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寡妇的哭泣中,证明前章所说的方子万无一失;兼及随着死亡而来的附丽之物,如医生等等;还有一份不违通例的碑铭。
奥维资先生、他妹妹,还有另一位女士,都按照平常固定的时间,聚在晚餐餐厅里。他们在那儿等了比通常还久的时间以后,奥维资先生说,他对上尉迟迟不来,有点不放心起来(因为吃饭的时候,他永远是头一个按时而到)。他吩咐底下人,叫他们在屋子外面摇铃儿,特别朝着上尉常去散步那方面摇。
所有这种召唤他的办法都无济于事(因为上尉那天晚上,事出偶然,情离寻常,到一个新地方散步去了),于是卜利福太太说,她真提心吊胆地害起怕来。另外那位女士,本是她最亲密的好友之一,深知她对她丈夫的真正感情,就尽力安慰卜利福太太;她对卜利福太太说,说实在的,她也不能不担心,不过她还是得往最好的地方去想。她说,也许是今天晚上天气特别好,所以上尉才信步走去,比平常日子走得远了,再不,他也许到邻居家去,绊住了脚了。但是卜利福太太却说,不会是那样;她敢说,一定是出了岔儿了;本来他在外面待得稍微一久,从来就没有不往家里送个信儿回来的时候,因为他一定知道,她要怎么担心的。那另一位女士,没有别的话可说,就用通常遇到有这种情况的时候说的话求告她,叫她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因为那于她自己的健康,也许会有很不良的影响;同时,她倒出一大杯葡萄酒来,劝卜利福太太喝,卜利福太太起先不喝,后来到底给说服了,她才喝了。
奥维资先生现在回了小客厅了;因为他自己曾亲自去找上尉来着。他脸上的气色,足以把他担心的情况表现出来,说实在的,他都因为担心而不大能说出话来了;但是既然悲哀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同样担心,使奥维资先生把声音压下,却使卜利福太太把声音提高。她现在大声哭着叙说起她的命好苦来,并且跟着悲痛而来的是如泉涌出的眼泪;那另一位女士,她的好友就说,她不能说卜利福太太不应该哭,但是却劝她不要由着性儿哭,说了一些富于哲理的话,把人类每天都得受的种种苦难列举出来,想以此减轻她朋友的悲哀。她说,这类苦难,让我们想起来,足以使我们能坚忍不拔地抵抗任何意外,不管这种意外来势有多凶猛,有多可怕。她说,卜利福太太的哥哥足以做她的榜样,教她学着忍耐;固然确实不能认为,他能像她那样关心,但是,却毫无疑问,他也很难过,不过他能老老实实委命于上帝的意志,所以能把悲痛限制在应有的范围内。
“你不要提我哥哥啦,”卜利福太太说,“只有我自己才是你怜悯的对象。在这种场合里,一个朋友的关心,怎么能和一个太太的悲痛相提并论哪?哦,他这个人是完了!一定有人把他谋害了——我是永远也看不见他了!”说到这儿,她泪如泉涌,大哭起来;一阵痛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默不出声,就和奥维资先生忍痛不发,默不出声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仆人上气不接下气,跑着进了屋里,同时嘴里喊道,找到上尉了;跟着,还没等到他说别的话,另外两个仆人进来了,抬着上尉的尸体。
于是好奇的读者,可以看到,在另一种不同的情况下,悲哀发作了;因为,在这以前,奥维资先生默不作声,而他妹妹则由于同样的原因,放声大号;现在见了这种光景,则是奥维资先生潸然出涕,而他妹妹止住了哭声;因为她先猛然尖声一叫,跟着一下子晕过去了。
这时候屋子里都是仆人,其中有几个,和那位来客一块儿,赶紧照顾救护那位太太;别的仆人,就和奥维资先生一块儿,把上尉抬到一张暖和的床上,在那儿用一切办法,企图使上尉缓醒过来。
假使我们能告诉读者,说这两个失去知觉的人,都同样成功地掇弄过来了,那我们当然很高兴;但是事实却不然,因为虽然搭救太太那批人非常成功,由于她晕过去刚好不长不短的工夫,又缓醒过来了,大家没有不大大地高兴的;但是对那位上尉,却不论什么办法,像放血、搓身子、闻药等等,都毫无效验。死神,那位丝毫不讲情面的法官,已经对他宣布判决了,而且拒绝缓刑,虽然两位大夫,同时并到,并且马上就在同时同地收了酬金,做他的辩护士,也全无济于事。
