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状态词的宏观研究
1956年,朱德熙先生首次在现代汉语中区分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范畴,实现了形容词研究的一大飞跃。受这一成果启发,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杨建国1979,1982;谢自立、刘丹青1995)。放眼世界上的众多语言,状态形容词并不普遍存在,因而也成为汉语的特有词类。为什么汉语会存在这一词类?对这一问题,笔者曾进行了一次宏观的考察比较,进而涉及有关的文化背景。事实表明,汉语状态形容词实际上是广泛分布于汉藏、南亚、南岛、阿尔泰等东方语系的状态词的一部分。状态词和形容词存在三种关系:(1)状态词使用跟形容词无关的一套词根,如先秦汉语中的“暳、濛濛、参差、窈窕”;(2)状态词由形容词词根带状态性词缀构成,如“红彤彤、懒洋洋”;(3)状态词由形容词变形而成,如“红红的、干干净净的”。在汉语历史上,这三类由早到晚依次出现,与形容词的关系愈益增强,到现代,第(1)类已基本退出活的语言。在语义上,状态词程度不同地具有形象性、整合性、模糊性、顿悟性的特点,与语气助词等一起构成汉语长于表达感性内容的倾向,从而区别于形容词的抽象性、分析性、精确性和理喻性。状态词和形容词在文化上分别体现了东方人的感性思维倾向和人类共同的抽象思维能力。状态词和形容词的关系逐渐增强,则反映了东方人思维中分析抽象成分不断增加的趋势(刘丹青1991)。这种宏观研究确实加深了对状态词这种东方式词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