被记录下来,就连我们跟Amazon Echo之间的对话,也会被当作数据保存下来。亚马逊会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诸如“某人会购买某种商品”等数据被Alexa记录下来以后,亚马逊就会向特定的人推荐特定的商品,同时也会精准地推送广告。

例如某人购买了印度旅行指南读物,由此可知他有很大概率会去印度旅行。因此,Alexa就会在他开始搜索去印度的航线、酒店及餐馆等信息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他推送相关信息了。

开展亚马逊保险业务,与既有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如前所述,亚马逊正试图将触角从零售业伸向各行各业。

最近,亚马逊还似乎有意将其触角伸向金融领域,如信贷、保险等行业。目前此项业务的对象仅限于小企业主,但相信终有一天,这项业务会向我们所有人开放。

我认为,亚马逊还会将人们的购物情况作为参考,提供信用评估服务。比如说一个人总是购买赌马杂志的话,就可以认为他存在无法及时还贷的风险。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购买关于如何节约开销或安全投资的书籍,并且在购物方面又非常节制而有规律的话,他的信用评估就会获得较高的分值。

在保险业务方面,J.P.摩根、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及亚马逊3家公司已经开展合作,为自己公司员工开展服务,今后可能将其范围逐渐扩展至所有人。随着可以收集人们健康信息的智能手环Halo Band的发售,其收集的相关信息极有可能被用于投保人员健康状况评估。

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物损保险,亚马逊都有意涉足。现在医疗保险的保险费对所有人都是同一价格。将来,亚马逊很有可能会针对经常运动、患病概率较低的人群适当降低保险费。在物损保险方面,亚马逊会为自家的商品提供保险服务。

创建于2015年的美国保险初创公司Lemonade也有类似的服务,其业绩对亚马逊的保险业务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虽然日本的家电仓储超市也提供类似的服务,但亚马逊的物损保险却可以做到更加细致入微,它的人工智能会根据以往的购买记录,对不同的客户及商品损坏情况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最合理的保险服务。

恪守“顾客至上”的信条

仔细观察亚马逊的动向,我们不难发现,一直以来它都将“顾客至上”的信条贯彻得十分彻底。亚马逊创建之初只是一家网络书店,但不久以后就开始经营其他商品,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家经营各种商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用“应有尽有”来形容亚马逊,可谓恰如其分。

从2003年开始,亚马逊构筑了AWS(Amazon Web Services)云系统。此时微软的Azure及谷歌的GCP(Google Cloud Platform)尚未普及,云服务的概念也尚未在日本得到充分的理解。

亚马逊构建云系统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因为云系统可以让网站的运行更加迅捷、高效。当初,AWS仅仅是一个公司内部的客户分析系统,如今,AWS已然成长为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的云系统。另外,在研发Alexa的过程中,AWS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用于识别并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音箱跟用于识别文本或图片的AI大不相同,因为研制智能音箱所需的科技水平与后者不可同日而语,它需要将以下两种信息的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对人发出的声波进行识别并转化成文字,然后对文本内容进行解析,再进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为了使Amazon Echo能进行如此复杂而规模庞大的运算,云服务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资源。

与云服务一样,亚马逊在智能音箱开发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可见亚马逊不但有先见之明,而且丝毫不缺乏直面风险的勇气。亚马逊对待新产品的态度是,10款新产品当中有一半能够开花结果就已经足够了,它的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曾在美国销售过一款名为Fire Phone的手机——在日本市场几乎不为人知,由于销量不佳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就停产了。

在日本,亚马逊非常善于取同行之长,补自己之短。亚马逊既是一家规模庞大的电商平台,同时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无论是从涉猎的广度,还是从产品数量来看,日本企业的科技力量根本无法与之同日而语。

在位于美国西雅图及硅谷帕洛阿尔托的亚马逊办公楼中,聚集着众多青年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云服务、人工智能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而与亚马逊从事相同研究的日本企业的研究所,其规模根本就无法与亚马逊的研究机构相提并论。如果你参观过亚马逊的这两处办公楼的话,就能立刻明白这一点。

从Dash Button中窥见亚马逊的愿景蓝图

亚马逊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与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贝索斯是工程师出身,自然会编写源代码。另一方面,作为经营者,他又有着“顾客至上”及“应有尽有”等明晰的愿景。为了实现这些愿景,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建设了完备的研发中心,并积极录用优秀的技术人员。

如果以“顾客至上”的视点去观察亚马逊的话,我们就能发现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包括操作在内,处处让人感受到速度与高效。很多购物网站强调品种繁多,试图让人产生一种在逛实体店铺的快感,它们除了有购物功能,还具备一定的娱乐性。

但亚马逊却非如此。它更注重的是短时、高效、轻松购物和迅速送达。因此网站一定要简单易用,拣货、装箱等作业自然也要尽量迅速快捷。

正是因为亚马逊的不懈努力,网购商品可以翌日送达的Amazon Prime会员服务应运而生。虽然现在亚马逊已经终止了Dash Button(只需按下商品上写有“Dash”的按钮便可一键购买洗涤剂等消耗品)服务,但可以说,它是亚马逊为了将自己的理念转化成现实所做的一个具体化的尝试。

就拿我之前说过的雅虎与谷歌来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也存在类似的区别。雅虎为了让自己的网站能够经久不衰,就在主页上加载了大量的信息,其中还包括不少广告。但谷歌的做法跟亚马逊不同,它力图让使用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谷歌的主页简洁得惊人,而且没有任何广告。

亚马逊接下来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有Amazon Echo这个界面接口和亚马逊保险(信贷)这两项内容,还有无人机送货及自动送货车。

脸书 与2万公里外的人对话时,对方仿佛就在眼前

脸书是由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上学期间创建的,其理念自创建以来从来不曾改变过,那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我们的办公室”。脸书将会构建一个新世界,届时即便对方身处地球另一面,我们也能轻松与之取得联系。

答卷就是脸书于2019年开始提供的Horizon服务。在Horizon的假想空间中,人们可以化身为“阿凡达”,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

近来,人们力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于是,脸书就成了人们所有生活的基点。脸书正在向成为一个超级应用努力。

从脸书对中国超级应用研发企业、东南亚版优步——Grab,以及腾讯公司开发的中国版LINE——微信(Wechat)表现出的极度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另外,脸书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出的虚拟货币——天秤币的日益普及,也是它正逐步实现自己愿景的明证。