至于这两位大夫,我们为了避免有人含沙射影,所以不提名道姓,只叫他们一个是甲大夫,一个是乙大夫,以示区别。他们二位,都试了上尉的脉搏,一位试左手,一位试右手,他们二位都一齐宣布他已经完全断了气儿了;但是得的是什么病死的,或者因为什么死的,他们却意见不同;甲大夫说是猝然中风,乙大夫就说是犯了癫痫。
因此这两位医道精湛的大夫,就争论起来。在争论中间,各人把自己所持那种意见的理由,大大发挥了一通。他们的理由,同样非常充分,足可肯定各自的思想感情而有余,但对于敌方却丝毫不发生影响。
实在说起来,每一位医生,对于疾病,都有专好,他把一切战人类天性而败之的胜利,都归之于他所专好的疾病。痛风、风湿、结石、尿砂、结核,在医学界中,都各有它们的赏识者;而神经炎,或者说精质炎67,更有人赏识,没有别的可和它相比。医学学术界里最有学问的医生中间,有时对于病人致死的原因,会发生不同的意见,其所以那样,可以用这里所说的这种情况解释。这也是外界不明白我们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每每引为大可诧异的。
读者诸公也许会觉得奇怪,那两位学识渊博的大夫,为什么不致力于病人的恢复,却马上辩论起死亡的原因来。这实在是因为,所有使病人复活的办法,在他们来之前,就早已都试过了。本来上尉已经放到暖和的床上了,他的静脉已经割开了,他的前额已经按摩过了,所有一切烈性闻药也都已经在他的嘴唇上或鼻孔上用过了。
大夫们一看,他们所要用的方法,已经先发制人,都用过了,可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待到通常应该待的时间,不失体面地拿人家的诊费,因此才不得不无话找话,以供谈资。那么除了谈致死的病因而外,还有其他更合适的话题吗?
我们这两位大夫刚要起驾离去,这时候,奥维资先生已经不指望上尉还能缓醒而把一切委之于天了,就问起他妹妹的情况来,同时希望他们离开以前,给她也瞧一瞧。
这位女士现在已经从晕厥中缓醒过来了,并且按照普通的说法,好到在她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指望她能好到的程度了68。这两位大夫于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病人,先尽到了一切初步的礼数,就按照主人之意,来到病榻之前,像刚才他们对那个死尸那样,每人抓过一只手来。
这位女士的病情和她丈夫的正立于相对的极端:因为,他是任何医疗都帮不上忙的了,而她却实在不需要任何医疗帮忙。
世界上没有任何再不公平的事了,那就是,世俗之见,把医生糟蹋得不成样子,说医生都是死亡的朋友。69我是相信反面的意见的;因为,如果把经医疗而好起来了的人和因受医疗而作了牺牲的人比一下,那恐怕还是前者在人数上比后者多一点儿。不但这样,有的医生在这方面特别小心,他们为了避免可能害死病人,竟不使用任何医疗方法,并且除了叫病人服了也不会好也不会坏的药以外,决不开任何别的方子。我曾听到这样的医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过一句格言:须让自然得行其道,70而医生只站在一旁,如果自然所行之道成功,拍她的后背,以示鼓励。
我们这两位大夫,对于死亡,并不怎么喜爱,所以他们要了一份诊费,就再不管那具尸体了;但是他们对于还活着的这个病人,却不那么厌恶;对于她的病情,他们马上就表示相同的意见,跟着忙忙碌碌地开起方子来。
既然这位女士开始的时候,说服了大夫,叫他们相信她有病,那么,是不是大夫随后依次而来,又说服了她,叫她自己相信她有病呢,我不想断言;但是她却有一整月的工夫,老不离病人应有的一切事物。在这个期间,她老有大夫诊视,老有护士看护,老有熟人传话,问候她的身体情况。
