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及其评估问题进行关注。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印度等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半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的评估组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包括绩效、项目、组织管理和综合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评估。通过中介组织或学术团体开展的评估,使许多国家逐步形成对非营利组织开展科学评析和公示的机制,这也成为政府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Hartmann(1988)曾指出,非营利组织的动机是以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服务,以满足随机需求,其本质并不是无效率的,而是在是否获益的问题上具有不稳定性。 Fottler(1981)认为,非营利组织往往强调计划的资源投入而非计划的结果。非营利组织的产出难以衡量,对其评价多来源于外部政治团体而非来自作为服务对象的消费者,这样并不能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真谛。预算控制仅限于对投入的约束,而不重视结果。
邓国胜(2001)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问题,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四模块评估框架: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项目评估与组织能力评估。在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具体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评估制度、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组织能力评估制度的建议,并针对不同的评估模块构建了不同的评估指标。
吕江平(2005)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具体表现为:“双轨”经济体制并行的摩擦;自身战略管理能力薄弱;评估制度不完善;社会公信力和资源投入不足。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估制度、倡导民间捐赠和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