如果扎克伯格当初的愿景成为现实的话,那么即便是没有银行账户的人之间也能够互相转账了。毕竟金钱上的联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

但现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银行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天秤币的普及屡屡受挫。今后脸书将如何应对,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脸书作为社交媒体领域的后起之秀,通过积极的并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一点与谷歌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也正因为如此,扎克伯格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项目抱着格外警惕的态度。这说明他对社交媒体行业的不确定性有着充分的了解。社交媒体业是一个变幻莫测的行业,这一点在日本社交媒体平台Mixi和GREE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跟自己的父辈使用同一种社交媒体,因此Mixi及GREE等老一代社交媒体将会逐渐被LINE及脸书等取代。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脸书用户的年龄层逐渐向中年人倾斜,而年轻人则认为父辈们在脸书等社交媒体上发表长篇大论的做法过于老套,所以他们当中更多人会选择诸如Snapchat、Instagram或TikTok等新社交媒体平台。

扎克伯格为了争取年轻用户,于2012年斥资约810亿日元收购了Instagram(照片墙)。当时的Instagram仅有13名员工,在日本几乎没有用户。由此可见扎克伯格是多么有先见之明了。再观此后Instagram用户的增长情况我们便可知晓,这是一桩何等重要的并购案。

此后,脸书仍然没有停下并购的脚步。它致力于即时信息功能的改进,并于2014年收购了欧洲从事即时通信程序研发的龙头企业WhatsApp。此次并购创下了脸书自创业以来的最高并购纪录,总金额约为2万亿日元。

WhatsApp跟LINE一样,是一款即时通信应用,虽说在日本用户很少,但在没有LINE的欧美,却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在英语圈,WhatsApp的用户已经超过10亿。脸书看中的正是这10亿用户。

我平时在美国生活,所以经常使用WhatsApp。它的部分功能类似于脸书Messenger,而且没有脸书账号的人也能正常使用。它用户众多,人们尤其喜欢在群聊的时候使用这款应用。

每次并购都能让脸书获得新的用户,经过数次并购之后,脸书在全球的用户已经达到26亿人之多。为了实现当初的理想,今后脸书仍然不会停止并购及开发新服务项目的脚步。

其中,脸书的Secret Crush功能成了素未谋面但却志趣相投的人互相联系的纽带,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大家提供交友机会。

脸书推出了很多项带有实验性质的服务,其中进展不顺利的服务会被立刻终止,因为在它的经营理念当中有“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这一条。它在脸书成长为大型企业后仍然得到贯彻执行,着实令人惊讶不已。

苹果 从视觉、听觉到嗅觉,人类所有感官都将被苹果征服

一切都以iPhone为中心

苹果已于2019年3月在美国发行了苹果信用卡Apple Card,正式涉足金融业。

由于苹果已经与万事达卡(MasterCard)结成合作伙伴关系,Apple Card作为信用卡使用起来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此外,Apple Card还加入了很多实用的功能,我试用后感觉非常方便,因此我相信,将来Apple Card一定会得到普及。

首先,它与Apple Pay是互通的。一般情况下单独使用Apple Pay会有1%的优惠,而通过iPhone内置的芯片与Apple Card并用的话,优惠幅度则可达到2%。如果是苹果的合作伙伴,那么优惠幅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例如在上述条件下使用优步时,优惠幅度就会高达3%。当然,购买苹果产品时的优惠幅度也是3%。

其次,iPhone内置的应用与Apple Wallet紧密结合,因此无须通过专门的财务应用进行统计,Apple Card的使用便已自动记录在案。与普通的财务应用有所不同的是,Apple Wallet会将餐费、交通费等不同消费项目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非常直观地告诉用户钱究竟都花在了哪里。

除此之外,苹果在设计方面总是会有独具匠心之处。AppleCard的设计风格不同于其他信用卡,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前卫而优雅。Apple Card由钛合金制成,不像其他信用卡那样将卡号印在卡上,给人一种高级的感觉。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就连信用卡公司的徽标都为迎合苹果的风格而做了优化。

在金融领域,苹果选择与该领域的优秀企业高盛联手。高盛也有意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高盛是一家对市场形势变化非常敏感的公司,最近致力于帮助科技型企业进入金融市场,以幕后工作者的身份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苹果一直给人擅长做硬件的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苹果决定涉足金融领域呢?当谜底揭开,苹果今后的战略意图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它想让iPhone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苹果原本是一家从事个人电脑研发业务的硬件公司。可自从iPhone问世之后,苹果毅然做出了让iPhone成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决定。实际上,现在苹果有一半以上的利润与iPhone有关。

由于iPhone的问世,苹果的总市值曾一度突破200万亿日元。但最近苹果的发展势头渐缓,原因是OPPO、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推出的高性能智能手机的价格仅为iPhone的一半左右,这让中国的iPhone用户纷纷转而使用它们的手机。

为了挽留iPhone用户,苹果推出了Apple Card。Apple Card颇具苹果风范,十分前卫,其精致程度远超其他公司的信用卡,充分彰显了苹果卓越的设计能力。这一切不禁让人猜测:苹果在研发Apple Card时,绝不仅仅是将它作为一种工具,而是要让用户体验到,只要将苹果的产品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苹果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愿景进行研发的。

苹果芯片的诞生

最近苹果致力研发的是关于人体感官的设备。无线耳机AirPods是跟听觉有关的产品,计划于2021年年底之前发布的增强现实(AR)眼镜Apple Glass,则是跟视觉有关的产品。照此来看,苹果推出的下一款产品恐怕就要与嗅觉有关了。

迄今为止,苹果在其设备中使用的半导体芯片都是其他公司的产品。但在2020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宣布,在未来的3年内,将会研发、生产出自己的芯片。

零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尤其是芯片的自主研发生产是大势所趋。谷歌为了提升人工智能的精确度,自主研发了一款名为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芯片。大型半导体厂商英伟达也有意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芯片。

自主研发、生产,并不是说所有零部件都是如此。比如说iPhone的核心部分在日本生产,但还是需要其他厂商的协作与配合。苹果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苹果芯片,还是会由苹果自主生产或合作生产,而且苹果似乎也非常愿意为其他企业供货。