后来抱病应有和过分悲哀的适度时间,终于完结了,大夫都谢绝了,女士自己也开始接待亲友了。她跟从前的情况唯一的不同之处,只是她身上穿的衣服,是表示哀悼悲戚的颜色,脸上显出来的表情,是表示哀悼悲戚的神色。
上尉现在已经入土安葬了,并且也许往被人遗忘的路上走了老远了,幸而奥维资先生,不忘友情,给他刻了后面这个墓志铭,才保持了他身后的遗念。写这个墓志铭的人,不但才气横溢,还是正直不阿,而且完全深知上尉的为人,上面写道:
约翰·卜利福上尉
瘗骨于此,
静候欢乐复生之来临71。
伦敦
有荣为彼出生之地,
牛津
有幸为彼受教育之所。
其人之才能
为军旅之光,为国家之荣,
其人之平生
为宗教生辉,为人性增耀。
其为子则孝,
其为夫则爱,
其为父则慈,
其为弟则悌,
其为友则忠,
其为基督徒则诚,
其为人则贤。
其悲伤不已之遗孀
谨立此石,
以彰其人之懿德,
并志其未亡人之哀悼。
1 以“申辩”名书,最著者为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之申辩》,但为古代之含义,非此处所指。菲尔丁时,此体颇多,其最著者如《西勃一生之申辩》〔Apology for the Life of Mr. Colley Cibber(1740)〕。此处即为对西勃之戏谑。菲尔丁在他的《约瑟夫·安德鲁斯》中已对之戏谑过。
2 英国日报始于1702年,甚简陋,有时新闻不足印满版面,则空之,甚至有的编辑,在空版上大印“今日无新闻可登”。此处所说即此种情况。
3 寺院闲静,如在梦中:西洋僧侣聚居,始于4世纪,至529年,意大利人圣本尼狄克特成立本笃会,为僧侣规定戒律,除日夜做若干次礼拜仪式外,又须做一些有用劳动(脑力与体力),如耕种、诵读、研习。抄写书卷为其主要职务。此派很快传入各国,约600年左右,圣奥格斯丁把它引入英国。直至16世纪寺院废毁之时。这种僧侣,本以脱离人世,静居寺院,做前面说过的工作,但后来寺院变得拥有大量田产,僧侣腐化堕落,华服美食。且其所历年代既久,中间也遭到战争,寺毁人亡。而总的说来,则寺院生活,安静闲适,如此处所写。
4 罗马诗人指卢克锐些斯(Lucretius,公元前99—前54)(拉丁文读卢克锐提乌斯)而言。后面所引见于他的《物性论》(De Rerum Natura)第3卷第833—837行。菲尔丁凭记忆而引用,故时或与原文不同。此处aetheris auris,应为aetheris oris;fuit应为faere。
5 克瑞赤(Thomas Creech,1659—1700),英作家、卢克锐些斯的译者。此处为其1682年译文第3卷第812—815行。
6 市政厅(Guildhall):此处指伦敦老城(The City)之市政厅而言。伦敦老城(参看本书第4卷第1章“伦敦市长”条注释)为伦敦金融中心。英国18世纪赌风甚盛,而发售彩票更张大之。英国政府从1694—1826年,每隔几年,即依议会授命,发行彩票一次,以作政府重要经费筹款之用。据估计,在此期间,政府用此法共筹得约3500万镑。威斯敏斯特桥之修建及不列颠博物馆之建立,皆用此款。其每次发行,办法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不差。例如1731年,共发行彩票800万张,其中720万张为空号,其中奖之号有2张,各为1万镑,最低之奖为20镑者若干张。开彩之地为伦敦老城市政厅,开彩之期延长40日。开彩之时,抽签报告员、中彩报告员、买彩票者及旁观者,还有股票经纪人等之往来蹀躞当然兴奋热闹异常。这种举动虽可筹款,做有益之事,但引人赌博,使人日夜计算,如何能中彩,甚至有因此倾家荡产者。但其最大之弊则为股票经纪人乘机欺骗剥削群众。他们总是把彩票大宗买下,使欲买彩票者不得不经他们之手,他们从中剥削佣金,还有种种其他办法,如“论日租赁彩票”等。他们竞争激烈。如他们经手之彩票中彩,则大肆宣传,如登报、撒传单、雇人满街吆喝等。除在此处写其光景外,菲尔丁于1732年写《彩票》民歌歌剧以讽刺其弊端,并于《斗士》等处暴露之。
