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场太险恶,所以需要心理学:学校不会教,但不懂很吃亏的人际周旋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相信上司的判断力

心理学家布里丹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出现那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

布里丹是巴黎大学教授,由于他证明了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而名声大噪。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布里丹养了一头小驴,他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养,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好心的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

可是想不到的是,毛驴站在两堆数量、品质和与牠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反而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去吃草料,而是左右为难。牠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考虑数量,一会考虑品质,一会分析颜色,一会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非常的痛苦。

这个故事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因为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经常面临著种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有一句话叫“少则得,多则惑”,人们在有很多选择的时候,都希望得到最佳利益的抉择,所以就会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真实的情况是,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人们去反复思考,最重要的是当机立断,迅速决策。如果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大家一致以为,上司于正林只是一个有钱的“庸人”。他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外聘总监,据说在商场打拼多年。照理说,员工本来是很佩服他的,可是随著接触增多,员工们发现关于房地产的分析,很多的知识于正林都不懂,当员工向于正林汇报的时候,于正林根本就不会仔细研究员工递交的资料,也从不检查公司财务做的帐目。

还有,有大客户看房子的时候,客户提问的问题都很专业,于正林经常都是让手下的得力人员去回答问题。直到要决定生意是否成交,于正林才会出马决定。财大气粗、给出优厚条件的客户,于正林未必会和他签约;而有的客户,大家觉得给出的条件一般,于正林反而会去签约。

于是,员工们最不明白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样的“庸人”可以坐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大家费解。

公司拿出了一笔资金投入一片地产,根据辛辛苦苦的分析和严谨的推论,大家一致认为选择A地区,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可是于正林就看中了B地区。大家一考察,发现B地区人口稀少,房地产发展机会渺茫,房子建好了也可能没人来住。

但是于正林决议投资B地区。他认为B地区有著天然的优势,很多都市的人们都厌倦了都市里的喧嚣和忙碌,一定会喜欢在B地区安置生活。

各有利弊,大家争议了很久,但是因为A,B地区都有客户竞争,于是于正林毫不犹豫的决定投资B地区,这让大家非常气愤,觉得于正林一意孤行。后来,甚至有几个专业知识特别丰富,早就瞧不起于正林的人干脆辞职。

于正林很平静的给员工办理了离职手续,用上司的魄力面对这样的一个状态。他在开会的时候,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他告诉大家,他敢于有这样的判断,也敢于承担任何后果,他本人不愿意多解释,因为在成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枉费心思。

果然,过了不到一年,形势发生了逆转,随著经济走向,为了迎合都市人的生活,于正林在B地区开发了农家乐,越办越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由于B地区是低投入、高收入,收入就远远超过了投资A地区的收益,让曾经质疑的人刮目相看。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错的人是自己,庸人也只是自己!上司之所以成为上司,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面对两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有决断的勇气、高瞻远瞩的眼光!

在职场中,有不少人抱怨上司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上司的能力并不强,只是机遇好,或者一些别的原因,才让专业知识不强的他坐在了一个比自己高的位置。

事实果然这样吗?很多时候,上司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不需要有多强的专业知识,因为他不是某个专业的技术员。他是要懂得统筹安排、懂得决策,并且要为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最终承担责任的人。

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一个上司,专业知识很强,但是本身特别没有主意,做事情也怕担责任,比员工还害怕承担后果,员工问什么的时候,他只会说“等我再找上级批示,然后回复你”。这样的“人才”上司会比误以为“庸才”的上司更让人烦闷。

这就是说,只要能够对一件事情敢于决策,他就超过了一般员工做事情的衡量和勇气。况且,对于个人来讲,你可以选择公司,但是上司是流动的,你不能选择你的上司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