苹果正采取以iPhone为核心的战略,从其他方面的动向中也可窥一斑。苹果在WWDC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整合性服务Apple One,新公布的Apple Fitness Plus也被捆绑于Apple One上。通过Apple Watch、Apple Fitness Plus可以分析使用者的睡眠情况,提供健康方面的建议。苹果正不断对这些应用加以改进,以回馈消费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远高于从前,这也是苹果在健康行业大力发展的原因之一。

与谷歌等企业相比,苹果在云服务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如果苹果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那么它与谷歌及亚马逊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于是苹果就试图趁着iPhone利润丰厚之际大力发展云服务及人工智能。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其以iPhone为核心的战略构想。

目前iPhone的利润率高达50%以上,如果能够借着推出新服务的契机扩大iPhone用户群体规模的话,那么苹果的利润将会非常可观。如此一来,苹果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的存在感亦将凸显出来。在我看来,苹果正在描绘着这样的一幅战略蓝图。

智能音箱的发售可以说正是苹果将这一战略付诸实施的明证。到目前为止,苹果的智能音箱除了音质比亚马逊和谷歌的同类产品稍显逊色,其他任何方面都足以让使用者心动不已。

除了这些,视频服务Apple TV+也是苹果以iPhone为中心战略的一环。

当下成长迅速的多是软件公司,因此硬件工程师大多无法在公司内发挥主导作用,郁郁不得志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但如果硬件工程师来到苹果的话,肯定会被优待。虽说苹果已经成为一家服务型企业,但它仍然没有丢掉一家硬件公司的自豪感。这也的确是苹果值得骄傲的地方和优势之所在。

网飞 为2亿人提供符合其偏好的视频服务

电影及电视剧随时变换剧情的时代

近5年来,网飞有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举措,那就是尽量为每一位观众提供符合其偏好的视频服务。

较之其他视频网站,网飞更注重的并非是视频内容有多么丰富多彩,而是如何才能让观众欣赏到更加个性化的视频节目。与其让观众在数以万计的视频当中找出自己想看的视频,倒不如优化算法,从一开始就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收到最适合自己的视频推送。

每个人的网飞主页面各不相同,相信用过网飞的读者都知道这一点。网飞会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爱好及观看历史等,像一位合格的侍酒师那样,为其推荐合适的视频节目。

视频的相关说明文字及音效等,也是针对每一位用户的情况精挑细选出来的。虽然亚马逊Prime Video也有个性化推荐服务,但跟网飞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到了2025年,个性化推送功能将会被进一步优化,在观看过程中,用户的倒回、暂停等行为都会被人工智能捕捉,并分析出该用户究竟对哪一个画面或场景感兴趣。比如说该用户要是对某一男演员出现的场景情有独钟的话,人工智能就会将这一情况导入数据库。

相信假以时日,网飞能够提供的服务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即便是同一部影视作品,非但不同观众看到的结局大相径庭,就连剧情的发展也各不相同。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首先要摄制基础剧本,由演员演绎,摄制流程也是一如既往。再在观众观看此作品时,通过摄像头及声音采集设备采集观众观看时的反应,并加以解析。

比如说什么场景会哭,什么场景会笑,还有什么场景下会是一副无聊的表情。人工智能通过分析观众的表情,根据其喜怒哀乐续写接下来的剧情。

虽然不知道将来人工智能究竟会进化到何种程度,但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图形将人的动作及面部表情如实表现出来。况且今后人们观赏视频将会以移动设备为主,因此图像细节没有必要做到细致入微。

在这个基础上,不同的观众看到的剧情肯定会不尽相同。如果有100万位观众,那么就会有100万种不同的情节。在不远的将来,这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如果将来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话,人们对话及交流的方式也一定会变得不同于以往。人们谈论的话题将不再是“今天看了某某剧”之类的,而会变成“你看到的某某剧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人们津津乐道的,将会是剧情的不同发展方向等。

或许演员们出镜的机会会因此而减少,演员的工作将会变成出演基础剧本或配音等。但每生成一部新的剧本,演员就能拿到出演费用,这倒是跟特许经营有几分相似之处。

亚马逊Prime Video与网飞的立足点不同

在日本,有亚马逊Prime Video、Hulu及其他很多家流媒体视频服务网站,而在美国则是网飞一家独大。在美国人看来,Prime Video纯属Amazon Prime的附属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网飞的服务质量是其他视频网站无法匹敌的。其次还在于,网飞会推出自己原创的节目。

虽说亚马逊Prime Video也会制作原创节目,但没有一部能够像网飞的《纸牌屋》(Houses of Card)那样反响强烈。而Hulu则以播放电视节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要合作伙伴是有线电视公司,与网飞的经营理念截然不同。

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网飞也将“为每一位观众提供符合其偏好的视频服务”的方针贯彻得非常彻底。它不会将在美国获得好评的视频直接推送给其他国家的观众,而是会与各国电视台及影视公司合作,首先了解该国民众喜欢什么样的视频内容,再在此基础上制作原创视频节目。网飞与日本富士电视台协力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双层公寓》就是成功的典范之一。

网飞现在的总市值约为20万亿日元。迪士尼的总市值大概也是20万亿日元,但迪士尼除了视频服务,其业务内容还包括主题乐园的运营。这样一比较,相信读者朋友们对网飞的实力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现在,网飞俨然已经成了一家以服务客户为己任的影视制作公司,但它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会继续在娱乐行业大步前行,还是会大力推行角色形象营销的商业模式呢?

我认为,无论是亚马逊Prime Video还是网飞,都会像迪士尼那样建设主题乐园,大力发展动画产业。对它们将来的动向,我会持续关注。

除了影视方面的动作,网飞还有一项举措非常值得人们关注,那就是通过5G网络对大数据加以充分利用。虽说网飞一直在利用大数据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但今后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庞大,网飞会利用这些数据制作出怎样的视频呢?