7 菲尔丁于1742年发表《约瑟夫·安德鲁斯》,在这部小说的序言里,他叫这部小说是散文喜剧性史诗,也就是这儿所说一块新的领域。喜剧性史诗欧洲早已有之,如荷马失传之《玛尔计台斯》和伪荷马之《蛙鼠之战》。散文史诗更为人所熟知,如《艾提奥批斯》。如一作品具备史诗一切要素,只没有音节格律,而音节格律本非要点,则这种作品自当称为史诗。把这两种合而为一,则创于菲尔丁。他给它的解释说,喜剧性史诗,显然别于庄严肃穆的史诗。后者的情节、动作庄重严肃,角色是显赫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和他们的身份符合一致,他们的思想感情崇高巍峨,词字格调超逸卓越。前者的情节、动作浅薄轻松,角色低下卑微,形象猥琐庸俗,思想感情、行文遣字也平庸浅白。简而言之,喜剧性史诗采用史诗之技术,而用之于琐细卑微的题目。接着他又谈这种体裁之别于喜剧,别于讽刺剧,别于罗曼司,别于普通历史,虽也名之为历史。他这种体裁的具体成品就是《约瑟夫·安德鲁斯》和《弃儿汤姆·琼斯史》。
8 君权神授的理论,在英国盛于斯图亚特王朝,但经17世纪之大革命,查理一世处极刑,至1688年之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遂无人仍以神权自视者,以后且一无权力,统而不治矣。
9 见《旧约·出埃及记》第20章第5节及《申命记》第5章第9节。
10 见《旧约·以西结书》第18章第2节及《耶利米书》第31章第29节。
11 私生子,法律上叫作filius nullius,拉丁文,意即“无主的孩子”。
12 神学的基本原则,不论旧教、新教,都是依据人类生来就有的那种能辨别善恶是非的良心而立论的。
13 启示为神学名词,通过上帝或超自然之媒介,把知识显示和启示给人类,都谓之启示。这类知识,诸如上帝本身及上帝之意志等,是不能通过自然之媒介所能得到的。洛克在《人类悟性论》第4卷第7章第2节说,“上帝对人类宣示的任何真理,都谓之启示。”《圣经》里明言上帝启示之处,不下五六十处。例如《申命记》第29章第29节,“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唯有启示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以赛亚书》第40章第5节,“耶和华的荣耀必然启示出来,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马太福音》第11章第25节,“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启示出来。”《哥林多后书》第12章第1节以下,“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其余未明言者,实亦多为上帝之启示,故有人说,一部《圣经》皆启示。自然神学论,是通过人类的意识、物质之创造等,以理解上帝之性质等等。启示神学论则依《新约》《旧约》所说者,以了解上帝之性质。
14 亚里士多得在他的《政治学》第1卷第2章(页边节数1253B)论家庭的最基本及最小单位,为主与奴、夫与妻及父与子女。同卷同章(页边节数1254A)论有治人者,即有治于人者。在两性间,男天生优而女天生劣,故男治女而女受治于男。同卷第5章(页边节数1259A)论家政管理之学有三部分……三为夫与妻之关系。……男子天生比女子更适于发号施令。同卷同章(页边节数1260 A)言男子之勇气在敢于发号施令,女子则在敢于受命听令。
15 伊顿公学始于1440年,为英国所谓公立学校中之最有名者,菲尔丁即此校出身。威斯敏斯特公学始于1560年,也是英国著名的所谓公立学校,与其他几个同样的学校,都以培养人才著称。在英国18世纪时,伊顿、文齐斯特和威斯敏斯特三校,为贵族阶级绝大多数所推崇的学校。
