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计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研究:以内蒙古科左后旗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农牧系统耦合的制约因素研究

首先,由于自然条件、植被组成和生产方式的差异,科左后旗农耕区和畜牧业养殖区牲畜的饲草料资源分布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草原牧区和农耕区牲畜的分布现状与饲草饲料资源的分布不相适应,也就是与适宜的牲畜分布密度不协调,导致种植业生产系统和畜牧业生产系统相悖。

其次,生产方式落后、生计呈弱质性。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农户自繁自育少量牛、羊等牲畜,消耗自产的玉米和秸秆,生产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较小。在草原畜牧区,由于科左后旗实行全年禁牧政策,农户主要采取舍饲圈养的形式进行畜牧业养殖,同时种植少量的农作物。由于耕地质量不高,种植农作物的目的就是给牲畜提供饲草料,但能够提供给牲畜的饲草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造成了畜牧业养殖区畜草矛盾,不利于农牧系统的耦合。

最后,产业化程度低。科左后旗农牧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农牧系统耦合,成为科左后旗农牧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是,目前农牧业产业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科左后旗农牧业系统耦合发展。