种种迹象表明,5G普及之后,网飞在日本的发展一定会更加引人注目。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基本上不看电视,而只用手机来观看视频了。

其实有些日本企业早已经洞察5G发展的趋势,KDDI就是其中之一。KDDI是第一个跟网飞取得联系,决定为手机用户提供网飞定向流量服务的通信公司。

微软 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王者

Microsoft 365是微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长期以来,微软一直以B2B商务领域的王者身份自居,今后它仍会延续当前的商业模式。而亚马逊及谷歌等竞争对手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B2C商务上。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微软还有意涉足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市场。

非政府机构的数据云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现在,各国政府的服务系统也出现了这种趋势。以前,政府各部门都是各自出资构建各自的系统,但最近这些系统的云端化初现端倪。实际上,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将一部分系统服务内容交由亚马逊负责。2020年秋,日本政府着手组建数据化厅筹备办公室,这是日本政府欲将其服务云端化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亚马逊与微软在政府机关系统服务领域互为竞争关系。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将构建政府系统服务的订单交给亚马逊;但在美国,亚马逊虽说在构建政府(美国国防部)云服务器最初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在最终竞标时还是被微软抢走了订单。

有人认为,贝索斯之所以会在竞争中失利,主要是因为他和时任总统特朗普交恶。但我认为,在政府核心系统服务的采购过程中,价格才是决定性因素。之后,贝索斯又瞄准了其竞争对手早已涉足的日本市场。

云计算系统的订单不仅仅只有操作系统,还包括各种其他必要的软件,可谓商机无限。云计算系统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无关系,微软早已经对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王者的地位虎视眈眈。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并不是只有亚马逊和微软两大巨头互相角逐。日本的系统服务商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攻防战。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着强烈承包意愿的日本系统服务商却只能够承揽一些与云服务及人工智能没有什么关联的业务,在这个领域缺乏绝对竞争力。

虽然微软现在的经营状态良好,但它也曾一度业绩凋敝不振。原因在于微软第二任总裁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对形势的误判。鲍尔默跟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是哈佛大学的同窗,且与盖茨同届,但他所学专业不是技术,而是商务。也正因为如此,他难以对将来科技产品的走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鲍尔默的失误一共有两次。一次是竞争对手们向用户提供免费的云服务如谷歌文档及OpenOffice等时,他却仍然坚持以售卖软件包的形式向Microsoft Office的用户收取费用。

之后他对移动终端的反应也慢了竞争对手一步。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问世之初,鲍尔默的态度是绝对不让微软的产品在智能手机上运行。他认为,微软的产品在电脑终端上运行就已经足够了,但没想到后来移动终端完全占据了主流地位。与此同时,云服务也逐渐兴起,电脑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实现了账号及文档的互通。这一切来得是那么迅速而又理所当然。

仓促之间,微软推出了搭载Windows系统的手机,但却为时已晚,因为此时用户已经纷纷弃微软而去了。

带领微软走出窘境的,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纳德拉一改鲍尔默时代固守B2B商务王者地位的方针,制定了新的服务方针: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电脑端,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能随时随地用上开放式的设备及软件。

纳德拉推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举措,就是开展订阅服务。也就是说,此前以每个10万日元左右销售的软件,今后将会以每年1万日元的价格与用户签订使用协议。如此一来,用户支付的金额跟以前虽然没有太大出入,但软件功能却能够常用常新,所以这项举措得到了用户的广泛支持。

随着微软的业绩及信誉不断攀升,不知不觉间,其股价也涨了近10倍,市值已超过100万亿日元。

从其业务上,我们也能看到微软从垄断帝国转变为开放式创新企业的决心。微软自主开发了Xbox游戏机,并且收购了《我的世界》及《辐射》的制作公司。近年,微软还与索尼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微软还开发了极具独创性的个人电脑Surface。本书序言中提到的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Hololens,也是微软正在着手开发的一个项目。微软还计划推出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双屏智能手机。

但凡力所能及之处皆尽力为之。可以说,微软这种经营策略,与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同时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务的亚马逊如出一辙。

我认为微软拥有极具价值的软件,这些软件必将在手机等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微软不沉迷于过去的辉煌,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展望未来的远见,同样也给了其他企业很大的启示。

特斯拉 不仅仅只卖电动汽车

比城市轨道交通快2倍、便宜40%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逐渐普及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出的超回路列车(Hyperloop)的构想,着实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的这个设想源于美国政府以高速铁道系统替换掉旧有的低速铁道系统的计划,当初计划使用的是磁悬浮列车。

现在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每小时500公里,十分惊人,甚至将来有望提速到现在的2倍,即每小时1000公里。这跟飞机的速度不相上下。

超回路列车的秘诀就在于其隧道式的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隧道,超回路列车的隧道就像是一条真空管道,能减少空气摩擦带来的阻力,提高车速。在2020年12月,超回路列车在美国内达华州已经首次进行了搭载乘客的测试。

如果超回路列车能够在东京和大阪之间所谓的“钱箱子线路”上建成通车的话,对于日本传统铁道公司来说,恐怕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吧。

退一步来讲,抛开超回路列车的影响不谈,未来的轨道交通业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出租车一旦普及开来,轨道交通的需求将会锐减。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从日本浦安到六本木乘坐轨道交通工具的话大约费时45分钟,票价为350日元。但如果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话,只需用时25分钟,花费210日元,人们乘车时无须走到车站,花的钱也比乘坐轨道交通少,而且行车路线是两点一线,不用任何操作,无人驾驶出租车就能带你到达想去的地方。有了无须忍受堵车之苦的无人驾驶专用线路,较之轨道交通,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自然要方便许多。

特斯拉并不仅仅是一家卖电动汽车的企业

特斯拉是一家卖电动汽车的企业,或许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我觉得,特斯拉绝不仅仅是卖电动汽车这么简单。特斯拉的CEO马斯克指出,特斯拉的使命是解决能源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及防止地球变暖等环境问题,而电动汽车只不过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罢了。

“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公司也要推出电动汽车。”很多汽车厂商生产电动汽车是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这种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

马斯克为了实现自己勾勒出的愿景蓝图,在电动汽车以外还推出了一项名为Powerwall的项目,特斯拉日本公司也于2020年正式启动了该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为用户安装光伏组件及为用户提供充电业务,此外还提供光伏组件的租赁业务。光伏组件的安装费用免费,每组光伏板的租金为5000日元,而平均每月发电量按照市价计算为6000日元,如此算来,每组光伏板每个月可为客户节省1000日元。

如果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力都用来给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的话,就解决了之前所说的能源问题。这个项目的初衷就在于此。

此外,针对交通拥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及额外能源消耗的问题,马斯克也开始积极着手解决。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马斯克的想法是,可以在地下挖掘隧道,借此来缓解交通拥堵。

马斯克生活在美国洛杉矶,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洛杉矶的交通拥堵现象特别严重。目前他的计划进展顺利,连接洛杉矶与另一个城市的隧道已经大体完工。隧道内修建了适合机动车通行的各种设施。人们只需通过类似电梯的设施将机动车移动至地下,然后把剩下的任务都交给自动驾驶,就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了。

