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同学派的心理学知识[3]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的。该学派的理论深入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领域,冲击了现代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为人类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一、精神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潜意识和压抑的知识
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即意识和潜意识,中间夹着很小的一部分为前意识。
潜意识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作为后一种含义的潜意识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也是过去经验的大储存库。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待在那里,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其所包含的内容通过努力是可召唤到意识中去的。意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正常人的思维和行为都属于意识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平衡。潜意识之中各种本能和欲望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但是,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所以当其出现时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之个体会自动加以抵抗,进行压抑。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经历的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被个体觉察,却在潜意识中“兴风作浪”,并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压抑是潜意识的,被压抑的内容也是潜意识的。
曾经从事过犯罪活动的服刑人员,潜意识的冲动会比正常人还要激烈。尤其是服刑人员在狱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潜意识的各种欲望和本能冲动大都被很好地保存或隐藏起来,或者以自我防御机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掌握潜意识和压抑的理论,对于了解服刑人员深层次的心理表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关于人格构成的知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野蛮和邪恶的冲动。它代表了潜意识的生物本能和欲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不顾及后果,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以释放紧张和焦虑。
2.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人格的意识结构部分,是在与外界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在超我的指导下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之中本能欲望的宣泄。
3.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良心、理性,对个人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超我就像是内心的司法系统,它遵循“至善原则”,凡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活动将引起良心的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
人们的意识体验和行为表现,不过是心理结构内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相互斗争的结果。这种潜意识斗争,乃是性欲和攻击欲望驱力与道德、现实社会和文明约束的斗争。一个人要保持心理健康,要生活得顺利而有序,就必须依赖人格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力量的均衡协调,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调。
一个完全由“本我”控制的人会是冲动性的,而一个完全由“超我”控制的人则是一个道德至上和完美主义者。“自我”的机能就是使个体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强健的“自我”对良好的个性功能是重要的。对于心理成熟者,“超我”是一种道德指导,但这种指导的方向可以从现实来考虑,可以根据我们内心其他的感觉来接受或排斥它,而且要考虑环境提供的可能性。
服刑人员之所以犯罪,有一部分原因是其潜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本能、攻击、侵犯),当这些潜意识的东西在服刑人员的内心深处产生动机与冲突时,就会导致非理性行为(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而监狱改造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服刑人员的人格进行再社会化,逐步改变服刑人员不良的人格结构,使服刑人员人格中的本能冲动减弱,自控能力增强,并最终成为守法的公民。事实上,刑罚执行者强制性地让服刑人员接受监管改造,进行法治观念灌输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就是为了加强服刑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在监狱环境中,不允许服刑人员的本能冲动破坏监管秩序和损害他人利益,而是要他们学会守纪与克制。通过一段时期的教育矫治,当服刑人员的本能冲动不适当地表现出来时,就会在其意识层面唤起焦虑,产生羞耻感和罪恶感。因此,服刑人员为了避免惩罚,就要尽可能地压抑不允许表露的本能冲动部分。但长期的压抑又会加重心理负担,出现焦虑、抑郁、烦恼、紧张、多疑等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出现神经症或精神异常,所以监狱就需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服刑人员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关于性欲的知识
性欲是弗洛伊德在潜意识的本我动机中所列的主要欲求之一。他认为,性欲的压抑或畸形乃是造成心理失常的重要原因。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动力,常驱使人们去追求快感。人的性心理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在弗洛伊德看来,儿童的早期经历对一个人今后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在某一阶段发生停滞或倒退,就有可能发生心理异常。比如,在口欲期阶段,婴儿通过欲望的满足来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人的基本依赖,倘若遇到挫折,就容易变得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同时,婴儿通过与其他人(主要是母亲)的关系,肯定自己的界限,由于此阶段自我界限与现实感尚未稳固,遇到挫折便会呈现幻觉、投射、否认等心理防御机制,此阶段被假设为各种精神病发源关键时期;在肛门期阶段,主要是通过学习实现自治、自律,此阶段的受挫常被认为是强迫症的病理根源;性器期阶段的障碍对将来性心理的发展会有较大影响,会造成各种性异常。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是患者潜意识的愿望和社会相矛盾所引起的植根于内部的问题。心理治疗正是要尝试找到问题的潜意识根源,即通过治疗使个体可以现实地适应内心冲动和外部环境。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犯罪行为的产生除了犯罪者所叙述的有意识动机原因外,也与犯罪者潜意识的动机和冲突有关,这种潜意识的动机和冲突正是犯罪者以往矛盾心理的表现。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深刻的精神分析,让服刑人员暴露早期体验并使其回到意识中,从而由糊涂到自知、领悟,以正视自身心理的矛盾,理智地对待冲突和焦虑,学会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步骤)有:
