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小结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属性特征是分析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本章首先界定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在前人界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阐述。其次,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属性特征,本书将其分为三个特征,分别为非营利性、公益性、非政府性。首先分析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为首要特征,规定了投资主体必须遵循“三无”产权,即“无组织产权”“无利润分配权”和“无投资撤回权”相一致。其次分别从产权特性与投资激励、非营利性与营利性经营活动、非营利性与员工工资薪酬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再次,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非政府性。最后,还要重视其发展应该具有现代性和专业性。
非营利性是由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与服务输送中的功能作用所决定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是指投资主体“无组织产权”“无利润分配权”和“无投资撤回权”。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属于公益产权,该公益产权为社会所有,体现在为组织所有,而组织所有又体现在为组织理事会及所有员工所有。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公益产权不属于特定的主体,由理事会和组织员工代为所有,但并不具有所有权之分红收益权。明确界定组织所有权为所有组织员工所有, 有助于激励组织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守护组织资产。非营利性与组织的公益产权特性相统一,并体现于组织的使命目标中。非营利组织的使命目标越是得到实现,其非营利性就越强,就越能激励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其投资,而多元主体投资又可强化其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员工也可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但要符合非营利性及其准则规定。法规制度应明确组织员工具有保护组织资金和公益资产的权利与责任,并为员工举报、诉讼设置可行的制度渠道,防止组织资金和公益资产被非法挪用、转移或侵吞。
除了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非政府性,非营利组织还应当具有现代性和专业性。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就提出:“非营利组织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包括以制衡为特征的现代治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现代经营模式以及与最新技术的结合,最终是以改变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为目的。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集中表现为专业的发展理念、专业的知识能力、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伦理指导。” 再如,爱佑基金会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项目,启用了网络业务平台系统,实现了全部业务和日常管理的平台化运营,之后又设计了一套闭环的流程管理系统:用数据库实时监控受助人申请、审批、核准和钱款结算的过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保证救助款项精准高效地使用。
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专业性和现代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专业性和现代化应该作为组织所追求的目标,指导组织业务战略和组织战略,在组织行动中体现该特征。
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时机,实现我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非营利组织需要发展成为有实力、有公信力的组织。必须对其根本属性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非政府性有着科学、清晰的界定。加深对非营利组织属性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非营利组织的使命目标,坚守组织的公益伦理导向;避免因属性特征判断错误或认识不清而导致立场不坚定,在公益导向与商业手段判断选择中迷失方向,滑向公益的对立面。
现实中,有个别社会组织创办人或负责人将非营利组织作为达成个人私利的手段,打着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旗号,欺骗公众感情,将募集的公益资金转为私人所有,或者以公益组织的名号从事商业经营,而将赚取的利润分红为个人所有。如果创办人、负责人或领导者对组织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有精准的价值理念认知,就可以减少或规避上述违法、违背伦理准则的行为发生。对非营利组织的产权性质界定,有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推动政府、企业对其投资。对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活动的界定,有助于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在运营中利润的分配及使用。对非营利性与员工薪酬福利之间的关系认识,有利于帮助非营利组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与其公益性的使命目标有关,与社会、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投资有关,更与组织决策层、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对组织性质认知及行动选择有关。对非营利组织非政府性的认知,有助于将辅助原则运用于公私伙伴关系的定位及管理中,如政府与民间组织角色定位、政策制定及更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投资,由其公益性使命目标所激发。政府公益性或福利性投资,不仅会激励和带动社会和企业类主体对非营利组织投资,而且会强化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对非营利组织属性的认识,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正确把握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