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特征性方法(Featural Approaches)
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开发了特征性方法,以解决心理距离方法的局限性。由于认识到心理相似性可能是单向的,因此特征性方法是在将物品的属性与一系列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形成概念的。具体地说,只有当观察对象的一些特征与比较对象的特征列表有共同之处时,人们才可以将所观察对象与比较对象归为相似的一类。该方法还认为,相似程度与共性数量和共性显著性呈正相关,与差异数量和共性显著性呈负相关。比如说,圆珠笔、铅笔、钢笔、蜡笔、粉笔,我们发现其外形、工具性等方面的共性较多,通常都会被人们归为书写工具一类。但如果,差异的特征数量过多,其相似性程度就会降低。如电笔,就与上述列举的笔存在诸多差异,很难被归类为书写工具。然而,特征方法因依赖一个简单的假设而受到批评,即共性和差异是相互独立的(Gentner & Markman,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