多亏这条隧道,原先要花1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10分钟便可抵达,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该隧道由The Boring Company施工建造,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在网上搜索特斯拉电动汽车在这条隧道内行驶的视频。

埃隆·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制胜法宝

特斯拉的优势正是它的CEO马斯克。马斯克精通与科技相关的各个学科,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也十分了解,因此他非常清楚录用什么样的技术人员才最能发挥公司的实力。有很多曾经服务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政府部门的优秀人才不断被他纳入麾下。只要有实力、有干劲,马斯克就会把他们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从不介意他们的年龄。特斯拉现任首席财务官(CFO)就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特斯拉跟孙正义领导的软银有几分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采取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经营管理方式。

特斯拉的创始人其实不是马斯克。马斯克之所以能够入主特斯拉,完全是因为他在PayPal金融服务中的营利能力及高明的经营手法引起了当时特斯拉高层的注意。

作为硬件生产厂家,从规划、生产、销售到资金回笼,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经历资金回笼之前的各个流程时,厂家都会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入主特斯拉之后,马斯克在PayPal赚的100亿日元很快就见了底。

因此,马斯克决定实施一系列加快资金回笼的措施,除了加快工厂的自动化进程,他还计划推出减配车型,将当时价格为1000万日元的车型减配至500万日元。工厂的自动化改造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不过他没有放弃,而是住进了工厂,废寝忘食,竟然靠手工打造出了一款新的车型——Model 3。正是因为有了Model 3,特斯拉才得以进入快速成长期。

通过观察马斯克的所作所为,我们发现,与其说他是在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倒不如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他规划的愿景蓝图。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更加令人钦佩。

由于地球人口过多,人类将移民火星,而要前往火星,火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马斯克又创立了一家名为SpaceX的企业。当然,前往火星时使用的火箭也采用了类似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

汽车行业的领头羊

我也是特斯拉的车主,而车型就是前文介绍过的Model 3。如今Model 3的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Model 3的销量之所以如此惊人,首要原因在于该车型的理念与宣传都十分出色。此前的电动汽车都只是一味强调如何有利于环保,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在环保方面很出色,但除此之外,这款车还在节能、汽车性能及设计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通过实际驾乘特斯拉电动汽车就能感受到,首先,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观十分前卫,它的设计偏向运动车型;其次,就是它的性能卓越,尤其在加速的时候,燃油车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帅气、高性能、有利于环保,还有500万日元左右的价格。此前醉心于宝马、奔驰等高级进口车的年轻人大都被特斯拉的宣传口号所吸引,将自己的爱车换成了Model 3,与当初丰田普锐斯刚上市时,在美国热销的盛况一般无二。

跟当年丰田普锐斯刚刚上市时一样,好莱坞的名流们纷纷将自己的爱车换成了特斯拉电动汽车,这也是特斯拉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依靠这样的口碑传播,现在购买从预定到交车大概需要等待数月之久。

由于特斯拉从预定到交车需要等待数月的时间,所以我还买了一辆燃油车,因此我十分清楚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差别。特斯拉是如此舒适,以至于我对那辆燃油车彻底失去了兴趣。这几个月的等待并不白费。随着各国政府推行禁售燃油车计划,电动汽车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特斯拉的半自动驾驶功能也十分方便,虽说我的燃油车也具备此功能,但其精确度却不能与特斯拉相提并论。当我使用燃油车的半自动驾驶功能时,总是觉得不如特斯拉便于操作,虽说车子没有偏离道路,但能明显感觉出这一功能的灵活程度远不及特斯拉。

特斯拉半自动驾驶的灵活程度则与自己开车时一般无二,其灵活便捷不仅表现在方向盘的操纵上,就连踩油门和刹车的时机也恰到好处。因此我开特斯拉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总是会切换至半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后几乎不用进行任何操作,特斯拉就会帮我把车开到高速公路的出口。

为什么二者之间的差距会如此显著呢?根本原因在于特斯拉秉持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汽车厂商存在本质不同。传统汽车厂商的想法是在车辆上安装电脑来实现汽车的智能化,而特斯拉的想法却完全相反,它的做法是在电脑上装上车轮。

这样的设计理念决定了特斯拉在软件方面也十分优秀。特斯拉驾驶席周围根本就没有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触屏面板,车内设计也十分简洁,绝对没有一丝累赘,这一点倒是跟苹果的产品有几分相似之处。谷歌原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经有过这样一番发人深省的话:“汽车和电脑问世的顺序应该倒过来才对。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给电脑装上4个轮子才是最合理的。”实际上,特斯拉之所以能给人如此舒适的驾乘体验,就是因为它不是以机械的方式去控制油压,而是靠软件控制刹车等操作。

车体过于庞大或车主只是进行短时间驾驶的话,自动驾驶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也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特斯拉电动汽车在日本的普及率并不高。今后特斯拉会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Impossible Foods 让素食主义者也能体验到肉的口感

在美国有很多素食主义者,也有很多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准备的特殊菜单。素食主义者拒绝吃肉,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愿看到动物因此被杀。但其实他们也觉得肉的口感简直妙不可言。于是,能否生产出一种味道和口感都与真正的肉一般无二的替代品,就成了素食人群关注的焦点,而Impossible Foods就是一家能够生产肉类替代品的初创企业。

该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是大豆。只要实际品尝一下它的产品,我们就能发现这款人工肉的口感与真正的牛肉别无二致。人工肉不仅好吃,价格也低于真正的牛肉。除此以外,在饲育肉食牛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带来温室效应的气体甲烷,而人工肉在生产过程中则不会产生甲烷,因此大豆肉又是一种环保产品。

Impossible Foods的举动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它会引发食品行业的巨大变革。

大豆肉之所以价格低廉,根本原因是其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牛肉的生产成本。牛肉的生产周期,从牛犊到出栏最少需要3年,而Impossible Foods的产品原料则是大豆,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加工成成品。当然,生产大豆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比饲育肉牛的时间要短很多。

人工肉中没有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调味剂,而且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人工肉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现在除了Impossible Foods,还有一家名为Beyond Meat的企业也在生产人工肉。Beyond Meat已经上市,其股价涨势迅猛,目前市值已迫近70亿美元。

