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主体
(一)案例背景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诚信看作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信”与“仁、义、礼、智”被合称为“五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这是古人做人行事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贯穿于中华民族道德的发展之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依靠传统血缘、亲缘维系的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规则受到挑战。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地域对人们的限制逐渐减弱,人们迁居到新环境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各利益群体间利益分化,多元价值观引发中国的信任危机,在法律和制度性信任还未建立起之前,传统的以血缘和私人关系建立起来的信任,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在中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格局下,中国社会发展、民族融合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内出现了汉族和蒙古族杂居的社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使其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使汉族和蒙古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和互动中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信任是蒙汉杂居社区文化的诠释和民族融合的体现。
(二)案例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55个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247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0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蒙古族人口442.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2015)。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过去蒙古族居民主要居住在牧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蒙古族牧民离开牧区,到城市中购买商品房,将独具蒙古族特色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带到城市。居住在蒙汉杂居社区的蒙古族居民依旧保持着本民族特征。C社区是赤峰市新区2007年建成的商品房住宅区,社区内的蒙古族居民由于就业、就学等原因在此居住。
1.社区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
个体信任层面,信任认知决定信任态度、本民族间信任度高、居民信任期望大;人际信任层面,人际信任浅层化、以工具性信任为主、对社区工作人员信任度高;制度和文化层面,信任带有传统文化色彩、信任培养多源于社会制度。
蒙汉杂居社区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信任层面,年龄越大信任度越高;居住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信任度;持普遍信任态度居民的信任状况更好;高信任度的居民倾向认为他人也有高信任度;信任多依据个体经验判断。人际信任层面,密切的邻里交往增加信任度、较高的社区参与度提升信任水平。制度和文化层面,社区公约增加信任感、民族传统文化增加同民族居民间的信任度。
2.地区发展模式指导下的社区工作目标
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要超越任务目标,通过增加居民间的交往和互助,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可以促进目标实现。
(1)过程目标
第一,增加居民间的人际互动。通过社区和小组活动的开展,为蒙古族和汉族居民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扩大人际互动范围,提高人际互动频率。
第二,提高社区参与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融入感、自豪感和参与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2)任务目标
第一,增加民族认同度,提高汉族和蒙古族居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减少民族间的距离感。
第二,完善社区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提高社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加社区的信任水平。
3.最终目标
通过增加居民间的交往、互助,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实现社区居民信任提高,最终推动社区发展。
(三)干预过程及效果
1.基本策略方针
地区发展模式采用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助合作,改善沟通合作的渠道,更好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本方案中的策略主要为:
(1)挖掘社区资源,动员蒙古族和汉族居民参与社区交往和活动,增进居民间的熟悉、交往和沟通,向信任度高的社区寻求经验支持,促使居民持续参与,增加信心。
(2)通过组织居民小组、社区组织,增进蒙古族和汉族居民间的人际交往,建立互动网络。在人际交往中增加互惠和信任,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3)动员蒙古族和汉族居民参与协商解决社区公共问题,共同建立社区制度,形成社区文化,营造良好社区的信任氛围。
2.社会工作介入
(1)组织民族文化互动小组
人际互动可产生互惠,增加信任。当前C社区的汉族居民和蒙古族居民交往范围限制在本民族内。由于本民族间的文化、语言、文字、行为习惯等具有相似性,他们在本民族群体中更易获得认同和归属感。而汉族居民与蒙古族居民由于民族不同,相似性较少,所以两个民族居民间的互动行为较少,信任度较低。开展民族文化互动小组,既能满足汉族居民学习蒙古族文化的需求,又能满足蒙古族居民传播民族文化的需求。通过相互学习达到互动效果,在互动中产生互惠和信任,同时提高居民对信任的认知。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招募小组成员,包括有传播民族文化的蒙古族居民和学习蒙古族文化的汉族居民;第二,与社区居民沟通小组安排,制定小组进程;第三,与社区居委会沟通,协助解决场地和所需设备;第四,给蒙古族居民教授歌舞的足够空间,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调动汉族居民的学习热情;第五,根据小组开展情况,增加文化交流会、民族文化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为汉族居民和蒙古族居民提供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不论是语言、文字、歌舞,使居民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加了解和认知,在互动增加的同时增加社区的信任。
(2)发展社区组织
参加社区组织的居民普遍能够和组织内的其他居民形成稳定的社区关系网络,进行密切的人际交往和互动。社区组织成员对组织内居民的信任度普遍高于组织外没有交往和接触过的社区居民。为此,培育社区组织是提升社区信任的重要途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与社区工作人员协商,了解目前社区组织的类型、数量、人员构成和社区组织负责人相关信息;第二,与社区组织负责人沟通,了解目前社区组织的发展情况及利益诉求;第三,发挥C社区的资源优势,利用社区广场,为社区组织搭建展示平台,展示每个社区组织的特点,吸引和鼓励居民参与;第四,发动社区骨干力量,组织社区骨干在社区居民中动员宣传,招募组织成员;第五,发掘社区骨干和有才能的社区居民,建立形式多样的社区组织,扩大社区组织的范围和影响力。通过扩大社区组织规模,提高居民的社区组织参与度,增加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提高社区整体的信任水平。
(3)制定社区公约
社区规则和制度体系有助于减少人们的交往风险、增强信任感。社区公约是社区制度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社区居民必须遵守的制度和约定,对每个居民有同等的约束力。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公约制定,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在社区展板和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召开社区公约制定讨论会的通知,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第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过去社区公约的制定者,有一定的影响力,邀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保证真实性;第三,通过社区微信群开展社区公约的宣传和普及;第四,召开社区公约制定研讨会。会后总结经验教训,为将研讨会方式推广到其余社区公共问题解决做准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有利于社区公约中有关信任条款的落实,继而营造良好的社区信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