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进调味品产业
1.1 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
1.1.1 发展趋势良好 消费升级意愿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调味品产业主营业务保持增长,调味品及发酵制品营收达到2726.1亿元 ,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利润均保持增长。其中,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利润同比增长8.3%,而其他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利润同比增长14.5%。
2020年,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以下简称百强企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调味品产业总产量与总销售收入均保持增长。百强企业产量的增速从2019年的10.1%下降到2020年的5.9%;销售收入的增速从2019年的10.8%下降到2020年的7.2%。对12个细分产业进行统计,除鸡精(粉)调味料、香辛料及香辛料调味品的产量下滑之外,其余细分产业的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速较快的细分产业依次为火锅调味料、蚝油、酱腌菜等。
2021年,调味品产品平均价格延续2020年的上涨趋势,导致调味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2021年调味品企业原料、人工、包装以及物流、环保等各个环节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生产成本的增加是造成调味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调味品企业为应对消费升级,针对市场推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端产品比重提高,推动了调味品的平均价格上涨。
我国调味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国内市场中的海天味业、李锦记、贵州老干妈、上海太太乐和广东美味鲜5家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20%~25%,其中海天味业的销售额大于200亿元。而国际市场中的雀巢、百事等企业的销售规模已达600亿美元,日本龟甲万的销售规模在60亿美元以上。市场潜力尚待开发,供给侧改革与调整需同步进行。
上市公司已成为调味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9年,调味品产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为651.1亿元,同比增长15.5%;利润总额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11.7%。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安琪酵母分别以198.0亿元、145.5亿元、76.5亿元位列调味品产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前三位。
从调味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李锦记、烟台欣和、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的高档酱油价格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企业的长足发展,有赖于企业在结构调整、质量提高、保持风味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2020年,调味品产业的酱油、食醋、调味酱、复合调味料等重点细分产业发展平稳。其中,酱油细分产业是我国调味品产业的第一大产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产业首位,涌现出多家头部企业,产业集中度也在进一步提高。2020年度酱油企业(35家)生产总量达到540万吨,同比增长4.9%。食醋企业也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从烹饪、佐餐向保健等方向发展。2020年度食醋企业(37家)生产总量为160万吨,同比增长5.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调味酱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需要向追求更高品质转变,需求更加多元化、高端化。2020年度酱类企业(31家)生产总量为96.6万吨,同比增长2.7%。复合调味料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调味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餐饮的多样化和便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度复合调味料企业(35家)生产总量为71万吨,同比下降0.6%。
目前,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调味品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调味品企业一定要抓住重点、用对政策、认准市场、对症下药,方能取得良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