16 拉丁文文法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字法,讲名、动词等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为句法,讲句子的构成,字、词在句中的安排等,谓之Syntaxis。这儿特指利利的《拉丁文文法》而言。利利(William Lily,1468?—1522),英国语法家,与当时英国古典学者约翰·考莱特(John Colet,1467?—1519)及荷兰古典学者伊莱兹末斯(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为友。在意大利学古典文学。考莱特编拉丁文文法,自写字法部分,利利为之写句法部分,总名谓之《问世编》。后又写《全部文法简编》,其书重版,名《文法简介》。在英国,最后发展为《伊顿拉丁文文法》,为标准拉丁文文法,通行三百年之久。莎士比亚所引拉丁文,多来自此书。18世纪时,伊顿公学尚用此书做课本,故为菲尔丁所熟悉。本小说中所引用者,特别出之派崔济口中者,多出此书。
17 贫民法区,依贫民法赡养的穷孩子。贫民法见另注。当时乡村中,乡绅之子与农民之子或铺主之子同校同学,为普遍现象。私塾中,学生复杂,故乡绅之子可与区上贫儿同学。
18 俗人,管区上教堂的杂务。
19 侯噶斯于1733年印行《妓女之历程》组画,已见前注。
20 原文Xanthippe,苏格拉底之妻。据传说,以悍著。《驯悍记》第1幕第2场第70—71行说,“该死,凶悍像苏格拉底的赞随批。”
21 原文pledge,作比喻用,即子女为双亲自然之爱的证明或证件。得莱顿在《格兰拿大的征服》里说,“……我的任务已经指定,要警告我撇在后面那个小小的爱之证明。”“爱之证明”即她的儿子。
22 拉丁文,“给我些喝的东西”之意。这是一句普通拉丁文。但如作Da mihi potum或Da mihi quod bibam更好。
23 前三行引自《奥赛罗》第3幕第3场第177—179行,后两行引自第179—180行。字句稍有变动。
24 引自奥维得的《咏爱》第1卷第2首第10行。也见引于《阿米莉亚》第3卷第10章。
25 西洋一种秘密会社,起于英国14世纪。当时有的熟练建筑工人(石匠),须到生地方去进行工作,故有许多暗号行话,以示其为真正工人。17世纪初年,该组织招收名誉会员,授以暗号、行话等。1717年,才把原来分散之组织统一起来,并确定其宗旨为互助友爱。后渐传布于各国。
26 指喋喋不休诟詈而言。据传说,赞随批因丈夫不顾家事,常常骂他。
27 古希腊诗人奚西厄得的《诸神世系》,以奈米西斯为“夜”之女,为诸神憎恶,及诸神对忤神意者惩罚之人格化身。
28 即约翰·夫锐克(John Freke,1688—1756),医生而喜谈音乐及艺术。他于1746年发表《论生电之故及某物不生电之故》,菲尔丁写《弃儿汤姆·琼斯史》时,他正为电之性质问题与人辩论。
29 贺拉斯的《讽刺诗》第1卷第7首第3行:“每个剃须匠皆知此故事。”这里本是《讽刺诗》,误记为《诗札》。“诗札”是诗的一种体裁,信札而以诗的形式出之,但亦有不尽然者。有的批评家说,这种体裁,可以说始于贺拉斯。
30 18世纪在英国,剃须匠的地位,远与后世不同。他不但剃须、理发、修假发,还兼营拔牙、放血之务。因当时人相信放血可治百病。人们聚在剃须匠的铺子里,亦如聚在酒店、咖啡馆一样,闲谈、聊天儿、说长道短。其铺子且备有乐器,以便等候剃须的人演奏而消磨时光。故直到20世纪,美国英语中之“每个剃须匠都知道那个”,尚为流行俏皮话。
31 英国18世纪,由于东印度公司有了大船,不但把大宗茶叶,并且把咖啡,也运到英国。由查尔斯第二时到乔治第一、第二时,伦敦的咖啡馆是社交中心。女王安时,伦敦的咖啡馆几有五百家之多。每一位体面的伦敦人,都各自有其常光顾、极喜好的专地。浮华纨绔、浪荡阔少,则聚于圣詹姆斯街的怀特巧克力馆,陶锐党人则聚于可可树巧克力馆,维格党人则聚于圣詹姆斯咖啡馆。考芬特园附近之维勒咖啡馆则为诗人、批评家及其维护者常聚之所;教会各派信徒,亦各有其各自的常聚之馆。社会史家说,17、18世纪之咖啡馆,就像19世纪之俱乐部,却比俱乐部更省钱,更不拘形式,更多生人可参加,且贵贱不拘。不但如此,咖啡馆是传播新闻、互通消息之所,并为商人谈交易之地。因当时报纸不载商业交易、船舶往来等新闻,故商业信息更赖咖啡馆之传播,不独军事、政治及一般消息也。