Impossible Foods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估值约为10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市场也给予了其极高的评价。

除了人工牛肉,Impossible Foods很有可能还会生产其他的人工肉。现在该企业已经开始生产人工猪肉,并宣布将会推出人工猪肉制作的炸猪排。我相信,Impossible Foods以后一定会开发出人工鸡肉、人工金枪鱼肉等产品。

随着Impossible Foods不断发展壮大,肉制品深加工企业、生猪生牛饲养企业及渔业等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进一步来讲,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也一定会受到波及。总之,Impossible Foods一定会引发一场食品行业的变革。

在红酒及威士忌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企业。其中我最看好一家名为Glyph的初创企业。生产红酒及威士忌时,通常需要贮藏一段时间,才会使酒味变得更加回味悠长,Glyph正试图使用科技手段来解决酒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发酵的问题。

我也喝过Glyph的产品,说实话,味道其实并不怎么样。回顾Impossible Foods的成长历程,其创业之初的产品也远不如现在这么好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年之后,Glyph很有可能会跟随Impossible Foods的步伐,能够在30分钟之内就生产出30年陈酿威士忌。大概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日本企业三得利曾经筹划要对Glyph实施并购。

Robinhood 第一家免交易手续费的网络券商:让投资的门槛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让金融科技业发生剧变的“独角兽”企业

Robinhood是由美国的保加利亚第二代移民、斯坦福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弗拉德·特内夫(Vlad Tenev)及印度第二代移民拜住·巴特(Baiju Bhatt)于2013年共同创建的网络券商。投资者可使用与公司名同名的App进行投资。

有“金融科技业一流‘独角兽’企业”之称的Robinhood,推出了“免交易手续费”的政策。这一举措无疑是创新性的,在当时绝无仅有,吸引了不少十几二十岁、没有丝毫投资经验的富裕阶层子弟入场投资。

操作简单是Robinhood最大的特色。使用Robinhood App进行投资操作跟用智能手机玩免费游戏时的感觉差不多。它不仅免除了交易费用,为了吸引用户,它还决定向每一位用户赠送1股特斯拉的股票(当时市值约为每股1740元)。这一举措让Robinhood的用户呈爆炸态势增长。

如此具有创新性的举措也让金融科技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obinhood的飞速成长让美国最大规模的网络券商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产生了危机感,并于2019年10月宣布免除交易手续费。继嘉信理财之后,其他网络券商如E*TRADE、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德美利证券(TD Ameritrade)等网络券商纷纷效仿,宣布免除交易手续费。

区区一家公司的一次创新,就改变了整个行业惯例,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剧变。现在美国的年轻人就像玩游戏一样,通过使用Robinhood使自己的资产不断增加。相信在未来的5年内,这股投资的热潮也会在日本兴起。

迄今为止,证券交易途径有两种:亲自去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或通过网络券商进行交易。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自然比面对面交易方便不少,但注册时往往要填写、邮寄合同及申请表等文件,手续极为烦琐。

Robinhood则省去了这些烦琐的过程,只需在智能手机上就能完成所有的手续。不仅如此,服务正式开始后,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交易及结算。

由于Robinhood是一款手机专用App,而且从开发阶段就针对手机用户进行优化,所以即便其他网络券商也推出手机应用,但使用方便程度与Robinhood相比较也会有天壤之别。进行实际操作是感受其便捷程度的最佳途径。Robinhood的用户界面(UI)十分简洁,按键操作也简明顺畅,就像我之前反复强调的那样,人们在通过这款App投资时,就跟玩游戏时的感觉差不多。

Robinhood还支持数字货币交易,跟其他交易一样,数字货币交易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因此喜欢新鲜事物的人非常喜欢Robinhood。

Robinhood是靠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的

Robinhood的服务基本上是免费的,如果不开通某些细节性的服务的话,几乎不会产生费用。Robinhood付费会员的人数仅为用户总数的10%左右,而且内植广告也不是很多,它究竟是靠什么实现盈利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多数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呢?

这全是因为Robinhood的交易策略配置得当。

比如说,我通过证券交易平台购买特斯拉的股票,一般的证券公司肯定会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等大交易所购买,但Robinhood却并非如此,它会从摩根士丹利或高盛那里购买。而摩根士丹利或高盛出手部分股票后,会付给Robinhood相应的费用。它采用的就是这种商业模式。

Robinhood还发行了借记卡,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将来它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现在美国人几乎不使用现金,他们甚至不必办理银行卡,只要登录Robinhood就可以购物了。我认为,为了能够向人们提供支付类服务,Robinhood下一步会收购支付服务提供商或逐步拓展相关业务。

日本尚未出现类似的金融服务,因此Robinhood极有可能不失时机地登陆日本。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类似,此类服务拥有绝对的发展空间。但如果Robinhood登陆日本的话,日本本土的大型证券商一定也会开展此类服务。如此一来,Robinhood必然会在自己的传统业务上遭遇劲敌,所以它可能会在是否进军日本市场的问题上踌躇。

日本的资产管理科技服务公司WealthNavi及THEO等公司虽然启用了智能投资顾问,实现了投资理财的自动化,但由于提供的是收费服务,不同于Robinhood的免费服务。因此,Robinhood能否登陆日本、如果登陆日本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业务,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性问题。

CrowdStrike 开启1亿人居家办公的新时代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能够实现居家办公呢?设施相对完善的大企业还好说,但多数企业无力构建VPN(虚拟专用网络),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病毒防御能力,网络安全情况着实堪忧,无奈之下其员工只能前往公司办公。现状就是如此。

能够解决网络安全方面企业瓶颈的,目前只有CrowdStrike。导入CrowdStrike系统之后,企业就可以放心地让员工把电脑带回家了。如此一来,实现“1亿人居家办公”指日可待。

VPN及杀毒软件是网络防火墙的组成部分。当下,依靠网络防火墙来保障网络安全是业界的共识。

随着远程办公的不断普及,远程办公手段也从以前单一的电脑办公逐渐演化为使用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多设备办公,防火墙之类的安全措施渐渐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了。进行远程办公要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即便软件会经常更新,但其能够提供的保护毕竟有限。

