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高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建立“灵感与素材本”

为了更好地把阅读所学和生活体验留存下来,我一直有建立“灵感与素材本”的习惯,并且实时更新和复习。

上面说到,一个人必须先有观点,才能顺畅下笔。即便是妇孺皆知的大作家,也并非随时随地就能妙笔生花。

巴金先生就曾回忆,他有几次被编辑催稿,逼得没办法,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写了又涂,涂了再写,最后一句都没写完,桌上稿纸和脑中想法一片空白。

正如盖楼先得有图纸、旅行先得有路线,灵感与素材对写作也是缺一不可的。那么要如何实时捕捉、不断积累这些“原料”呢?“素材与灵感本”就能派上用场。

灵感,总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来,所谓“灵感乍现”,可能出现在窗外飘落的黄叶上,可能出现在和好友聊天的一句玩笑里,也可能乍现于洗澡时水温由冷变热的瞬间——嗯,我就经常在洗澡时和妙不可言的灵感邂逅,有几次甚至都激动得冲出浴室,风驰电掣般记下灵感,生怕它转瞬即逝。

我会把对待灵感的态度总结成五个字——“时刻准备着”。灵感不期而至时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它将“永驻心间”。相反,日常生活里的纷繁事务都可能干扰灵感停留,导致灵感和我们一期一会,再也不见。

在书包或书房里常备一个“灵感与素材本”,我们就有机会延长灵感的生命,让灵感成为新作文的创作来源。如何使用这个本子?使用方法并不存在任何条框规则,也不必讲究形式,只要能以自己看得懂、用着顺手、方便查看的方式及时把灵感记录下来就很好。

“素材”又是什么呢?不期而遇的灵感实际上是素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日常阅读和生活体验中学到的知识、看到的风景,都可以是写文章时的极佳原材料。

连文坛大家们也证明了“随时记下灵感”的奇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就曾提到,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诞生于梦境。

“那时候,我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一天早晨,在起床号没有吹响之前,我看到一片很大的萝卜地,萝卜地中间有一个草棚。红日初升,天地间一片辉煌。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走过来,她手里举着一柄鱼叉,鱼叉上叉着一个闪闪发光的、似乎还透着明的红萝卜……”

这个梦让莫言激动不已,他立马就下床奋笔疾书,只用短短一周就完成了小说初稿。

如果莫言轻易忽略了这些灵感,文坛大概就会损失多部佳作吧!

在这里也和同学们分享我的写作“灵感与素材本”。正如上面所述,我的记录丝毫不讲求工整格式,中英混搭,看上去甚至有些杂乱。但只要能把随时随地遇见的灵感和素材保存下来,就达到了使用这个本子的目的。

在通过“灵感与素材本”增加写作原材料的同时,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勤加练笔,从而尽快从量变到质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