32 原意本为蜡烛铺,因蜡烛为当时最重要的照明之物。但这种铺子也卖油肥皂、涂料、香料、糖及其他日用杂货。
33 指贫民院的监视人而言。英国自1601年议会通过贫民法,定为制度,即设有监视员,以监视贫民法之执行。在1662年又通过区民定居法,监视员之责为严密监视有无他区人混入本区,有则驱之出境。因区民不欲多纳养赡贫民之税,故此法执行甚严。其婴儿应由本区赡养与否,亦在其权限内。18世纪英国每个家长,都可有作监视贫民院之责(参看前注)。
34 英国假发兴于17—18世纪。后来只有法官、律师及演员化妆等尚戴之。
35 希腊神话中的女儿国(Amazon),以勇武著,助特洛伊人作战。
36 甜药酒:药水、药酒等,服之强心通血,用来医治或防晕厥。前段说,“把治这种毛病的方法使用了”,即指给她喝了这种酒而言。
37 英人及西欧人从前的观念,认为被谋杀之人,在杀他的人走近他的尸体时,尸体会重新流出血来,这样罪人就暴露了。这种观念始见载于16世纪末年。当时无名氏的一本书《鲍勋爵之被害》里说,“刚有人向他走近,他的伤口又流起血来……因此宅内之人四处搜索,认为害他之人不会很远。”17世纪时,约翰·尔勒(John Earle,1601—1665)主教,在《小我》(Microcosmography)第5章第13节说,“他的恐惧是,唯怕尸体流血。”英国作家勃屯(Robert Burton,1577—1640)在《忧郁之剖析》第1部第1章第2节第5分节论灵魂及其功能,说到派拉赛勒色斯(Para-celsus,1493—1541,瑞士医药学家兼炼金术士)认为在三种灵魂之外,还有第四种灵魂。他在他的《论物之知觉》中极费气力证验并证明此说,“因为被害者的尸体见害他之人则流血。”
38 比较英国谚语,“第三个人不在,只有两个人,可以保守秘密。”
39 据克拉斯在《菲尔丁传》里说,小拜丁屯为拜得敏屯(Badmington),在萨默塞特郡东北邻郡格劳斯特郡南部。
40 仁爱,英译本《圣经》里的charity,其字因时代、译者不同(如修订本即改作love),所据亦异,简而言之,它是根据圣捷露姆之拉丁文《圣经》中之caritas而来,而caritas,又根据希腊文《新约》中之άγαπη而来。此字之意有多种,(1)与 基督教有关者,主要为“对同类人像基督之爱”。即圣保罗在《哥林多一书》第13章所详论者。亦即“如基督之友爱德行,表现与基督一样的行为者”。(2)与基督教无关者,即普通之爱,特别是慷慨仁爱、宽容慈善、好施济贫等。此处卜利福只取这一字的前一意,而否认其他意义。
41 恩惠:在《圣经》里及神学上有三意。(1)上帝出于自由,而非出于功过,所赐的仁爱与恩惠。如恩惠主义,即一切事物,包括灵魂得救,都出于上帝自由所赐,而非由人们求得而来之主义。(2)对上帝恩惠之享受。(3)上帝通过耶稣基督,对人类所赐之恩惠,特别是内心灵魂上之恩惠,如对上帝法则之服从、对基督道德之实行、对困难与苦痛坚忍不拔、听天由命忍受之诸能力。
42 耶稣门人都是贫苦出身,他们没有财物可供施舍,所以对他们讲施舍没有用处。
43 《新约》是用一种叫作亥伦尼斯提克的希腊文写的。这儿指“仁慈”一词的希腊文而言,已见前注。
44 像圣奥格斯丁在《忏悔录》第10卷里所说:“我们做我们所应做的,并不值得称赞,因为那是我们的职分。”
45 《新约》直言“职责”者,只一两处,且与此处所说无关。但是“爱”却贯于全书,特别是《哥林多前书》第13章,而《新约》整个一部书,都是教人以爱,其为人之职分毫无疑问。英国1658年,出版了一本《人之全部职分》(The Whole Duty of Man),详叙人对上帝及其同胞应尽之职。其书盛行一个多世纪之久,直至《汤姆·琼斯》出版以后;且于1764年,有一个文恩(H. Venn),另作一书(名与前书几同,叫The Complete Duty of Man),为之补充。凡此类著作,皆本《新约》,以阐明人之职分。
