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翻身 王播为何不忘当年“饭后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唐·孟郊
王播(759年~830年),字明扬,其父王恕,曾任扬州(今江苏扬州)仓曹参军,后以扬州为家。
《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不第即贵附)》载:“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播从小就喜欢读书,父母先后去世,家道中落,吃饭都成问题,权宜之下,只好寄居惠昭寺木兰院借读,朝求僧餐,夜宿苦读,开始时僧人对他以礼相待,时间久了,讨饭的人多了,寺院一日三餐生计难以担负,但出家人慈悲为怀,不便直言撵人和拒绝,便想出了一个“妙招”。
寺院每次开饭前敲钟提醒人们就餐,一天,眼看到了饭点,寺院还没有敲钟声。王播又看了一会儿书,这时,饥饿感再次来袭,腹作千雷鸣,终于听到有开饭的敲钟声,等他赶到斋堂时,只看到几名搞卫生的僧人在打扫,饭早就吃过了!原来,寺院改了规矩,饭前钟改为饭后钟。刹那间,王播便全然明白了,他知道寺院“被世俗”了,已经厌倦他在这里吃闲饭了。寄人篱下的凄凉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他不堪其辱,返回住处收拾行李走人,并在寺院墙壁上愤然题写“时运未来君莫笑,困龙终有上天时”,便匆匆离去。寺院做得似乎不太得体,应该受谴责,但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寺院粮少房稀。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时来运转,考中进士,同年应制举登贤良方正科,位居第二,被授予集贤校理,学有所成,读有所得。其后20余年,王播在官场上颇为春风得意。一天,他忽然想去当年借读的寺院看看,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于是,王大人以调研工作为名,故地重游。僧人为了讨好王大人,把王播当年居住过的地方修葺一新,还把他当年写下诗句的墙壁轻轻地掸去浮尘,然后用上好的碧纱把它覆盖起来,王播发现自己那诗句被碧纱笼罩,想起当年寺院为省自己那一顿饭而改规矩敲饭后钟,不由得感慨万千,拿起笔墨,在原诗旁续写诗云: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写完此诗,他觉得意犹未尽,又写了下面这首惆怅的诗作: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播还是蛮有素养的,并没有责备和报复寺院,只是真情流露,不过同科进士陈通方[1]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王播35岁考进士时与只有24岁的陈通方为同年,陈通方年轻志高,轻薄自负,在进士集会时拍着王播的背说:“王老!王老!奉赠一第。”意思说:老王呀,你这么大年龄了考上就不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了。后来,陈通方家里老人去世,守丧三年,家道中落,穷困潦倒,这时王播已官运亨通,掌管朝廷盐政,陈通方不得不去求王播荐引,以安排一官半职,养家糊口。后陈通方被安排到江西任职,他高高兴兴去就任,可是刚走到一半的路程,便被改派去浙东。陈通方无奈只好低头委屈前往,从江西改道去浙东。行走不到一半路程,陈通方又接到通知去南陵。遭遇这样改派任用,不但增加路上的费用,而且一路艰难困苦,漂泊不定,苦不堪言。史书上说,从小饥贫使得王播性格狭隘,气量小,他对于当年陈通方笑话自己的短处一事耿耿于怀,伺机报复。最终王播给陈通方安排了一个小官职,后来陈通方郁郁而逝。
人们往往就在成功和失败的那一刻最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情冷暖,后人多拿此事作为文学作品的素材,评论不一。当年“饭后钟”到“碧纱笼”又到“改派任”,王播在科举及第前后更能体会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世态炎凉。
[1] 陈通方,闽县(今福州鼓楼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