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编写本书的意义

心理活动,人皆有之。心理活动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外界五彩缤纷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就像人的面孔一样多姿多彩,有的人喜欢把心事挂在脸上,高兴时喜形于色,失落时怅然失色;有的人则深藏不露,高深莫测,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心理活动与人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心理科学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科学领域之一。回顾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及其学生就开展了人性“本善”与“本恶”的争鸣;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医生,也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则对人的气质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沿用至今;19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先后研制了心理测量方法,把人的心理和行为量化,建立心理健康常模,对心理指标偏离常模者进行测量和矫治,使许多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近百年来,心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派林立,目前,诸多的心理矫治理论方法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造福于人类身心健康事业。

新中国监狱系统的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的,多年来,心理矫治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专业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在维护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提高改造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道是,助人自助,共同成长。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正是求助者通过自身努力求变并改善的过程。心理矫治工作的互动性,既有心理工作者在指引、辅导方面的功劳,也有服刑人员在求询、求治及自我教育、自我调适方面的功劳。服刑人员在辅导之下进行的自我探索和心理建设,对于促进环境适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鼓舞悔改从善的积极性、提升人生意义感等方面,无疑益处良多。服刑人员若能在自我矫治方面下更大功夫,增强自我调适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力,心理矫治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服刑中所遇见的困惑和一般的心理挫折,就可以用自助的调适方法得到解决,更好地体现服刑人员的自解、自愈的知识力和意志力。如果可以将监狱心理工作者及其所使用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比喻成帮助服刑人员渡过难关的拐杖,那么,服刑人员本身就是愿学愿度自己的最好的心理医生。为服刑人员提供一些心理矫治知识与技能,提高其自我调适或疗愈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编写《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教程》的初衷所在。

为了适应我国监狱系统心理矫治工作发展需要,我们曾根据原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2002年8月在兰州的会议中关于编写法制心理学丛书的要求,由叶扬同志主编了《中国罪犯心理矫治教程》,并于2003年出版。该书由全国几十名从事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实践与研究的同志合作编写,内容密切联系我国当时的监狱心理矫治实际工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全国监狱系统发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晃十多年过去,其间,我国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经历了初创、制度化、规范化等发展阶段的突飞猛进。为了适应新时代监狱工作的发展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合作编写《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教程》,从便于服刑人员自助的角度,提供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方式方法,为促进服刑人员平安服刑、积极改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做些添砖加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