46 比较苏格兰神学家麦钦陶什(D. C. Macintosh)的《牛顿》中说的,“真实是神圣的词语,职责是神圣的法则”。
47 西洋有一句常用的话,“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言有道德之人,心身泰然,自然多福;其或得名誉之荣,或得为善之乐者,亦皆道德之酬报。其意于希腊哲人柏拉图、芝诺之言论中已见之,而首见于著作者则似为西塞罗。他在他的《善恶概念异同论》第3卷第73节说,“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亦见于森尼卡、奥维得等罗马文人之著作。英国则多见于17—18世纪之诗文。此处“尽职之酬报即在其自身”,即本“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而来。所以说,“如果有任何尽职之酬报即在其自身”,如“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者然。
48 比较《新约·路加福音》第21章第1节,“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钱,拿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49 善饮能食,原文Epicure。Epicure本希腊哲学之一派,在伦理上,以快乐(即免于痛苦)为至善,而此至善则在于心、身完全和谐,此只能于生活简朴及讲求道德中求之。后人曲解,专求感官之快乐,故此字之义遂变为专求饮食精美,满足口腹之欲。当时日记家批浦斯(Samuel Pepys,1633—1703)在他的日记里,常写到正餐都吃什么东西,他在1668年7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一桌美味正餐,与佳宾同飨。”菲尔丁虽不及见他的《日记》,但这种风俗并不限于他一人。
50 原文enthusiasm,本为“天神附体”“超自然灵感”“先知预言狂”等意,18世纪时,又变为“假伪灵感”“宗教狂想”之意。夏弗茨伯利在他的《人之特点》里说,“宗教灵感是真感到上帝之来临,宗教狂想是假感到上帝之来临。”菲尔丁对于无神论及宗教狂热这两个极端都持反对态度。
51 西欧格言,详解见后注。
52 从前英国还不行门牌号数,所以住房,特别是乡间的宅第,都有名字。伦敦于1767年,才开始有号数,以代替屋舍各有之标记。
53 英国谚语,“女人是在能笑的时候才笑,在愿哭的时候就哭。”
54 原文“you ain’t half a man”。在1910—1930年代,有一句you aint(h) alf a one,流行于英国下等及中下等社会,用以轻微讽刺性行有些古怪之人。
55 肉身子的誓,起誓之一种方式,起誓时,手按圣物为证,如福音书等,此处特指领圣餐礼中之奉献面饼,所以别于口说誓词。原文为corporal oath,中古拉丁文corporale jurarnentum之英译。因奉献面饼即代表圣体,故此处之肉身即圣体,后文又有指圣体以为誓之词。
56 这位有学问的人指英国法学家扣克而言。他在1628年发表的《英国法律制度第一部或李特勒屯之诠释》第6节里说,“法官们已议决,妻子不能拿出反对或拥护丈夫之证据,quia sunt duae anima in carne una(因为他们是灵魂二而肉体一),且此种行为,可在夫妻之间产生无可调解之分歧与参商。”
57 菲尔丁在1751年发表之《新近抢劫增多原因之考察》中曾提到,法律界中有一种叫作新门狱代讼师的人物。他们的专业就是替受审的犯人作假的辩护供词,同时用钱收买假证人,因审问时,证人是最重要的,定罪以证词为主。在《阿米莉亚》第12卷第5章里说,“假证特别普遍。”但法律规定,假证只算轻罪,且得保释。
58 希腊神话,缪斯九女神,分司文史艺术等,其司历史的缪斯叫克莱欧(Clio)。