(一)自由联想
咨询师要求、鼓励、引导来访者将自己内心所想的任何事件或问题毫无拘束地倾诉出来,然后针对有关问题,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上的困难。
(二)梦的解析
在自由联想时,来访者往往会提到做梦的经历,这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分析资料。弗洛伊德认为,梦代表着个人欲望或潜意识冲突,梦的内容有些是外显的,经过多次联想并加以推导分析,可以发现其意识层面所压抑的问题或线索。
(三)移情分析
所谓移情,是分析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将以往对别人(父母或情人)的情感关系,以扭曲的形式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使本来单纯的咨询与被咨询的关系,转变为亲子间或情人间的感情关系。移情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虽然在表面上来访者以咨询师为感情对象,但事实上咨询师仅为代替者而已。通过移情分析,咨询师可以了解来访者以往的人际关系及感情经历,并帮助来访者从不真实的感情世界中解脱出来。
(四)阻抗分析
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来访者对其痛苦的经历和隐藏在内心中的感情、欲望等,不肯听从咨询师的指示全部陈述出来,致使分析治疗无法顺利地进行,此种来访者不合作的态度称为阻抗。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阻抗是一种防卫反应。潜意识中不合理的欲望浮现到意识层面时会使来访者感到羞愧而焦虑,由此可知,在自由联想中,凡来访者对其生活经验的陈述表示抗拒的,必有原因,极有可能是其心理病因之所在。化解来访者的抗拒,让其把心中的隐秘都说出来的方法,称为阻抗分析。分析之后,可使来访者内心压抑的矛盾与冲突得到缓和,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
(五)阐释
阐释是咨询师根据来访者在前4个阶段的一切资料,耐心而有诚意地向来访者做出解析,让来访者了解自身所表现的一切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从而领悟到心理困扰的产生原因。就精神分析的目的而言,阐释的过程就是治疗。
以上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借鉴意义。
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将精神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犯罪人的矫治上。最早将精神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犯罪人矫治上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希利和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艾奇宏。特别是艾奇宏,用爱的奖赏来促使未成年犯罪人变成社会所接受的人,其教育方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艾奇宏认为,未成年犯罪主要是由于缺乏爱、缺乏认同,没有真正形成正常的超我或自我理想而引起的。所以,对犯罪少年和儿童进行治疗的核心,就是为他们提供幸福、快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对成年人(教育者)重新产生依恋、信任和认同,从而重建自我理想,形成正常超我。艾奇宏亲身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对违法犯罪的少年儿童热情相待,同情、理解他们,坚定地遵循惩罚无益的原则,对儿童的攻击行为充满耐心。由于艾奇宏不是以严厉的惩罚和报复手段,而是以舒适的环境、友好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所以这些少年儿童初次遇到艾奇宏时,可能会把他看成软弱可欺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对艾奇宏产生了信任、尊敬,甚至产生了爱。当他们最后对艾奇宏产生认同时,就能把自己融入集体,不断取得进步,进而发生根本性转变。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行为主义学派是继精神分析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大心理学学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广泛影响世界。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学习而来的。行为主义学派只关心当前的行为问题,着重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而不像精神分析那样着重于分析潜意识的冲突。
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反对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主张研究外部行为的纯客观的自然科学;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摈弃意识心理学的主观内省法,代之以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等;
第三,把刺激(S)与反应(R)看作有机体行为的共同因素,并以S→R作为解释行为的基本原则;
第四,坚持环境决定论,忽视内发性动机和个体的自由意志,强调外在控制的训练价值。
行为主义包括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模仿学习原理。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后来有沃尔甫、艾森克和班杜拉等人。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使心理学走上客观的科学研究道路,使动物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取得重大成果,促进心理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但是行为主义存在客观主义与还原论(生物学化、机械决定论)的倾向。20世纪50至60年代后期,随着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行为主义逐渐衰退。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
行为主义的着眼点是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和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强调病人通过学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及内部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治愈疾病。20世纪初,巴甫洛夫在实验室里证实了条件反射现象,建立了行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华生受此影响,进一步说明人的行为不管是正常的或病态的、适应性的或非适应性的,都是经由学习获得的。他和他的同事经由实验室制造了一个9个月的婴儿对于小白鼠和其他毛茸茸的物体的恐惧。其后,另外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琼斯运用学习原理治好了一个惧怕白兔的小孩,用后人的术语说,就是利用脱敏法治愈了恐惧症。以后各种行为治疗的方法和技巧被开发和运用,行为治疗逐渐成型。
