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认知综合测试法的理论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基础

一、人的心身关系及其规律

人的心理与生理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既是人脑及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又是相关神经兴奋和器官活动的刺激物,会引起相关生理活动的改变。这种固有的心身关系及其规律,决定了内部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有关生理活动表现出来。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受到刺激后,会引发神经系统(图2-3)及有关器官的相应变化,其中包括交感神经的兴奋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的抑制反应(表2-1)。研究证实,这些反应与人的认知和情绪相联系,人的认知活动及情绪活动会引起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也会引起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使有关生理指标发生波动。因此,认知、情绪、意志等活动可以通过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生理参量的变化有:呼吸系统——呼吸速率及呼吸容量异常;循环系统——脉搏加快、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容量增加及成分发生变化;皮肤——体温升高、汗液分泌增多引起皮肤电变化;眼睛——瞳孔扩大;等等。这些有规律的指标变化及采集技术,正是心理测试技术得以进行的科学基础。这些年,研究者将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相关的神经影像学指标也引入研究,如PET、fMRI和ERPs等技术。这些都对深入揭示心理测试的生理机制和发现新的生理指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2-3 神经系统示意

表2-1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二、心理活动的规律

人体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机制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机制的精密性、复杂性和整体性,奠定了人心理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整体性,从而使人的心理活动既纷繁复杂又协调统一,并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心理活动的整体性,而此整体性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决定了无论是心理过程的知、情、意之间还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活动的这种整体性及相互关系的规律,使得心理测试有了实施的基础和可能。这正是心理测试技术得以进行并取得测试效果和实现测试目的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但是,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复杂多样性,使得心理测试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制约和干扰,使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造成生理反应及其图谱变化的或然性较大,规律众多。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综合考察,绝不能简单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检验,以不断加深对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关于心理测试理论基础的讨论,是心理测试技术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情绪反应或者说认知激活是心理测试技术相关研究观察的核心内容。对此,人们先后提出过多种假设和学说。近些年来,心理测试技术的很多研究发现,对被测人而言,意义刺激与欺骗会引起大脑出现定向反应或抑制反应,许多研究者认为定向反应(oriented response,OR)可以作为心理测试和欺骗研究的理论基础。巴里(Barry)(1996,2006,2009)提出的初级过程理论(preliminary process theory,PPT)是对40年来专注于心理测试定向反应研究成果的深入讨论而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基于工具性心理测试对不同测试方法引起的相似的、整体性的生理反应模型的讨论,实质是对心理测试OR理论的进一步讨论、总结与发展。

除了用OR理论、PPT理论来解释心理测试的机制外,杰弗里(Jeffrey)等(2014)还针对高风险欺骗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框架,即激活—决策—建构—行动理论(activation-decision-construction-action theory,ADCAT),以期对重大谎言进行解释。ADCAT理论阐述了执行过程、思维、情绪、动机等在谎言及心理测试中的作用与机制。

总之,针对心理测试的机制,人们有过不同角度的多种解释。但研究者普遍认为:认知唤醒是心理测试技术的重要基础。心理测试技术是建立在认知与情绪、心理与生理、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心身关系和心理活动规律是其赖以进行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然而,由于人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也由于心理测试技术领域一直存在的简单化[1]及重应用、轻理论的倾向,心理测试技术领域目前尚缺乏对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与总结,尚未对理论及方法达成科学共识,从而影响着该技术的科学应用与发展。而揭示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原理并明确它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应用心理测试技术的根本,是保障测试方法科学性与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因此,依据人身心活动的规律,研究揭示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原理与规律,并总结形成科学理论,是心理测试技术科学应用与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相信随着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心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基础会不断得到揭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