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现状与战略转型面临的环境

第一节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现状

一、建筑企业竞争力概述

(一)竞争的相关概念

“竞争”一词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十分普遍,是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动力。竞争是为了让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谋求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求得企业的发展。在管理学领域,竞争表现为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存在于商品的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或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同时竞争表现为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为了谋取最有利的市场条件、地位以及更多的利润价值而产生的一种角逐行为穆文奇,郝生跃,宋天石.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0):10-13. 。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因而是市场经济的实际运动;竞争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竞争也是市场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以发展资源与能力为基础,结合有利的外部资源,为顾客服务的同时创造价值,并展现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价值的转换。当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时,能获得一定的盈利和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竞争就是指市场竞争,它的竞争范围是广泛的,包括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管理竞争、资金竞争、员工素质竞争、品牌竞争、发展战略竞争、企业文化竞争,等等王翠萍.中小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竞争力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整合并运用内外部资源,以此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建筑产品具有的固定性、庞大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以及建筑产品的生产方式、交易过程的不同,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还是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的。建筑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企业规模各异,企业之间竞争的项目或环节也有所不同谢晓东.基于演化博弈的中小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因此,众多方面的不同以及特殊的差异性,形成建筑企业独有的竞争力。建设市场的建筑产品即建设项目,总是千差万别的,既不能将外观、用量、环境等方面进行标准化,也不能对产品配套设施等进行批量生产,并且建设项目的生产周期较长,而市场瞬息万变,因此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必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三)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建筑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展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优化竞争力:第一,优化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主要指的是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等;第二,发展可持续能力,即把握市场最新信息、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第三,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不破坏周边环境,做到绿色施工。

判别建筑企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主要包括顾客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核心含义: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企业提供的资源是有价值且不可替代的,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从建筑企业的同行竞争者的角度出发,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是不可以模仿的且具有一定生命力。作为建筑企业,应在复杂的形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实现长期发展的目的。

二、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们住房、出行及通信等条件,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750万公里。建筑业突出的建设成就离不开建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业持续发展依赖于建筑企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建筑业通过与其他行业以及同行业内的竞争,为我国经济做出了贡献,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从业人员的规模。

(一)建筑企业数量的变化

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实力和地位以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得到显著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在稳步增加。由图3-1可知,2014年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突破8万大关,2014—2016年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很明显,但从2017年开始,建筑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比2014年多7148个,2019年突破了10万大关,2020上半年(2020H1)的建筑企业数量较2019年增长10.80%。

图3-1 建筑企业数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建筑企业生产总值的变化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成熟和装备设施不断完善,建筑业产值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2014年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与2014年相比,2015年其增加值并不明显,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突破20万亿元大关,其增速超过了2014年。2018年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3.5万亿元,是2014年的1.33倍。2019年达到24.84万亿元,同比增长5.70%。2020上半年(2020H1)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08万亿元,同比下降了0.76%。由图3-2可知,我国建筑企业生产总值还在持续增加,同比增长速率一直处于正值的状态,建筑企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图3-2 建筑企业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建筑企业增加值的变化

建筑业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筑业在社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的数据,1978年全国建筑企业增加值仅为1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2013—2016年,建筑企业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保持在6.7%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建筑企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加55550亿元,占GDP的比重比1978年提高2.89%;2018年和2019年建筑企业增加值比2017年分别增加9804亿元、15215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20上半年(2020H1)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建筑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由图3-3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总值大幅度攀升,建筑企业增加值显著提升,占GDP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按照市场发展规律,我国建筑企业将会不断深化,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图3-3 建筑企业增加值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建筑企业纳税能力的变化

随着我国税务管理效率逐渐提升,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显著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筑企业的创税能力随着“分税制”的改革而不断增强,上缴税金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尤其突出,表明建筑业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由图3-4可知,2008—2019年建筑企业税金总额从2264.98亿元增加到8231亿元,增长了近2.63倍。其中,2017年比2008年增加了4102.02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了0.23个百分点。同时,2018年建筑企业的税金总额成为国家特别是各级地方财政收入中稳定且重要的增长点,税金总额是2008年的3.31倍。2020上半年(2020H1)建筑企业的税金总额为4055亿元,占全部行业税金总额的4.95%,为我国税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3-4 建筑企业年度税金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从不到20万人增加到648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从业人员得到了快速扩充,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由图3-5可知,2014—2018年建筑业从业人数逐年上升,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2014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87%,2018年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7.17%,比2014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5年内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平均为6.686%。2019年建筑业从业人数呈负增长,同比下降2.44%,2020上半年(2020H1)同比下降4.38%。建筑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业人员数量会不断增加。

图3-5 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六)建筑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化

从盈利的角度,由图3-6建筑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增速可知,自2014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16—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由6986亿元增长到7975亿元,增速却降低了1.84个百分点;2019年建筑企业利润总额相比上年增加了406亿元,其增速下降了1.36个百分点;2020上半年(2020H1)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连续四年保持利润总额增加,但增速在逐年降低,表明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建筑企业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竞争中谋求发展,实现数据指标的提升。

图3-6 建筑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综上所述,从建筑企业生产总值、增加值、占GDP比重、从业人数、盈利状况等方面可以看出,建筑企业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能为其他行业起模范带头作用。企业为了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需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应建立核心能力,通过分析了解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战略模式,将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我国建筑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在此运行模式的指引下,一些建筑企业在风险预测及防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建筑企业外部及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水平降低,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李瑞彤.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下的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9.

(一)国家因素

改革开放前,建筑企业管理体制等不完善,主要依靠国家计划经济的体制来分配任务,不具备独立性以及创新性,同时国有建筑企业只反映财务报表上的整体盈亏情况,企业的奖惩制度不完善,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建筑企业转变了经营管理模式。然而,一些国有建筑企业承揽任务的能力不足。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只有进行战略转型,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市场因素

我国的建筑市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还存在着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等问题,建筑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建筑企业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区的限制,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业务活动集中在当地区域,难以进入其他地区。由于行业分布受到限制,企业很难跨区域发展。因此大型建筑企业要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其纵向业务,改变专项业务范围较窄、综合竞争实力较低的现状。

(三)行业因素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建筑市场对外开放还存在一定的约束,长期的内部竞争导致企业无法了解外在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潜在的弱点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另外,由于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使其在管理制度和技术上处于较低水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四)自身因素

大部分建筑企业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技术水平落后、标准化程度不高。知识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传统要素在市场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因此,企业不能仅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建筑项目的竞争力,还要强化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

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也是影响企业发展较为关键的环节刘阳.中国建筑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其主要分为四大技术因素,分别是信息化技术、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新的材料技术、绿色环保技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产品最终目标为绿色、智慧、宜居,这需要通过项目的建造和运维得以实现,以此形成建筑企业最鲜明的核心竞争力。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更加精益、更加智慧、更加绿色,从而促进企业战略转型;在运维过程中需要更加智慧、更加有效且能耗更低,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传统的发展模式与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进行融合季红梅,汪小平,罗彪.区域建筑业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分析:基于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2):349-354. ,以此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信息技术手段主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战略转型,能有效地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相关产业的创新应用,可以有效布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等发展,为企业提供领先发展的机遇。因此,将“互联网+”技术平台应用到建筑业,是提升建筑企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建筑企业实行战略转型并拥有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筑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