(一)行为治疗的特征
1.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确认个体的一切行为全是经过条件反射学得的习惯性反应。只是条件反射分为古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所谓心理异常者,事实上亦即行为异常。而行为之所以异常,只不过是个体经过条件反射学到不良习惯而已。
2.基于以上的确认,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个体的不良习惯,而消除不良习惯就叫行为治疗。
3.消除不良习惯,就得重新学习。重新学习就是在某一特定刺激情况下,重新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将刺激所引起的不适应的反应,以另一适当反应代替。重新学习的过程,可以按古典条件反射过程,也可以按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进行,根据不良习惯的性质和治疗目的而定。
4.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个体在现实行为表现上的不良习惯。此种习惯性行为是可以观察测量的,比较前后观测到的结果,即可确定行为治疗的效果。因此,行为治疗所强调重视的,只是现实习惯性行为实质上的改变,而不重视个体以往的生活史,也不像精神分析治疗法那样强调内在压抑的释放或冲突的解决等问题。
(二)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行为治疗所指的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概称。行为治疗是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斯金纳等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正负强化的奖惩方式进行训练,改变和消除不正常和不良的行为,学会和养成新的健康行为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由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和发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惧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惧,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系统脱敏疗法适用于焦虑和恐惧症的治疗。它有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1)快速脱敏法,或称真实生活脱敏法。此法的主要特点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对它的想象。治疗者陪伴着病人通过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境,直到病人抵达原先最害怕的情境而不再紧张为止。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病人。例如,对于一个害怕拥挤和怕同陌生人接触的恐惧症病人,可以让他在治疗者的陪同下于清晨外面人少时乘车到闹市区,到达后先让病人在车内坐几分钟,如果不感到焦虑,可鼓励他下车到商店门口走走,直到病人敢于进入拥挤的商店购物而无焦虑反应为止。
(2)接触脱敏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特殊物体恐惧症,例如对蛇和蜘蛛的恐惧症。接触脱敏法也采用按焦虑层次进行的真实生活暴露方法,与其他脱敏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两项技术:示范和接触。让病人首先观看治疗者或其他人应对引起病人恐惧的情境或东西,而后让病人一步一步地照着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种东西,如蛇,那就让病人观看过治疗者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示范后,先从事一些与接近、触摸蛇有关的其他活动,而后逐渐接近蛇,触摸它,直到敢于拿起它而无紧张感为止。
(3)自动化脱敏法。根据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谈的结果,治疗者将所识别出的病人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利用这些制备好的音像资料对病人进行治疗。
运用脱敏疗法的基本步骤有:
(1)建立恐惧或焦虑的等级层次。①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惧或焦虑的事件;②将求治者报告的恐惧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3)系统脱敏练习。一般分为3个步骤进行:
①进入放松状态。首先应选择一处安静适宜、光线柔和、气温适度的环境,然后让患者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让其随着音乐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训练从手臂、头面部、颈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到下肢部依次进行,过程中要求患者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的区别,这样反复长期的训练,使得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灵巧使用,任意掌握放松的程度。
②想象脱敏训练。让患者想象某一等级的刺激物或事件。若患者能清晰地想象并感到紧张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之后不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患者不再对想象感到焦虑或恐惧,那么该等级的脱敏就完成了。以此类推,做下一个等级的脱敏训练。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如果训练中在某一等级出现强烈的情绪,则应降级重新训练,直到可适应时再往高等级进行。当通过全部等级时,可从模拟情境向现实情境转换,并继续进行脱敏训练。
③现实训练。这是治疗最关键的地方,仍然从最低级开始至最高级,逐级放松进行脱敏训练,以不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为止。为患者布置练习作业,要求患者每周在治疗指导后自行强化训练,每周2次,每次30分钟为宜。
2.强化疗法。
强化疗法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之上。例如,某一行为若得到奖赏,那么以后这个行为重复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得不到奖赏或受到惩罚,行为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就可能减少。
(1)塑造法。是通过强化的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的行为。塑造过程中,采用正强化的手段,一旦适应行为出现,立即给予奖赏和鼓励。塑造法的实施,要注意制定适当的目标行为,并选择好奖赏和鼓励的方式,同时要注意及时强化,即适应行为出现和奖赏在时间上要接近。与塑造法相反,有时可以实施惩罚法,当有坏行为或不适应行为出现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来抑制不适应行为的再次发生。
(2)代币治疗。这是一种利用正强化原理来促进更多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行为疗法在服刑人员矫治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代币制疗法。即服刑人员在监狱如果有特别的表现,就依其情形付给代用币一枚或数枚。例如,某服刑人员阻止他人自杀而立功,监狱就给予该名服刑人员数枚代用币,他可以用这代用币购买到自己所需的物品,使其愿望获得满足。代用币对服刑人员构成一种刺激,使其为取得代用币而力求有良好的表现,久而久之,就可养成实施正常行为、改善不良行为的习惯。我国监狱普遍推行的百分考核制度,用以分计奖的方式,其基本精神与代币制的原理基本一致,百分考核与累进处遇制度结合起来实施,能收到较好的行为养成效果。