CrowdStrike保障远程办公网络安全的构想是这样的:传统杀毒软件并不是针对我们现在的网络环境而研发的,既然如今我们的设备几乎无时无刻都处于联网状态,那么为什么不通过云服务来保障网络安全呢?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CrowdStrike会无时无刻地对用户的在线状态进行甄别,当CrowdStrike的云服务器认为某款软件需要进行安全更新时,就会立刻为其进行更新。如此一来,以前公司内外之间的网络壁垒便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相信将来,CrowdStrike还会将指纹认证等物理安全措施导入到其服务当中。

这样,使用私人电脑及智能手机办公时的安全问题就全都迎刃而解了。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办公设备)也就成为可能。

能够使用自己惯用的设备办公,对于员工来说,带来的是工作效率提升的好处;对于企业而言,除了可以削减经费支出,也可以不必分神去管理分配给员工的电脑了。

其实利用云服务器监测终端设备状态的做法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拥有此项技术的公司却没有几家。而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客户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有这种需求,能够想到提供此类服务的企业也屈指可数。CrowdStrike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它把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所有企业都可以订阅这种服务,需要的只是一台电脑和每月900日元的订阅费用。也就是说,即便是资金极为匮乏的中小微企业,也能使用这种服务。

1分钟发现病毒,10分钟分析完毕,60分钟完成修复

CrowdStrike的创始人是一名工程师,曾经在迈克菲(McAfee)任首席技术官(CTO)之职。大概是因为在迈克菲任职时就已经意识到传统杀毒软件的局限性,所以他才决心从零开始创建新架构吧。他的举动可谓是突破行业藩篱的创新。

远程办公的兴起加速了CrowdStrike的普及。很多美国人放弃了使用已久的传统安全软件,转而使用CrowdStrike,这种现象在远程办公盛行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18年CrowdStrike上市,现在其总市值约为5万亿日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令其企业价值倍增。

CrowdStrike已经进入日本市场,索尼、竹中工务店及万代南梦宫娱乐都已计划逐步导入CrowdStrike系统。

CrowdStrike查杀病毒的速度颠覆了人们对杀毒软件的认知,使用CrowdStrike系统,只需一天的时间便可完成整个病毒查杀的过程。它推出了“1-10-60”标准,即CrowdStrike系统可以在1分钟之内发现病毒,在10分钟之内完成对该病毒的分析,并在60分钟之内处置完毕。

无疑,安全软件的云端化将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而CrowdStrike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安全软件与黑客之间的较量从来不曾停息过。CrowdStrike已经发展壮大,而且今后肯定会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但2025年的安全软件究竟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我实在无法想象。CrowdStrike作为一家有远见的网络安全服务商,正致力于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安全进程自动化问题。也就是说,今后它依然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Shopify 10万亿日元规模的初创企业,力压亚马逊和日本乐天

在风险投资界,Shopify算得上是一家知名初创企业,但在日本却鲜为人知。

Shopify的主要业务是研发和帮助其他企业运营购物网站,具体包括网页制作、结算机制调整、销售情况分析及其他相关内容。企业想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是行不通的,但现在一切都可以由Shopify代劳,企业方面需要准备的只有电脑及需要上传的图片等。

这一商业模式决定了行业内部必然会有很多竞争对手,但如果特点鲜明的话,例如,使用手机端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那么这家公司就能够迅速成长起来。Shopify最初创立于加拿大,现在在美国及欧洲各国也设立了分支机构。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政府号召人们尽量减少外出,这使得Shopify的业务量有所增长。

随着Shopify的崛起,很多企业开始脱离亚马逊及日本乐天等大型电商平台,比如路易威登及迪士尼等已经宣布终止与亚马逊的合作,转而与Shopify合作,借以进一步充实自家的电子商务网站。

Shopify现在的总市值约为1800亿美元。而本田等传统日本企业的市值约为5万亿日元(约441亿美元),仅为Shopify的1/4左右。Shopify的市值已经超过三菱商事及软银集团,对于一家2004年创业的初创企业而言,能够发展到如此规模,着实不易。

Shopify已经与世界规模最大、销售额世界第一的连锁超市沃尔玛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沃尔玛2018年度的总销售额为56万亿日元,几乎全部都是实体店铺的销售额。我认为,此次合作中沃尔玛应该居主导地位,目的是与亚马逊相抗衡。

诸如此类的合作应该不会仅此一次,今后一定还有其他企业跟Shopify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此类合作将加快Shopify的成长步伐。至于它会发展壮大到什么程度,我们拭目以待。

在日本,像Shopify这样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与日俱增,但像Shopify一样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且颇受欢迎的企业,仅有BASE一家而已。

BASE也跟Shopify一样,选择了跟日本的超市联手。还有一点跟Shopify很像的是,它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其总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日元。到2025年,它们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我会对照Shopify的情况,对其保持关注。

那么,Shopify会进军日本吗?沃尔玛是西友百货的股东,Shopify很可能会趁与沃尔玛合作之机进军日本,但为西友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却又是亚马逊。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着实值得我们关注。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到了2025年,Shopify不仅可能会与西友百货构建起电商平台,更有可能成为构建日本电商平台的领军企业。从现在的形势判断,上述推测极有可能变成现实。

趋势1 行业壁垒的崩塌及企业集团化的卷土重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掌握了将来5年内对全球经济影响力巨大的11家企业的大体情况。结合这11家公司的动向,我认为将来全球经济会有三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行业壁垒的崩塌及企业集团化的卷土重来”。简而言之,就是将来的企业会像以前的大财团一样从事跨行业经营,这会使得企业的规模日渐庞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将从某项业务中获取的数据及经验应用于其他项目,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说起综合性企业,估计老一代人都会想起通用电气(GE)、索尼等企业,而且对它们的发展历程耳熟能详。这些企业无一不是靠生产硬件产品起家,后来又涉足软件、金融、房地产乃至娱乐等行业,直到今天在发展的道路上屡屡受阻,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增长了。

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觉得企业的集团化是垄断,是罪恶,但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如今的“集团化”与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化有所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化指的是,企业将在某一行业积累的资本运用到其他行业上,即以分散投资思维经营,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在决策时还要考虑当时什么行业能够盈利,这有点像风险投资。

而前文所提及的11家企业的集团化,所有项目都跟数据紧密相关。虽然它们的经营项目涉及多个行业,但它们在多个行业中使用的,是同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现在的集团化与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化的区别不止于此。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化是从硬件领域向软件领域扩张,而现在的集团化则正好相反,是从软件领域向硬件领域扩张。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紧锣密鼓的并购总是不可避免的。谷歌在增强自身移动通信方面的实力时对摩托罗拉发起的并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日本企业多以硬件厂商为主。在这样的世界经济大格局下,日本企业恐怕很难实现快速成长。

那么,硬件生产商无法收购软件公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原因让软件公司能够轻易突破行业壁垒的阻隔呢?