59 比较英国诗人顿纳姆(John Denham,1615—1669)《法制》,“如果对犯罪者不以法治之,那么法令、政府和商业,就都得完事大吉。”此意古代人亦有之,如罗马警句作者及编纂者坡布利利厄斯·赛罗斯(Publilius Syrus,活动于公元前43年前后)《箴言集》第410条说,“你不惩罚罪行,你就犯了罪行。”又同书第168条说,“慈悲做法官,法律宽无边。”
60 侯得雷(Benjamin Hoadley,1676—1761),英国神学家兼辩论家。菲尔丁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第2章里极力称赞其著作。他做过主教,故有黜陟牧师、副牧师之权。不但如此,英国国教,自1688年所谓光荣革命之时起,因政治关系,雍穆宽容派即为上层阶级所宠爱。乔治第一即位后,当时执政党人,掌握教会授重职之权,更自认为应保持这一派,以维护汉诺菲王朝,故侯得雷等人,特受推重。
61 亚里士多得在他的《政治学》第1卷第5章第7节里说,“男子天生优越,女子天生低劣;男子治人,女子治于人;这种原则,出于必要,可推而及于全人类。”同书第1卷第12章第1节,“父治子,夫治妻。”在他的《诗论》第15章第1节里说,“女人可以是好的,仆人也可以是好的,虽一般说来,女人坏的多于好的,而仆人则不值一提。”
62 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第4幕第3场第86行,“一个朋友应该容忍他的朋友所有的毛病。”这一段里,说对朋友应不计细节,不“求全责备”,和第7卷第1章里讲对人不能“以一眚掩大德”,都是菲尔丁对人之弱点和缺点宽大容忍的态度。
63 斯威夫特《一个木盆的故事》第2节,“这是一种崇高而精妙的幸福之域,叫作是完全被蒙受骗的局面之占有,一个在混子中间的傻子所有的那种恬适平静的境遇。”书中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愚昧而不自知是愚昧,恰和斯威夫特这一段话概念相同,以见当时人多有此观念,故引之作证。
64 英国从伊丽莎白第一时代,建筑就由教堂而转到大地主的宅第。贵族中人各以兴土木、治园林为事。18世纪阔人尤其喜欢从事建筑宅第、布置园林,栽种夹路树木,甚至典押家产,闹得家室不和。比较美国论文家、讲演家艾默孙(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在《英人特性·贵族阶级》里说的:“英国人去到他的宅第园林,所以示炫耀,法国人则寄迹宫廷,以图省钱。”
65 见贺拉斯《歌咏歌集》第2卷第18首第17—19行。此处原英译近于意译,兹按原诗试另译如下:“……你已临近死的边缘,而尚采置大理白石,凿方雕圆,忘却地下墓穴,造起大厦参天。”
66 比较英杂文家郝勒(Joseph Hall,1574—1656)的《讽刺诗》第2辑第3首,“呆傻的愚夫,只六英尺之地,足把你全部所有,妥善措置。”又英戏剧家米得勒屯(Thomas Middleton,1570—1627)的《疯狂世界》第3幕,“这让我想到一个七英尺深的窟穴——坟墓。”
67 精质,原文spirit。英国从前一种说法,人血中或重要器官中,有一种高度精细的物质或液体,叫作spirit。“精质炎”也见于菲尔丁的《由此世到彼世之行程》。那里说到一个人,因“精质发烧”而死。“精质发烧”是一种神经紊乱的病,多见于妇女,医生给它的名字不同。《阿米莉亚》第3卷第7章说,有人叫它“精质发炎或发烧”,另外的人叫它“神经性热病”,又有的叫它“内出蒸汽”,又有的叫它“歇斯底里”。
68 “她好到可以指望的那种程度”,19—20世纪时已成陈词滥调,丈夫说到妻子分娩后一星期中的情况,几乎老用这句话。
69 比较英国幽默家洼得(Edward Ward,1667—1734)的《作品》第2卷,“医生杀死的人比他治好的人多。”
70 英国格言,“自然、时间和忍耐是三个大医生。”
71 指末日大审判的时候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