(3)消退法。这种方法依据了负强化的原理,对于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予强化,使之渐弱以至消失。该方法可以和塑造法结合使用。
(4)厌恶疗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正惩罚的原理,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就给予使其厌恶的刺激,以此来消除对方不适应的行为。厌恶疗法对于治疗某些性变态行为、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有较好的效果。
3.学习理论。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属于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犯罪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模式,通过解释攻击行为,阐述了犯罪产生的原因。
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获得的途径有三种,即观察学习、凭直接经验的学习和生物学因素。他认为,凭直接经验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许多行为的发生是个人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从而产生替代性学习造成的。大多数对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发生在以下三种社会联系中:(1)家庭影响。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是攻击行为形成的一个最基本原因;(2)人们所属的亚文化及与这种亚文化的重复性接触;(3)那些被广泛使用的宣传工具所提供的具有充分形象的范例,如影视传播中的暴力镜头。关于行为发生的机制,班杜拉认为,个人与环境究竟如何交互作用才会导致行为的变化,依赖于人的认知因素。环境、个人、行为是三个相互影响、彼此联结的因素,不能将行为简单地看成是环境所决定的。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多用于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和进行社会技能的训练。在个案治疗和小组治疗中,这种方法都比较常用。在角色扮演中,来访者要认识到要以怎样的角色来表现其行为,与他人发生联系,并进行实际行为的预演和排练。由治疗者或小组其他成员对其行为进行判断,给予反馈,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和学习新的行为。
5.自信训练。
用于帮助来访者恰当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自信训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不敢拒绝别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或苦闷,也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通过训练,可以使他们表达或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意见或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训练过程包括确定问题(让来访者说明自感懦弱、没有信心的人际行为)、增强动机(帮助来访者认识训练的意义)、定义适当的行为(和来访者共同探讨某情境下的适宜行为)、进行训练(采用角色扮演或其他办法使来访者学习适应性的行为反应方式)等步骤。
(三)行为治疗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治疗并非对任何服刑人员均有效果。其对反社会性程度较浅的服刑人员矫治效果显著,而对反社会性程度较深的服刑人员则很难奏效。行为疗法对未成年犯的矫治特别有效,这不仅在于未成年犯反社会性程度浅,而且在于未成年犯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未成年犯管教所能够创造适合未成年人学习社会行为的环境,就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使未成年犯在刑罚机构中养成实施良性行为的好习惯。
在成年犯中,依其反社会程度的不同,可以进行分类矫治。累惯犯的反社会程度重,而初犯偶犯的反社会程度轻,所以,对后者开展行为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对前者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行为疗法对酒精成瘾者或性欲异常者,效果也不明显。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矫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变未成年犯罪人、成年犯罪人以及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矫治方法或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三大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哲学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本身出发,反对采用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来说明意识。它倾向于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与人格,特别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它还认为人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存在的意义。基于这些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展了有关自我、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巧,对人格心理、心理治疗等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提出者罗杰斯。他强调人的主观性,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是成长与发展的天性。他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防御的结果,并非出自本性。他认为有机体都有一种天生的基本趋势,要以各种方式去发挥其潜在能力以推动有机体生长、前进、成熟。在合理、良好的环境里,一个人总能靠这种天生的力量从小到大发育成熟,成为一个健全的、机能完善的人。这也是各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共同的基本观点。在人的成长中,不利的环境条件使人的这种趋势受到歪曲和阻碍,形成冲突,人就会感到适应困难或表现为各种反常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一次将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阐明需要层次理论及高级需要和动机的重要价值,提出主观经验范式与客观实验范式的构想,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组织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但人本主义心理学仍存在过分强调人性中生物因素的自然主义倾向,另外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缺乏实证检验与支持,故有人认为其为哲学和诗人心理学。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坚持重视对优秀人物的研究,故没有专门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和论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通常指罗杰斯创建的以人为中心疗法(或来访者中心疗法),即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着重于调动人的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治疗。