确切来说,硬件生产商并不是无法收购软件公司,关键在于即便它们完成了对软件公司的并购,也会出现很多隐忧。硬件生产商的管理层丝毫不了解被纳入麾下的软件公司的技术及技术人员的情况,因此难免会出现优秀人才不断流失的情况。

而软件公司对硬件生产商发起并购,其目的多在于获得硬件厂商的专利及知识产权。拿前面提到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来说,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之后,谷歌便解散了其大部分机构,而只保留了跟专利有关的部门。这种现象在从前的企业集团化过程中极为罕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软件公司能够轻易突破行业的壁垒呢?

秘密就在于云服务和订阅服务的兴起。

这两点是软件公司能够轻易突破行业壁垒的主要原因。

所有软件都需要有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的支持才能运行,因此即便开发出优秀的软件,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没有性能优异的硬件的话,这款软件产品也无法普及,所以硬件可以说是软件的依托。

但是,云计算的出现,使得软件的运行不再过分依赖电脑及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性能。也就是说,硬件的使命将不再是进行复杂的运算,而只需将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便可。如此一来,硬件的性能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可以说,云计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只需接入互联网,就可以涉足任何行业的时代。

智能音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向智能音箱发出声音指令时,终端设备(硬件)其实只负责处理很小一部分的信息,我们的声音通过互联网传至云服务器,经过AI的分析后又将指令传回至智能音箱。说得极端一点,智能音箱只不过是一个盒子罢了。

今后,将会出现软件公司不断突破行业的壁垒,从而呈现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就是说,今后只从事某一单一行业的企业,将极有可能被上述11家企业所淘汰或吞并。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那就是上述11家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领跑整个行业的同时,其自身也会不断朝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如此一来,它们的优势将会越发明显。

趋势2 关键不在于硬件或软件,而在于“体验”

还有很多企业同样拥有开创未来的实力。它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行业壁垒,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它们的思维当中,硬件跟软件根本就没有本质性区别。

它们注重的是使命和理念。

比如亚马逊始终坚持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它非常注重顾客的购物体验,服务质量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例如,我们正在亚马逊上购物时,系统自动向我们推荐了包子,这是亚马逊根据我们经常在便利店购买包子的行为而自动推荐的。但一个劲儿向顾客推荐包子的话,很难算得上是让顾客享受到了美妙的购物体验,所以亚马逊还会根据数据库中顾客的其他行为,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总之,它时刻想着的就是如何才能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当成大数据来使用,或许有些人会因为这种情况而十分不悦,但如果只要同意提供数据,购物就能享受10%优惠的话,那就可以考虑了。何况,这些数据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不会外泄。商家收集到的数据越多、越完善,就能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关于数据的问题,本书后文还会详述,但有这么多的实际好处,还有保密协议作为保障,应该有很多人会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吧。

就在不久以前,人们还对性能优越的硬件趋之若鹜,都想把高品质的软件安装到自己的设备上,那时顾客对企业的要求不外乎如此,但在将来,顾客追求的无疑是好的使用体验。

谷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将以增强用户体验为主。前文“搜索前的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一事实。现阶段谷歌的任务和目标是让使用者在输入关键词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搜索结果。

到了2025年,相信谷歌还会更进一步。通过对使用者的个人情况及搜索历史等数据进行分析,说得夸张一点,只要使用者一打开谷歌的主页,他想要搜索的内容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再说在数据的应用方面,只要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个人使用的话,就不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当我正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谷歌宣布说只收集用户最近一年半的数据。人的喜好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大概谷歌认为只收集最近一年半的数据,就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了吧。

对于用户来说,看到谷歌能够如此开诚布公,拒绝向其提供数据的人数应该也会有所减少。一旦人们享受过最上乘的服务,恐怕就会对如此便捷的生活体验难以割舍了。

将来,这11家企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趋势3 掌握数据就等于掌控未来

亚马逊是出于何种目的而开设了没有实体收银台的无人商店Amazon Go呢?除了在购物网站上收集信息,它还想深入人们生活中收集相关信息。其中不仅包括人们在Amazon Go的消费轨迹,还包括我们驾车、乘坐轨道交通工具时的情况,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无数个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接点。

其实不仅仅是亚马逊,随着行业壁垒的崩塌,将来的企业都会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随着硬件及软件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服务和体验将会成为企业在发展时关注的焦点。

要想顺应时代潮流,就一定要尽可能收集各行各业,尤其是本行业的相关数据。没有数据的支撑,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正因为如此,各大企业才会拼命收集数据,并迫不及待地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

例如,亚马逊早已开发出能够自动收集数以亿计客户信息的算法,而且还开发出了能够自动将收集到的数据加以运用的系统。前文介绍的Alex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已经宣布决定让Alexa走向室外。现在很多业务都是通过Alexa运行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让顾客感觉更加方便,同时也能节省人工开支,而另一个隐藏的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收集顾客的行为信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将不再是人类,而是Alexa。

未来,集团化是大势所趋,任何一种数据对于企业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现在看来派不上什么用场的,或看似跟公司业务没有什么关联的数据,也是如此。就像是刑警在侦破案件时不放过任何线索一样。在微观经济学中,这被称为“信号传递模型”,该模型的提出者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还凭借这一理论成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喜欢或讨厌什么食物、头发的颜色、头发是多是少、是否喜欢小动物、是否饲养猫狗等宠物、每天出去散几次步等,都有可能会是有用的信息。比如说,某企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某位客户对信托投资非常感兴趣,与其盲目地把精力放在对投资没兴趣的人身上,倒不如先找出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再有的放矢,这样签约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像这样在集团内部实现数据共享,尽一切可能有效利用数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整体收益率才会不断攀升。这一切的运作在将来都会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以前也有些企业动过对数据善加利用的念头,但却由于隐私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没能实现。现在有了云服务,在众多数据专家的努力下,这一构想终于成了现实。

另外,由于企业的集团化,数据调用方面的顾虑也不复存在了。数据灵活运用带来的协和效应将会成为人们今后关注的焦点,而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则极有可能被上述11家企业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