治疗包括创设一种赞同、共情领悟和坦诚的气氛,缓和阻抗并允许所有情感和内心体验的探求,强调来访者内心的意识反映。它主张来访者只要接受其此时此地的想法,就可以在温馨宽容的气氛中对人类自我发现的能力更有信心;最好不要去解释来访者所隐讳的东西,但可以修改他们的叙述,这样,他们在咨询中就越来越可以表达出真正的经历。来访者的责任是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而这种能力也在咨询中不断提高。
来访者中心治疗是一种非指导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的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成长,具体地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促进其自我概念向着更接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方向发展,认为来访者有权为他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尽管他选择的目标可能与治疗师的看法很不相同。如果来访者对自身的问题有所领悟,他们更可能会做出自己明智的选择。非指导治疗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心理状态的权利,指导式治疗重视社会规范。指导式治疗倾向于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工作,一旦症状消除或问题得以解决,治疗就算成功了。非指导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来访者本人而不是其心理问题,一旦来访者对自己与现实的关系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他就能选择适应环境的方法,随着其领悟力的提高和经验的增长,他将更有能力去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特点是:
(1)坚信人具有完善技能和自我实现倾向;
(2)重视来访者的主观世界;
(3)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4)建立朋友、伙伴般的咨访关系;
(5)注重尊重、关怀、同情、宽容、理解、鼓励和支持。
人本主义治疗目标在于人性的实现和人格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访者中心疗法也在不断地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先一对一式的个人咨询向着以相遇小组为形式的集体咨询发展,即利用团体力量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不良行为。在这种小组中,成员们可以自由表达他们的情感,彼此随意地交流;相互保持温暖、谅解的气氛和理解、接受的态度。小组的召集人不以专家身份出现,或者其本身就是有经验的小组成员,称为促进者。通过小组的活动,大多数成员变得能认识自己,能理解别人,揭下自己所戴的假面具,较少使用防御机制,成为成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创立后,很快在服刑人员矫治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在矫治实践中,矫治者帮助服刑人员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学习如何建立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这种方法大量地使用于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矫治活动中,并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许多原则对我们今天的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仍具有指导意义,如平等原则,尊重、接纳与积极关注原则都是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影响建立的,是在罪犯心理矫治中要严格遵守的原则。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它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强调在解决问题、推论、决策和其他认识活动中所涉及的智力活动。
一、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在早期的行为矫正治疗实践中,往往不顾来访者的内心想法,单纯改变外在的可见行为,效果并不一定都好。一个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他的情感体验、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与这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处世态度密切相关。简言之,一个人的思想和内心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他的外部行为。因此,认知疗法是继早期行为矫正治疗后的必然发展方向。
认知疗法也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从微观上讲指的是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之后的内部加工过程。通过对这些内部加工过程的研究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进而研究一些复杂的行为,如概念形成、问题解决、语言、情绪等。从宏观上讲,认知指的是个体对某个事物或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看法,这一点更接近日常用语中认知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及动机、行为主要决定于人的认知活动。由此,认知疗法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活动并结合行为技术来矫正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故又称为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说,认知疗法将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看成其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结果。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它们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性行为。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识,改变看法和态度,从而使来访者的情感和行为得到改变。
认知疗法还受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各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他们都相信人有自发调整自己的倾向,具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认知疗法是指经解说与指导的再教育的方式,纠正来访者原有的对人、对己、对事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帮助其重组认知结构,使来访者“觉今是而昨非”。
认知疗法强调认知过程在决定行为中的主要作用,认为人的一切有目的的行为和一般情绪都由认知发动和维持,认知上的歪曲与局限,易导致情绪与行为适应不良。因而治疗病态行为和情绪的关键在于矫正错误的认知过程及由此形成的错误观点。
认知疗法有三个基本假设:一是行为和情绪是通过认知过程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治疗程序,能有效地影响认知过程;三是心理医生应当作为一个诊断家和教育家,发现病人适应不良的思想或认知过程,并且通过安排一定的学习来改变它们。
认知疗法与传统矫治方法的区别在于它强调认知的首要作用,而传统心理治疗更多地强调情绪;另外,它不关注潜意识驱力和潜意识防御,认为绝大部分心理问题不用深入追寻埋在潜意识之中的内容根源便能解决。它与行为疗法的区别在于其对心理现象给予更重要的地位,认为传统的行为主义太狭隘,不考虑心理现象,致使许多问题不能解决。对于很多服刑人员来说,错误的认知,既是犯罪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其个性偏差的重要因素。
认知疗法及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矫治的理论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情绪障碍的认知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贝克认为,人的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的,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做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因此,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知、处世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情绪障碍的认知理论指出了很多心理障碍者对问题的特殊看法,这些特殊的看法、观念或思维模式将直接影响其情绪状态或心境。下面列举了一些人常见的问题和看法:
问题 看法
惊恐发作 即将死于这些焦虑症状
社会性焦虑 我常会做一些看起来非常愚蠢的事情,遭人排斥、受人羞辱
抑郁 我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前途渺茫
妄想 人们费尽心思打探我的事情
愤怒 别人都很坏或不友善,对我不公平,占我便宜,他们应当受到惩罚
贝克对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做了总结,归纳为以下5种形式:
(1)任意地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做出结论。
(2)选择性地概括,即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3)过度引申,即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
(5)全或无的思维,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
贝克认为,人的情绪和不良行为正是这些不良认知导致的结果。治疗的重点在于转变、纠正不良的认知,支持、建立正确的认知方式和适应性的功能,鼓励来访者反思内在的导致障碍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具体有:(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做真实性检验。(4)去中心化。(5)反思苦闷或焦虑水平等。
服刑人员抑郁时,常常是内外交困(内部表现为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产生悲观看法;外部表现为行为孤僻和人际关系差)。通过对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服刑人员能够学会检验自己的看法,并学会以新的方式和新的角度看问题,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观念(如“我是个废物”的观念),能够使服刑人员更好地处理外部问题。认知疗法的主旨,在于教会这些服刑人员反思自己的态度与观念,帮助他们意识到思维方式是如何使他们陷入沮丧的(特别是造成失败感)。改变他们对自己所面临问题的看法,使病症得到缓解。他们如果进一步改变对自己的根本看法,将增强对自己情感的把握能力,从而减小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
(二)合理情绪疗法
该疗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他认为,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和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的人。情绪是伴随着人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人具有一种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ABC理论。在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合理情绪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即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评价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愉快,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
治疗的第一步,要找出来访者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和信念,讲清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第二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应当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负责;第三步,通过实施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之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第四步,要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情绪障碍。
针对服刑人员,可设计很多认知练习作业,让服刑人员列举出自己常见的不合理信念,然后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对自己所有的不合理信念一一进行质疑式的辩论,最后写出通过治疗后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治疗效果。
例如,针对服刑人员可以设计如下情景:设想你的家人曾写信说十月中旬来见你,但现在已经到十月下旬了,家人还没有来,你的感受如何?服刑人员可能有多种反应,焦虑、气愤、伤心、失落或者是解脱感,这完全取决于这些服刑人员如何设想家人没来见你的原因。
A B C
没有见你 家人一定是出事了,例如车祸 焦虑
家人忘记自己的承诺了 愤怒
家人不重视我,所以忘记了 悲伤、失落感
家里一定在忙着收秋,等农闲 平静或解脱
了就会来看我的
让服刑人员针对这些情况找出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指出理性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什么。总之,首先,要让服刑人员学会换位思考,即寻找其他可能性,避免钻牛角尖,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问题。其次,要让服刑人员学会用理性思维来拯救自己。在下结论前,仔细考察,掌握更多的线索;多视角地看问题,不要受情绪影响而草率地下结论;学会对某一观点或行为做出优缺点的评析。最后,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达到目标。运用理性的、求证的方法是应当大力培养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